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了自己的欲望她亲手葬送了大明最后60年国运

为了自己的欲望她亲手葬送了大明最后60年国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881 更新时间:2024/1/17 6:45:42

作为深宫大内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做老大的励志梦,而且皇贵妃这样一个地位也很微妙,次于皇后,但高于后宫其他妃嫔。其实皇贵妃一般都是皇帝对自己宠幸的妃子不能册立为皇后的最大补偿。而大明朝的最后一位被册封为皇贵妃的就是万历皇帝最宠幸的郑氏,而郑氏也确实是一个能邀宠、有理想、敢折腾、活得长的贵妃“楷模”。

明朝万历年间因立太子曾引起朝廷激烈的争论。万历帝长子朱常洛在皇帝的眼里只是一个意外,当年皇帝年轻的时候“兴致”突然来了,就临时宠幸了一位姓王的宫女,没想到这个女人的肚子争气,一下就怀上了孩子,还是长子。可万历却不以为然,因为觉得她不过是个身份微贱的宫女,于是对她冷落不已。但这个时候万历的母亲李太后站了出来,说你也是宫女生的,那还有什么理由看不起王氏。盖因当年李太后也是一名宫女偶然被当年还是太子的隆庆皇帝宠幸怀上的万历。母亲都站出来为王氏背书,万历不得已封了王氏一个恭妃的名号。而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最受万历所钟爱,而且郑氏曾煽动万历写下密诏立常洵为太子。

但经过母亲和大臣的联手的长期不懈的斗争之下万历无奈将长子立为了太子,可郑贵妃却一直要求皇帝将太子废掉,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就这样一直僵持到了万历四十二年,郑贵妃终于忍不住了拿出之前皇帝写给她的密诏,要求皇帝兑现诺言向群臣宣告。可是当她将密诏拿出来的时候却傻眼了,由于保存不当,虫子将诏书吃的千疮百孔,而且最关键的名字,也被吃掉了。而这个时候,李太后已经濒临离世,但就是老太后又给了郑贵妃的太后梦致命一击。

按照明朝祖制,所封皇子被封藩王后必须住在自己的封国里,非奉旨不得入京。而此时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已经被封为福王(就是后来被李自成剁成肉泥的那位)并且恃父母之宠,竟在皇宫中十多年不赴封国洛阳。正当皇帝和群臣为朱常洵就藩一事争得难解难分之际,濒临死亡的李太后将郑贵妃召唤到宫内质问道:“福王何未赴封国?”郑贵妃回答:“太后明年七十寿诞,福王留下为您祝寿。”李太后毕竟是和张居正共事过的人,深怀城府,她冷冷地反问:“我二儿子潞王就藩卫辉,试问他可以回来祝寿否?”郑贵妃无言以对,只得答应督促福王速去封国就藩。

就算在儿子就藩之后。郑贵妃依然没有消停,万历四十三年,郑贵妃唆使手下,找来一个混人张差,将他送入东华门手持木棒,一直打杀到太子宫中,最后才被宫内禁卫拿下,所幸太子无事。明知其中原因的万历皇帝为了不让郑贵妃受到牵连,于是一方面怒责郑贵妃,一方面迫使皇太子改变怀疑郑贵妃的态度,将这件事定性为由“张差所为,必有主使”改变为“此事只在张差身上结局足矣”。经过此事郑贵妃也长了记性一直老老实实到万历去世,太子登基。

就在朱常洛登基之后,据明朝笔记《谶言》记载郑贵妃很反常的“进美女六十人”,虽然新皇帝没有照单全收,还是留下了十名美女,不久就因为旦旦而伐患上了“身软”之疾。于是原来郑贵妃宫中的内医崔文升入诊帝疾,“崔文升故投攻洩之剂,以致病剧,其中机关不可问也”。这才有了后来的红丸进献皇帝,第一次使用之后,皇帝神清气爽,第二次服用却一命呜呼。是为红丸案。

在朱常洛死后,天皇帝朱由校继位,先帝宠妃李选侍挟同朱由校入住乾清宫。这次郑贵妃又与将天启生母凌辱致死的李选侍和魏忠贤联起手来企图控制皇帝,逼迫大臣将李选侍立为皇太后,据《明史》记载“妃与李选侍同居乾清宫谋垂帘听政者”后来在一众大臣的努力争夺下,李选侍无奈移宫哕鸾宫,皇帝才得以顺利登基。郑贵妃的梦想又一次破碎。

而这还不算完,从此冷居深宫但年富力强的郑贵妃一直到崇祯三年才去世,并且临死时要求与万历合葬,崇祯皇帝以先皇陵寝不得扰动为由拒绝了她。可是她的皇太后梦却终于在大明被灭之后,由南明小朝廷的弘光皇帝追尊其为孝宁温穆庄惠慈懿宪天裕圣太皇太后而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胡雪岩:他是大清朝的财富代言人也敌不过宫廷内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胡雪岩被谁害,胡雪岩家产,胡雪岩贵人是谁

