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演义中,董卓为何不重用在张角救下自己的刘关张三人?

三国演义中,董卓为何不重用在张角救下自己的刘关张三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482 更新时间:2023/12/16 2:03:5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关张已经救下董卓,他为何还不重用这三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玄德曰:“此张角也,可速战!”三人飞马引军而出。张角正杀败董卓,乘势赶来,忽遇三人冲杀,角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

以上是三国演义第一回的相关描述,公元184年,黄巾军肆虐,董卓军队被张角杀败,四散奔逃。此时,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恰巧碰到,于是杀退张角军队,拼死救出了董卓。而董卓却对刘备三人不闻不问,没有招揽他们三人,那么他是如何考虑的?

个人认为董卓出于以下三方面考虑,因此没有重用刘备三人,依据演义中相关内容,分析如下。

其一,董卓看不上刘关张三人“白身”身份。

当时,刘备看到朝廷皇榜,为剿灭黄巾军,招募士兵。他感慨之时,先后遇到了张飞、关羽二人,气味相投,于是在桃园结为异姓兄弟,相约投军。刘关张三人结义后,自筹资金打造兵器,并招兵买马。此时,刘备没有得到东汉朝廷的任命,自然是“白身”一个。因此,他救了董卓后,被其问起“现居何职”,刘备不好意思说谎,只能老老实实回到道:“白身”。“白身”就是平头老百姓的意思,没有一官半职,只是一个普通人。

刘备回答的也是很无奈的,虽然他是汉室宗亲之后,可是由于“推恩令”,到了他这一代,只能以卖草鞋为生。但凡刘备有个一官半职,也比白身强啊,偏偏他就没有。此时的刘备心里不知道是啥滋味,估计酸甜苦辣都有吧。后来在汜水关,关羽也受到盟主袁绍的轻视,认为派出一个“马弓手”战华雄,丢人。

其二,董卓可能探知刘备是卢植的学生,自然不敢招揽重用。

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这一年,刘备十五岁时,他与刘德然、公孙瓒等人一起拜同郡人卢植为师。刘备是卢植的学生,他也正要前去投奔负责围剿黄巾军的卢植。可是在半路,刘备听到了卢植“围剿不力”,被朝廷免职,换成了西凉董卓。《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董卓是新任中郎将,可能打探到刘备是自己的前任卢植的学生,是来投奔卢植的,而自己是取代卢植。虽然这是朝廷决议,可是自己毕竟取代了卢植的位置。一个单位,现任领导一般是不会重用前任领导的亲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班底,优先重用自己的嫡系,这样得心应手。很明显,刘备属于卢植的人,董卓考虑到很难收为己用,干脆不用了。如果刘备三人所救之人使卢植,就皆大欢喜了,多半受到重用,建功立业了。

其三,董卓即使招揽刘备三人,也不会委以重任的。

刘备救董卓,属于对董卓个人的恩情,而董卓任用将领属于国家公务。公私不能混为一谈,董卓不能因为刘备三人救了自己一命,任人唯亲,任命刘备等人官职。这一点,董卓做得很好,值得夸赞。报恩的办法千千万,如给金银珠宝,举荐给朝廷,总之不能因公废私。

即使董卓招揽刘备三人到自己麾下,也不会委以重任的。如赵云曾救国公孙瓒,同时投奔到公孙瓒的麾下。赵云对公孙瓒有救命之恩,还武功高强,刚刚出道就能和河北上将文丑战成平手。于情于理,公孙瓒也应该重用赵云的,然而,公孙瓒只是将赵云作为普通将领使用,对其戒心很重,没有物尽其用。后赵云在公孙瓒手下很憋屈,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如果董卓招揽刘备三人到麾下,多半也是这样的结局。董卓是不敢给予刘备三人过多兵权的,万一被刘备反咬一口,就得不偿失了。董卓的担忧不是毫无道理的,如董卓非常信任吕布,还收其为“义子”,有啥好事都想着他,没想到吕布反手就将董卓斩杀。即使董卓将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招揽在自己麾下,他也不会重用,而刘关张三人估计也会像赵云离开公孙瓒一样,离开董卓的。

总结:正是由于董卓有以上三个顾虑,他才没有招揽重用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刘关张三人。虽然关羽和张飞武功高强,可是当时还没出名啊,董卓也不知道他们两位是“万人敌”。如果让董卓知道虎牢关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他估计后悔为啥自己没有招揽这三位大英雄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刘邦:看似对一切都漫不经心,其实心中早有把握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邦和刘备谁是,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漫不经心的理解

