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坚登基后,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有哪些举措与作为?

杨坚登基后,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有哪些举措与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60 更新时间:2024/1/21 13:48:26

杨坚,即隋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主要成就

经济

领均田令

杨坚推行均田制,整顿户籍。实行了“大索貌阅法”要求官吏经常检查人口,根据相貌来检查户口,使编户大增。和实行“输籍定样”在第一个的基础上确定户口数,编制“定簿”,以此为依据来收取赋税。开皇三年(583年),清理出阴漏丁男44.3万人 共计 164.15万口。“高祖令州县大索貌阅,户口不实者,正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已下,兼令析籍,各为户头,以防容隐。于是计帐进四十四万三千丁,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一千五百口。”这些举措防止地方豪强和官僚勾结,营私舞弊。将从豪强手里依附的人口解放出来,增加了国家的劳动力,调动贫苦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掌管的纳税人丁数量大增。

设置粮仓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11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由此可见的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改革货币

杨坚统一了币制,废除其他比较混乱的古币以及私人铸造的钱币,改铸五铢钱,世称“隋五铢”。“隋五铢”背面肉好,皆有周郭,重如其文,每钱一千重四斤二两。 “车书混一,甲兵方息。”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隋氏混一南北,凡齐、周之故老,梁、陈之旧臣,咸荟粹一朝,成文章之总汇。”除此之外,杨坚还曾颁布“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战亡之家,给复一年”等仁政措施。

倡导节俭

杨坚节俭爱民。杨坚小时候生长于寺庙之中,素衣素食,生活节俭,这使他养成了崇尚节俭的性格。他虽贵为天子,但却食不重肉,不用金玉饰品,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很是节俭,他深知节俭的重要性,教育太子要节俭,说国家没有因为奢侈腐化而能长治久安的。他还提倡官员节俭。因为节俭,剥削较少,民众能够安居乐业,户口和财产剧增,又加上其他一些促进生产的措施,在很短的时间内,百业兴旺,经济繁荣景象由此而生。

杨坚的太陵始建于隋仁寿四年,实际上是杨坚与独孤皇后的合葬墓。陵冢高27.4米,呈覆斗形,夯筑而成。底部面积为26560平方米。陵冢顶部平坦,呈长方形,东西长48米,南北宽38米。陵冢底部四周已被挖掉3~5米,现残存东西长166米,南北宽160米。陵冢周围原筑有夯土城垣,现已基本毁坏,唯北城尚有残墙,长约130米,最高处1。2米,残存宽5。5米。夯层清晰,夯窝明显。经初步钻探,陵垣东西长756米,南北宽652米,总面积49。29万平方米。垣墙的四角及中部都发现有大量的砖瓦残片,应是当时建有阙楼和城门的残迹遗存。

太陵一如秦汉封土为陵的建制,然而,也许是杨坚遗有前嘱,这座开国君王的陵墓,远远不如秦汉皇陵的规模和其他开国皇帝的规模。而据西汉墓葬制度规定,皇帝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每年从全国税收中抽取三分之一营造皇帝陵墓,即寿陵。帝王陵园占地七顷,陵穴占地一顷,陵高十二丈,深十三丈,墓室高一丈七尺。有四个墓道,都能通过六匹马驾的车子。四门埋设暗剑、伏弩机关以防盗墓。死者身穿金缕玉衣、口含玉蝉…… 那么,杨坚的陵墓中是否也如汉时墓葬制度规定的,皇帝陵墓必有大批金银珠宝、稀奇古玩,现代部分专家学者经过遍阅籍典以及遍访太陵周围民间乡里,发现典籍没有记载有关太陵随葬的例证,而当地百姓皆传说太陵无宝可盗,言说历代军阀、土匪,均至此徘徊,未有收获。

可见杨坚真是一位以自我为标准鼓励皇亲贵族要节俭的好模范。

文化

文帝复汉

北齐和北周时期上层贵族,曾经一度热衷于鲜卑化与西胡化。虽然北周武帝亲政之后,开始倡导汉化。建德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但是由于北周武帝英年早逝,北周的汉化进程一度搁浅。杨坚之父杨忠因辅助宇文泰有功被赐胡姓普六茹,杨坚上台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姓,立即力行汉化。杨坚对反叛旧臣、豪强大吏、上层贵族,诛夷罪退,毫不手软。他罢黜了一些没有才干的大臣,将一些有真才实干的人提拔上来,辅佐自己管理国家政务。隋文帝对平民百姓实行宽仁的政策。杨坚在政权基本稳定之后,杨坚便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治体制、赋税、土地制度、法律、钱币、对外关系等方面。杨坚内修制度,外抚四夷,崇尚节俭,勤理政务。“求劳日昃,经营四方”,“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乘兹机运,逐迁周鼎”,“职方所载,并入疆理,禹贡所图,咸受正朔。”

