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西汉和东汉一共出现三位窦太后 她们三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西汉和东汉一共出现三位窦太后 她们三人之间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08 更新时间:2024/1/27 15:54:58

你真的了解汉朝窦太后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提到汉朝的窦太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窦漪房,但实际上,整个汉朝时期包括西汉和东汉,共出现了三位窦太后。窦漪房之外,还有汉章帝刘炟的皇后窦氏以及汉桓帝刘志的皇后窦妙

那么,这三位窦太后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虽然三人存在的时间跨度很大,超过了三百年,但她们还真就是关系匪浅,实际上她们都是来自于同一个家族,也就是外戚窦氏家族,说起来,窦氏家族的兴起全仰仗孝文窦皇后,也就是民间出传说中的窦漪房。

窦漪房这个名字并不见于正史记载,这里姑且就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她。窦漪房是清河关津人,早年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入宫服侍吕后,名为窦姬,后来刘邦去世之后,吕后的儿子刘盈即位,吕后临朝称制,出宫人到各个诸侯国,每个诸侯王身边派去五位。

窦姬也在出宫人员名单中,她当初考虑到赵王那里离家近,所以想去赵国,并特意让主事的宦官关注这件事,不过那宦官给忘了,然后窦姬就被派到了代国。窦姬知道后哭着不肯去,还是硬逼着才去的。

说来也是窦姬幸运,正是这阴差阳错给了她别样的人生,要知道当时的赵王简直就是一个魔咒,刘邦的三个儿子先后被封为赵王,结果都死于非命,儿代王刘恒则成为后来的汉文帝,这对于窦姬来说不是幸运是什么?

更幸运的是,窦姬很得汉文帝的宠爱,一去就是专宠,接连生下来一女二子,而且诸吕之乱中,刘恒的王后和四个嫡子全部死亡。刘恒登基之后,窦姬所生的长子刘就顺理成章被立为太子,窦姬母凭子贵被册立为皇后。

这一下子,窦家就成为外戚,但当时窦皇后的父母已经去世,薄太后比较有心,让有司追尊窦皇后的父亲为安成侯、母亲为安成夫人,从此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成为外戚世家。

窦皇后的父母虽然去世的比较早,但她还有一个哥哥名叫窦长君,一个弟弟名为窦广国。窦长君比较好找,一直和父母待在观津,但窦广国却下落不明。窦广国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因为家贫,被人掠去卖到了外地,而且辗转十余家,最终到了宜阳地区,具体被卖到了谁家,连窦广国的父母都不知道。

说起来,这个窦广国也是幸运,他长大后为主人到山中烧炭,有一天晚上,窦广国和百余人躺在一座山崖下睡觉休息,结果山崖崩塌,山崖底下的百余人全部被砸死,只有窦广国因为在最边缘睡觉躲过一劫。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窦广国还特意为自己卜了一卦,卦象显示不就他就能封侯,这倒是奇了怪了,窦广国虽然没放在心上但还是跟着主人进了长安,他一到长安,就听说了母仪天下的窦皇后居然是观津人,似乎正是他失散多年的姐姐。

虽然窦广国四五岁就被卖了,但他还记得自己的家乡和姓氏,更记得曾和窦皇后一起采桑叶而从树上掉下来,他将这些写在信中,呈给窦皇后。

窦皇后心想难道真的是自己的弟弟吗?于是就告诉了刘恒,刘恒让窦皇后仔细辨认。窦皇后召见了窦广国,在窦皇后眼中,面前的男子是全然陌生的,毕竟他们分离的时候窦广国只有四五岁,而窦皇后当时已然是个十来岁的女孩子,多年来样貌没有太大的变化,是以窦广国认出这就是自己的亲姐姐。

窦皇后怕有人冒充,又让窦广国提供有力的证据,窦广国就将两人分别时的场景描述了一番,他说:“姊去我西时,与我决於传舍中,丐沐沐我,请食饭我,乃去。”

