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所不知道的三国荀勖:功过三分何足道远

你所不知道的三国荀勖:功过三分何足道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38 更新时间:2023/12/9 9:52:59

而对于贾充嫁女一事,与其说是荀勖为求自保而给予的建议,不如说是他顺应晋武帝司马炎的意思,劝说贾充做出选择罢了。贾充先后有两个妻子,前妻为李丰之女李婉,坐事被流放,贾充才娶了广城君郭槐。他与李婉育有一女,名叫贾荃(甲醛?),是齐王司马攸的王妃。司马攸严格说来是武帝司马炎同父同母的兄弟,但因为晋景帝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昭便将司马攸过继给了他。司马攸为人聪慧,少年时代就很有声望,如今因为太子司马衷愚钝,在司马炎的继承人的选择上,有些朝臣便偏向了齐王司马攸。这让司马炎的神经相当紧绷。正如前文所说,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军功政绩的皇帝,司马炎所能依靠的,只有如贾充荀勖这些姻亲旧臣,如果贾充因为贾荃的缘故转而支持司马攸,那么司马炎一支就失去了其统治地位。也正是因为如此,司马炎才会希望同样借助姻亲关系来牵制贾充,因而借素来与贾充不合的任恺、庾纯之手,逼迫贾充出镇关中。如果贾充不愿前行,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女儿贾南风嫁给司马衷。这一点从贾充留居洛阳后,任恺调任,庾纯免官也可窥见一斑。

因此与其说荀勖谄事贾充,不如说荀勖一直都是司马炎的坚定拥护者。而在是否改立太子一事上,荀勖也替司马炎背上了骂名。

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与皇后杨艳的次子,因长子悼毗陵王司马轨早殇而被立为皇太子。他生性愚钝,不知政事,曾在战乱时问左右说:“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对这样一个储君,朝臣是抱有怀疑的态度的,甚至连晋武帝司马炎自己也很是拿不定主意。《晋书》中记载,晋武帝曾以政事考验司马衷,司马衷不知如何回答,而当时为太子妃的贾南风命东宫左右以古文释之,给事张泓却说:“皇上向来知道太子愚钝,如果现在引用文义对答,皇上一定会有所怀疑,不如直接用白话回答。”贾南风从之。晋武帝看后十分高兴。“太子遂安”。这样的试探不止一次。晋武帝“素知太子暗弱,恐后乱国”,向来知道太子不敏,恐怕后来引起国家动荡,便命荀勖与和峤一同前往观察,荀勖盛赞太子之德而和峤说太子还是如当初一般愚钝,因此天下贵和峤而轻荀勖。但从《晋书》武帝的传记中来看,无论试探结果如何,司马炎对司马衷的愚钝都心知肚明,“知惠帝弗克负荷,然恃皇孙聪睿,故无废立之心”,知道他不能担国之大任,但因为皇孙司马遹聪明睿智,因此无废立之心。

司马衷生于曹魏甘露四年(259年),司马遹生于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到司马炎去世的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司马遹才12岁,而司马衷更是正值31岁的壮年。尽管《晋书》为了彰显司马遹自幼聪慧,曾记载过一件事。一次,宫中失火,司马炎登楼而望,年仅五岁的司马遹牵着他的衣服将他带入暗处。司马炎问他为什么,他说此时起火,应当防备非常。若是您在明处,恐怕会有危险。司马炎因此而感到十分惊奇。但因此说司马炎觉得司马遹聪明而坚持传位司马衷,显然不足以让人信服。司马炎之所以坚持让司马衷成为下一代君主,更有可能的是第一,自古以来“废长立幼,取乱之道”;第二,当时有很多支持司马炎同母弟齐王司马攸的朝臣,如果废司马衷而改立其他皇子,为什么司马攸不能取代司马炎而登上帝位呢?因此这个考量,恐怕才是司马炎坚持传位于司马衷的最大原因。而荀勖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过是再一次执行并支持司马炎的决定罢了。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司马炎在执政后期,渐渐疏远了贾充。《晋书》中记载,咸宁二年(公元276年)春天,司马炎患病,竟因疾疫废朝,可见病情十分严重。在这种情形下,“朝廷属意于攸”,朝臣大多希望齐王司马攸能够继承皇位。河南尹夏侯和更是对贾充说,你有两个女婿,亲疏都是一样的,“立人当立德”。而贾充则一反当初坚定支持司马炎的态度,保持了沉默。也正是因为这次沉默,在司马炎病愈之后,将贾充贬为光禄勋,夺了他的兵权。贾充对此心知肚明,因此在咸宁三年(公元277年)的时候,以日蚀为由表请逊位,朝廷不许,不久又宠幸更胜从前,朝臣侧目。但这时司马炎对贾充的宠幸,显然已经不比从前。不仅如此,尽管荀勖因为病中尽心侍奉司马炎而获得了五百匹绢的赏赐,但司马炎对于自己的姻亲旧臣,已经不那么信任了。他转而倚重起外戚杨骏诸人,“骏及珧、济势倾天下,时人有「三杨」之号”。但司马炎也明白,杨骏在朝中素无威望,且羽翼未丰,自己此时仍然需要依靠贾充、荀勖等人,因此才会在咸宁三年对贾充继续示以恩宠。

