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著名将领种谔简介:与其兄种古、其弟种诊并称“三种”

北宋著名将领种谔简介:与其兄种古、其弟种诊并称“三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145 更新时间:2023/12/15 17:53:32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种谔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种(Chóng)谔(1027年―1083年),字子正 ,祖籍洛阳,世居陕西,种世衡之子,与其兄种古、其弟种诊并称“三种” ,北宋时期著名将领。初因父任荐知青涧城,以计迫降西夏将领嵬名山,得其军万人,归途击溃敌军围袭,进筑绥州城。累迁鄜延经略安抚副使,克米脂城,又败西夏援军八万于无定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种谔最初因父亲种世衡的恩荫,多次升官授任左藏库副使。后来,延州(今陕西延安)守帅陆诜推荐种谔掌管青涧城(位于延州东北二百里)。

当时,西夏部落酋长令〈口夌〉归附北宋,陆诜恐怕惹起事端,打算不接纳,种谔请求接受令〈口夌〉归附。西夏人前来索要令〈口夌〉,陆铣询问种谔怎样答覆,种谔说:“如果西夏一定要讨回令〈口夌〉,就应当用景询(逃亡到西夏的宋朝人)来交换。”西夏人这才停止要人。

征伐西夏

治平四年(1067年),当时,西夏将领嵬名山部落在绥州故地,他的弟弟嵬夷山先前已归降北宋,种谔派人通过嵬夷山引诱嵬名山,用金盂贿赂他,嵬名山的部下小吏李文喜接受贿赂而答应投降,但嵬名山还不知道此事。种谔立即把此事报告朝廷,朝廷诏令转运使薛向和陆诜委托种谔招纳他们。种谔不等朝廷答覆,就发动所部的全部兵力长驱向前,包围嵬名山的帐落。嵬名山惊慌,拿起枪想要战斗,嵬夷山叫喊说:“哥哥已约好投降,为什么还要这样?”李文喜趁机拿出所接受的金盂给嵬名山看,嵬名山丢掉枪而哭泣,然后带领部众投降种谔。种谔于是收复绥州 ,共获得酋长首领三百人、一万五千户、兵士一万人。

种谔将要在绥州故地筑城时,陆说以无诏出师的名义,召种谔回来。当时军队驻扎在怀远,种谔早晨起来正在梳头,敌军四万人马一起聚集,附着城墙而结阵。种谔开着城门等待,派嵬名山率领新归降的一百多人挑战,种谔的军队跟随其后,击鼓前进而出。到达晋祠占据险要地势,派副将燕达、刘甫为两翼,自己率领中军,于是关闭城垒,集中全部老弱之人登城雷鼓呐喊以迷惑敌军。不久,三军协同作战,追击敌军二十里,俘获斩杀很多敌军,于是在绥州筑城。

陆诜弹劾种谔擅自兴兵,而且不接受指挥约束,打算逮捕他治罪,但此事还没结果而陆诜调任秦州。谏官纷纷攻击种谔,于是传送吏部论罪,贬官秩四等,安置在随州居住。恰逢侯可因报告水利之事入朝见宋神宗赵顼,宋神宗问起种谔的事,侯可回答说:“种谔奉有密旨攻取绥州而获罪,日后将怎样派人作事呢?”宋神宗也很后悔,于是恢复种谔的官职。

韩绛担任陕西宣抚使时,任用种谔为鄜延钤辖。熙宁四年(1071年)正月,种谔在罗兀(一作啰兀)北部袭击西夏军队,将其打得大败。当时韩绛在罗兀筑城,图谋攻取横山,于是命令种锷率军两万人出兵无定川,让众将都接受种谔的指挥约束,调发河东军队到银州会合。罗兀城修筑成功后 ,庆州士兵叛乱,朝廷下诏退兵,放弃罗兀。同年三月,种谔因此事受到责罚降职为汝州团练副使,安置在潭州。 四月,再贬任贺州别驾 ,移至单州,后再移至华州。熙宁九年(1076年)三月,当时韩绛第二次担任宰相,上奏颂扬种谔以前的功劳,于是复任礼宾副使、岷州知州。 十一月,唃厮啰政权君主董毡部将鬼章率军进犯洮州、岷州,新归附的羌人多数反叛,种谔等人率军在铁城击败鬼章 ,而后征讨袭杀反叛的羌人。后跟随李宪出兵边塞,收复洮州,攻占逋宗、讲珠、东宜诸城,乘敌不备进袭到大河,斩下敌军七千首级。

熙宁十年(1078年)三月,种谔升任东上阁门使、文州刺史、泾州知州,改任鄘延副总管。 元丰四年(1081年),宋神宗说:“西夏国主李秉常被他的母亲所囚禁,可赶快派本路官兵直捣他们的巢穴。”种谔于是入朝见宋神宗,夸大其辞说:“夏国没有人才,李秉常是个孩子,我前去便可抓住他的手臂带来。”宋神宗受到种谔的话鼓动壮胆,决意西征,任命他为经略安抚副使,众将全都听他的指挥约束。种谔立即率军驻扎在边境上,宋神宗因种谔提前轻率出动,让他听命于王中正。九月,当时夏军屯兵在夏州,种谔率领本路和京城地区的七将军队攻打米脂,三天没有攻克。西夏八万军队前来增援,种谔在无定川抵御他们,伏兵出击,截断夏军首尾,将他们打得大败 ,降服米脂守将令介讹遇。捷报传到朝廷,宋神宗大喜,群臣都向宋神宗祝贺,宋神宗派遣宦官谕示奖赏,而且解除王中正的职务。

