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郑克臧是什么身份?他为何会被冤死

郑克臧是什么身份?他为何会被冤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955 更新时间:2024/1/19 7:24:1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郑克臧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康熙派施琅攻打台湾,台湾兵败,台湾第三代延平王、郑成功孙子郑克塽投降,至此,康熙收复台湾。殊不知,若郑成功的另外一个孙子还在世,恐怕康熙没那么容易收复台湾,这个人,就是郑克臧。关于,郑克臧的故事,还要从康熙元年说起。

清朝顺治初年,郑成功北伐南京失败之后,元气大伤,到了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军步步紧逼,郑成功担心厦门不保,为了寻找新的落脚之地,他打算攻占台湾。当时,台湾被荷兰殖民者所占,郑成功亲率2.5万大军,从金门横渡海峡,在台江海域和荷兰军舰展开海战,双方鏖战一个多月,荷兰守军终于兵败投降,到当年年底,郑成功彻底肃清岛内残余势力,从此台湾重新回到中国人的手中。郑成功收复台湾,虽然是在特殊环境下不得已而为之,但他却取得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伟大胜利,郑成功不愧为民族英雄。

让郑成功没有想到的是,他虽然收复了台湾,却只在台湾生活了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公元1662年(康熙元年),可能因为水土不服的原因,郑成功几次生病。当年四月,郑成功接到一个令他震惊消息:其长子郑经和乳母私通,导致乳母怀孕生子。

原来,郑经当初率兵收复台湾时,把家眷都留在厦门,并令其长子郑经暂理政务。郑经和乳母早有情愫,趁郑成功不在,二人便肆无忌惮,最终产下一子,取名郑克臧。更有甚者,说乳母所生的是个女儿,因郑经一直想要个儿子,恰巧隔壁李姓屠夫生了个儿子,郑经就和对方交换,因此,郑克臧并不是郑经的亲生儿子。

在当时,和乳母私通,属于乱伦,郑成功听闻后,怒发冲冠,当即病倒。在病榻上,郑成功派大将洪旭和周全斌赶往厦门杀掉长子郑经,以及刚出生的长孙郑克臧。不料,洪旭并不听从郑成功的命令,半路上将周全斌捉拿,然后向郑经表功,洪旭的举动,不仅保住了郑经,更保住了郑经的长子郑克臧。

当时郑经在厦门,郑成功在台湾,郑氏家族内部隔着海峡,呈对立局面。到了五月初八,郑成功听闻郑经未被杀,又听闻永历帝朱由榔已死,顿时吐血不止,心力憔悴,当日病逝于台湾,年仅39岁。郑经身为郑成功的长子,在陈近南(本名陈永华,下图)的帮助下,率军抵达台湾,打败了郑成功的五弟郑袭,继任为第二代延平王,而其长子郑克臧则成了延平王世子。

郑经在陈近南的辅佐下,在台湾改良农作物、新建学堂,积极发展海外通商,让台湾日益兴盛起来。郑经在台湾期间,厦门和金门的事务都由其长子郑克臧处理。当时人们都说,郑克臧敏锐果断,有他祖父郑成功的风范。

郑经在台湾经营了20年,到了康熙二十年,陈近南和郑经先后去世。据《台湾外记》记载:

(郑)经忖不能起,传国轩至床前,指克臧而言曰:“与君患难相从,意望中兴;岂期今日中途而别!此子材干,颇有所望,君善辅之!吾死,九泉亦瞑目也”。……经又谓锡范曰:“吾不免矣!诸凡全赖君与武平协力,辅此孺子!”

郑经去世前,把监国的印玺交给了长子郑克臧,这意味着郑克臧将成为明郑第三代领导人。然后,郑经先后召集刘国轩、冯锡范两位台湾重臣,向他们托孤,希望他们能够忠心辅佐郑克臧。刘、冯二人在郑经榻前答应得好好地,结果郑经一去世,他们就反悔了。

原来,郑经有7个儿子,当时郑克臧年满20岁,而次子郑克塽只有12岁,其余皆年幼。最为关键的是,郑克臧之妻是陈近南的女儿,而当时陈近南已死,郑克臧失去了外戚保护。而郑克塽的未婚妻乃是冯锡范之女。也就是说,对于冯锡范来说,与其扶郑克臧上位,不如扶持自己未来的女婿、郑克塽。在处理完郑经的丧事后,冯锡范开始利用郑克臧的身份做文章,冯锡范云

“监国乃螟蛉子,安得承继?”(出自《台湾外记》,下同)

意思是说,监国(指郑克臧)并不是郑经的亲生儿子,而是养子,不能继承延平王爵位。

谣言一经传播,立即惊动了董国太(郑成功之妻、郑经之母),董国太召集众人在北园别馆召开会议,当众要废掉郑克臧的监国之位,另立郑经次子郑克塽为监国。郑克臧不服,更不愿交出监国印玺,冯锡范等人便下令将郑克臧活活绞杀。郑克臧的妻子、陈近南之女当时已经怀有身孕,也一并被杀(有说是自杀)。最终,冯锡范得逞,12岁的郑克塽成为第三代延平王。下图为冯锡范剧照:

其实,郑克臧死后,他的岳母、陈近南之妻陈夫人问出了大家想问的问题,陈夫人当众问董国太:

“既知非真血脉,国太应早遣归宗!何国太作婆孙一十八载?既不是血脉,不得承继,亦尚可为平民;何至赚入刺死?”