    对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说到第一个以布衣之身成为天下君王的人,除了刘邦,我们恐怕再也想不到别的人得炫耀的,那么就是他的慧眼识英雄,以及他的人生机遇了,但是在他的身边总有着让他恨也不是,爱也不是的人,他的一生都看似漫不经心,但是哪有那么多的机会能够让每个人

  • 李旦的皇帝做的有多憋屈?真正掌握实权的时间只有两年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显为什么两次做皇帝,张居正为什么不篡位,明朝皇帝憋屈

    对唐睿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在它将近三百年的立国时间内都无不萦绕着血腥的宫廷斗争,因此即便贵为皇帝也有时候自身难保,在唐朝有这么一个皇帝,他两次登基两次退位在位八年却只有两年真正掌权可以说是唐朝最憋屈的皇帝这个人便是唐睿宗李旦。李

  • 汉武帝的皇后到底有多危险 四位皇后没有一个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汉武帝是怎么对待他母亲的,为什么武则天之后再无女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武帝皇后危险,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找位、保位、立位,汉武帝4个皇后为何无一善终,还改变历史?对于汉朝历史很少写,但我们看汉朝历史时,最有名的皇帝当属汉武帝。这位名垂青史的皇帝,留给后人很多谜团,让后人不理解解。汉武帝不能单纯评价为好与坏,但作为一个影响中国历史的皇帝,汉

  • 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感情不好吗 卫子夫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宣帝为何追封卫子夫,汉武帝后悔杀卫子夫,王娡和卫子夫的关系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汉武帝理想的接班人是谁?首先当然是自己的儿子。其次是这个人能够和自己一条心。再次才是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那么他肯定在儿子之间进行考验,进行选择。有没有一种可能,他给太子设了一个套,看太子的表现。只要太子存有亲情,对外事又能

  • 汉武帝把姐姐接到皇宫享福 她是因为害怕才躲起来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武帝的女儿去和亲了吗,汉武大帝的姐姐南宫公主,刘彻有几个亲姐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和姐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因为她事先就不知道,自己一个小农妇竟是当今天子的大姐。可以想象,忽然有一天,位尊九五的皇帝穿着锦衣华袍,带着三千禁军,跑到一个农妇面前说,大姐我是你弟弟啊,咱们别种田了,回宫里住吧。那么这个农妇究竟是和弟弟相认后喜极而泣,还是

  • 汉武帝时期的游侠有多猖狂 汉武帝为何会打压游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病已是汉武帝什么人,窦太后与汉武帝,汉武帝除游侠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和游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武帝选择打击游侠,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自身皇权,加强政府的权威。一个小小的游侠,如何能够威胁到汉武帝至高无上的皇权?这事听起来很离谱,但当时的情况,其实还真就是如此。要想解释明白这事,我们还得从游侠是如何出现的开始说起。战国时

  • 汉武帝的推恩令那么厉害 汉文帝和汉景帝为何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能听到心声,汉景帝和汉武帝什么关系,汉文帝和汉景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推恩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推恩令能被称为无解阳谋,有两大因素做支撑:强权与人性。对于推恩令,历史书上早就告诉我们,这是主父偃献给汉武帝的奇谋,分化了日益强大的诸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汉武帝能够全身心投入讨伐匈奴的宏伟大业中。推恩令到底是什么?以刘邦

  • 汉武帝的儿子那么多 汉武帝为什么会选择八岁的幼子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大儿子,为什么都想要儿子,汉武帝的太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儿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扩疆域,改币制,汉朝的繁荣他功不可没。他是一位长寿帝王,70岁的高领,让他坐了54年皇帝,一生有6个儿子,6个女儿。在众多儿子中,汉武帝临终前,选年仅8岁的幼子刘弗陵继位。那么问题来了,汉武帝为何选年仅8岁的幼子继位?

  • 历史上王安石性情如何?不拘一格和“拗相公”哪个是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不拘小节成功的人,王安石变法用人不当,王安石历史上最具争议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由于早年丧父,较早承受家庭经济的重负,他自幼养成了生活俭朴的习惯,虽经术、文学冠绝一时,深受皇帝和士大夫的推崇,然而其生活方式与他的公卿乃至宰相身份很不相称,与当时士大夫们的追求奢华、铺张的生活方式也格格不入,他对生

  • 已经上交平西大将军印的吴三桂,是如何调动大军谋反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三桂势力,平西大元帅,吴三桂的皇宫在哪里

    三藩之乱前,吴三桂上交了平西大将军印,为何还能调动大军谋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满清入主关内,成功的统一天下,在这个过程中,吴三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吴三桂的投诚,单单是山海关就是满清人眼中一道难题,随着吴三桂的投诚,并且大军一路南下为满清扫除路障,更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