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包拯作为忠臣又嫉恶如仇 包拯为何不救狄青

包拯作为忠臣又嫉恶如仇 包拯为何不救狄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267 更新时间:2023/12/8 6:24:2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狄青包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包拯是宋仁宗的红人,大家应该看过电视剧《包青天》吧?“打龙袍”一出戏,包拯都敢打宋仁宗的龙袍,可见君臣关系非同一般,不用我介绍,大家也能知道包拯是一个忠臣,嫉恶如仇。

令我奇怪的是,和他同朝为官的武将狄青被文官集团冤死,我没见过和听说过包拯为狄青打抱不平,因此我对包拯的人品打了一个问号。

都说包公嫉恶如仇,为何关键时刻不仗义执言力保狄青?看着他被冤死。

狄青(1008~1057)是北宋著名的武将,他比文官之首的包拯小九岁,从政的时间差不多。狄青被冤死5年后,包拯也过世了。

如果说二人在朝中没有交集,我估计没人信。

狄青被冤死的经过是这样的:狄青从小很调皮,属于问题少年,年轻时候因失手杀了人,被官府关押起来判了刑,还在他脸上刺上了字。

这等于说留下了案底,一看他脸上的字就知道他曾经是个囚犯。刑满以后他当了兵,由于打仗不要命,逐渐脱颖而出,由“小兵到将领”狄青经过了十年的磨练。

值得一提的是,狄青打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次冲锋陷阵,他都带上一张铜制的面具,因此人送绰号“面涅战神”。

带着面具打仗确实很拉风,历史上戴面具打仗的都是牛人。这样一来就引起了文官范仲淹的注意,范仲淹在朝中也是数一数二的官员,经过他的推荐,狄青被宋仁宗赏识,加封其为马步军副指挥使。

当时宋仁宗对狄青说:“你在朝中做官了,把你脸上的字让御医给你消了吧?”

狄青说:“多谢皇上的关心,我看就不必了,这些字更能激励我为国家效力。”

范仲淹的提拔,皇上的赏识,使狄青的仕途进入了快车道。

两年后由于战功卓著,狄青升任为枢密副使,这个职位岳飞也曾经做过。

在狄青仕途顺风顺水的时候,考验他的时候到了。原来广西族人侬智高叛乱,朝中的一些能征惯战的将领都被侬智高打败了。

这时作为枢密使的狄青临危请命。宋仁宗也知道无将可派了,于是嘱咐他说“胜败在此一举”,狄青说,“皇上尽管放心,静待胜利的喜讯”。

狄青率军出发了,话说着容易,要想打败侬智高谈何容易,有句话叫做“强龙不压地头蛇”,侬智高利用对地形熟悉,屡次打败了宋军,不管那么多了,为今之计就是想法打败侬智高。

狄青一路走一路想计策,将士们士气很低落,怎样提振士气呢?

走着走着他看到了一座庙,一条妙计突然出现在他脑海中。狄青对手下的将领们说,咱们进庙占卜一下,正好我身边带着100枚铜钱,将士们一听纷纷说:“这办法不错”,呼啦啦都进了庙。

狄青不慌不忙,从兜里掏出100枚铜钱,对将领们说,我撒出100枚铜钱,如果字儿向上,就说明这次进军顺利。

说完,狄青把100枚铜钱撒在了地上,神奇的是铜钱全部字向上,这说明进军十分顺利,将士们高兴的蹦着跳着。

狄青接着说,大家先别高兴,先用铁钉把每个铜钱钉住,然后用红布盖上,等咱们得胜归来再收铜钱。

将士们士气大涨,一鼓作气就消灭了侬智高。

等凯旋归来再次来到那庙时,众人揭开布把铜钱捡起来一看,铜钱两面都是字,众人随即哈哈大笑,原来狄青为了提振士气耍了一个小把戏。

这次成功平叛,让狄青收获了更大的荣誉,他成了武官之首。

在宋朝文官和武官总是在掐架,宋朝的国策就是压制武官——抑武扬文。

此时文官之首的丞相文彦博不高兴了,他不能看到武官压他一头,于是他就向宋仁宗进谗言说:“皇上,我听说狄青自恃有功,十分骄横,士兵们都很感激他,说军衣、军粮都是狄爷赐给的,陛下小心狄青架空和谋反!”

宋仁宗一听连忙摆手说,“不会的,狄青是我手下的忠臣,他怎么会架空和谋反我呢?”