这句话勾起了窦皇后的回忆,她知道这就是自己的亲弟弟无异了,两人遂相认。朝中大臣们一看窦皇后突然多出来俩兄弟,那感觉是相当的不舒服,毕竟吕氏家族的事情才刚刚过去。

为了不让他们步吕氏家族的后尘,朝中一些大臣要求选长者士之有节行者伴在两人身边,对他们进行教育、提点,再加上窦皇后的规劝,两人还真就窦成了谦谦君子。

只不过窦长君早死,等到窦皇后熬到太后的之后,就只剩下了窦广国,遂被封为章武侯,身份尊贵但并不居高位,再加上窦广国本身的低调,倒算得上是很不错的外戚。

窦广国这一支在汉朝发展的一直不错,东汉初年的“窦融归汉”事件中的窦融就是窦广国的七世孙,窦融起自王莽时期后在东汉时期官居大司空,章窦皇后就是窦融的曾孙女。

章德窦皇后最初和妹妹一起进宫,结果第二年就被立为皇后,妹妹则成为贵人,但两人都无子。汉章帝立宋贵人之子刘庆为皇太子,后来窦皇后为了自己的地位稳固诬陷了宋贵人,致使宋贵人自杀,而刘庆被废,紧接着梁贵人的儿子刘肇被立为太子。

窦皇后又设计陷害梁贵人的父亲,致使其被杀,梁贵人也忧愤而死,而刘肇就被养在窦皇后膝下,后来成为汉和帝,窦皇后变成了窦太后,刘肇即位的时候只有十岁,故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氏家族地位显赫,甚至到了密谋不轨的地步,只不过被发现后,窦太后的兄弟们被诛杀,而窦太后本人的行为也为朝臣所诟病,当她去世之后,很多人不愿意让窦太后和汉章帝合葬,还是汉和帝力排众议促成了窦太后与汉章帝合葬之事。

章德窦皇后之后,窦氏家族又出了一位窦太后,同样也是窦融之后,即窦妙。窦妙的父亲窦武是窦融的玄孙。窦妙是165年进宫,先是成为贵人,几个月之后被册立为皇后。

窦妙是汉桓帝刘志的第三位皇后,虽然看起来地位尊崇,母仪天下,但并不得刘志的宠爱,而且窦妙比较悲剧的地方在于,刘志没有儿子,所以窦妙在做了两年皇后后直接成为太后,然后不得不从刘氏宗亲中选择皇位继承人,她和其父窦武最终选中的是汉章帝的玄孙刘宏

而汉灵帝刘宏刚刚即位,窦妙这个太后就大开杀戒,先杀了田圣,又想杀刘志的那些贵人,虽然最终被阻止,但她的残忍还是激怒了很多人,而且窦武还试图谋划诛杀宦官,结果被发现后遭反杀。一系列事件之后,窦妙遭到了排挤,被软禁在南宫云台,而窦氏家族的很多人都被流放到了。

窦妙被软禁之后,刘宏将自己的亲生母亲迎进宫中,成为永乐宫孝仁皇后,实际上就是太后。窦太后只不过顶着个太后的名号,却一直被软禁中,朝中虽然有为她喊冤的,但更多的是与她结仇的,因此窦妙后来所面对的局势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一直到172年去世。

这个做了四年多太后的女人,真正拥有太后之权的时间不到一年,即便她死了,中常侍曹节等人还对她恨之入骨,想用贵人之礼为窦太后下葬,甚至想着将她葬在别的地方,而不是和汉桓帝合葬,好在汉灵帝终于还是想到了窦妙对他有迎立之功,又有朝臣的劝谏,所以窦太后最终和刘志合葬。

我们看窦氏家族出的这三位太后,聪明是真聪明,但论到母仪天下,还是窦漪房最合乎一个皇后、太后的身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衣带诏时,曹操已经对汉室不敬了,荀彧为何没有与他决裂?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谋士荀彧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199年,董贵人的父亲董承对外宣称自己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要诛杀曹操,又与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议郎吴硕等同谋。刘备一开始没有参与,后来曹操与之煮酒论英雄,刘备方才与董承同谋。后来,刘备逃离许都,而衣带诏事件也在

