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痛失江山的人是何人?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痛失江山的人是何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4/1/20 12:14:43

说起方孝孺,我们的脑海里马上会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左膀右臂,为建文帝的失败立下了汗马功劳,没错,作为资深大儒的方孝孺,虽然最后尽忠而死,但建文帝的失败,方孝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有理由相信方孝孺对建文帝是忠心的,因为他后来的举动可以证明一切,但方孝孺在治国治军方面的才能的确平庸,这无疑给问你提供一个假设,忠臣就一定能成就大业吗?大儒就一定能定国安邦吗?德行就一定能打败敌人吗?

很显然并不能,这本身其实是一个定向思维或者说是思维定势,仿佛忠臣一定能力强,本领大,但建文帝的失败其实并非因为兵不强马不壮,恰巧正是因为诸如方孝孺、黄子澄等儒生误了大事,诸如黄子澄用汉朝“七王之乱”的鼓励朱允炆削藩,而其实错估了形式,朱允炆刚登上皇位不久,应该养精蓄锐,韬光养晦,而且他们也没有一个类似纵横家主父偃的人给他们出谋划策。这些人擅长的是作学问,立德立言。但立功方面后世儒生少有,王阳明除外。儒生用兵擅长多愁伤感,纸上谈兵,甚至试图用道德去感化敌人。其根源在于道德作为第一性的。虽然中国古代社会用道德作为统治的方法,但在军事上道德水平高,并不能击退敌军。其影响之深,不可谓不严重,诸如建文帝在北伐削藩之时下令,不得伤害朱棣一根毫毛,否则斩立决。这个近乎可笑的行为,一次又一次的帮助朱棣成就霸业。

高晓松在讲南明史的时候,痛心疾首,感叹道,如果南明能有一个纵横家,朱家皇帝也不至于迅速瓦解灭亡。归根结底其原因正是因为愚忠思想。方孝孺真的被灭十族吗。忠诚是一种精神,对于一个人的自身修为并没有错,但为了表示忠诚而影响到了他人,是否合适呢?《明史》: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选自《明史·方孝孺传》;《中国通史》傅乐成主编的明清史中这样写道:“景清的瓜蔓抄,铁铉的寸磔投沸油中,方孝孺的夷灭十族,死事尤其惨烈。”;

《明通鉴》:孝孺投笔,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上曰:”独不畏九族乎?“孝孺曰:”便十族,奈我何!”上犹欲强之,孝孺乃索笔大书:“燕贼篡位。”四字,上大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国榷》:孝孺掷笔哭骂不已。上曰:“吾能赤人九族。”对曰:“即死安能加族我乎?通过以上史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方孝孺被灭十族是可信的。只可惜成了自己美名,却丢了十族人的姓名,可悲,可叹。太平用儒生,乱世用纵横,很可惜明代后来的皇帝并没有从建文帝的身上吸取教训,误国之臣此起彼伏,诸如东林党集团的钱谦益等人。我想起另一位大儒王阳明的一句名言:心存大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可惜这个道理黄子澄不懂,方孝孺不懂,建文帝也不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岳飞为违抗皇命坚持北伐?岳飞违抗皇命有何底气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是忠臣,他“收复失地”的追求也非常伟大,但他的追求与皇帝的意愿背道而驰,其结果只能是个人命运成为悲剧。有人说,岳飞不会察言观色,不会看领导脸色,没有政治头脑,才导致被害死。实际上这种解读太简单粗暴,岳飞绝不是不知道领导想什么,相反,他一清二楚。我们从岳飞的奋斗史可以轻易地发现,岳飞看人相当准,他

  • 王昭君的和亲之路:西汉一代琵琶美女的大漠悲歌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经典的形象是:头戴银狐冠,身披红斗篷,怀抱一只琵琶,孤身站在草原上。传说中她远嫁塞外时,拨动琴弦,一首琵琶曲寄托了浓浓的乡愁,南飞的大雁听到那凄婉的琴声,望着那惊艳的女子,竟然忘记扇动翅膀,扑落于平沙之上。“落雁”,就此成了王昭君的雅称。王昭君因为“胡汉和亲,边塞安宁

