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江左第一豪族琅琊王氏:300年间出了92位宰相

江左第一豪族琅琊王氏:300年间出了92位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81 更新时间:2024/1/24 1:08:58

“卧冰求鲤”是二十四孝之一,主人公王祥。王祥生母死得早,继母对他不好,总是在他父亲面前说他坏话,所以苦活累活都他干。

虽然卧冰求鲤神话色彩很严重,但王祥至孝是明文记载的。他的继母朱氏去世时,王祥也十分悲痛,甚至因此而病重。

汉末战乱不断,王祥就带朱氏和弟弟王览到庐江躲避战乱,并在该地隐居二十多年。继母死后,王祥才入仕。治理徐州期间,百姓称赞: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此后,王祥成了曹髦重臣,曹髦被杀后,他大声痛哭,认为都是自己的过错,从此不拜司马昭。后来见到司马昭,荀彧儿子跪拜,王祥只是长揖,如此司马昭都有点受宠若惊的说:“原来您很看重我啊。”

王祥死后,留下了家训如下: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

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

临财莫过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王氏家训

王祥如此忠孝,同父异母的弟弟也不差。

王览也是孝悌之人,名声仅次于哥哥。生母朱氏憎恨王祥,经常施以虐待,王览始终站在王祥一边,劝生母该好好对待哥哥。朱氏后来有意毒死王祥,王览就抢先去喝酒试菜。

王览也因“兄弟争鸩”被选入“二十四悌”,兄弟如此孝悌,一时传为佳话。

当初,吕虔有一把刀,对王祥说:“此刀的持有者以后能官居三公,我没那个能力,这把刀你收下吧。”王祥临终前,对王览说:“你的后裔比我强,足以佩此刀。”

但王祥的话的确没错,王览的后代果然很兴盛,而且多贤才,东晋尤甚。

比如王览的后人中,名相王导、枭雄王敦、王廙、王含、书圣王羲之等等,都是位高权重。事实上,从王览开始,琅琊王氏就成了魏晋第一贵族,也是权倾天下的江左豪门。从魏晋到唐初的300多年间,琅琊王氏光是宰相就有92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慈禧呕心沥血培养小侄子光绪当皇帝的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同治死后,光绪被他的嫂子兼大姨子慈禧选中,要接替刚刚死去的同治,继承大清王朝的帝统。发生在养心殿东暖阁的那一幕让所有的大臣们记忆犹新:太后的话刚出口,中选者的父亲奕譞如同被雷击了一样,当时瘫软在地,“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翁同龢日记》)在后来的岁月中发生的那些故事,证明了这位亲王对

  • 草根平民苏安恒两次要求武则天退位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主政后,曾设立四个“铜匦”,以鼓励天下臣民直接上疏皇帝。铜匦,是一种铜制的容器,相当于现在的检举箱。武则天此举,主要目的是为告密之人提供方便,为其铲除异己搜集证据。在这种高压气氛下,朝野臣民迫于酷吏的严刑和女皇的淫威,大都如履薄冰,噤若寒蝉。即使在武周后期,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那些以复兴

  • 唐朝宁国公主和亲嫁给了谁?最后为何自毁容貌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战场上打不过人家,军事上依赖人家,政治上需要人家,就用“和亲”的办法来解围,来拖延,来笼络,是让不少汉族帝王迫不得已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有哪位帝王会狠心把自己的亲生骨肉远嫁到语言不通、国俗迥异的蛮夷之地呢?所以,不论是远嫁的细君,还是出塞的昭君,不管是前往突厥的安义公主,还是踏进吐蕃的文成公主

  • 大周后专宠之谜:唐后主李煜为何独宠大周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大周后专宠之谜:“大周后”本名周娥皇,她是大司徒周宗的大女儿,十九岁初次入宫,深得南唐李家喜爱。后来李煜继位,周娥皇被册封为国后,史称“昭惠皇后”。周娥皇封后之后,深得李煜的宠爱,史书曰:宠嬖专房。那么在南唐后宫,佳丽三千,为什么偏偏只有周娥皇能够得到皇帝李煜的专宠呢?其实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

  • 苏轼为何主动要求从“天堂”杭州到贫困山区任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身为一个“地师级”领导,情愿到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跟那里的百姓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这样的好干部并非“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而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官员。他,就是宋代著名大诗人、曾经做过密州知州的苏轼。宋神宗熙宁七年(一○七四),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山东密州(今诸城,宋时辖胶西、高

  • 宋代文人藏书动辄上万卷:大文豪苏轼为何不藏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以活字排版的印刷法,图书也就此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版本的古籍以及时人的著作,都大量印刷出版,许多文人亲自校对书籍,以正谬误,然后分类收藏,由此诞生了许多的藏书名家。方兴日盛的藏书之风,对宋人的学识修养的提高,以及学术研究的进步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苏轼幼时,恰遇

  • 张巡吃人死守睢阳拯救大唐帝国是大义还是大罪?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一片死寂的睢阳城头,竟然飘出了肉香。睢阳城上仅存的士卒,每个人都冷冷的盯着城头的那锅肉。“都愣着干什么?过来吃!不吃,拿什么来打退明天安贼的进攻”。张巡嘶吼着。扯着脸上的伤痕,文弱的脸变得狰狞。还是没有动静,南霁云看着近似疯狂的张巡,这位开元末年的探花,南八将脸埋入宽厚的双手,掩盖着痛苦和绝望,却无

  • “非典”的晚清干部:解密体制内外的左宗棠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左宗棠在他的一生中,总是表现得如同一个愤青,个性张扬。这当然与他早年的怀才不遇有关。3次会试,却3次落榜,终身只是个举人,这在讲究学历的中华帝国,无疑是人生的负资产。落榜之后,一般就是如何奋争的励志故事,而左宗棠的优点在于,不再将精力放到钻研公务员考试入门之类,而是精研舆地、兵法,按他自己的话说,

  • 汉代富豪邓通如何发家:把给皇帝吸脓汁当成乐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佞幸人物的代表,邓通在中国历史上有些声名,读过《史记》、《汉书》的人应该对他印象很深。邓通是蜀郡人,因为擅长摇船划桨,在皇宫里当了个黄头郎。所谓黄头郎,就是头缠黄布的郎官,因为当时很迷信,讲究五行相生相克,土能克水,所以摇船的郎官都头缠黄布。有一天,刘恒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快要升天,却差一把后劲

  • 汉代传奇女外交官:回长安述职时皇帝下令郊迎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物以稀为贵的原因吧,即使时下,公众对女性外交官特别关注,甚至感到稀奇,其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了第一位女外交官──冯嫽。汉武帝时,为集中力量打击匈奴侵扰,对西域的乌孙国采取和亲政策,以宗室女解忧为公主,嫁给乌孙王军须靡,公主随带了侍女冯嫽同去乌孙。冯嫽生性聪慧,知书达理,与公主相互慰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