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时期的游侠有多猖狂 汉武帝为何会打压游侠

汉武帝时期的游侠有多猖狂 汉武帝为何会打压游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90 更新时间:2023/12/16 22:19:16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和游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武帝选择打击游侠,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自身皇权,加强政府的权威。

一个小小的游侠,如何能够威胁到汉武帝至高无上的皇权?这事听起来很离谱,但当时的情况,其实还真就是如此。

要想解释明白这事,我们还得从游侠是如何出现的开始说起。

战国时期,因为诸侯之间,开始不断争霸吞并,对于人才的需求,越发的强烈。而原有的贵族世袭体系,又无法提供足够的人才。对于人才的强烈需求,和人才数量不足的矛盾,就体现了出来。

在战国时代以前,因为大家实行的是贵族世袭制,所以有资格做官的,都是贵族。但是到了战国时代之后,大家发现平民当中,原来也有很多人才。可问题是,按照当时的制度,这些平民是不能随便做官的。而那个时代,又缺乏底层人民向上的通道,没有后来的察举制、科举制之类的东西。

所以,当时的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这个办法,叫做养士。

当时的贵族集团内,养士之风盛行。尤其是那些顶级大贵族,谁手底下要是不养上几十上百号闲人,出门都不好意思打招呼。这套体系的运作方式,大致就是贵族出钱,招揽有才能的平民或者落魄贵族,为自己效力。比如著名的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就都是养士的大户。信陵君更是号称私养三千门客,这些门客加起来,足以组织起一支军队了。

这些士,就是后来汉朝游侠的前身。

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百年左右。百年之后,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秦朝统一六国后,士或者说游侠这个群体内,又加入了新的成员,那就是六国的旧贵族。比如项羽,在楚国灭亡后,就曾跟着其叔父项梁,辗转游历过很多地方。当时的项羽,就算是一个游侠。

除了项羽之外,韩信季布等一系列秦末汉初的名人,也都可以划分到游侠这个团体当中。

再后来的事情,大家就都清楚了,秦朝就亡在这些游侠的手里。

秦朝存在的时间比较短,秦始皇在位的时候,主要面对的矛盾,还是如何从各个方面统一这个国家,如果抵御北方的匈奴。还没来得及解决游侠这个问题,秦朝就亡了。秦朝灭亡之后,经过几年的乱战之后,刘邦统一了天下,建立了汉朝,历史由此进入了汉代。

进入汉代之后,因为天下彻底平定,战争越来越少。战国时期的养士之法,渐渐没了用处。而这些没了去处的士,终于彻底演变成了游侠。

真正的游侠,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那些大侠,主要工作就是除暴安良。汉代的游侠,大多受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影响,讲究一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管你什么法律朝廷,干就完了!

但是,除了这类真正的大侠之外,更多的所谓游侠,其实是地方上的一些地痞无赖。因为汉初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皇权很难深入到地方。所以在地方上,就开始有人以豪强的名义,称霸一方。

从刘邦时代,一直到汉武帝刘彻的时代,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之后,游侠之风,越来越盛。

汉武帝时候的游侠,已经不再是那种单纯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侠,而是地方上的一方豪强!

汉武帝时期的游侠,到底猛到什么程度?

当时有个人,叫做郭解。郭解早年也是个亡命之徒,曾多次替朋友去杀人,也曾多次打家劫舍,美其名曰劫富济贫。没事还会去盗个墓,充实一下自己的生活。

这里要多说一句,武侠小说里面的大侠,看起来当然很威风,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大侠自己也不工作,又不是富二代,他们日常生活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郭解的生活,给了我们答案。

从现在的角度来说,郭解就是一个强盗,砍头一百次都不算多。但偏偏郭解运气极好,每次官府来抓他的时候,他都能因为提前有人通风报信而逃跑。等到朝廷大赦天下,再出来自首。所以经过这样一番操作,郭解虽然干了很多坏事,但谁都拿他没办法。

可以光明正大的干坏事,而且还不用受到惩罚。这样的郭解,自然让很多人为之羡慕,尤其是让很多世界观还未发育完全的少年羡慕。所以渐渐地,拜郭解做大哥的人越来越多,郭解在当地的威望也就越来越大。

随着威望越来越大,郭解在当地也成了一个有身份的人,自然不会再像当初那样,坏事做尽。所以从这时开始,郭解就开始养自己的名声了。比如说,他姐姐的孩子让人宰了,姐姐来找他报仇。结果在郭解找到那个仇家之前,那个仇家自动上门自首了。郭解认为他比较仁义,而且之前他杀人也是因为自己外甥先犯了错,所以就不再追究这个人。

如此一来,乡里便开始称赞郭解,认为郭解真的是个讲道义的人。

这样的做法,自然很得人心。但问题是,合法吗?

