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只有三千人马,为何敢发动政变?

司马懿只有三千人马,为何敢发动政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12 更新时间:2023/12/29 7:57:19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懿发动兵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还能成功?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在这场兵变前,司马懿已经被大将军曹爽架空了。作为有名无实的太傅,司马懿名义上没有掌握什么兵马。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将军曹爽,则执掌了曹魏都城洛阳的数万禁军,从而权倾朝野。因此,对于司马懿来说,是等到曹爽出城这样的机会,才发动兵变的。

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师亲自率兵屯司马门,控制曹魏都城洛阳。事后,论功封为长平乡侯,加卫将军之职。而事变前夜,当司马懿将计划告诉司马师与司马昭后,司马昭担心的整晚都睡不着,而司马师却像平常一样安睡。次日清晨,会兵司马门,司马师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司马懿看到之后,颇为感叹:“我的这个儿子,竟然这么厉害。”当初,司马师私下里培养而来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今日,一朝而集,众人莫知所出。

大功告成后,司马师因功被封为长平乡侯,食邑千户。不久,司马师被加封为卫将军。因此,对于司马懿来说,司马师暗中召集的3000死士,是其发动兵变的重要基础。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懿发动兵变时,身边只有三千人马,为何还能成功?

一、司马懿获得了太后的支持

《晋书·卷一·帝纪第一》中记载: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天子谒高平陵,爽兄弟皆从。是日,太白袭月。帝于是奏永宁太后,废爽兄弟。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在高平陵之变中,司马懿获得了郭太后的支持,这让司马懿避免了师出无名的问题。

在古代历史上,皇帝年幼或者病重的时候,太后往往代替天子执掌大权,以此发号施令。比如在东汉末年,汉灵帝去世后,何太后在朝廷就具有较高的话语权。再比如明朝的夺门之变爆发时,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也是因为提前获得了孙太后的支持,这才能够帮助朱祁镇夺回了皇帝的宝座。从这一角度来看,司马懿以郭太后的名义来解除曹爽兄弟的官职,是完全可以说得通的。毕竟当时的皇帝曹芳,还没有亲政,太后的诏令还是比较权威的。比如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中,赵姬太后就能够在秦始皇嬴政亲政前发号施令。

当然,可能有人要问了,曹爽是曹魏宗室,郭太后为何不帮助曹爽,反而要支持司马懿呢?毕竟于情于理,曹爽和郭太后的关系应该更加亲近。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只能说是曹爽咎由自取了。

《晋书·卷二十九·志第十九》中记载:是时,曹爽篡权,迁太后于永宁宫,太后与帝相泣而别。

曹魏正始八年(247年),大将军曹爽采纳何晏、邓飏、丁谧之计,软禁郭太后于永宁宫,郭氏和曹芳告别时相对哭泣,曹爽自此篡夺了曹魏大权。对于大将军曹爽来说,为了排除一切阻碍,选择软禁了郭太后,这样的行为自然彻底得罪了这位太后,促使其在高平陵之变时倒向了司马懿。

二、曹爽及其兄弟都出城了,禁军可谓群龙无首

曹芳在位时,曹爽听从亲信丁谧的计谋,尊司马懿为太傅,乘机削去司马懿的兵权。同时,晋升司马懿的亲信蒋济为太尉,趁机免去蒋济原执掌禁卫大权的领军将军一职,改任命其弟弟曹羲为中领军,又废除禁军五营中的中垒、中坚两营校尉,把两营兵众交由曹羲直接统领。另以曹训为武卫将军,统领禁军武卫营,曹彦为散骑常侍,曹爽兄弟于是完全掌握曹魏都城的数万禁军。

曹爽曾经多次与曹羲等出洛阳游玩,他的同乡大司农桓范认为他们兄弟掌握朝廷大权和禁军,不宜一齐离开,以免一旦有人关闭城门反对他们,他们就不能回到曹魏都城洛阳控制大局。但是,非常可惜的是,曹爽却认为无人再能对他有威胁而不听。正始十年(249年)正月甲午(初六)日(2月5日),曹芳与曹爽三兄弟往高平陵拜祭魏明帝。因此,在高平陵之变爆发的时候,不仅曹爽不仅在曹魏都城洛阳,执掌禁军的曹爽兄弟,也不在洛阳。而这,导致曹魏都城内的数万禁军群龙无首,反而无法阻止司马懿麾下的3000兵马。

换而言之,如果曹羲、曹训、曹彦有一个留在洛阳的话,那么,在高平陵之变爆发后,他就可以组织禁军来反击司马懿了。对此,在笔者看来,曹爽的极度自信和疏于防备,无疑让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三、蒋济、司马师曾在禁军担任官职

蒋济(188年—249年5月18日),字子通,楚国平阿(今安徽省怀远县常坟镇孔岗)人。三国后期曹魏名臣,历仕曹操、曹丕、曹睿、曹芳四朝。景初年间,蒋济担任护军将军、散骑常侍等职。曹芳继位之后,转任领军将军,封昌陵亭侯,又代司马懿为太尉。对于蒋济来说,护军将军、领军将军等官职,都是执掌禁军的官职之一。甚至可以说,曹魏禁军的将士中,很多都是蒋济的老部下。