    作为大清国的首富与首善,胡雪岩的崛起与失败都十分迅速。胡雪岩虽聪明一世,与官场人物交往甚密,但最终却因为被绑到政治的战车上而成为成为李鸿章“排左先排胡,倒左先倒胡”策略的牺牲者,实在令人为之扼腕叹息。与胡雪岩个人的宿命相比,我们这个民族似乎也在承受一种宿命:舆论和媒体哄抬“大善人”们时,很少质疑他们

  • 开国大臣刘伯温:通晓生前生后千年事 通晓天地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108岁国学大师离世,刘伯温临死前给儿子留下包,历史上得善终的开国大臣

    刘伯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这个人经常出现在一些盗墓的小说中,或者是关于风水的书中,很多书中,作者都将他描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人。他精通占卦术,常常能算出一个人的运势,而且对于地形的勘探也是十分地准确,对于风水的观测,更是达到了通天的地步。古代的很多百姓都认为刘伯温能够知晓前后一千年的事情,是一个通晓

  • 乾隆皇帝语言能力超群 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元朝说汉语还是蒙古语,满语和蒙语的关系,满族为什么用蒙古语

    很多人游故宫,都惊诧于导游讲的所谓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却忽略了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小小书斋。它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书房。透过窗户,窥探这仅八平方米的小小书斋,驻足于此,也总能令人付思联翩。乾隆皇帝作为“文奋武钦”的一代帝王,其书房虽小却极为雅致。楠木雕

  • "闯关东"非自近代始 东吴大将太史慈曾渡海北上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这方面,有据可查的一位名人就是后来做了东吴大将的东汉末年的太史慈。此人乃东莱黄县人(与笔者是真正的同县老乡),早年渡海北上辽东,“求职”均不顺遂。当时辽东那边除了有少数民族占山为王,东汉政权也早已渗进。东吴大将太史慈作为当时真正的“北漂”,在那边始终未定下来;加之此人事母至孝,不久又乘船回乡。但其

  • 孝静成皇后提出一个过份要求却至死都未能如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孝庄死后37年康熙为何不安葬,孝庄为何要给容妃下一道遗旨,宣宗孝静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妃嫔,咸丰帝的养母,恭亲王奕訢的生母。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十三岁的博尔济吉特氏参加宫廷选秀,被道光帝看中,赐封号为静贵人。次年,十四岁的静贵人生下皇次子奕钢。此时的道光帝已是不惑之年,道光帝子女甚少,对道光帝来说是天大的好消息。静贵妃也因此母凭子贵,被升为静嫔。但好景不长

  • 李凤娘美艳而残忍霸道又任性 逼疯皇帝害死贵妃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南宋皇后李凤娘,宋光宗皇后垂帘,李凤娘权势

    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历任皇帝皆昏庸懦弱、不思进取,整日生活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温柔乡中苟且偷安。这其中宋光宗赵惇更是 “奇葩”, 他性格软弱, 执政五年碌碌无为,又畏妻如虎,“内不能制,惊忧致疾” 《宋史光宗本纪》,整日生活在皇后李氏的高压专制之下竟罹患“心疾”(精神障碍),成就

  • 明朝锦衣卫指挥使马顺竟被文官活活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锦衣卫马顺被打死是哪一集,锦衣卫指挥使腰牌,锦衣卫指挥使陆炳

    对于锦衣卫,很多人对于他们的认识是一群无孔不入,武功高强但又心狠手辣的特务。大家会产生这种认识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影响。早期的锦衣卫确实是这样,毕竟,它是由明太祖朱元璋的侍卫队改编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锦衣卫的战斗力水分越来越大。直至发生指挥使被一帮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打死的

  • 惊天秘密!萧皇后惹得这些个帝王都这么爱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王妃怎么又怀了萧瑶宇文清,拒嫁天王老公免费阅读全文,萧皇后谁扮演的

    历史上经历桃花劫最多的皇后就是隋炀帝皇后萧氏。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命运奇特的女人,一个唯一经历过数次冰火两重天的皇后。她自13岁做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历经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这种经历让人除了好奇就是佩服了

  • 吕布有勇无谋?其实人们只看到他的见利忘义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布见利忘义的事例,吕布为啥见利忘义,历史上的吕布真的有勇无谋吗

    提到吕布,很多人立马会想到那个武功冠绝天下,但是却有勇无谋,见利忘义的三姓家奴。这一印象的产生,恐怕大多是因为受到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影响。只是罗贯中老先生只强调了吕布的见利忘义,反复无常,却刻意的忽略了吕布机敏狡猾。 但是翻阅《三国志》等史书我们会发现,吕布虽无大的智慧和谋略,却绝不是小说中的

  • 历史商不务正业三大皇帝因这三种怪癖而丧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不务正业的皇帝,中国唯一一个没有昏君的王朝,历史上不务正业的例子

    从夏启到清朝年代末皇帝溥仪,我国共有67个王朝,446为帝王。皇帝在我们的眼中,应该是左右着社稷的前途,名族的命运。职责是让国家繁荣昌盛,可以让人们安居乐业。但是若是皇帝置国事不理,放纵自己的喜好,那就是“不务正业”的“怪癖”皇帝。同性恋皇帝同性恋这个词在我们现在人的眼中,是时尚的词语。但是在于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