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打赢巨鹿之战,从无败绩,项羽的兵法是跟谁学的?

打赢巨鹿之战,从无败绩,项羽的兵法是跟谁学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729 更新时间:2023/12/8 13:21:04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史记·项羽本纪》开篇的第一段话,就有:“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因材施教,当时贵族子弟的培养大致也就三类了,要么学文,将来做一个辅弼之臣;要么学武,至少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要么学兵法,将来做领兵打仗的将军。项梁拿三种教材让项羽去挑,项羽挨个尝试,结果都是以半途而废告终。

由他少年时的这些经历,可看出他性格中急躁又没有耐心的一面,这是刚强之人的性格。

你说项羽不修文学,他又是那样的待人温和且彬彬有礼;你说项羽不通武艺,他又能独身在乌江岸边手刃数百名敌军将士;你说项羽不明兵法,他一生带兵百余场鲜尝败绩。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凭什么不学无术的项羽能百战百胜,而认真努力学习的赵括就只能纸上谈兵呢?项羽为何能创造出那样辉煌的战绩,为何一出手就能打赢敌我差距悬殊的巨鹿之战呢?

项羽有当将军的天赋吗?

孙子兵法》曰: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懂为将之道者,就算从未读过任何兵书,也可以百战百胜;不懂为将之道者,就算学富五车,也只能百战百殆。兵法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和参考作用,并不是用兵的“圣经”。拿项羽和赵括相对比,就能很轻松地明白这个道理。

何谓为将之道呢?你有让数万人的团队对你唯命是从的手段,就可以让军队上下一心;你有制衡各个将领和军官的智慧,就能让军队完美地执行你的命令;你有判断形势的材质,就能保全军队以等待时机获取更大的战果。

军队不能上下一心,士兵就不会听从将领的命令,在决战中就很容易抛弃主将自己逃亡,这样的军队往往是一战即败;将军的命令被军官阻断而无法下达,军队就会变成一只行动缓慢的乌龟,发现自己处在劣势却无法逃离,发现战机却无法抓住;将领不能判断形势,就无法察觉危险,就无法察觉战机,这样的军队很容易覆灭。

道理很简单,能做到的人却很少,所以孙武总结出了将领需要具备的五种能力:智慧、信用、仁慈、勇敢、严厉。

项羽是具备这五种能力的,他是天生的优质将领。他的智慧足以用来判断形势,他的手段足以让军队完美地执行他的命令,所以是否通晓兵法,对他来说无足轻重。所以项羽只是大概知道了兵法的主旨,就再不肯深入学习了。

他和西汉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一样,汉武帝常让霍去病去研究一下兵法,霍去病回答说:“只需要懂用兵的方略就行了,不学古代的兵法也可以。”

项羽的敌人太弱

乱世出英雄,如果秦朝没有迅速陷入混乱,项羽也没有叱诧风云的机会。项羽是一个特殊时代造就出来的英雄,他能叱诧风云好几年,靠的是那个时代,他能百战百胜,也靠的是那个时代。

项羽一生之中百战百胜,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当时的天下没有能与他匹敌的将领,而且天下也没有正规的军队。蒙恬在他出道之前就陨落了,韩信一生之中也机会单独与项羽决战一场,除这两人以外,再没有能与项羽对抗的人了。

每个将领都有自己独特的用兵之道,韩信善于攻心,项羽善于硬碰硬,在那个时代,项羽的硬碰硬似乎是更加吃香。

巨鹿之战前,天下已经经历了三年的乱世,秦二世为了凑齐军费讨伐叛乱,于是开始横征暴敛,天下苦秦久矣,从此更加苦秦,连秦国人都到了苦秦的地步,那么王离手下的秦军为秦朝出生入死的决心有几分呢?

他们面对的是破釜沉舟有死无生的楚军,他们的背后是摇摇欲坠的秦朝。

项羽打巨鹿之战时,没有使用什么计谋,没有避实击虚,就是硬碰硬和秦军拼个你死我活。他先是令主力截断了王离的粮道,然后直接攻击秦军,双方先后交战九次,楚军全部大胜,秦军最后溃乱,王离被俘,巨鹿之战项羽胜利。

司马迁无法总结出巨鹿之战项羽获胜的原因,于是他归结到:“将军家族只能显贵三代,因为杀亡太多,第三代人会遭‘报应’,王离刚好是第三代。”

项羽打巨鹿之战,赌的成分很多,因为这场战争本就是秦军赢则诸侯灭,诸侯赢则秦朝灭。他敢于硬碰硬,不像那十几支军队的将军那样作壁上观,他敢于迎击秦军,敢于以弱攻强。

巨鹿之战后,秦朝基本丧失了对抗项羽的实力。而此后项羽最大的敌人,就是刘邦、田横那样的诸侯了。

而刘邦等人军事实力又如何呢?这样和你说,秦二世二年末,楚怀王派刘邦独当一面去进攻关中,刘邦手下可能也就一万多人。等到秦二世三年刘邦入关中,此时的他已经有了十万大军,一年多的时间军队人数扩充到原来的十倍。

