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和十三阿哥不是亲生兄弟 雍正为何还对他最亲

雍正和十三阿哥不是亲生兄弟 雍正为何还对他最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50 更新时间:2024/2/3 17:53:54

雍正和兄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和十四阿哥是亲兄弟,为何却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康熙十三子,也是被大清为数不多被工作“累死”的铁帽子王爷之一,而雍正明明和十四阿哥胤禵是亲兄弟,但一辈子中却是和同父异母的十三阿哥最亲。

十三阿哥正是爱新觉罗·胤祥,清代的第一任怡亲王。

其实雍正和兄弟们之间的关系,是有一种“奇怪”的氛围在里面的。

雍正还是四阿哥时期,从小到大跟随的“嫡母”是康熙第三任皇后佟佳氏,而他的生母“乌雅氏”在四阿哥出生了满月不久就被送走了,于是雍正和自己的生母并不亲近,后来乌雅氏生下康熙十四子胤禵,乌雅氏得以独自抚养,这造成了兄弟两人的关系疏远。

雍正为人老成稳重,而十四阿哥胤禵为人有才华,甚至某些方面比哥哥雍正更加突出,这也意味着两人都有“夺嫡”的机会,于是在皇位的诱惑下,雍正和胤禵关系近乎“破裂”,而且乌雅氏也站在了胤禵这一边,就连后来雍正登基为皇帝,尊乌雅氏为太后,乌雅氏都不领情,可见乌雅氏偏心程度极其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雍正却是和胤祥培养出了更甚于亲兄弟的真挚感情。

和老十四一样,老十三因为年幼而被康熙帝宠爱,胤祥出生的时候,雍正已经十岁了,因为清代对于皇子的教育非常严格,十岁的雍正已经有了十分充足的文化底蕴,又因为皇子们之间的“避嫌”思想,雍正和亲生弟弟胤禵的相处很短,而却和胤祥一起长大,甚至不夸张地说,雍正在一段时间里,就是胤祥的“监护人”。

雍正算是胤祥的蒙老师之一,当胤祥长大到可以读书学习的年纪时,雍正也已经接近成年了,对于聪明的弟弟胤祥,雍正十分疼爱,雍正后来回忆到:

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

这说的正是胤祥,雍正怀念起以前和幼年胤祥朝夕相处的日子,而雍正又得到了康熙的嘱咐,教导弟弟胤祥,如此一来,在兄弟两人的心中,彼此的地位都很重要,雍正是胤祥“如父”的长兄,而胤祥则是和雍正最为看重的“弟弟”,在语气和对待上,都把胤祥当成半个儿子在培养。

直到胤祥长大成人,雍正和胤祥的感情都未曾破裂过。

康熙四十七年,这一年康熙带着诸多儿子一起出巡,就在这次出行途中,康熙和皇太子胤礽的矛盾激化到极致,不久后,康熙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由此拉开了“九子夺嫡”的序幕,在九子夺嫡的第一阶段,大皇子、八皇子是最为热门以及有实力的皇子。

而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则是竞争力没有那么大,在第一个阶段中,没有太显眼的“野心”展露。

甚至可以说,胤祥所表现出来的“姿态”,要更比哥哥雍正表现得更加卓越,其实康熙喜爱胤祥更大于雍正。

只不过有着大皇子和八皇子的“风头正劲”,胤祥和雍正在充满着勾心斗角的九子夺嫡中保持着良好的兄弟关系,兄弟二人经常吟诗作对,也偶尔书信来往,关系真挚且坚韧。

只不过在九子夺嫡的过程中,胤祥却因为卷入了包庇太子的案件中被囚禁了一次,再之后,胤祥也因为身体不好而失去了角逐皇位的资格。

其实胤祥也是有着强劲的实力参与夺嫡的,但命运弄人,夺嫡的最后阶段是十四阿哥胤禵和雍正竞争,剩下两个亲兄弟互相争夺,而乌雅氏成为太后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驾崩,四阿哥胤禛即位,彼时隆科多掌控着京城的禁军力量,而西北的年羹掌控着正在西征的十四阿哥的军事补给,雍正的皇位非常地牢固,在此之前因为身体原因失去参政机会的胤祥对兄长雍正表示祝贺,而雍正为了培养心腹,也重用胤祥。

作为九子夺嫡中的一员,胤祥是很难得能够在雍正即位后地位不降反升的一个人,雍正给弟弟胤祥册封和硕怡亲王,在后来这个亲王之位更是成为了“铁帽子王”,也就是世袭罔替的意思。

历史上关于胤祥在康熙晚年“地位低”的原因其实有一种猜测,那就是胤祥因为身体不好被康熙刻意“打压”,康熙的出发点未必是完全为了儿子的身体着想,很有可能也是为了防止四阿哥胤禛作大,其实比起找到更符合的储君,康熙的九子夺嫡,本质是为了转移自己在位太长时间的政治风险。

当雍正成为皇帝,胤祥得以大展拳脚。

胤祥是一个典型的“工作狂”,他可能爱的不是皇位,而是处理政治的机会和渠道。

胤祥作为王爷,本来可以不那么拼命,但是雍正初年,胤祥却比谁都要勤劳,一开始雍正就给胤祥安排了总理事务大臣之位,雍正初年出现的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等社会问题,都是由胤祥一一来解决的。

一边是被囚禁的大阿哥、废太子、十四阿哥等人,而一边却是在雍正初年风生水起的胤祥,兄弟们之间的差异让人唏嘘不已。

怡亲王胤祥得到了权力后,不仅没有仗着皇帝的信任而骄傲跋扈,反而是对众人十分和善,因为胤祥的平易近人,很多事情得以迅速贯彻,解决康熙晚年出现的国家财政问题,胤祥只用了三年的时间,雍正因为这件事多次公开对弟弟胤祥的感谢,当时的人无不了解雍正和胤祥的关系好到不行,简直是九子夺嫡后的一种奇迹。

