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历史上的真实的“锦马超”:可能只是个猥琐男

解密历史上的真实的“锦马超”:可能只是个猥琐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881 更新时间:2023/12/8 7:42:15

马超,字孟起,陕西扶风(兴平)人,据说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三国时群雄之一,曾割据陇右三辅等地,后归附刘备。蜀汉政权初立(章武元年),马超受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斄乡侯。二年卒,终47岁,谥曰威侯。

马超未必是帅哥

关于马超的帅哥形象,主要源于《三国演义》的描述,“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等等。又因喜欢“银甲白袍”的装扮,是以绰号“锦马超”。但在《三国志》、《典略》、《山阳公载记》等比较靠谱的正史中,对马超的相貌并未提及,唯《平话》里说他“面如活蟹”,耐人寻味。

马超的长相到底如何?需要读者去推理。依据有哪些呢?一是遗传,其父马腾的长相好比新疆的烤羊肉串大叔,马超的长相估计帅不到哪儿去;二是出生地,陕西扶风当时又称西戎,男子多蓄须,以剽悍著称,小白脸恐怕难称“雄烈”;三是成长履历,马超少年时即随父征战于军旅,吹角连营、金戈铁马的环境,是打造不出“冠玉”面孔的。

不忠不孝 不仁不义

演义里说马腾死于衣带诏的密谋败露,当属子虚乌有。真实的情况是,建安十五年,曹操派往西部边陲的代理人钟繇,想了一个消除关西军阀割据的对策征马腾入京。此策既可孤立削弱韩遂,又可将马腾囚禁于京师当人质。马腾可能是感觉自己“廉颇老矣”,遂尽收争雄之心,乖乖去了邺郡。朝廷(曹操)表马腾为卫尉,马超弟马休、马铁分别授奉车都尉和骑都尉。也就是说,除马超外,马家一族尽入京师为质,韩遂亦同时遣其子入京师为质。

表面来看,钟繇的计策奏效了。但谁又能想到,作为偏将军、独自留在关西统领马腾余部的马超,却不顾老夫及家族百余口人的安危,借口“疑繇欲自袭”,突然竖起谋反大旗,还厚颜无耻地拉拢韩遂:“……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马超谋反的结果,马腾一家被悉数株连斩首。

陈寿评马超此举,谓“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其中“阻戎负勇”,是指马超想割据一方当土皇帝,即是不忠;而“以覆其族”当指不孝。姜叙母亦曾痛骂马超:“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从马超谋反之后的一系列举动来看,其行为庸俗卑下,不乏猜疑和险恶用心。如“超等屯渭南,遣信求割河以西请和,公不许。九月,进军渡渭。超等数挑战,又不许;固请割地,求送任子”。且不说“割地请和”、分裂疆土等是否符合民族大义,单“求送任子”一条,就足以说明马超是个为达目的而不顾亲情、不择手段之人,说他庸俗卑下,应该是可以的。

另外,正史上还记载说:“超既统众……进军至潼关。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曹公用贾诩谋,离间超、遂,更相猜疑,军以大败。”什么叫“会语”?即双方约好了的,此时起“阴欲”,不够光明正大,可谓不义;前文中提到,马超曾认韩遂为父,父子之间产生猜忌之心,责任在谁?当然在马超,是谓不仁。这方面,王商的评价很中肯:“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

有成事之心 无果敢之行

马超非常想找机会把曹操给撂倒,以至于曹操发恨:“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可惜在潼关“会语”时,许褚一瞪眼,马超就怕了。

曹操对马超的猥琐男德行看得很准。马超之所以“求逞”又不能果敢出击,是因为他勇而无谋。当马超的援军不断到来时,“每一部到,公(曹操)辄有喜色。贼破之后,诸将问其故。公答曰:关中长远,若贼各依险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也。今皆来集,其众虽多,莫相归服,军无适主,一举可灭,为功差易,吾是以喜。”见《三国志·武帝纪》。曹操的自信是有理由的,“莫相归服,军无适主”,正是马超的猥琐男特质所造成的致命伤。

马超投张鲁,也曾数度要求借兵跟曹操干仗,欲北取凉州。可是,张鲁把兵借给他了,他却毫无所得,一接仗就退兵了。

在《山阳公载记》里,还有一则有趣的故事,说马超跟刘备在一起的时候,常直呼刘备的字(玄德)。关羽张飞见了很不爽,要求杀之。刘备很大度,不许。第二天开会,张飞想了一计,等马超进来时,他二人不坐席位,而是担任刘备的卫士,虎视眈眈瞪着马超。马超一见,“乃大惊,遂一不复呼备字”。于是,马超开始反省了。

