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文王的遗言是什么?竹简中的周文王遗言

周文王的遗言是什么?竹简中的周文王遗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575 更新时间:2023/12/12 22:31:25

周文王的遗言是什么?周文王死前最放心不下的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清华大学收藏了一批战国楚简,经过学者的精心保护和整理,现在已经正式公布的是一篇称作《保训》的文章。《保训》全篇一共有11支简,每支22~24个字,其文如下:

“隹王五十年,不瘳,王念日之多鬲(历),恐坠宝訓。戊子,自靧。己丑,昧[爽]……王若曰:‘发,朕疾适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代(?)传宝,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女(汝)以书受之。钦哉,勿轻!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迺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順不扰。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滋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嘉之,用受厥绪。呜呼!发,祗之哉!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迺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於成唐(汤)祗备不懈,用受大命。呜呼!发,敬哉!朕闻兹不旧,命未有所延。今汝祗备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尔身受大命,敬哉,勿轻!日不足,惟宿不详。”

这篇简文记载的是:周文王晚年病重,唯恐自己来不及留下遗言,于是,在戊子这一天召来太子发(即之后的周武王),留下了自己的临终遗言。文王在遗言里面讲到了上古的史事传说舜和商朝祖先上甲微的故事,用这两个故事教导太子发,要他遵行“中”的思想观念,这些内容不见于以往的历史记载,篇中所包含的中道思想具有哲学意义。

关于舜的故事:“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迺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滋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这段话讲的是舜在受到尧的提拔之后,怎样做到不违背百姓的种种意愿而求取中道。由于舜出身民间,所以能够自我省察,而不与百姓的愿求违背。在施政时,他总是设身处地,从正反两面考虑,达到中正,从而把事情做好。这段简文与子思所作的《中庸》中所记载孔子的话:“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十分近似。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商汤的六世祖上甲微:“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迺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於成唐(汤)祗备不懈,用受大命。”说的是上甲微为他的父亲王亥复仇的故事。王亥与上甲都见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在甲骨文发现后,王国维等学者从《周易》《山海经》《竹书纪年》等文献中钩稽出这段久已湮没的史迹:商人的首领王亥曾率牛车到有易去贸易,有易之君绵臣设下阴谋,把王亥杀害,从而夺取了牛车。后来,王亥之子上甲与河伯联合,战胜有易,诛杀了绵臣。在这个故事中,周文王再次强调了“中”,上甲微把“中”传贻子孙,于是后来的成汤才得有天下。

《保训》作为周文王的临终遗嘱,通篇反复强调了“中”,即以“中”的思想观念治理国家。这个“中”实际上就是保持平衡的意思,文王在遗嘱中教导他的儿子发:在商代末年复杂多变的形势中,既要坚定不移,又要“翼翼不懈”,小心求稳地处事。而后的周武王继承了文王的遗志,伐纣灭商,最终实现了文王的遗愿。

这里的“中”后来发展成儒家所提倡的“中道”、“中庸”。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的《中庸》里就有这样的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把“中”提高到哲理的高度上来阐述,同时又与“和”的观念沟通结合,有很大的发展。可见,周文王遗言《保训》的思想与儒学有共通之处,这一点很值得探索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治为何会被扣上“懦弱”的帽子?他有哪些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治,即唐高宗,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唐朝第三位皇帝,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一位懦弱的皇帝,事实真的如此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你们以为懦弱是我的弱点,其实那是我最好的武器。”公元628年(贞观二年)7月21日,李治出生。李治之前,父亲李世民(此处可穿越至649年7月10

  • 司马望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最高官职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汉末三国的舞台,司马家族孤注一掷成为三国最终的胜利者,由于司马懿的名气太大,司马家族其他人物的形象似乎只是作为他的附庸和延续,但事实上他们各有各的人格,也各有各的选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司马家族的后起之秀司马望。司马望,字子初,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司马望本来是司马孚的儿子,后

  • 秦始皇究竟是个残酷的暴君,还是疯狂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21年,嬴政在秦王朝首都咸阳进行了一场仪式,自称“始皇帝”,他完成了前无古人的华夏统一大业,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300年,随着周朝分封制度的崩溃和王权的没落,被分封于各地的诸侯势力,开始了兼并和争霸的战争。此

  • 晋国骊姬有多坏?晋国骊姬之乱真相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一起来看看晋献公和骊姬的故事吧。晋献公从贾国娶了妻子,没生儿子.他和齐姜私通,生了秦穆夫人和太子申生.又在戎娶了两个女人,大戎狐姬生了重耳,小戎子生了夷吾.晋国攻打骊戎,骊戎男把骊姬献给晋献公

  • 李渊为何如此看重骨肉亲情?他的陵墓是如何修建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李渊,即唐高祖,他过于注重骨肉亲情,到了晚年时期未能妥善处理皇位继承问题,导致玄武门之变的发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自公元220年起,大汉王朝在三国逐鹿的尔虞我诈中轰然倒塌之后,神州大地,已然不复秦汉大一统的帝国雄风,三十余个大小政权交替兴灭,连绵不断地分裂割据和分

  • 权倾朝野的霍光,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霍光,西汉时期外戚、权臣,权倾朝野,拥有废立皇帝的权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将霍光带去长安,任职郎官,后升为诸曹侍中,参谋军事。四年后,霍去病英年早逝,霍光做了汉武帝的奉车都尉。护卫武帝安全,深受武帝信任。武帝末年,帝位承袭的矛盾日趋白

  • 晋愍帝司马邺:西晋末代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邺,即晋愍帝,一作司马业,字彦旗,晋武帝司马炎之孙,吴敬王司马晏之子 ,晋惠帝司马衷和晋怀帝司马炽之侄,西晋第四位皇帝,也是西晋末代皇帝,在位共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邺最初过继给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封秦王。永嘉七年(313年),晋怀帝于平阳遇害之后,司马

  • 晋怀帝司马炽:西晋第三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炽,即晋怀帝,字丰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 ,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生母是王媛姬,西晋第三位皇帝,在位共4年。司马炽初封豫章王,惠帝在位期间,被立为皇太弟。司马越毒死惠帝后,司马炽被扶植为帝,改年号为“永嘉”,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辅政。在位期间,五胡乱华开始萌动,皇室权力斗争日渐严重。永嘉五年(31

  • 宋仁宗赵祯为什么在历史上没啥存在感?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为什么在历史上没啥存在感?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仁宗赵祯是个在历史上没什么存在感的皇帝,他不像唐宗汉武,开疆辟土,马上征战,他也不像康熙、乾隆,几下江南,游山玩水,留下无数传奇。他一生宽厚、克制,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业绩,所以被归于平庸之列。但是纵观仁

  • 历史上唯一一个金婚皇后是谁?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详解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最高危职业当属皇后,皇后不仅要面临全天下女人的竞争,还要面对一个变心比变脸还快的丈夫。所以历史上能走完金婚的皇后只有一个,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吴氏出生于1114年,原本她与赵构是八杆子打不着的,然而北宋王朝的不幸却间接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