意思是,如果郑克臧不是郑经亲生的,郑经后来有了亲生儿子,为何不让郑克臧认祖归宗,还要让他监国?如果郑克臧不是郑经亲生的,这么多年你(董国太)为何不作声,偏偏现在来发作?即使他不是郑经亲生的,不当延平王也就罢了,也可以贬为庶民吧,何必要赐死呢?

从陈夫人的连珠炮中可以看出,郑克臧的身份其实只是幌子,冯锡范、董国太等人想另立郑克臧才是真正的目的。

可怜,郑克臧虽然聪慧过人,有郑成功当年之风,然而,他却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的弟弟郑克塽即位后,年仅12岁,其为人唯唯诺诺,凡是听从岳父冯锡范之命,不到两年,郑氏集团分崩离析,很快被清军钻了空子。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命施琅攻打台湾,郑克塽兵败,接受清军招降,由此,康熙完成统一。

笔者认为,祖国的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凭康熙之雄才大略,无论是郑克塽还是郑克臧,台湾终究不是清朝的对手,早晚要回归大陆。然而,若当年郑克臧没有被杀,以他的能力,或许能多支撑些时日,让康熙多头疼几年。只可惜,郑克臧被自家人活活冤死。正因为如此,恰巧促成了祖国提前统一。郑克臧之死,对民族统一来说,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对明郑氏来说,却是萧墙之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谋士沮授提出的三个建议,袁绍为何都拒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官渡之战,谋士沮授提出的三个建议,袁绍为何都拒绝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袁绍作为北方首屈一指的实力派,手下不但有颜良、文丑、高览、张郃等上将,还有沮授、田丰、许攸等众多谋士。其中,沮授在袁绍军中举足轻重,他“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帮助袁绍夺取青、并、幽三州,一跃成为北方的大势

  • 王安石变法司马光为何要反对?他们之间有什么纠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王安石变法司马光为何要反对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众所周知,北宋王朝的格局是由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政治中对于君子之德的要求上,具有典型性的一个表现在于对"义”与“利”的关系上。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及孟子的义利之辨都为后世士大夫“义利观”定下了基调,

  • 札木合追杀成吉思汗时,克烈部王汗为何没有出手相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成吉思汗被札木合追杀的时候,王汗为何不帮他呢?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王汗作为成吉思汗的“宗主”,按理说,他应该出手相助才符合情理。不是王汗不帮助,是他也成了丧家之犬。王汗多疑,心胸狭隘,他继承父亲的汗位后,在享受醇香的马奶酒,啃着羊腿,抱着草原上最美的女人时,总是没有安全

  • 孝庄为什么死后37年没有下葬 孝庄为什么不和皇太极合葬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孝庄和皇太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年幼的康熙一直都是在辅臣的辅佐下管理朝政的,孝庄太后也经常教导玄烨,多参加辅政大臣的议政会议,学习学习执政经验,康熙也是事事听从祖母的安排,随着康熙帝一天天的长大,渐渐地已经有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便除掉了朝中恶霸鳌拜,在铲除

  • 曹丕做了什么事情,让卞夫人大骂他死不足惜?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丕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都知道,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进程中有名的乱世,在这段乱世之中,一众的诸侯纷纷是割据一方招兵买马,为了能够逐鹿中原做准备,然而真正能够执掌天下的只有一个人,为此诸侯之间的战事不断,在战乱的过程中,逐渐的是衍生出三方势力分占天下。在这三方

  • 李旦不是李治和武则天的嫡长子,为何还能两度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历经三百来年,总共产生了二十八位皇帝,在这二十八位皇帝中,睿宗李旦可算是最为独特的一位皇帝了。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刚出生就被封为亲王,之后两次登基当皇帝,而且还有一次被建议作为皇太弟,最终还能够善终的,只有李旦能够做到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作为唐高宗李

  • 夺门之变爆发时,东厂与锦衣卫在干什么?为何会没有察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夺门之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明代将领石亨、文臣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1457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兵变。对于夺门之变来说,是一场围绕着明朝皇帝之位的兵变,最终的结果是朱祁镇从朱祁钰

  • 王允在除掉董卓后,接受李榷郭汜请降,会是什么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傕郭汜获得方式,如果王允接受二人投降会怎么样,董卓死后李傕郭汜去哪了

    你们知道除掉董卓后,如果王允接受李榷郭汜请降,结果会和后来不一样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何进为了除掉宦官让董卓带兵进京城后发生了意外,十常侍们率先动手杀死了何进,随后董卓率兵勤王,从此独揽朝政了一段时间。随后王允通过反间计离间了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关系,再对吕布进行一番诱惑,最

  • 周培公作为最有才干的栋梁之材 结局为什么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培公的结局,姚启圣和周培公谁厉害,周培公锁儿结局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周培公下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尽管,周培公是清中叶最有才干的栋梁之材,但他的处境却让人不禁联想到文种、韩信等被君主“兔死狗烹”的功臣。#那时,吴三桂与察哈尔部的反叛,对满清来说,无疑是一场内忧外患。这时,康熙把绝大多数兵力都调到西南与吴三桂决战,留守京城的

  • 蒯彻的才谋如何,他为何没帮韩信建功立业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信手下谋士蒯彻,韩信的谋士蒯通,韩信的谋士蒯彻

    谋士蒯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很多人都知道,刘邦帐下有两位重要的谋士,一位是张良,另一位是陈平。张良善于策划阳谋,陈平善于策划阴谋,前者制定总的战略规划,后者负责应备不时之需,刘邦能成为楚汉时期笑到最后的人,离不开这两人的帮助。事实上,张良、陈平二人中,若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