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居易与西湖的不解之缘:曾在西湖边上凿湖筑湖

白居易与西湖的不解之缘:曾在西湖边上凿湖筑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21 更新时间:2023/12/16 15:12:14

西湖原名钱湖,又名明圣湖,至唐始有西湖之名,周围三十里,三面环山,湖在六朝时代,还是淤塞的,及到唐时泌和白居易才把它疏通了。白氏又筑堤于湖上,在钱塘门北,从石涵桥,北至武林门,以蓄上湖之水,渐次以达于下湖,后人纪念他凿湖筑堤的功劳,叫做白公堤,简称白堤。至于孤山下之白沙堤,白氏所谓“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即指此地。堤在湖之中央,春草绿时,望去如美人的裙腰,可想见此堤点缀湖山之美了。

| 白居易与西湖的不解之缘"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 height="1">

当时西湖山水之美,早已名甲东南,而西湖之形胜,以灵隐寺与孤山为最著,灵隐寺又以泉亭为最佳。据白氏所记冷泉亭,可得其崖略如下:

位置:“在寺(灵隐)西南隅,山下水中央。”

形状:“高不倍寻,广不累丈”,以“山树为盖,岩石为屏”。

特点:时见“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斯所以最杭而甲灵隐也。”又配以“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

白氏更建竹阁于孤山广化寺柏堂之后,诗有“清虚当服药,幽独只归山”,又孤山梅园,白氏去郡,有忆杭州梅花诗云:“三年闲闷在杭州,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可知当时孤山,即富冷艳之趣。

唐人于湖,绕廓遍种荷花,于山则栽万株松树,白诗所谓“余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又其《夜归》诗云:“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一种淡雅清快之景,于兹可见。

两春桥迤西,直至灵隐三竺一带,都植松树,据云:“为唐刺史袁仁敬所植,左右各三行,每行相去八九尺,苍翠夹道,阴霭如云,日光穿漏,若碎金屑玉,人行其间,衣袂尽绿。”我们从这里,不但看出当时用松作行道树,而且灵竺路之宽大更可知了。

天竺灵隐,除松树外,尚多植桂树,唐人诗所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许是指此而言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良妃:艳冠六宫为何被康熙辱骂卑微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良妃,觉尔察氏,内管领阿布鼐之女,为康熙帝妃嫔之一。入侍宫中,康熙二十年二月初十,生皇八子胤禩。康熙三十九年十二月,册为良嫔,后晋为良妃。康熙五十年十一月二十日薨,根据考据,享年应当在40岁以上。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十七日,奉安于景陵妃园寝。良妃是康熙朝前中期,生前获封妃位的五妃之一,并且是这五位后妃中

  • 曹振镛是谁?三朝为官52年 实为清王朝的掘墓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清人笔记《名人逸事》有篇文章《曹振镛之误清》中记载:整个清朝,重臣死后谥号为‘文正’的共有七人(实际上是八人,另一人是刘统勋):汤斌、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清人评价说这七人中汤斌以理学,朱珪以学问,曾国藩以勋业方面的成就得到‘文正’谥号,这几个人没有任何非议。李鸿藻、孙家鼐则

  • 巧官曹振镛:曹振镛凭借什么做了清代三朝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说身为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宰相的曹振镛,一生唯唯诺诺,除了“少说话、多磕头”就没别的本事。事实并非如此。曹振镛当官长达52年,年届80岁才退休,在清代官宦岁月之长,无人能比。并且,他的仕途自始至终,就如一马平川,一江春水,步步高升,无灾无难,单靠“少说话、多磕头”恐怕难以做到。公元1782年(

  • 解密解缙之死:解缙助永乐帝编纂永乐大典获罪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1404年初,太子册立,朱棣进解缙为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皇帝召见七人内阁,各授予正五品官衔,殷切希望这七个朝夕左右的文臣“慎初”、“保终”。并命皇后在柔仪殿接见七人命妇,劳赐备至。到了立春日,皇帝又赐予解缙等人金绮衣,这是六部尚书才能得到的礼遇。这七人以区区五品之衔得此待遇,自然感激涕零。解缙

  • 明代官场马屁精解缙是如何被马屁同僚所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低调的冯道73岁无疾而终,而高调的解缙却只活了47岁,且是“非正常死亡”。这是一条奇怪的逆淘游戏规则。拍马者也优汰劣胜。解缙,一个明代奇才,一步步变成“高端马屁精”,但这位有才的马屁精,最后却还是被拍马无术的同僚“忌才”而死。朝堂上低调或高调的官员,与忠奸无关,不是低调的官员就是奸,高调的官员就是忠

  • 明朝的“魏征”解缙:敢跟朱元璋说真话的牛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解缙是明初声名鹊起的才子,明朝遗老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小传》,如此描述他的聪明绝顶:“五岁时,族祖抱置膝上,戏之曰:‘小儿何所爱?’应声作四绝句,其一曰:‘小儿何所爱,夜梦笔生花。花根在何处,丹府是我家。’……年十九举进士,倚待辄数万言,未尝起稿,善为狂草,挥洒如雨风。才名炫赫,倾动海内。”万历时的状

  • 揭秘:秦始皇父亲秦庄襄王真的是个窝囊废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父亲名字叫做异人,在秦昭王时期被派到赵国做人质。秦昭王原来立的太子去世了,就把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安国君一共有二十几个儿子(秦昭王的孙子更是多得很),异人在这些儿子当中不长也不幼,又远在赵国都城邯郸,无论是秦昭王还是安国君,都几乎要把他给忘记。本来,王室公子到他国做人质就是一种信誉的保

  • 大明第一才子解缙:因“泄密”失去了朱棣的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永乐大帝朱棣要选立接班人。在立大儿子朱高炽还是二儿子朱高煦做太子的问题上,他游移不定,陷入长考,于是找了许多大臣商量,因为涉及到国家最核心的权力交接问题,所以君臣都是内部交流,自始至终,皇帝和大臣的言论都是保密的。但是,慢慢地,朱棣关于“立储”的一些讲话,在朝廷外部甚至民间

  • 三国马隆:把磁铁用于战场 三千人大败一万骑兵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西晋灭蜀后,就积极筹划着灭吴,要想灭东吴,就要保证西方的稳定。当时的凉州刺史杨欣能力不够,没能调和好与羌戎的关系,不久就被鲜卑的秃发树机能所杀。杨欣被杀后,河西地区和西晋就隔绝了,如此一来,西晋有后顾之忧,便不能全力伐吴。晋武帝司马炎每每在朝堂感叹:“谁能为我讨平叛虏,开通凉州呢??”无人应答。这个

  • 名不副实的名将袁崇焕:行事多处错误助后金崛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袁崇焕虽然临危不乱、忠勇可嘉,但也并不是一个可以扭转乾坤的关键性人物,他的存在与否并不能决定明朝的兴衰成败。以他的才能,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挽救明朝。相反,他的很多行为却在无形中帮助了后金。1629年6月5日,袁崇焕擅自在双岛杀死了总兵毛文龙。这对于后金来说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毛文龙驻守的东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