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武关会盟楚怀王被囚禁致死,真相是什么?

武关会盟楚怀王被囚禁致死,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585 更新时间:2024/1/25 0:57:13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武关会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元前299年,一支楚军打出了象征着楚王身份的旗帜,护卫着他们的王从国都郢城出发,向着西北的秦国境内进发,这支楚军的目的地是秦楚边境的武关。

经过了月余的跋涉,这支楚军来到了有着秦国“四塞”之称的武关,亮明身份后,他们被迎入了武关。随即,秦军大将下令关闭城门,并且缴了这队楚军的械,又将他们的王押送到了咸阳。

到达咸阳之后,秦昭襄王君臣对楚王软硬兼施,就是希望迫使楚王割让土地,却遭到了老楚王的严词拒绝。秦昭襄王君臣无法从楚王手中拿到割地的命令,只能选择将老楚王一直囚禁。

三年之后,老楚王在咸阳抑郁成疾,随后病死……

这位楚王便就是在历史上毁誉参半的楚怀王。

因楚怀王在被囚禁期间誓死不割地,受到了楚人的尊崇,在楚怀王的遗体被秦国礼送回国之时,无数楚人痛哭流涕,举国戴孝为其送葬。

很多人觉得楚怀王不听屈原等人的劝谏,执意前往武关会盟,导致自己身死异国,这是他无能的表现,也是他咎由自取。也有很多人认为楚国在兵挫地削之后,面对秦昭襄王的“邀请”,楚怀王不敢不去,这是弱国面对强国时的无奈!

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楚怀王前往武关,参与秦昭襄王发起的会盟,这是无能还是无奈?

首先,笔者先亮明观点:这是楚怀王的无能,使得楚国盛极而衰,从而有了面对秦国时的无奈,最终导致了楚怀王客死异国的悲剧!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从楚怀王在位时期的两场大败说起了。

第一场大败:蓝田之战

公元前313年,秦魏韩三国达成协议,共同对抗关系日益紧密的齐楚联盟,同年,齐楚联军攻占了秦国重镇曲沃,扼住了秦国东出争霸的咽喉。在张仪的建议之下,秦惠文王开始对楚怀王进行外交欺诈,企图破坏齐楚联盟,这就有了“张仪欺楚”这一典故的发生。

楚怀王得知自己被骗后,怒不可遏,不顾屈原、昭雎等人的劝谏,执意向秦国发起进攻,却被早已做好准备的秦军围歼,包括楚国大将屈丐在内的七十余名将领在丹阳被俘杀,八万大军全军覆没。

而后,因秦惠文王君臣误判形势,加上齐军大举进攻韩魏两国,使得秦惠文王做出了移师北上的错误决策,这就给了楚怀王又一次复仇的机会。

在蓝田之战的前一阶段结束后,楚怀王不甘失败,调集举国精锐孤注一掷,再度进攻秦国。因此时秦军主力被齐军牵制,秦国国内空虚,楚军一度攻击到了秦国咸阳的门户——重镇蓝田,秦惠文王发动百姓协助守城。不久,樗里疾击败齐军,率军星夜回援咸阳,再加上韩魏两国攻入楚国境内,使得楚怀王被迫撤兵。

第二场大败:垂沙之战

在蓝田之战后,楚国丢失了汉中之地,秦国因而得以加强本土与巴蜀的联系,并且对楚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之势,这就使得楚国开始在三国争霸之中彻底落入下风。

随着楚国在蓝田之战的战败,整个楚国从上到下仿佛精气神都被抽空了,楚国再也不能如同此前一般,率领三晋压制秦、齐两国,反而在外交上陷入了一种投机的状态,这样的外交政策在秦昭襄王即位,秦宣太后临朝听政后发展到了极致。

在秦宣太后掌握秦国朝政大权之后,为了缓和秦楚关系,秦宣太后主动向楚怀王抛出了橄榄枝,并且送出了厚礼,又迎娶了楚怀王之女,作为秦昭襄王王后,使得秦楚关系得以改善。楚怀王开始在秦楚两国之间摇摆不定——时而与齐国合作,时而又与秦国眉来眼去。

此举引起了齐宣王的不满,公元前303年,齐宣王联合韩魏两国向楚国发难,楚军屡战屡败,楚怀王以太子横质秦为代价,使得秦国介入这场战争,齐宣王不愿与秦国死磕,便下令撤兵。从此秦楚两国关系日益紧密,可是好景不长,公元前302年,楚太子横失手杀死秦国大夫,随后逃回楚国。