文彦博直接怼了回去:“太祖皇帝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但他得了军心,最后不是一样发动了陈桥兵变吗?”几句话说得宋仁宗沉默了,仁宗嘴上不说什么,实际是默认了文彦博。

不久,文彦博就罢了狄青的枢密使职务,让他到陈州做了知府。

从枢密使一下子降到了知州,狄青想不通为什么?以为是皇上对他产生了怀疑,他不知道这一切都是文彦博给他挖的坑。

文彦博了解狄青的心思,隔长不短就派人去探望狄青,狄青不明所以,更加担心皇上要对他下毒手,时间一长竟忧郁而死,狄青被吓死了。

看来再厉害的武官也斗不过文官,文彥博利用心理战冤死了狄青。

我能理解文彥博为了权势压制武将,我不能理解的是,当时的包公为什么不站出来为狄青伸张正义,包公是不是见死不救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武庙六十四将的标准是什么?为何没有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姜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63年,司马昭召集四方之兵共计十八万,开始筹备讨伐蜀汉之事。当时司马昭让钟会、邓艾和诸葛绪兵分三路南下,由钟会率领主力大军攻打汉中,邓艾与诸葛绪包围身在沓中的姜维。虽然姜维设计逼退了诸葛绪的军队,就此从魏军的包围圈中逃了出来,但由于汉中错误的防守布置

  • 朱由崧继位后,给朱标父子和朱祁钰上谥号和庙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小福王南京登基,为何要恢复朱标父子和朱祁钰的帝号?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弘光帝朱由崧,福忠王朱常洵之子,神宗万历帝朱翊钧之孙。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成大军攻破洛阳,福忠王朱常洵被杀。朱由崧缒城逃脱,暂住怀庆府(府治为今河南省沁阳市)避难。崇祯十六年(公

  • 羯人石勒,是如何完成从从奴隶到皇帝的完美蜕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从奴隶到皇帝,羯人石勒的逆袭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十六国初期,刘渊的汉赵、石勒的后赵先后崛起,开启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先河。但与历史悠久的匈奴人相比,羯族的崛起略显突兀;相对于出身贵族、享受汉文化教育的刘渊,曾经当过奴隶的石勒更加传奇。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族群,为

  • 关羽的历史评价如何,为什么会被后世奉为财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民间被奉为财神者属实不少,但其他人生前毕竟与钱财有关,比干、管仲、白圭皆曾为主管财政官员,范蠡、端木赐也是生财有道的商人,唯独关羽最为特殊,其生前本是以忠勇著称的武将,结果反倒变成了商人祭拜的武财神。实际上,从关羽去世,到被奉为武财神,

  • 刘玄初,吴三桂的神秘军师,差点改写清朝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玄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1673年,吴三桂以迅雷之势发动叛乱,席卷云贵,杀了康熙一个措手不及。这场历经8年的“三藩之乱”,成为康熙时期规模最大的内乱。在刀枪剑影中,有许多名将和谋士因此而出名。受电视剧《康熙王朝》影响,很多人对周培公印象深刻,甚至有人

  • 曹彰心甘情愿放弃竞争继承人之位,为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曹彰心甘情愿放弃竞争继承人之位,为的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他和卞夫人的嫡子有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位,其余庶出之子,是没有继承权的,没有竞争力。曹操选择世子,只能从这四个嫡出子孙中选择。其中,曹彰,字子文,曹操嫡

  •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简介:太武帝时期被称为“世嫡皇孙”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濬(440年~465年),字乌雷,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王朝第五位皇帝(452年~465年在位),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皇帝拓跋晃长子,母为恭皇后郁久闾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聪明敏达,风仪异常。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

  • 曹皇后是什么出身?依靠平定“叛乱”走上历史舞台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曹皇后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048年正月十八,宋仁宗正在皇后寝宫里休息,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碎了夜空。侍卫叛乱、闯进后宫杀人了,这让习惯了文治的宋仁宗皇帝多少有些紧张,倒是曹皇后先镇定下来,吩咐严守宫门,保护宋仁宗,又派心腹去调救兵、预备救火——这一点非常聪明,正是她的

  • 曾秉正明明是个清官,为什么朱元璋将他判处腐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曾秉正,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曾秉正,南昌人。洪武初,荐授海州学正。九年,以天变诏群臣言事。秉正上疏数千言,大略曰:“古之圣君不以天无灾异为喜,惟以祗惧天谴为心。陛下圣文神武,统一天下,天之付与,可谓盛矣。兵动二十余年,始得休息。天之有心于太平亦已久

  • 临海公主恢复身份后,是如何对待曾经虐待自己的钱氏一族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临海公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临海公主司马氏,名无载,晋惠帝第四女,生母皇后羊献容。原封清河公主。西晋灭亡,洛阳大乱,皇族纷纷逃难,她途中与家人及姐妹失散。被人劫持,转卖给吴兴县的钱温作奴婢,受尽虐待,后恢复公主身份,下嫁曹统。《晋书·列传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