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汪景祺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得到年羹尧青睐的呢?

汪景祺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得到年羹尧青睐的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3 更新时间:2024/2/20 1:59:24

汪景祺是什么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都发生过文字狱事件,其情节有轻有重,自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统治者便意识到“文化”对封建统治的影响力。按理说,经历了几千年的文化压迫,古代文人理应知道闭紧嘴巴这个道理,偏偏封建社会发展至清朝,仍有许多文人有意无意地触皇帝老子的霉头,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汪景祺便是其中的典型。

我们知道,雍正年间最受宠的大将军年羹风光无两,而汪景祺就是在年羹尧最受重用的时候投身其门下,成为年羹尧幕府的一份子。

汪景祺是如何得到年羹尧青睐的呢?

方法很简单,拍马屁。

汪景祺在致信年羹尧时极尽阿谀奉承之道,将年羹尧的功绩夸得天花乱坠,仿佛开天辟地以来只出了这么一位将才一样。

信件开篇就说道“阁下乃词林之真君子,当代之大丈夫”、“制敌之奇,奏功之速”一类的字眼,到了后来更是离谱。郭子仪裴度李元昊这些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在这封信里通通成了陪衬,拿他们与年羹尧相比较,只不过都算是“荧光之于日月,勺水之于沧溟”。

然而这些还不算什么,最离谱的是汪景祺给年羹尧作的诗:

词臣帝简抚巴川,开府岩疆十二年;克敌星奔千里寇,宁人月静百城烟;叠鼓鸣笳听凯奏,前歌后舞望车尘;芜词敬赋从军乐,欲谒千秋第一人。

古往今来,有几人能配得上“千秋第一人”这一称号?敢把这个字眼用在奉承上,可见,这汪景祺绝不一般。

封建官场上,拍马屁绝对是一门“必修课”。汪景祺的马屁拍出了新意,拍出了质量,所以汪景祺在一众年羹尧的倾慕者中迅速脱颖而出。

年羹尧读完这封信后大喜过望,将其召入幕府中。汪景祺在年府中的地位,和古代小说中帮闲师爷差不多,名义上是给大将军出谋划策,实际上就是为了趋炎附势打秋风。

汪景祺拍马屁的功夫非常扎实,但他却不适合混官场,为何?因为他的嘴上没有把门的,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投靠年羹尧后没多久,汪景祺便给年羹尧上书一封,名曰《功臣不可为》,对年羹尧进行劝谏。

这封奏疏的内容大意是这样的:

古往今来功臣之所以难当,关键在于上位者。那些上位者既担心其他人谋反,又要扶持功臣去平叛。功臣平叛之后,反而会遭到上位者的猜忌,认为功臣既然有平叛的能力,也有造反的可能。功臣帮助主子平乱,定会获得一笔不菲的封赏,这笔意外之财往往会引来小人的嫉妒和恶意中伤。此外,若功臣居功自傲,在上位者面前直言死谏,又会被上位者认为是骄纵的表现,进而触怒龙颜。所以,功臣往往会“进不得尽其忠节,退不得保其身家”,不论立下何等汗马功劳,早晚也得落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汪景祺的这席话说得不无道理,可当时年羹尧的事业如日中天,所以围城中的年将军自然不会对汪景祺的话深以为然。到了后来年羹尧垮台,汪景祺也跟着一并吃瓜捞,倒了大霉。“年案”爆发之后,浙江巡抚福敏奉命查抄年府时,从府上抄出了一大批公文,其中,就包括汪景祺的上书。结果,一篇名为《西征随笔》的奏疏和前文中那篇《功臣不可为》触怒了雍正,为汪景祺招致了杀身之祸。

福敏向雍正的奏报中如实说道:“臣等公同搜查年羹尧内室并书房,橱柜内书信并无一纸。随将伊家人夹讯。据供,年羹尧于九月十二日将一应书札尽行烧毁等语。及问年羹尧,供词无异。臣等再加细搜粗重家伙,于乱纸中得抄写书二本,书面标题《读书堂西征随笔》,内有自序,系汪景祺姓名。臣等细观,其中所言,甚属悖逆,不胜惊骇……”

这部《西征随笔》,雍正一字一句地读完了,据说,雍正看完这篇文章后拍案而起,龙颜大怒,据说一度将雍正帝气的吐血,对此雍正直呼道:“悖谬狂乱,至于此极!惜见此之晚,留以待他日,弗使此种得漏网也!”