复兴佛教

隋朝建立之初,文帝便开始了包括度僧、建寺、造像、写经等一系列大规模地复兴佛教的措施。杨坚全面复兴佛教,既出于个人信仰,又有社会历史原因。周武帝用行政手段强行压制佛教的作法,不可避免地招致了广大信徒的不满,相反,它又往往会引发信教者更为强烈的宗教感情。隋文帝普诏天下,全面支持和复兴佛教,招唤流民归土耕垦,对于隋王朝赢得民心、巩固统治都是非常有利的。隋代佛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南北风格融合、佛教义学发达、中国化佛教宗派创立、佛经翻译与经录编纂、民间佛教的兴盛、佛教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及佛教以中国为中心向四邻诸国的传播。

始行科举

南北朝时期为了选拔有用人才已萌生出“举明经”等科举制度,但是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仍然继续实施。隋朝时,开皇七年(587年)隋文帝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取代九品中正制,自此选官不问门第。科举制度初期设诸州岁贡,规定各州每年向中央选送三人,参加秀才与明经科的考试,606年隋炀帝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杨坚建立隋朝后,在军事上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杨坚,即隋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军事统一全国(1)并西梁西梁为南梁武帝萧衍之孙萧詧所建,初都襄阳,后迁江陵,前后三个皇帝,共三十三年。后梁实际上是北朝西魏、北周、隋的附庸。西

  • 杨坚在位期间,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杨坚,即隋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主要成就杨坚为巩固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首先是厉行节俭政治,使民众在较轻的剥削下得以发展生产。其次是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刑律删去若

  • 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他一生的经历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杨坚,即隋文帝,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隋朝开国皇帝,在位共24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史载杨坚出自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其四世祖杨元寿被北魏任命为武川镇司马,其父杨忠跟随北周文帝宇文泰起义关西,因功赐

  • 夷陵之战刘备东征 孙权为什么要着急求和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都没有开始打,孙权为什么会着急求和退还土地,孙权到底是怎么想的?刚袭杀关羽之初,孙权还是很嚣张的。北面,孙权一度重新进驻了曹丕放弃的襄阳;西面,孙权把刘璋搬了出来,表为益州牧,进入秭归,做出一副觊觎益州的姿态。不过,当刘备

  • 北周宣帝宇文赟:北周第四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赟,即北周宣帝,周武帝宇文邕长子,生母为帝太后李娥姿,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在位共1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德元年(572年)成为皇太子,曾率军西征吐谷浑。宣政元年(578年)即位,年号大成。大象元年(579年),宇文赟禅位于长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但仍

  • 夷陵之战如果换成诸葛亮来打 蜀汉最后的下场又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刘备如果换成诸葛亮的话,诸葛亮能不能战胜东吴?蜀汉最后还会输吗?如果诸葛亮攻打东吴会失败得更惨,首先我们需要清楚诸葛亮属于什么类型的人才?刘备属于什么类型的人才?还有就是关羽、张飞、赵云等等武将属于什么类型的人才?

  • 后世如何评价宇文邕?他的一生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邕,即北周武帝,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北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生母是文宣皇后叱奴氏,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闵帝时,宇文邕出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其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推行府兵制和均田制,使国泰民安。57

  • 宇文邕在位期间,各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邕,即北周武帝,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北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生母是文宣皇后叱奴氏,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闵帝时,宇文邕出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其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推行府兵制和均田制,使国泰民安。57

  •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逃亡 刘备为什么留在白帝城不回成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夷陵之战刘备最终惨败,刘备失败之后,刘备为什么不回成都留在白帝城?公元221年,刘备终于还是以60岁的高龄成为了蜀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他踌躇满志,将狠厉的目光转向了东吴,昔日的合作伙伴在局势纷争逐渐落定之时,也各自亮出了自己的獠牙。

  • 北周武帝宇文邕:北周第三位皇帝,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邕,即北周武帝,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北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生母是文宣皇后叱奴氏,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在位共18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周闵帝时,宇文邕出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其在位期间,摆脱鲜卑旧俗,推行府兵制和均田制,使国泰民安。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