随着郭解在当地的声望越来越大,这时的郭解,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游侠,变成了地方豪强。而且他的势力,甚至强大到当地官府都要惧怕他的程度。郭解说要免除谁的徭役,当地的官吏就不敢去抓。甚至洛阳城内的一些豪强之间,有了矛盾,都要请郭解前去调停。

真正让汉武帝听说郭解的名字,还是后来的一件事。

当时汉武帝要求,各地资产超过三百万以上的,一律搬到茂陵去居住。当时汉武帝这样做,也是为了方便管理这些富人。但没想到,按照汉武帝的标准,郭解是足以上名单的。但是当地的官员,却碍于郭解在当地的威势,不敢让郭解强行搬家。

最要命的是,郭解通过一系列骚操作,竟然让当时的大将军卫青,替他说话。卫青告诉汉武帝,说郭解确实不够这个身家,所以没有必要搬迁。

汉武帝这下终于注意到了郭解。

一个小小的地方游侠,怎么可能让朝廷的大将军替他说话?这小子在地方上的势力,得强成什么样啊?

这时的汉武帝,终于开始意识到这些游侠的威胁了。

一个郭解,在当地就有如此威势。郭解对一个人不满,就能去杀人。如果他对朝廷不满,是不是就能直接召集人手,和朝廷对着干呢?如此威势的郭解,如果在当地起事的话,召集千人想必不难。那么在整个汉朝的疆土上,又有多少个郭解呢?

这一下,汉武帝彻底被吓到了。

于是,汉武帝当即下令,开展一轮声势浩大的清除游侠行动,必须收拾掉这些游侠。恰巧郭解后来又杀了人,汉武帝当即下令,抓住他!杀他三族!

郭解的死,并没有成为这件事的结束,反而成了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十多年里,汉武帝用极其强力的手段,清理各地的豪侠。终于将这场自汉朝初年开始出现的豪侠风,彻底刹住。

看到这里,我们自然也就明白,汉武帝去镇压这些豪侠,本质上其实就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维护国家稳定。汉武帝时期的游侠,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游侠,而是地方上的豪强了。而这场消灭游侠的行动,对后来的中国历史,其实也有很大的影响。

汉武帝在消灭游侠的同时,也在想另一个问题:这股游侠风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游侠产生的制度基础,是因为汉朝当时的法律不够健全,朝廷的统治力度,也没有扎根到地方。这就使得在很多地方,人治的力量超过了法治。大家都觉得,那些游侠的判断,比汉朝的法律更有公信力。

所以,汉武帝后来开始制定更加详细的法律,并且加强朝廷在地方上的统治力度。

其次,游侠之所以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底层群众,没有上升的通道。因为在汉武帝之前,汉朝实行的是世官制。就是你爹你爷爷做官,你也可以做官。但如果你家祖上就是平民,你这辈子都不可能当官。

所以,如果你家祖上是平民,你又想过好生活的话。那最好的法子,就是去做游侠。

汉武帝经过仔细思考之后,觉得还是应该给平民一条上升通道。平民当中,也是有人才的。只有把这些人才都笼络住,国家的统治才能更加扎实。

于是,察举制出现了。

往后的千年里,一直到隋朝的科举制出现以前,中国的选官制度,其实都是以察举制为蓝本,开始不管进行改良。

第三,大家之所以会想到去做游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墨家的思想。汉朝初期,墨家和道家、儒家并称为三大显学。墨家的思想就是,不服就干,管你是谁。就算你是朝廷,只要看到你不对,一样马上干你。

这不行啊!

要是人人都这样想,那老刘家以后还怎么坐天下?