一直到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贾充去世,司马炎才开始有所动作起来。首先,他打算废去太子妃贾南风。根据史书的说法,司马炎一是觉得贾南风善妒,二则是考虑到司马遹并非贾后所生,恐怕后来会有祸端,便与心腹商量废后一事。或许贾南风在与太子相处的过程中,的确未加爱护,以至于其母广城君郭槐也曾屡加规劝,但如果真是这样,为何不在之前就做出这样的决定?唯一可能的,就是贾充去世,而杨氏羽翼渐丰,司马炎需要进行一次政治变革,将重心从之前以贾充荀勖为核心的姻亲旧臣改为以杨骏为首的外戚了。

荀勖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因此他极力反对废后一事,“与冯紞等谏请,故得不废”。但事实上,不止荀勖,贾南风没有被废,杨家也出力不少。皇后杨芷曾对司马炎说,贾妃年少,嫉妒乃是常事,更何况贾充有助于社稷,“不足以一眚掩其大德”;而她的哥哥杨珧更是直白地提醒司马炎,“陛下忘贾公闾耶?”当年如果没有贾充指示成济刺杀高贵乡公曹髦,司马氏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得到天下。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司马炎不得不放弃废黜贾南风。也有可能是,这一次废黜,只是一次表态,它标志着以贾荀为首的旧臣,从此失去了君王的眷顾。

太康八年(公元287年),在担任了二十余年的中书监后,荀勖被调任为尚书令。这次调任,标志着荀勖被逐出了司马炎的政治核心。也因此当有人祝贺他自中书监升任为尚书令时,荀勖恨恨地说:“夺我凤皇池,诸君贺我邪”!两年后,也许带着些微的无奈与不满,荀勖离开了人世。司马炎对于这个终其一生都忠于他,支持他的朝臣,给予了相当的优厚——诏赠司徒,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钱五十万、布百匹。遣兼御史持节护丧,谥曰成。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西晋开国功臣,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

我们无法得知,在尚书省最后的时光里,荀勖回想自己一生,是否有心存悔意。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从外祖父,魏太傅钟繇称赞他说,这个孩子很有前途,未来大概可以获得和他的曾祖父曹爽一样的名声。但政治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尽管他从始自终都未曾背叛司马炎,对他的旨意忠实执行,但无论在当世还是后来,佞臣二字始终与他如影随形,甚至将八王之乱的根由归结在了他的身上。而他的才干,他的政绩,却被掩盖在了风评的表象之下,成为被历史湮没的又一粒尘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曾经征服世界十四位军事家:朝鲜竟有一人入选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我用美貌征服世界屠白,十六国联军为什么打中国,朝鲜逃到中国多少人

    古今十四大军事家,中国有一人入选。他们或是用自己强大的军事才能,或是用自己辉煌的战绩一次次的征服着全世界人。那么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哪位军事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拿破仑(法国)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谁能和拿破仑相提并论?拿破仑,这个差一点就成了全欧洲大皇帝的人,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才。土伦