同时,曹魏景初年间(237年三月-239年),司马师担任散骑常侍,多次升迁后担任中护军。对于司马师来说,中护军这一官职,同样是禁军统领之一。因此,对于城府极深的司马师,很可能已经在曹魏禁军中留下了自己的心腹。

《晋书·宣帝纪》中记载: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天子谒高平陵,爽兄弟皆从。是日,太白袭月。帝于是奏永宁太后,废爽兄弟。时景帝为中护军,将兵屯司马门。帝列阵阙下,经爽门。爽帐下督严世上楼,引弩将射帝,孙谦止之曰:"事未可知。"三注三止,皆引其肘不得发。

高平陵之变爆发时,司马懿列阵,经过曹爽门前,曹爽部将严世登楼,引弩欲射司马懿,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孙谦拉着他的胳膊阻止他说:“事情的真相还不可知。三次想要射箭三次被制止,孙谦皆按住严世之肘使之不能射出。由此,对于孙谦这位曹爽部下,已经背叛了曹爽,倒向了司马懿。

对此,在笔者看来,孙谦之所以背叛曹爽,帮助司马懿,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蒋济、司马师等曾经的禁军统领,选择跟随司马懿一起兵变,再加上司马懿本身在曹魏将士中威望颇高,这也会到曹爽部下形成不小的威慑。所以,虽然只有3000人马,司马懿却能够迅速控制曹魏都城洛阳,以此逼迫曹爽放弃了抵抗,从而最终篡夺了曹操打下的江山。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崇祯因为没有钱打仗导致明朝灭亡 李自成是怎么拿到几千万两黄金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崇祯和李自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史》记载,崇祯八年正月,陕西农民军突然大军南下,并攻克明中都凤阳,挖了朱氏皇族的祖坟。崇祯帝惶恐不安,突然就下了第一道“罪己诏”,这封由皇帝亲笔写的“检讨书”等于向天下人承认自己因为自己所用非人所导致的大明狼烟四起,局势危殆。俗话

  • 赵佗坐镇岭南又有五十万大军 赵佗为何没有出兵救援秦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佗大军的文章,欢迎阅读哦。秦始皇二十五年,秦朝开始着手平定岭南百越之地,大将任嚣率先攻入岭南,赵佗等将紧随其后,50万大军奋战5年,终于将岭南划入大秦帝国的版图。受秦始皇诏令,任嚣赵佗驻守岭南,就在情势趋于稳定时,中原却突然发生巨变,始皇崩逝,群雄四起,大秦帝

  • 吴王刘濞兵多将广又有帮忙 刘濞为什么打不赢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汉朝七王之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七国之乱,又称“七王之乱”,发生在汉景帝二年。汉景帝刘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夺藩王势力,听取了晁错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于是景帝致力推行《削藩策》,从而引发七国之乱。(吴

  • 武关会盟楚怀王被囚禁致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武关会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299年,一支楚军打出了象征着楚王身份的旗帜,护卫着他们的王从国都郢城出发,向着西北的秦国境内进发,这支楚军的目的地是秦楚边境的武关。经过了月余的跋涉,这支楚军来到了有着秦国“四塞”之称的武关,亮明身份后,他们被迎入了武关。随

  • 法正对刘备意味着什么?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法正对刘备意味着什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刘备能成就自己的霸业,法正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法正原本只是益州的一个小官吏,如果不是碰上了刘备,估计历史上不会记载他这号人物,可就是遇到了刘备,他的才能得以施展,最终帮助刘备成就了三分天下的霸业。

  • 打赢巨鹿之战,从无败绩,项羽的兵法是跟谁学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史记·项羽本纪》开篇的第一段话,就有:“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因材施教,当时贵族子弟的培养大致也就三类了,要么学文,将来做一个辅弼之臣;要么学武,至少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要么学兵法,将来做领兵打仗的将军。项梁拿

  • 与李渊亲如兄弟的唐朝功臣裴寂,他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与李渊亲如兄弟的唐朝功臣裴寂,他的下场如何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对中国王朝历史有一定了解的大家,想必都知道,在大业十四年(618)时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唐王朝的建立。大业十四年(618)三月,以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杀害的事件为标志,隋朝的统治正式宣告结尾,同

  • 秦始皇巡游天下都坐什么车?揭秘皇帝的“马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在某APP刷题时,总是刷到有关“青铜之冠”的问题。提起“青铜之冠”,很多人会想到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形制巨大,一度被认为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不过,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说法。随着考古的发掘,一些青铜器相继出土,各种记录不断打造。时至今日,新的“青铜之冠”被认为是秦始皇帝陵彩绘铜车马(以下简称“铜车

  • 军事天才吴起的求官崛起之路,有多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战神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继孙武之后的又一位军事天才。然而吴起的才能,不仅体现在军事方面,他更是一位能文能武的人只是吴起的为官之路却并没那么顺畅,因为他的声名并不是很好,为了建功立业的所作所为,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让人

  • 母亲过寿,清廉的海瑞上街买了二斤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清官,很多人会想到包拯。包拯是北宋名臣,北宋之后呢?论知名度,那就一定是明朝的海瑞了。海瑞是明朝中后期的清官,先后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海瑞出生在明正德年间,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在嘉靖年间参加乡试中得举人,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来又到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任知县;隆庆时期,外放应天巡抚,成为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