可想而知,刘邦手下就是一帮乌合之众,他四处攻城掠地,所以得到了很多粮食。当时很多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就加入刘邦麾下混一口饭吃,就这样,刘邦的军队扩充了十倍。有量而无质,这就是一帮乌合之众。

秦二世三年,项羽的军队人数是刘邦的四倍,仅过了一年,也就是高帝元年,刘邦已经有了能与项羽“抗衡”的军事实力,且人数可能比项羽还多出不少。

刘邦与项羽的前线对峙中,项羽共获胜了一百多场,刘邦方面死伤无数,于是萧何把关中的老弱全部征发到了前线去支援刘邦。

到高帝五年刘邦又用一百万的大军把项羽包围在了垓下……

这样看来,刘邦的军队完全都是临死凑起来的,人数虽多,其中又有多少人受过训练,又有多少人有必死的决心,这样的军队实际战斗力也不难想象了。

所以刘邦的军队每次面对项羽,都是一战即败甚至是不战而败,例如彭城之战,刘邦军队互相踩踏造成的伤亡可能就有十万多。因为刘邦的军队无法挡住项羽的冲锋,阵脚容易乱,士卒容易逃亡,这样的军队如何抵抗项羽呢?

项羽一生之中有两方面的辉煌,一是巨鹿之战,二是百余次胜利,项羽一生中辉煌的大部分,都是刘邦主动送上去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与李渊亲如兄弟的唐朝功臣裴寂,他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与李渊亲如兄弟的唐朝功臣裴寂,他的下场如何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对中国王朝历史有一定了解的大家,想必都知道,在大业十四年(618)时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唐王朝的建立。大业十四年(618)三月,以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杀害的事件为标志,隋朝的统治正式宣告结尾,同

  • 秦始皇巡游天下都坐什么车?揭秘皇帝的“马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在某APP刷题时,总是刷到有关“青铜之冠”的问题。提起“青铜之冠”,很多人会想到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形制巨大,一度被认为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不过,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说法。随着考古的发掘,一些青铜器相继出土,各种记录不断打造。时至今日,新的“青铜之冠”被认为是秦始皇帝陵彩绘铜车马(以下简称“铜车

  • 军事天才吴起的求官崛起之路,有多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战神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继孙武之后的又一位军事天才。然而吴起的才能,不仅体现在军事方面,他更是一位能文能武的人只是吴起的为官之路却并没那么顺畅,因为他的声名并不是很好,为了建功立业的所作所为,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让人

  • 母亲过寿,清廉的海瑞上街买了二斤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清官,很多人会想到包拯。包拯是北宋名臣,北宋之后呢?论知名度,那就一定是明朝的海瑞了。海瑞是明朝中后期的清官,先后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海瑞出生在明正德年间,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在嘉靖年间参加乡试中得举人,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来又到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任知县;隆庆时期,外放应天巡抚,成为朝

  • 刘娥,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后,身穿龙袍却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后刘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虽说是男尊女卑,但也诞生了不少杰出女性,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舞台上留下光辉一笔。尤其是皇宫后妃,几乎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临朝称制,掌握国家生死存亡之大权。比如秦朝的赵太后,汉朝的吕雉,唐

  •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时响应了哪位农民起义领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黄巢(820年~884年),字号不详,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开国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真的这么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真的这么不堪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虽然还有人支撑着,但由于人才凋零,以至于在姜维北伐时期,不得不继续让年迈的廖化作为先锋出战。要知道廖化上一次出场,还是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当时他是作为关羽的主簿存在的,此时距离樊城

  • 陈亮:南宋坚定的北伐人士之一,被后世所敬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陈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陈亮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永康学派”的创始人。陈亮一生忧国忧民,为了家国前途身心俱疲,他一生正气却总被奸臣陷害,导致前后两次入狱。不过陈亮并没有放弃,他在51岁时参加科举并且高中状元,终于可以实现为国效力的梦想。只是陈亮常年忧患

  • 霍嬗被汉武帝带去封禅不久就去世了 这事和汉武帝有关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霍嬗之死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名将霍去病曾有一子名曰霍嬗,据说在霍去病死后,霍嬗被汉武帝带去泰山封禅,结果刚从泰山回来没几天,霍嬗便去世了。为此人们对霍嬗的死大加猜测,认为是汉武帝做的手脚。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本文所有图片,

  • 大明首任皇太子朱标的生母是谁?不是马皇后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朱标。其实之所以有朱标、朱棣非马皇后儿子的说法,究其原委,出自嘉兴人沈若霖在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所著的《南京太常寺志》。当然除了《南京太常寺志》,我们还可以找到不少人证。比如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学家张岱曾经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探访明孝陵享殿,证实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