  • 骁勇善战的匈奴克星霍去病为何在20多岁时死亡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霍去病手下的匈奴将领,霍去病几岁带兵打仗,霍去病多少岁参军

    霍去病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40年)的时候,出生在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武艺超群,用兵灵活,注重方略,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军、军事家,曾经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而且霍去病的背景也非常强大,其姨母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舅舅则是西汉时期最为著名的卫青将军。不管是出于身家背景还是自身过人本领的原因

  • 北周权臣宇文护:史上杀皇帝最多的竟然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代表了国家与权力。普通人连见一面皇帝都要三拜九叩的,有谁竟敢杀了皇帝,而且杀了3个。这人就是宇文护,是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宇文泰之侄,宇文泰长兄宇文颢第三子。宇文护从小追随宇文泰,征战各地。受到宇文泰的器重。宇文泰将西魏第二任皇帝元钦杀死,并且立元钦的弟弟元廓为帝,是为西魏恭帝。宇

  • 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活剐三千宫女 竟也是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我们也知道“郑和下西洋”,这就是朱棣派遣去的。我们以为朱棣就是明君了,可惜朱棣就是明朝数一数二的暴君。他的皇帝之位就是从他亲侄子那得来的。将忠于建文帝的旧臣如方孝儒等人全部杀死,建文帝宫中的宫人、女官、太监也都杀戮几尽,算是斩草除根了,枉杀了一万多人。而那些女子都被送进妓院

  • 解密历史上的真实的“锦马超”:可能只是个猥琐男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大揭秘全集视频,历史大揭秘100集,麦家的解密是真实的吗

    马超,字孟起,陕西扶风(兴平)人,据说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三国时群雄之一,曾割据陇右三辅等地,后归附刘备。蜀汉政权初立(章武元年),马超受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斄乡侯。二年卒,终47岁,谥曰威侯。马超未必是帅哥关于马超的帅哥形象,主要源于《三国演义》的描述,“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

  • 姚莹五战五捷把英军打的抱头鼠窜 却被清廷下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840年6月,中英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在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中,清军连战皆败,最终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鲜为人知的是,这场战争中,在一位书生的领导下,台湾军民浴血奋战,五战五捷,沉重打击了英军的嚣张气焰,战后清廷却将这位书生逮捕下狱!这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呢?他有着怎样的人生传奇呢?且看【纵横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如何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武王,魏武才,魏武帝传

    多少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总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的;而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又总是涂抹着代表奸佞的白色油彩。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开始有人鼓噪着要为曹操“平反”,试图把曹操戴了一千八百年的“奸雄”帽子摘掉,取而代之的是给他戴上“英雄”的桂冠。且不论这种“

  • 高分低能的光绪帝:老师赞他远超当年的同治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皇帝中,光绪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1875年的1月13日,小光绪从熟悉的家里被送进紫禁城。紫禁城实在不适合一个孩子的成长。从进宫的第一天起,小光绪总是处于太后的调教和训斥之中。精明强干的太后在教育上却是一个失败者。对亲生儿子同治,她任母爱泛滥,过分娇纵。而对继子光绪,她却矫枉过正。为了让小皇帝成

  • 史上第一个抢儿子老婆的皇帝是谁 并非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抢走儿子老婆的帝王,大家马上会想到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本来是他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尽管后来白居易老先生在《长恨歌》中把这事加工成了一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甚至还将他们比喻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却依然掩饰不了其乱伦的本质。其实,抢儿子的老婆这种事,并不是唐玄宗的专利,而是早有先例。

  • 刘秀的大哥刘縯能力丝毫不输刘秀为何没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光武帝刘秀妻子,刘秀和他大哥,刘秀丽华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称帝,此后经过十二年的征战,削平地方割据,重建大汉王朝,史称“光武中兴”。对于历史,人们通常只记住胜利者,往往忽视失败者,比如人们都知道光武帝刘秀,但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大哥!其实论能力,大哥丝毫不输于刘秀,甚至在军事上略高一筹。那么为何大哥不仅没做成皇帝,反而丧命了呢?刘秀有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