那么,这篇《西征随笔》里究竟有什么敏感的内容,竟使得当今圣上如此光火呢?

这就得从汪景祺的身世开始讲起了。

说起来,这举人汪景祺并不是草根出身,他的父亲曾担任户部侍郎,兄长亦在礼部任职,汪景祺算是“官二代”。只不过,汪景祺本人有些不争气,到了四十岁时才勉勉强强考中举人,前途十分惨淡。年龄与阅历逐渐磨平了汪景祺的棱角,所以他“渐知素昔之非,降心从人,折节下士”,投身年羹尧门下。来到年羹尧幕府后,汪景祺追随年将军四处游历,于西北写下这篇《西征随笔》,将其赠予年羹尧作为纪念。

估计年羹尧当时没有细读这篇文章,所以在获罪时未曾将其销毁,终究牵涉两人,酿成大祸。《西征随笔》里触怒雍正的部分有不少,其中便有妄议朝政的内容、对年羹尧歌功颂德的内容,还有拿先帝爷逗闷子的内容,说康熙爷“皇帝挥毫不值钱”云云。这些僭越的文字,最后都成了给汪景祺定罪的佐证。

为什么汪景祺会说康熙“挥毫不值钱”呢?

康熙南巡那一年,遇到一位叫杜诏的读书人,此人向康熙献了一首诗,获赐御书绫字,上书“云淡风轻近午天”。有个无锡的读书人听说之后,觉得康熙爷的题词有点浅薄,没有什么水平,于是,便作了一首诗来嘲讽,诗曰:

皇帝挥毫不值钱,献诗杜诏赐绫笺;千家诗句从头写,云淡风轻近午天。

汪景祺在《西征随笔》里引用了这首诗,但却没有说题诗的这个无锡人是何许人也,结果,盛怒的雍正干脆将这件事算在他的头上。且不说这首诗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汪景祺,即便汪景祺与此诗无关,他将这段诗引入《西征随笔》已经有讥讽的意思,不论放在哪个朝代这都是要掉脑袋的大罪。

更让雍正难以释怀的,是汪景祺妄议朝政。雍正上位以后,整顿吏治,彻查历年财政方面的亏空。因雍正没有此方面的经验,加上他为人刻薄,所以一时间朝野上下风声鹤唳,闹出了不少大乱子。汪景祺评价道:“诸臣承望风旨,搜根剔齿”,又说雍正的做法往往“辱及妇女,祸至儿孙”。除了点评之外,汪景祺还拿出不案例,如:山西某知县“卒于官,亏帑数百金”,在遭到清查时因畏罪而“两子皆惧罪亡命”。

上面这些罪行,已经够汪景祺掉个百八十次脑袋了,可这还不算完。

汪景祺在《西征随笔》中,用开玩笑的口吻探讨了康熙及皇太后尊号的由来,这种大不敬之举,远比他为年羹尧歌功颂德、妄议朝政严重多了。而汪景祺对雍正的非议,则直接给他的人生判了死刑。

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圈子里有这样一种说法,说“雍正”这个年号的由来是“雍亲王得位之正”。根据学者的考证,实际上“雍正”这一年号并无此意,实属有心人牵强附会。而历史上第一位对“雍正”年号牵强附会的,正是汪景祺。

汪景祺在《西征随笔》中提到,雍正的“正”字所指代的是“一止之象”,历朝历代带有“正”的年号都不是吉号。这可倒好,本来汪景祺的罪行只会祸及自身,这下连家人朋友也遭到连累。案发之后,汪景祺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立即被押赴菜市口斩立决。

汪景祺的原配夫人被送往黑龙江,与披甲人为奴,其兄弟子侄均被革职,发配宁古塔。汪氏未出五服的族人,不论是现任官员还是候补者,一律革职查办,且终生管束在原籍不得出境。论起惩罚之严重,牵涉之广,汪景祺甚至比年羹尧还要严重。

下场最惨的,自然是汪景祺本人

在菜市口被斩首还不算完,他的脑袋被挂在通衢大道最显眼的地方,一挂就是十多年。直到雍正驾鹤归西,乾隆登基以后,左都御史孙国玺请奏乾隆,这才将汪景祺的脑袋摘下来就地掩埋(注意是掩埋不是安葬)。

