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晋忠臣卞壸:受到三代皇帝的倚重 父子三人战死

东晋忠臣卞壸:受到三代皇帝的倚重 父子三人战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58 更新时间:2023/12/18 13:04:42

卞壸(kǔn)在两晋算是一个异类,但他的特立独行赢得的是尊敬。生前,东晋三任皇帝对他倚重有加;死后,他成了忠贞的代名词,历代修墓建祠纪念他,推崇备致。

他冲向苏峻叛军的那一刻,悲壮的身影定格永恒的画面,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他抨击“好色”风气

卞壸祖上是当官的,祖父卞统曾任琅琊内史,相当于市级干部。父亲卞粹兄弟六人,都在中央做过官,世称“卞氏六龙”。“八王之乱”时,卞壸可能觉察到危机,婉拒了几个王的任命,隐居在家。

司马睿到江南后,任他为从事中郎,这个官职是选拔官员的,可见司马睿对他的信任。

在风流名士盛行的两晋,他并不合群:名士谈老庄,崇虚无,狂放不羁,生活奢华;他尊儒家,办实事,为官廉洁,一生简朴。

阮孚就嘲笑他:你整天地忙工作,嘴里经常咬着石头瓦片,不是太辛苦了吗?

卞壸答:你们都是以风流潇洒自居,这种在你们眼中卑下的事,我卞壸不做,谁来做?

当时社会上弥漫着肆意放浪的气息,荒淫的潮流冲破了男女大防的堤坝,“好色”成了一种时尚。

石崇曾经把沉香屑撒在床上,让一个个小妾、歌女在床上走,足迹比较轻的,赏赐珍珠;足迹重的,就命令她们少吃,强迫减肥。凡是达到他要求的,才带出来给客人们表演。

“偷窥”成了乐趣。狂放之士到朋友家里不打招呼,直接闯到老婆、小妾闺房里,和她们紧挨着,评点身材和脸蛋,或者坐在一起喝酒。有时,害羞的女人不好意思,吓得到处躲,男人们像玩捉迷藏的游戏一样,把家里都找个遍,然后拖出来,几个男人围着观看。

贵族们各自带着小妾舞女参加聚会,喝花酒听淫曲。喝多了都脱光衣服,当众交欢,互相欣赏。

卞壸公开批评:这些行为都违背礼教,违背道德。西晋之所以灭亡,就是这个原因。

他主张刹一刹这种社会风气,王导和庚亮都拒绝。对这种“俗不可耐”的人,主流社会敬而远之,当他是个怪物。

反对庾亮征苏峻入朝

司马绍为太子时,他就担任过秘书,两人私交相当好。司马绍即位后,升他为吏部尚书。明帝病重时,卞壸与司马羕、王导、郗鉴、温峤、庾亮等都是顾命大臣。

他为人刚正不阿,不畏权贵。成帝即位举行登基大典那天,王导心情很差,因为明帝把司马羕排在第一位,就请了病假。

卞壸在朝中指责说:王公是社稷之臣吗?皇帝的灵柩还停在朝堂上,太子还没有继位,现在是人臣以病推托的时候吗?

王导赶紧坐车来参加典礼。

庾亮征召苏峻时,对卞壸说:苏峻素有狼子野心,就好像西汉的吴楚七国,迟早要反。再过一段时间,他的势力更强大了。所以当年晁错劝汉景帝要削藩啊。

但卞壸同样反对,说:苏峻手握重兵,离建康又近。你这样做,一定激怒他,会提前叛乱,你应当再考虑考虑,慢慢削他兵权。

庾亮不听。

随着苏峻军迫近建康,有人劝他准备良马,已防万一。卞壸回答说: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要马又有什么用呢?

他和两个儿子都战死

苏峻到达城东覆舟山时,中央军拼死抵抗,但被流民军打得大败,死伤千人。苏峻军又趁风放火,顿时浓烟冲天,朝廷的衙门官府都烧成了一片瓦砾。

卞壸急在心里,再次冲入叛军中,还是无法击退敌人进攻。他的背上刚长了疮,还没有愈合。为了激励士气,他死战不退,力杀数人。最终力气不支,被乱军杀死。时年48岁。

他的两个儿子卞眕、卞盱,见父亲战死,悲痛之极,也跟着冲入敌军,全部战死。

事后,卞壸的夫人裴氏抱着父子三人的尸体失声痛哭,说:父亲是忠臣,儿子是孝子,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苏峻之乱平定后,经朝议,追赠卞壸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荣誉,谥号“忠贞”。

卞壸死后,葬于冶城,现在的朝天宫西边。到了413年,晋安帝时,有盗墓者挖开了卞壸的墓,打开棺木,准备偷走陪葬品,一看卞壸的面色如同还活着,还长出了指甲,延展到背部。

盗墓者吓得逃跑,但墓遭到毁坏。晋安帝派人重修了卞壸墓。

朝天宫有他的墓碑

此后,历代帝王都多次重修,还建了忠贞亭,修卞公祠。到了宋代,“忠贞亭”改名为“忠孝亭”,意思就是父为忠臣、子为孝子。

卞公墓具体地址在哪里,已经无从得知,大致就在朝天宫附近。如今只剩下墓碑。

在朝天宫西边广场的入口处,有一个文物标志碑“卞壸墓碣”(墓碣即墓碑),上面写着“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下面落款的时间为1982年。 反面注明,这里有块墓碑,是宋代建康知府叶清臣刻制的,写了碑文。

这只是一个标识牌,真正的碑在哪里呢?