  • 秦国名将司马错:平定巴蜀贡献可与商鞅变法相比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国这么多将才中司马错名气不大,可他的战略眼光却具有划时代的非凡意义,此人还是太史公的先祖。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靳,事武安君白起…靳与武安君阬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於华池。靳

  • 战国时期贵族的典范孟尝君:仗义疏财门客三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演义小说和武侠小说中常见到“小孟尝” 、“赛孟尝”或者与之类似的名号,来形容一个人物仗义疏财、交游广阔,比如隋唐演义中的秦叔宝和水浒中的柴进。那么正宗的孟尝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头一大段介绍了孟尝君的父亲齐相田婴的事迹,田婴算是个出将入相的人物,他和田忌、孙膑差不多同时代,他们三人

  • 唐睿宗为何两度退位?唐睿宗两度退位的历史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唐睿宗李旦,先是在哥哥李显被废之后,当上了皇帝,后被武则天赶下了台,当了太子。然后,等李显回京之后,又禅让了太子之位。当武则天被赶下了台,李显当了皇帝,李旦被封为相王。当李显死后,李旦终于又当了皇帝,可是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跟儿子李隆基的权力之争,让这个经历多次政治风云的人不想再参与其中,最终只好禅让

  • 王莽女儿嫁汉平帝两年后守寡 被父亲安排相亲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3年某日,汉平帝遗孀、史称孝平皇后的王氏正在寝宫休息,忽有侍者传报:医生来了。待觐见毕,王氏发现,来者并非医生,而是成新公孙建的世子孙襐假扮的,名为问疾,实如相亲,不由大怒,当着孙襐的面,将身边的人挨个鞭笞,惨叫声中,孙襐只好灰溜溜告辞。问题来了,孙襐的贼胆子为何这么大?王氏发飙,是杀鸡儆猴吗

  • 赵普有何德何能:赵普为何能当大宋十年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陈桥兵变的重要策划者,赵普还促使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导演了一场古今权术家叫绝的“杯酒释兵权”的悲喜剧。不凡的谋士遇见了不凡的皇帝,有功于社稷的赵普顺理成章地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并且一干就是十年。有功的武将们虽然都回家了,地位虽然更加煊赫了,善造阴谋的老谋士、胥吏出身的赵普在太祖高举的

  • 宋太祖死因:宋太祖真的死在了自己弟弟的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咳动陈桥兵变,黄袍力口 身,建立了北宋王朝。宋太袓赵匡胤为了使宋长治久安,制定 了一系列的政策方针,"杯酒释兵权"尤其成为历史上和平解 除了功臣之军事力量、掌握安全主动权的佳话。他奠定了北宋 数百年的"袓宗家法",然而,他年刚50 ,正要大有作为之 时,却突然驾崩,正史

  • 洛阳兵变:隋唐史上一代枭雄王世充的血腥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李密的捷报一封接一封地飞到了东都。皇泰主和他的大臣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只有王世充一个人不高兴,他愤愤地对对自己的部下说:“元文都等人都只是些光会动嘴皮子、耍笔杆子的刀笔吏。咱们怎么能和李密讲和呢?你们想啊,我们与他们打了这么多年,杀了他们那么多的人,他们也杀了我们很多人。这样的仇恨比大海都深,怎么能够

  • 信陵君:最虚荣富二代如何提前让魏国走向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国家对他而言,仅仅是一个玩物,在他的心目中,自己的名声比国家利益重要。尽管从大势来看,魏国的灭亡在所难免,但是,信陵君愚蠢且狂热的虚荣,无疑让魏国提前接受了亡国的命运。如今的中国,富二代满天飞,尤以纨绔败家子弟居多。其实在历史上也不乏纨绔富二代,他们不仅仅败家,更有甚者败国,战国时期的超级富二代信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