种谔留下一千人守卫米脂,进而驻扎银、石、夏三州,不见夏军踪影。开始时,种谔接受诏命应当在灵武会合,种谔绕远路不向前进军,士兵饥饿疲乏,打算用粮运不继的名义,归罪于转运使李稷。驻军麻家平,大校刘归仁带领兵众溃散,朝廷诏令撤回军队。种谔仍升任凤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谋划病逝

种谔谋划占据横山的志愿尚未完成,派他的儿子种朴上奏他的计策。宋神宗召见种朴询问情况,升任种朴为阁门祗候。朝廷将要进军到横山筑城,命令徐禧、李舜举到鄜延商议。种谔说:“横山延绵千里,多产马匹适合耕种,百姓强悍善战,而且有盐铁之利,西夏人依靠它为生;其城垒都控制险要,足以守御。现在建功立业,应当从银州开始。其次迁徙宥州,再其次修筑夏州,三州修好后鼎峙而立,那么横山之地已囊括在三州之中。再其次是修筑盐州城,那么横山的强兵战马、山泽之利,都归我大宋所有。其地势居高临下,俯视兴庆、灵州,可以直捣西夏的巢穴。”但徐禧和沈括定议迁移银州,修筑永乐城,与种谔开始的谋划不同,于是奏请朝廷让种谔留守延州。不久,永乐遭到夏军围困,种谔观望不去援救,宋神宗希望他以后能效力,置之不问,而且担心夏军来到,就任命种谔为延州知州。不久,种谔因背上痈疽发作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尉迟炽繁是如何成为宇文赟皇后的?她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尉迟炽繁(北史为尉迟繁炽,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之一,蜀国公尉迟迥孙女。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她早年嫁给西阳郡公宇文温。得到周宣帝宇文赟垂青,召为长贵妃。大象二年,册立为天左大皇后。北周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法号华首。隋朝开皇十五年,逝世,时年三十岁。人物生平尉

  • 五代至北宋将领王晏简介:赵匡胤为其辍朝三日,追赠中书令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晏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晏(890年—966年),徐州滕县(今山东滕州)人。五代至北宋时期将领。王晏出身农家,自少为盗。

  • 朱满月: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她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满月,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因罪没入掖庭,负责太子宇文赟衣物。受宠于宇文赟,生下鲁王宇文阐,封为天元帝后。北周静帝即位后,尊为帝太后。北周灭亡后,出家为尼,法号法净(静)。开皇六年(586年),去世,时

  • 金朝将领刘萼简介:晚年因贪污而被罢官免职归乡闲居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封建王朝,完颜阿骨打(完颜旻)所建。西与西夏、蒙古等接壤,南与南宋对峙。共传十帝,享国119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萼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萼(?-?),汉族,大兴宛平人,刘彦宗第三子,金代大臣、

  • 杨丽华:北周宣皇帝宇文赟的皇后,她有着怎样的遭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杨丽华,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的长女,北周宣皇帝宇文赟的皇后,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丽华的性格柔顺,不妒忌,早年嫁给宇文贇为太子妃,后被立为皇后。宇文贇死后,静帝宇文阐尊封其为皇太后,居住在弘圣宫,于609年随弟隋炀帝杨广巡幸张掖,死于河西,时年四十九岁。人

  • 后周太祖郭威:四娶寡妇、传位外姓的开明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黄袍加身”,自然让我们想到了那位“只赢不输”的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但实际上赵匡胤不是中国史上“黄袍加身”第一人,之前至少还有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后周太祖郭威等先行者。今天小编要和大家介绍的就是被赵匡胤夺了江山的后周开国皇帝郭威的传奇故事。郭威(904-954),邢州尧山(今河北邢台市隆尧县

  • 揭秘:历史上那些不幸嫁给亡国之君的绝世美女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能成为皇帝的妃子,是许多穷苦人家女孩子的梦想,那意味着可以锦衣玉食,地位显贵。不过,每个朝代还是有很多妃子后悔了。因为她们嫁给的是亡国之君!冯小怜是北齐皇后。据说她长得貌美如花,肌肤吹弹可破。吐出的气闻起来都是香的,而且身材凹凸有致。于是高纬不管有事没事,即使是跟大臣商量事,也常常让冯小怜拥

  • 东晋哪位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仙丹 致两人先后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桓温杀气腾腾的脚步越来越近,司马昱惊慌失措地步步后退。哪知道祸不单行,大后方又传来噩耗,东晋的两任皇帝接连死了,活得都不长。司马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桓温却是心中窃喜:这是上天在暗示我取代晋吧。19岁的司马聃死了361年,也就是谢万被废的第二年,东晋的第5任皇帝——晋穆帝司马聃驾崩,年仅19岁

  • 孙权与勾践:揭秘历史上的美人计大师谁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东吴版图的奠基人孙策在临终前,将印绶交给其弟孙权并嘱咐道:“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事实证明,孙权不负兄望,在弱肉强食的军阀混战时代,不但终其一生未失江东寸土,而且使基业不断拓展,算得上一位成功的守业之主。

  • 明朝第一功臣徐达为何能逃过朱元璋索命追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是明朝的第一功臣,他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对明朝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朱元璋赞誉为“万里长城”,官至大将军,中书右丞相,中山王(死后追封)。徐达不仅骁勇善战,为人恭谦,功高不矜,对朱元璋更是忠心耿耿,毫无二心。尽管如此,他还是无法回避朱元璋对他的猜忌。朱元璋的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