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袁绍的谋士:让曹操最佩服最惋惜的人是谁?

揭秘袁绍的谋士:让曹操最佩服最惋惜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353 更新时间:2024/3/21 9:49:59

曹操是个爱才的人,他提倡唯才是举,凡是有本领的人,曹操都希望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曹操才很赏识那些忠贞之士。比如关羽,曹操觉得此人忠义,便格外器重,尽管关云长还是千里走单骑,可天下人对曹操的赞誉却始终如一。曹操手下好多谋士,都是从敌对势力投诚过来的,比如徐晃、张辽,甚至得力谋士郭嘉贾诩许攸等,可见曹操的人格魅力。不过对于坚决不投降的人,曹操如果认为他是个人才,便极力的邀请,实在不愿意为我所用,曹操深感惋惜。据史料记载,曹操最佩服的袁绍的谋士沮授

作为谋士,沮授无疑是袁绍手下颇为高瞻远瞩的一位,曾经为袁绍提出了好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袁绍军溃败的时候被曹军捉住,宁死不屈。

其一,沮授是个好谋士,他多谋善断。当年袁绍占领冀州的时候,沮授归袁绍,并进献大计:占领冀、青、幽、并四州,集合英雄豪杰的才能和大批军队,并且迎接在长安的汉献帝至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只需数年就能平定天下。袁绍听后大为欢喜,立刻表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可见沮授为袁绍定下了长远大计。尤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一条妙计,奈何近视的袁绍对汉献帝心存疑虑,只想另立新君作罢。

其二,沮授有强烈的预感性,他看到袁绍不得人心,知道袁绍必败。当时袁绍军队多,曹操人少,大家都以为曹操必败,可沮授却说:“以曹兖州之明略,又挟天子以为资,我虽克公孙,觿实疲弊,而将骄主横,军之破败,在此举也。扬雄有言,‘六国蚩蚩,为嬴弱姬’,今之谓也。”大意说:曹操这个人处事公允,且聪明睿智,又挟持天子作为资本,我们虽然打败了公孙瓒,可是主将骄横,军心浮动,这样很难取胜。杨雄说:六国虽然地盘很大,可最终被秦国灭掉,今天就是这个样子。于是集合宗族,大散其财并说:“袁绍在的时候我们的威风八面,如今袁绍快要灭掉,我们也就威风扫地,太可悲了!”

其三,沮授作坚决的斗争。直到战争快要见输赢的时候,沮授仍然向袁绍提意见,古人说“疾风知劲草,板荡显忠臣”,沮授就是这个样子,虽然他知道自己肯定会失败,可是仍然不松劲,不泄气。袁绍渡河后,驻屯延津南,遣刘备、文丑向曹军挑战,曹操领军击破,文丑更被曹军击杀,震撼袁绍军。后曹操回到官渡,沮授向袁绍说:“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于急战,北利在于缓搏。直徐持久,旷以日月。”建议以持久战消耗曹军,但袁绍又不听从。后袁绍攻曹操,初战胜,起高楼射箭入曹营,但后为曹军发石车击破。后来曹军击破袁绍运输队,袁绍于是命淳于琼领军带领运输车,据守乌巢。沮授又建议派遣蒋奇护送,以防止曹军攻击,但袁绍又不从。后乌巢被曹军击破,袁绍将领高览张郃又降曹,令袁军大乱,溃不成军,袁绍于是撤退。

其四,宁死不投降。沮授和曹操早先就认识,可能还曾有过惺惺相惜的情结,但所谓各为其主,古人重视气节与风骨,沮授选择了从一而终的信念。沮授被俘,被押见曹操,沮授坚决不降,曹操见沮授不肯加入他的阵营,感到可惜,叹若早点认识沮授,那天下现在应该大定了。沮授虽不降,但仍获曹操厚待,可是,后来沮授密谋逃回袁绍阵营,事败被杀。处死沮授前,曹操感慨道: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看来对沮授不只是可惜,更有一番相见甚晚的味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刘伯温:智谋文化的早熟和发达,是中国一个特有的现象。在这种文化的催生下,中国人特别崇拜智慧人物。而在智慧人物的系列中,有两大偶像,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另一个就是元明之际的刘伯温。历代人们给这两位附会了很多神异的传说,传说中,他们不仅神机妙算,而且还能呼风唤雨。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