有学者曾就刘璋见马超到成都城下即出降一事考证说,刘璋乃是雅人,而马超在三辅之地的作为,给蜀中人留下了瓜兮兮的印象。“瓜兮兮”在四川话里,正是形容某人在行为举止上的不雅。这种观点很另类,但并非没有依据。因为刘璋治下讲仁义,乃儒家所谓的“雅士”政治;马超则残酷嗜杀,无信无义。所以,看到马超兵临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只得出降,以免被屠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姚莹五战五捷把英军打的抱头鼠窜 却被清廷下狱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840年6月,中英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在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中,清军连战皆败,最终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鲜为人知的是,这场战争中,在一位书生的领导下,台湾军民浴血奋战,五战五捷,沉重打击了英军的嚣张气焰,战后清廷却将这位书生逮捕下狱!这是怎样的一位人物呢?他有着怎样的人生传奇呢?且看【纵横

  • 解密:魏武帝曹操“乱世奸雄”的帽子是如何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武王,魏武才,魏武帝传

    多少年来,在《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曹操总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奸雄形象出现在字里行间的;而在戏剧舞台上,曹操的脸上又总是涂抹着代表奸佞的白色油彩。只是在近几十年来,才开始有人鼓噪着要为曹操“平反”,试图把曹操戴了一千八百年的“奸雄”帽子摘掉,取而代之的是给他戴上“英雄”的桂冠。且不论这种“

  • 高分低能的光绪帝:老师赞他远超当年的同治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晚清皇帝中,光绪是学习成绩最好的一个。1875年的1月13日,小光绪从熟悉的家里被送进紫禁城。紫禁城实在不适合一个孩子的成长。从进宫的第一天起,小光绪总是处于太后的调教和训斥之中。精明强干的太后在教育上却是一个失败者。对亲生儿子同治,她任母爱泛滥,过分娇纵。而对继子光绪,她却矫枉过正。为了让小皇帝成

  • 史上第一个抢儿子老婆的皇帝是谁 并非唐玄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抢走儿子老婆的帝王,大家马上会想到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本来是他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尽管后来白居易老先生在《长恨歌》中把这事加工成了一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甚至还将他们比喻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却依然掩饰不了其乱伦的本质。其实,抢儿子的老婆这种事,并不是唐玄宗的专利,而是早有先例。

  • 刘秀的大哥刘縯能力丝毫不输刘秀为何没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光武帝刘秀妻子,刘秀和他大哥,刘秀丽华

    \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称帝,此后经过十二年的征战,削平地方割据,重建大汉王朝,史称“光武中兴”。对于历史,人们通常只记住胜利者,往往忽视失败者,比如人们都知道光武帝刘秀,但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大哥!其实论能力,大哥丝毫不输于刘秀,甚至在军事上略高一筹。那么为何大哥不仅没做成皇帝,反而丧命了呢?刘秀有兄

  • 哪个暴君不听忠言失王权?惨淡病死在荒蛮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权的陨落战俘杀不杀,不听忠告失败的例子,不听忠言的例子

    周厉王(前878~前841年在位)是中国古代一个有名的暴君。据记载,公元前858年,周厉王为了垄断天下的财货,上台不久即颁布法令,严禁老百姓进山采集山材,下河捕捉鱼蟹,否则,必须交纳高额税金。而老百姓为了谋取生计,又不得不进山下河,此公则伙同其下属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老百姓被盘剥得苦不堪言。这时

  • 清光绪帝为何会经常挨饿 竟是慈禧有意管太严?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光绪帝照片,为什么慈禧能镇住大清不到,光绪为什么不秘密除掉慈禧

    提到清朝皇帝的饮食,我们自然会用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玉盘珍馐等高大山的词汇来形容。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把皇帝的膳食总结为四句话:“华而不实,费而不惠,营而不养,淡而无味。”溥仪的这番话可以从两点来理解:第一,皇家的饮食,最注重排场,而不关心营养和口感。皇帝每次

  • 梁敬帝萧方智:南朝梁末代皇帝,他短暂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棣痴情一生,末代皇帝溥仪传奇,南北朝梁武帝萧衍

    萧方智,即梁敬帝,梁元帝萧绎之子,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末代皇帝,在位仅1年。初封兴梁侯,后改封晋安王,出任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梁元帝遇害。王僧辩、陈霸先商定,以萧方智为梁王、太宰,承制行事。承圣四年(555年),在北齐强势干预下,太尉王僧辩拥立萧渊明为帝,以萧方智为太

  • 历史上雍正能登上地位,邬思道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为什么不考虑弘昼,雍正到底是不是篡位的,邬思道评价雍正不是龙

    胤禛康熙帝第四子,清朝第五位皇帝,年号雍正。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历史的长河中,不缺这样一类人,他们大多其貌不扬,但见多识广,博古通今。他们不仅洞悉中国皇室,而且深知中国社会运行的规律,更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而这类奇才,经常出现在中国的朝廷当中,指点江山,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

  • 梁元帝萧衍有哪些轶事典故?他与徐昭佩有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徐昭佩与梁王帝故事,梁元帝萧绎与徐昭佩,梁元帝萧绎

    萧绎,即梁元帝,梁武帝萧衍之子,生母是修容阮令嬴,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三位皇帝,在位共2年。他的文章、书法、绘画称三绝,绘画对隋唐的影响很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萧绎早年封湘东王,因病导致一眼失明。即帝位之后,派兵往益州消灭擅自称帝的弟弟、武陵王萧纪,同时也请求西魏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