所以,汉武帝后来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且,汉武帝的这套玩法,是外儒内法。大致就是人民讲儒家,讲究忠君爱国,不要再想着不服就干。朝廷则用法家来加强统治,制定更为详细的法律,来更好地管理国家。

在汉武帝这一系列改良下,汉初一度盛行的游侠之风,终于被汉武帝硬生生地给止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的推恩令那么厉害 汉文帝和汉景帝为何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能听到心声,汉景帝和汉武帝什么关系,汉文帝和汉景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推恩令,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推恩令能被称为无解阳谋,有两大因素做支撑:强权与人性。对于推恩令,历史书上早就告诉我们,这是主父偃献给汉武帝的奇谋,分化了日益强大的诸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汉武帝能够全身心投入讨伐匈奴的宏伟大业中。推恩令到底是什么?以刘邦

  • 汉武帝的儿子那么多 汉武帝为什么会选择八岁的幼子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帝大儿子,为什么都想要儿子,汉武帝的太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儿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扩疆域,改币制,汉朝的繁荣他功不可没。他是一位长寿帝王,70岁的高领,让他坐了54年皇帝,一生有6个儿子,6个女儿。在众多儿子中,汉武帝临终前,选年仅8岁的幼子刘弗陵继位。那么问题来了,汉武帝为何选年仅8岁的幼子继位?

  • 历史上王安石性情如何?不拘一格和“拗相公”哪个是真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不拘小节成功的人,王安石变法用人不当,王安石历史上最具争议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王安石。王安石是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由于早年丧父,较早承受家庭经济的重负,他自幼养成了生活俭朴的习惯,虽经术、文学冠绝一时,深受皇帝和士大夫的推崇,然而其生活方式与他的公卿乃至宰相身份很不相称,与当时士大夫们的追求奢华、铺张的生活方式也格格不入,他对生

  • 已经上交平西大将军印的吴三桂,是如何调动大军谋反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吴三桂势力,平西大元帅,吴三桂的皇宫在哪里

    三藩之乱前,吴三桂上交了平西大将军印,为何还能调动大军谋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众所周知,满清入主关内,成功的统一天下,在这个过程中,吴三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吴三桂的投诚,单单是山海关就是满清人眼中一道难题,随着吴三桂的投诚,并且大军一路南下为满清扫除路障,更是在

  • 南宋作为北宋灭亡后南迁的政权,共历经了多少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是北宋灭亡后由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历经九位帝王,一百五十二年。自1127年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即位,迁都杭州,到公元1279年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宋朝结束史称南宋。共历经九帝,其中病死的六帝,国亡跳海而死的一帝,在元军追击下惊吓而死的一帝,被俘

  • 一代开国皇帝赵匡胤英年早逝,他究竟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之死,其弟太宗赵光义脱不了干系。当然,赵匡胤之死是历史谜案,真正的死因是究竟是他人下毒手还是暴亡还没有定论。如果是他杀的话,赵光义嫌疑最大。首先,杀人动机赵光义最大。赵匡胤早死谁是利益最大者,肯定是赵光义。虽然种种迹象表明赵匡胤的继承人就是弟弟赵光义,但兄终弟及毕竟不是皇权交接的常态,一

  • 真实的袁绍到底是什么样的 袁绍真的是一个无能的失败者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袁绍真实客观,历史上真实的袁绍,徐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袁绍实力,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真实的袁绍,属于庶出子的逆袭,生平第一仗就敢利用董卓颠覆帝国一:逆袭的真英杰袁绍给人第一印象多为志大才疏、多疑少绝、用人不当,这一切让他成了一个刻板印象中,无能的失败者。可,真是如此啊!答案绝非如此,在三国乱世能成就一番事业的,那

  • 李世民所爱的人到底是谁 究竟是自己的皇后还是自己的嫂子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最爱的是哪一个妃子,李世民最爱的那个女人是谁,李世民的几个女人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李世民所爱之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都说自古帝王无情,但是人非草木,如何能无情?古有云,唐宗宋祖,文韬武略。唐太宗开创了太平盛世,作为皇上,他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作为臣子,他却是谋权篡位的贼子。中国自古嫡长子即位制,虽然李世民策论武功都比李治要好上很多,但是,李建成是

  • 在戏曲演义中,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被虚构为什么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匡胤哭头全场,赵匡胤归西看视频戏曲,曲剧赵匡胤归天一集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年仅22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

  • 杨嗣有怎样的生平经历?为何能以左龙武大将军致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顾方舟生平事迹,杨广几次东征高句丽,李清照生平简介及一生经历

    杨嗣(934~1014年),瀛州人氏。生于后唐应顺元年,卒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以左龙武大将军致仕。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史传记嗣,建隆初以信荐为殿直,三迁崇仪副使、大山军监军。雍熙四年,就命知军事。代还,以吏民借留再任,俄迁高阳关战棹都监。淳化二年,改知保州,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