再往北走,就会发现一座亭子,里面有块墓碑,上面的字已经模样不清,依稀写着“有晋父子忠孝卞公之墓”,这是清代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立的卞壸墓碑。

在朝天宫内的一个花坛里,还有一块“卞壸墓碣”,这才是真正宋代叶清臣制的碑。由于它实在太珍贵,平日并不对游客开放。

如今的朝天宫一带曾有卞公祠。传说到了明代,朱元璋觉得朝天宫旁边有墓、祠不吉利,想全部迁走。晚上做了个梦,一个白衣女人指着他骂:难道你就容不了忠孝之人的七尺坟墓?

传说这个女人就是卞壸的夫人。朱元璋听大臣讲述卞壸的故事后就不再迁移。朱棣感于卞壸父子的“忠孝”,就在祠堂附近特意凿了一口“忠孝井”。

朝天宫西侧的广场就是原来的卞公祠,广场上有个小亭子,亭子里有座井,就是“忠孝井”。已经荒废,用铁丝网覆盖保护起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郑庄公的智慧:刻意纵容弟弟造反成功铲除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左传》开篇写的第一个故事是《郑伯克段于鄢》,这也是《春秋》记录诸侯列国史实的第一件大事。郑伯就是郑庄公。段是他的弟弟,因最后出逃到了共国,被称之为共叔段。郑庄公的父亲是郑武公,武公是在申国娶的妻子,因申国为姜姓,这个女子被称之为武姜。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的时候难产,姜氏受到了惊吓,所以给

  • 王美人王娡:史上抛夫弃女入宫为后的最牛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汉景帝刘启是第一个开创废皇后先例的皇帝。他把皇后的位置转给了再嫁夫人王美人王娡。一个抛弃丈夫女儿再嫁、被称为“二婚头”的平民女子,能取得皇帝的欢心,专宠后宫,已是不容易,她竟还能击败后宫所有的对手,一步一步登上皇后的宝座。王娡的发迹,除了她个人的智慧与手段之外,也同汉景帝的个人性格,以及汉初

  • 法正是谁 他为何让诸葛亮平步青云又咬牙切齿?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出山之初,曾经让刘备大喜过望。两人亲密无间的劲头让关羽张飞都有点吃醋了。刘备则声称自己和诸葛亮的组合是“如鱼得水。”但如鱼得水的日子随着法正的到来就结束了。自从伐蜀之后,法正就成了刘备手下的头号红人。此消彼长,诸葛亮多少要感受到一些冷落了。也就是说,法正的日子过得越红火,诸葛亮的日子就越黑暗。

  • 吕蒙是怎么死的 吕蒙是否死于关羽亡魂索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吕蒙之死《三国演义》里名将的死法各有不同,除自然原因死亡(老死、 病死)外,中箭致死是最多的,如太史慈、甘宁、庞统、黄忠、徐晃、 张郃等。其次,有各种死亡,忧死如诸葛亮、陆逊;气死如周瑜、王 朗;战死如夏侯渊、典韦;被斩如吕布、关羽;被刺杀如孙策、张飞; 自杀如荀彧、姜维。但有一个人的死却非常蹊跷,

  • 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因出身年月不吉被父亲抛弃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孟尝君,齐国人,姓田名文,是正儿八经的官三代——爷爷齐威王,伯父齐宣王,他老爸田婴是齐国的总管,丞相。这来头不算小吧,可偏偏他就生不逢时。啊?什么意思嘛,难不成他家遭灭顶之灾了?呵呵,非也。要说呢,也只能怪他出生的点儿太背了。有朋友该说了,这娶媳妇挑日子、看时辰,这生孩子嘛,可是个风火事儿,等不得点

  • 解密三次落榜的左宗棠如何能成为晚清股肱重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科场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进而实现他的志向。但左宗棠的志向和才干,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崇。今年9月5日,是清末一代名臣左宗棠逝世130周年纪念日。左宗棠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先后三次赴京赶考,却因为诸多原因,三次落榜,最终他离开京城。1868年,当他以陕甘总督的身份来

  • 贤臣李贤:大明王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治世良臣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起大明最著名的重臣,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位“北京保卫战”中一战成名,对明朝江山有着再造之功的于谦。不过,赫赫有名的“于少保”最终却被以“谋反”罪名斩首。显然,“夺门之变”只是一撮小人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一场阴谋。英宗不明就里,将他们视为“功臣”,最终被他们把持了朝政。还好,有一个人最终戳穿了整个阴谋

  • 南朝皇帝陈霸先:屡次跟错领导为何还当上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陈霸先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他却胸怀大志,捕鱼时都不忘带上兵书,一有空就练拳脚,之后就越混越好,受到各个老板的重视。梁武帝的侄子就很赏识陈霸先,让他在自己的公司做事,当然,职位待遇也都很不错。不过,梁武帝的这个侄子并不是陈霸先的直系领导,陈霸先的领导是北魏降将元景仲。当时,靠造反起家的

  • 宋徽宗的御下之道:为何作为皇帝赵佶非常不合格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画皇帝,他作为书画家是极其成功的,可作为皇帝却是极其失职的。崇宁之后,他排斥正直之士,肆意打击“元祐党人”,任用以蔡京为首的“六贼”等大批奸佞小人,奢华好物,怠弃朝政,最终造成了北宋王朝的灭亡。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赵煦去世。由于宋哲宗无子,兄终弟及,端王赵佶

  • 葬身火海只为做汉家皇后:解密一代奇女子的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父亲政治路上的一块铺路石,也成了可怜的牺牲品,她的父亲为了篡汉,把女儿嫁给了汉朝的皇帝。她是汉家天子尊贵的皇后,也是汉家窃贼亲生的女儿,她是平帝贞烈的爱人,也是父亲悲惨的弃物。一个被政治阴谋吞噬的悲惨女人,一个试图抗争却无力控制自己命运的可怜女人,她历经丧夫之痛、寥寂之苦、国亡之愧后葬身火海,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