秦昭襄王遣使质问楚怀王,要求严惩太子横,楚怀王却举棋不定,使得秦昭襄王勃然大怒,遂与齐国联合,从东西两个方向发起了对楚国的进攻,史称“垂沙之战”。

秦国方面因为顾及秦宣太后的感受,对楚国的用兵也不过是做个样子,给点教训就算了,可是齐国就不一样了,齐将匡章指挥齐魏韩三国联军全歼楚军主力,使得楚相、大将唐眜战死,楚国国内因此爆发了民众暴乱,几近亡国。

楚怀王向秦国割地求和,而后又向齐国称臣,这才换来了两国退兵,可是,在此战之后,楚国国力大损,元气大伤,已经不复强国之势,跌出了强国之列。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派兵攻占楚国数座城池,同时向楚怀王发出了“会盟”的邀请,在这一情况之下,楚怀王也只能奔赴武关参与会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法正对刘备意味着什么?法正不死,便无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知道法正对刘备意味着什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众所周知刘备能成就自己的霸业,法正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法正原本只是益州的一个小官吏,如果不是碰上了刘备,估计历史上不会记载他这号人物,可就是遇到了刘备,他的才能得以施展,最终帮助刘备成就了三分天下的霸业。

  • 打赢巨鹿之战,从无败绩,项羽的兵法是跟谁学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项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史记·项羽本纪》开篇的第一段话,就有:“於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因材施教,当时贵族子弟的培养大致也就三类了,要么学文,将来做一个辅弼之臣;要么学武,至少有保护自己的能力;要么学兵法,将来做领兵打仗的将军。项梁拿

  • 与李渊亲如兄弟的唐朝功臣裴寂,他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与李渊亲如兄弟的唐朝功臣裴寂,他的下场如何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对中国王朝历史有一定了解的大家,想必都知道,在大业十四年(618)时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唐王朝的建立。大业十四年(618)三月,以隋朝的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杀害的事件为标志,隋朝的统治正式宣告结尾,同

  • 秦始皇巡游天下都坐什么车?揭秘皇帝的“马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最近,在某APP刷题时,总是刷到有关“青铜之冠”的问题。提起“青铜之冠”,很多人会想到司母戊鼎。司母戊鼎形制巨大,一度被认为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不过,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说法。随着考古的发掘,一些青铜器相继出土,各种记录不断打造。时至今日,新的“青铜之冠”被认为是秦始皇帝陵彩绘铜车马(以下简称“铜车

  • 军事天才吴起的求官崛起之路,有多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战神白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继孙武之后的又一位军事天才。然而吴起的才能,不仅体现在军事方面,他更是一位能文能武的人只是吴起的为官之路却并没那么顺畅,因为他的声名并不是很好,为了建功立业的所作所为,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让人

  • 母亲过寿,清廉的海瑞上街买了二斤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清官,很多人会想到包拯。包拯是北宋名臣,北宋之后呢?论知名度,那就一定是明朝的海瑞了。海瑞是明朝中后期的清官,先后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海瑞出生在明正德年间,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在嘉靖年间参加乡试中得举人,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来又到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任知县;隆庆时期,外放应天巡抚,成为朝

  • 刘娥,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后,身穿龙袍却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后刘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封建社会历朝历代,虽说是男尊女卑,但也诞生了不少杰出女性,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舞台上留下光辉一笔。尤其是皇宫后妃,几乎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临朝称制,掌握国家生死存亡之大权。比如秦朝的赵太后,汉朝的吕雉,唐

  •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时响应了哪位农民起义领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黄巢(820年~884年),字号不详,曹州冤句县(今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人。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开国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乾符二年(875年)六月,响应王仙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真的这么不堪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真的这么不堪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虽然还有人支撑着,但由于人才凋零,以至于在姜维北伐时期,不得不继续让年迈的廖化作为先锋出战。要知道廖化上一次出场,还是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的时候,当时他是作为关羽的主簿存在的,此时距离樊城

  • 陈亮:南宋坚定的北伐人士之一,被后世所敬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陈亮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陈亮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永康学派”的创始人。陈亮一生忧国忧民,为了家国前途身心俱疲,他一生正气却总被奸臣陷害,导致前后两次入狱。不过陈亮并没有放弃,他在51岁时参加科举并且高中状元,终于可以实现为国效力的梦想。只是陈亮常年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