但也是这样的“工作狂”,耗尽了自己的身体。

为了工作,胤祥经常翻山越岭去往民间,在雍正四年起,胤祥的工作重心放到了处理民间事务上,经常带着手下离开京城进行巡访工作。

在行走民间的时候,胤祥很珍惜皇室的名声,从来都不会打扰百姓,甚至经常工作到半夜,一天也只吃一顿饭,其实胤祥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这样的工作状态加速了他的“病痛”。

而兢兢业业的胤祥,正是倒在了他在处理水利问题的工作第一线上,胤祥逝世于雍正八年。

雍正对于弟弟的逝世感到无比痛苦,在此之前,雍正也曾劝胤祥适当休息,但是胤祥为了朝廷还是不舍昼夜,毫不夸张地讲,胤祥的生命一大半,都是奉献给了雍正。

在胤祥逝世后,雍正命胤祥的儿子弘晓继承怡亲王之位,并且颁布“世袭罔替”的诏令:

“吾弟之子弘晓,著袭封怡亲王,世世相承,永远弗替。凡朕加于吾弟之恩典,后代子孙不得任意稍减。”

这个便是“铁帽子”王爷的标志,可见雍正给了胤祥一脉足够的优待,这也体现了雍正和胤祥之间的深厚感情。

总的来说,怡亲王胤祥的后代过得都算非常不错,因为胤祥的付出,胤祥一脉成为了雍正一脉十分看重的心腹,而后世咸丰皇帝时期,则是爱新觉罗·载垣被百般重视,载垣后来还成为了咸丰的顾命大臣,受命辅佐同治皇帝。

但也是怡亲王载垣,因为顾命大臣这个极高的身份和地位,也因为政治对手是奕以及慈禧、慈安太后,在“辛酉政变”后,载垣被除掉了怡亲王的爵位,这是胤祥一脉的爵位第一次出现巨大变故的政治事件,而载垣本人也因为权柄极重而被赐死自尽。

不过载垣也只能算是斗争失败的一种正常结果,总的来说,胤祥的后人在清代一直都过得非常不错,除去变故不说,胤祥的后人也和他一样,忠诚于大清,也在大清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的开国六国公分别是谁?得以善终的又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开国功臣一百余人,其中最尊贵的当属六大国公——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然而六大国公的结局却天差地别,有的已经白发苍苍还被满门抄斩,有的是被不肖

  • 和珅死后,丰绅殷德与固伦和孝公主之间的感情有何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和珅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都不算陌生。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啸亭续录》中记载:和孝公主,惇妃所生,为纯皇帝最幼女。上甚钟爱,以其貌类己,尝曰:“汝若为皇子,朕必立汝储也。”虽为庶女,受尽荣宠固伦和孝公主,是为清高宗乾隆帝的第十女,生母是惇妃汪氏,她自

  • 北魏孝文帝的后世评价如何?都经历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南北朝时期非常有作为的皇帝,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唐代名臣虞世南在《论略》评价孝文帝:“后魏代居朔野,声教之所不及,且其习夫土俗,遵彼要荒,孝文卓尔不群,迁都山解辫发而袭冕旒,祛毡裘而被龙衮,衣冠号令,华夏同风,自非命代之才,岂能至此?比夫武灵胡服,不亦优乎

  • 历史上朱见深登基之后都有哪些作为?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朱见深是明朝的第八位皇帝,他的父亲是明英宗朱祁镇,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天顺八年正月,明英宗朱祁镇驾崩,18岁的朱见深继位,年号成化。这是一位胸有沟壑的少年天子,他的成化朝是大明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既亮丽光鲜,又黑色幽默。01及时的平反运动朱祁镇留给朱

  • 三国时期的四姓家奴是谁?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吕布有个不雅的称号,被唤做“三姓家奴”,而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人比其更甚,那便是先后三次背主的孟达,乃是地地道道的“四姓家奴”。先是投奔刘璋;刘备灭了刘璋之后,孟达又转投了刘备;东吴偷袭荆州时,孟达又拒绝

  • 得到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刘备依然没能统一三国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字玄德,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在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便是“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然而事实上,刘备已经得到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两个人的相助,却仍然未能一统三国,这是为什么呢?你看看庞统临终

  • 李自成进入京城之后,是如何对待明朝官员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的草莽大英雄,也是妇孺皆知的历史著名大人物。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进了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走投无路,登上煤山自缢,君王死社稷,崇祯皇帝没有逃走,没有投降,选择自杀,以身殉国,好歹也算是一条汉

  • 吴三桂造反都占据南方了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代吴三桂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三桂举兵反清,已经占领南方,饮马长江,为何却以失败告终?吴三桂的失败,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应该是吴三桂的格局有点小了。对于天下的争夺,通常遵循强者通吃的原则,要不统一天下,要不就面对灭亡。吴

  • 唯才是举的曹操,他的一生都错过了哪些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曹操势力最为强大,是最有可能一统天下之人,然而由于他的失误,最终却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机会,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在曹操的这些失误中,最大的失误应该就是错失了4大顶尖谋士,这些谋士每一位都不次于诸葛武侯,若曹

  • 诸葛亮病死后司马懿在忙什么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打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诸葛亮病逝之后,司马懿并非不想攻打蜀国,而是错过了攻打蜀国的最佳时机。此后,司马懿认为川蜀地形险要,蜀汉已经有所防备,在时机成熟之前,不宜伐蜀。直到去世,他都没能再和蜀国直接交锋。魏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