  • 揭秘:将青海全部纳入中原王朝版图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在中国的皇帝中是少见的。平陈一统,二巡突厥,破吐谷浑,经略西域,开拓台湾,三征辽东,又遣使波斯、南洋诸国和日本。有的古代史家称赞他的武功“过于秦、汉远矣”。今天重新评价隋炀帝,有的学者认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开皇八年(588年),时任晋王的杨广为平陈元帅,

  • 少女武则天:揭秘年轻美丽的武则天为何不得宠?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究竟漂亮到什么程度?一千多年前的事,很难落实。现存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和明刻本《历代古人像赞》等,均绘有武则天的像,但都是凭想象画成,且是中年以后的形象,不足为凭。蛛丝马迹,只能从典籍中的只言片语里去找。武则天曾说过,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类己”,这首先指的是长得像自己。那么太平公主是个什么

  • 是谁杀死了杨贵妃?历史上杨贵妃为什么会被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杨贵妃死于马嵬坡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是,杨贵妃魂归离恨的真正原因,或者说是被谁杀死的,诗家有不同的说法。杜甫与白居易观点相反杜甫名诗《北征》最后一节,写到“马嵬事变”:“忆昔狼狈初:事与古先别……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从其中“中自诛褒妲”一句看,杜甫似乎是说,杨贵妃

  • 康熙皇帝四个皇后的不幸结局:康熙有几个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廷入关后的10个皇帝中,数康熙皇帝的后妃最多,先后有4个皇后、3个皇贵妃、1个贵妃,11个妃子,8个嫔,10个贵人,8个常在,10个答应;此外还有一大群难以确定的没有名位的后宫佳丽。您看看,光皇后就有四个。1、康熙皇帝和他的第一个皇后赫舍里氏的关系之谜康熙皇帝的第一个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是索

  • 清宫谜案:揭秘香妃究竟被何种恶疾夺去生命?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香妃之死:在中国民间特别是新疆地区,至今仍广泛流传着乾隆宠妃香娘娘的动人故事。但由于历史记载不详,又缺乏直接的史料佐证,香妃的身世和经历却鲜为人知,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相传,香妃是出生在新疆喀什噶尔的一个维吾尔族人家的姑娘,名叫买木热·爱孜木。其家族由于在协助清政府军队平息地方叛乱中建树功勋,后来

  • 揭秘:史上首位来中国当“采花大盗”的外国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外国采花大盗:1997年,中国颁布的《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外国人未经批准不能在中国境内采集、收购、野外考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实早在300年前,就曾有外国人对中国的植物物种打起了主意。1698年,英国“拿骚号”商船在中国厦门靠岸,一个名叫詹姆斯·昆宁汉姆的男人走了下来。他此行的公开身份是

  • 崇祯帝女儿长平公主的结局:死时有五个月身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长平公主是怎么死的?祯命周皇后自缢,长平公主闻讯前来,看到皇后的尸体,痛哭失声,跪在地上,爬上前想抱住崇祯皇帝的膝。崇祯一脚把公主踢翻,说到:“汝何故生我家?”举起剑来,劈头砍下。公主下意识地抬起左臂一搪,剑锋从左颊扫过,左小臂从肘部下面被齐齐斩断。公主哼了一声,昏倒在地……“汝何故生我家”这句

  • 古代后宫最抢手的女人 被6个皇帝疯抢了60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女子最怕容颜老,时间一直是把杀猪刀。然而,古代一位女子直到60高龄,女人的魅力依旧可以对岁月免疫,这位萧皇后就是一个可以对抗岁月还能在宫廷里被6个皇帝疯抢60年。正如有句广告语说的——年龄对她只是一个数字。她从13岁嫁为隋朝晋王妃开始,历经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突厥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和李世民

  • 多尔衮简介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迷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多尔衮简介:多尔衮(1612.11.17—1650.12.31),即爱新觉罗·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后金(清朝的前身)的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努尔哈赤一共有十五个儿子,他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