  • 争夺了二十年太子的亲王朱高煦与朱高燧,他们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朱高煦与朱高燧,他们是什么结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明初历史,最吸引人眼球的流量明星,无疑是明成祖朱棣。这位偏居一隅的燕王,居然靠着所谓的“奉天靖难”推翻了当朝皇帝朱允炆,创造了大一统王朝中亲王起兵造反成功的奇迹。朱棣自身能力超强,生的三个儿子也个

  • 江陵之战时,梁元帝萧绎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江陵之战时,梁元帝萧绎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南北朝时期,有这么一位脑洞清奇、操作成迷的皇帝:当敌国大军压境、形势万分危急时,他还执意亲自给大家讲解《老子》,群臣只好穿着戎装听课;当敌军兵临城下、城内军民紧张地修建工事时,这位皇帝一边巡查、一边吟诗作赋,陪同人

  • 南宋最有作为的帝王:揭秘宋孝宗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162年,南宋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宣布退位,其养子赵昚登基,是为宋孝宗。宋孝宗登基后仅两个月,就顶住压力,宣布为岳飞平反。因为岳飞是被宋高宗所杀,为了不让宋高宗太难堪,宋孝宗在诏书中这么说:“(岳)飞虽坐事以殁,而太上皇念念不忘,今可仰承圣意,与追复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予录用。”感兴趣

  • 郑克臧是什么身份?他为何会被冤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郑克臧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康熙派施琅攻打台湾,台湾兵败,台湾第三代延平王、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投降,至此,康熙收复台湾。殊不知,若郑成功的另外一个孙子还在世,恐怕康熙没那么容易收复台湾,这个人,就是郑克臧。关于,郑克臧的故事,还

  • 官渡之战,谋士沮授提出的三个建议,袁绍为何都拒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官渡之战,谋士沮授提出的三个建议,袁绍为何都拒绝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袁绍作为北方首屈一指的实力派,手下不但有颜良、文丑、高览、张郃等上将,还有沮授、田丰、许攸等众多谋士。其中,沮授在袁绍军中举足轻重,他“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并、幽三州,一跃成为北方的大势

  • 王安石变法司马光为何要反对?他们之间有什么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王安石变法司马光为何要反对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众所周知,北宋王朝的格局是由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政治中对于君子之德的要求上,具有典型性的一个表现在于对"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及孟子的义利之辨都为后世士大夫“义利观”定下了基调,

  • 札木合追杀成吉思汗时,克烈部王汗为何没有出手相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成吉思汗被札木合追杀的时候,王汗为何不帮他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王汗作为成吉思汗的“宗主”,按理说,他应该出手相助才符合情理。不是王汗不帮助,是他也成了丧家之犬。王汗多疑,心胸狭隘,他继承父亲的汗位后,在享受醇香的马奶酒,啃着羊腿,抱着草原上最美的女人时,总是没有安全

  • 孝庄为什么死后37年没有下葬 孝庄为什么不和皇太极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孝庄和皇太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年幼的康熙一直都是在辅臣的辅佐下管理朝政的,孝庄太后也经常教导玄烨,多参加辅政大臣的议政会议,学习学习执政经验,康熙也是事事听从祖母的安排,随着康熙帝一天天的长大,渐渐地已经有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便除掉了朝中恶霸鳌拜,在铲除

  • 曹丕做了什么事情,让卞夫人大骂他死不足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都知道,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进程中有名的乱世,在这段乱世之中,一众的诸侯纷纷是割据一方招兵买马,为了能够逐鹿中原做准备,然而真正能够执掌天下的只有一个人,为此诸侯之间的战事不断,在战乱的过程中,逐渐的是衍生出三方势力分占天下。在这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