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书中对杨坚的评价是怎样的?杨坚有哪些轶事典故?

史书中对杨坚的评价是怎样的?杨坚有哪些轶事典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05 更新时间:2023/12/18 1:37:52

杨坚,即隋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隋书》:“高祖龙德在田,奇表见异,晦明藏用,故知我者希。始以外戚之尊,

隋文帝杨坚画像受托孤之任,与能之议,未为当时所许,是以周室旧臣,咸怀愤惋。既而王谦固三蜀之阻,不逾期月,尉迥举全齐之众,一战而亡,斯乃非止人谋,抑亦天之所赞也。乖兹机运,遂迁周鼎。于时蛮夷猾夏,荆、扬未一,劬劳日昃,经营四方。楼船南迈,则金陵失险,骠骑北指,则单于款塞,《职方》所载,并入疆理,《禹贡》所图,咸受正朔。虽晋武之克平吴会,汉宣之推亡固存,比义论功,不能尚也。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咸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前王,足以参踪盛烈。但素无术学,不能尽下,无宽仁之度,有刻薄之资,暨乎暮年,此风逾扇。又雅好符瑞,暗于大道,建彼维城,权侔京室,皆同帝制,靡所适从。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灭父子之道,开昆弟之隙,纵其寻斧,剪伐本枝。坟土未干,子孙继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惜哉!迹其衰怠之源,稽其乱亡之兆,起自高祖,成于炀帝,所由来远矣,非一朝一夕。其不祀忽诸,未为不幸也。”

《北史》:“皇考美须髯,身长七尺八寸,状貌瑰伟,武艺绝伦;识量深重,有将率之略。”

轶事典故

两姑之间难为妇

杨坚还没袭杨忠爵位时,北周权臣宇文护欲笼络杨坚为心腹,杨坚请教父亲杨忠,杨忠说:“两姑之间难为妇,汝其勿往!”意指杨氏效忠皇帝,不可在皇帝和权臣之间首鼠两端。于是杨坚拒绝了宇文护的要求,不久后宇文护及其党羽被北周武帝诛灭,杨氏因而得保荣华富贵。

爱妻皇帝

杨坚是一个雄材大略的皇帝,却也是一个深爱妻子的男人。他和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四十余年同甘共苦、真挚热烈的爱情,历经千年沉淀,依然柔情动人。《剑桥中国隋唐史》这样评价杨坚和独孤皇后的深厚伉俪之情:杨坚的夫妻关系在中国历史中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后妃在君主的大部分执政期间对他有如此强烈和持续的影响,这实在少见。

北周孝闵帝元年(公元557年),刚出嫁月余的新娘独孤伽罗尚沉浸在初为人妇的娇羞之中,政治的冷酷阴影便笼罩了她。其父独孤信与北周权臣宇文护政斗失败被杀,一夕之间,她从八柱国顶级家族的贵女沦落成了父母双亡、家族零落、形只影单的罪人之女。17岁的杨坚也受到了这一事件的牵连,不但毫无仕途前程可言,而且生命也时常受到威胁。但是杨坚努力用双肩护住14岁无助的小妻子,他发誓爱护她一辈子:“初,高祖与独孤后甚相爱重,誓无异生之子”。

杨坚当上皇帝时,独孤皇后已经38岁,一直没有妾媵的文帝仍然无限纵容着独孤皇后作为女人和妻子的小心眼和小心思:不准他有嫔妃。杨坚不仅本身六宫虚设、旁无姬侍,还由着独孤皇后在后宫制度上任性耍小性子,史载“文献皇后功参历试,外预朝政,内擅宫闱,怀嫉妒之心,虚嫔妾之位,不设三妃……又抑损服章,降其品秩”。皇后制定出了一份性忌妾媵、很不合理的内外命妇制度,以致于她去世后,杨坚和后来的杨广不得不重新修定后宫制度。

根据史书记载,杨坚和皇后关系非常亲密:“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遥想千年之前,因为“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的文帝下朝时,看到早已在等着他回去用膳的爱妻温柔甜美的笑容时,也情不自禁以微笑回应。隋文帝和皇后宵衣旰食之余这温馨甜蜜的生活小片段,那一刻的情景凝止了千年的柔情。

但是杨坚晚年也在无意识中伤害了心爱的妻子。独孤皇后到了晚年时,杨坚也起了点小心思,想找一两个美人作为生活调剂,他试探性宠幸了宫女尉迟氏,却没想到皇后悲愤交加之下怒杀此女。杨坚一气之下感觉皇帝尊严受到打击,脾气暴躁的他负气离家出走。虽然多年感情深厚的夫妻两人很快就和好了,杨坚却没有想到一直被他宠爱着的、性格骄傲倔强的独孤皇后内心已深受伤害、痛苦不堪,几年之后就奄然辞世。

暮年失去爱妻的隋文帝悲苦无尽,溺情不能自拔。62岁的他冒着严寒亲自奔波了几百里路亲送亡妻到陵园下葬,又一反节俭作风,修建了一座极其奢华、天下规模最大的禅定寺为妻子祈祷冥福,还将释迦牟尼佛牙舍利供奉于此。他甚至认为杨素成功为皇后办理丧事的功劳只有南征北战的“平戎定寇”之功可比。