至此,闹得沸沸扬扬的汪景祺案告一段落。

不过,虽说汪景祺已成了过去时,但文字狱才刚刚开了个头。比起雍正,乾隆可谓集历代文字狱之大成。乾隆上位后,总共审理了一百三十桩文字狱案,遭到迫害的知识分子不计其数。一时之间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万马齐喑,令人唏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身毒国是现在哪座城市?汉武帝派人出使为何会一无所获?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汉武帝的故事。汉武帝的时代,不仅是创造出了无数辉煌的时代,也是个中国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最初汉武帝听从王恢的建议与匈奴彻底撕破脸皮,为了对抗匈奴,汉武帝令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找寻曾被匈奴赶出今甘肃地区

  • 和珅死后,固伦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的经历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固伦和孝公主的故事。和珅本是精明强干的官员,备受乾隆帝的宠爱和关照,自从得势掌握了大权后,逐渐走上了歪路,在朝中结党营私,以此针对政敌。贪婪成性的和珅也曾利用职务之便,聚敛钱财,涉猎民间多种行业,可谓是家

  • 楚庄王熊旅早期经历了什么?看他如何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楚庄王熊旅的故事。楚庄王,很多史书都记载的,春秋五霸又一位霸主。他继承的是楚成王和楚穆王给他留下的,实力强大的楚国,加之楚庄王自己能力卓绝,所以称霸也是必然但你若是看看楚庄王的早期经历,你可能会觉得

  • 包拯作为忠臣又嫉恶如仇 包拯为何不救狄青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狄青和包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包拯是宋仁宗的红人,大家应该看过电视剧《包青天》吧?“打龙袍”一出戏,包拯都敢打宋仁宗的龙袍,可见君臣关系非同一般,不用我介绍,大家也能知道包拯是一个忠臣,嫉恶如仇。令我奇怪的是,和他同朝为官的武将狄青被

  • 武庙六十四将的标准是什么?为何没有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姜维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公元263年,司马昭召集四方之兵共计十八万,开始筹备讨伐蜀汉之事。当时司马昭让钟会、邓艾和诸葛绪兵分三路南下,由钟会率领主力大军攻打汉中,邓艾与诸葛绪包围身在沓中的姜维。虽然姜维设计逼退了诸葛绪的军队,就此从魏军的包围圈中逃了出来,但由于汉中错误的防守布置

  • 朱由崧继位后,给朱标父子和朱祁钰上谥号和庙号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小福王南京登基,为何要恢复朱标父子和朱祁钰的帝号?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弘光帝朱由崧,福忠王朱常洵之子,神宗万历帝朱翊钧之孙。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李自成大军攻破洛阳,福忠王朱常洵被杀。朱由崧缒城逃脱,暂住怀庆府(府治为今河南省沁阳市)避难。崇祯十六年(公

  • 羯人石勒,是如何完成从从奴隶到皇帝的完美蜕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从奴隶到皇帝,羯人石勒的逆袭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十六国初期,刘渊的汉赵、石勒的后赵先后崛起,开启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先河。但与历史悠久的匈奴人相比,羯族的崛起略显突兀;相对于出身贵族、享受汉文化教育的刘渊,曾经当过奴隶的石勒更加传奇。这不禁让人心生疑惑: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族群,为

  • 关羽的历史评价如何,为什么会被后世奉为财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民间被奉为财神者属实不少,但其他人生前毕竟与钱财有关,比干、管仲、白圭皆曾为主管财政官员,范蠡、端木赐也是生财有道的商人,唯独关羽最为特殊,其生前本是以忠勇著称的武将,结果反倒变成了商人祭拜的武财神。实际上,从关羽去世,到被奉为武财神,

  • 刘玄初,吴三桂的神秘军师,差点改写清朝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刘玄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1673年,吴三桂以迅雷之势发动叛乱,席卷云贵,杀了康熙一个措手不及。这场历经8年的“三藩之乱”,成为康熙时期规模最大的内乱。在刀枪剑影中,有许多名将和谋士因此而出名。受电视剧《康熙王朝》影响,很多人对周培公印象深刻,甚至有人

  • 曹彰心甘情愿放弃竞争继承人之位,为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曹彰心甘情愿放弃竞争继承人之位,为的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据《三国志》记载,曹操一共有25个儿子,他和卞夫人的嫡子有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四位,其余庶出之子,是没有继承权的,没有竞争力。曹操选择世子,只能从这四个嫡出子孙中选择。其中,曹彰,字子文,曹操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