孤独寂寥的老年杨坚虽然试图在陈、蔡贵人等青春美人那里找点人生欢乐忘却愁苦,但失去皇后的痛苦始终无法自拔,而且他也隐隐感悟到了对爱妻的伤害。独孤皇后去世刚刚一年多,杨坚就一病不起,临终前对皇太子和负责山陵的官员说:“我的丧事你们商量着办吧。唉,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实在忘怀不了皇后,如果灵魂真有知觉,一定要让我们夫妻在地下团聚。”

仁寿四年十月(公元604年),杨坚和独孤皇后合葬太陵,夫妇二人相守已经历历千年。

相有奇表

《资治通鉴》上有一段非常有趣的记载:陈朝至德元年(公元583)十一月,陈后主陈叔宝遣散骑常侍周坟、通直散骑常侍袁彦出使隋。陈叔宝听说隋文帝杨坚状貌异人,便让袁彦画像而归。当陈叔宝看到杨坚的画像后,大骇道:“吾不欲见此人!”立刻命人将画扔了。

杨坚的相貌到底奇异在何处,以致他的死对头陈叔宝看到画像后如此惊惧呢?

根据《隋书》的记载,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由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杨坚的相貌有五“奇”:一、额头突出,并有五个隆起的部分从额头直插到头顶上;二、下颌很长,而且很突出;三、目光犀利,咄咄逼人;四、掌纹形似“王”字;五、上身长,下身短。

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长这样的人一定是“奇丑”型的人,连他自己也会自惭形秽了。但是,在相术发达的古代,这种相貌却是“其贵无比”。别的不说,光是他突出的额头和额头上那五根“入顶”的肉“柱”,就是“龙颜”的象征。杨坚的额头,用相书上的术语叫做“龙犀”,是帝王的象征。唐朝李善说:“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也。”也就是说,这种囟下骨头隐起,下连鼻梁不断的“龙犀”,以及由于额头上隆起,在左右鬓角形成的肉“角”,都是“王天下”的贵相。相书上对这种长相还另有一个说法,叫做“龙颜戴干”,龙颜自然是指帝王的相貌,戴干就是指头部有肉突起如干戈对立。据说帝颛顼就是这副长相。

陵寝墓地

杨坚泰陵位于咸阳城西75公里处三畤原上,发现陵园遗址周围有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垣,南北长628.9米,东西长592.7米,墙基宽约4.4米,陵园总面积37274.03平方米,陵园四面各辟一门,南门门址保存较完整,门外分别有一对门阙,门阙平面呈梯形。陵园外环绕有围沟。在陵园中部偏东南部筑有覆斗状封土,封土顶部南北33米、东西42米,底部南北153米、东西155米。基础部分呈倒“凸”字形,覆盖墓道。封土南侧有两条墓道,相距23.8米,均为7个天井、7过洞,西侧墓道(包括天井、过洞)南北长78.7米、宽3.4至5.6米,东侧墓道略短,也稍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坚登基后,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有哪些举措与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杨坚,即隋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经济领均田令杨坚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

  • 杨坚建立隋朝后,在军事上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杨坚,即隋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军事统一全国(1)并西梁西梁为南梁武帝萧衍之孙萧詧所建,初都襄阳,后迁江陵,前后三个皇帝,共三十三年。后梁实际上是北朝西魏、北周、隋的附庸。西

  • 杨坚在位期间,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杨坚,即隋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杨坚为巩固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首先是厉行节俭政治,使民众在较轻的剥削下得以发展生产。其次是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刑律删去若

  • 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他一生的经历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杨坚,即隋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史载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

  • 夷陵之战刘备东征 孙权为什么要着急求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都没有开始打,孙权为什么会着急求和退还土地,孙权到底是怎么想的?刚袭杀关羽之初,孙权还是很嚣张的。北面,孙权一度重新进驻了曹丕放弃的襄阳;西面,孙权把刘璋搬了出来,表为益州牧,进入秭归,做出一副觊觎益州的姿态。不过,当刘备

  • 北周宣帝宇文赟:北周第四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赟,即北周宣帝,周武帝宇文邕长子,生母为帝太后李娥姿,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在位共1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德元年(572年)成为皇太子,曾率军西征吐谷浑。宣政元年(578年)即位,年号大成。大象元年(579年),宇文赟禅位于长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但仍

  • 夷陵之战如果换成诸葛亮来打 蜀汉最后的下场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刘备如果换成诸葛亮的话,诸葛亮能不能战胜东吴?蜀汉最后还会输吗?如果诸葛亮攻打东吴会失败得更惨,首先我们需要清楚诸葛亮属于什么类型的人才?刘备属于什么类型的人才?还有就是关羽、张飞、赵云等等武将属于什么类型的人才?

  • 后世如何评价宇文邕?他的一生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邕,即北周武帝,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北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生母是文宣皇后叱奴氏,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闵帝时,宇文邕出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其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推行府兵制和均田制,使国泰民安。57

  • 宇文邕在位期间,各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邕,即北周武帝,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北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生母是文宣皇后叱奴氏,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闵帝时,宇文邕出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其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推行府兵制和均田制,使国泰民安。57

  •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逃亡 刘备为什么留在白帝城不回成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刘备最终惨败,刘备失败之后,刘备为什么不回成都留在白帝城?公元221年,刘备终于还是以60岁的高龄成为了蜀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他踌躇满志,将狠厉的目光转向了东吴,昔日的合作伙伴在局势纷争逐渐落定之时,也各自亮出了自己的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