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居正为何对海瑞弃而不用:官场凭道德远不够

张居正为何对海瑞弃而不用:官场凭道德远不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903 更新时间:2023/12/23 8:57:09

张居正海瑞的弃而不用是理智的,在封建官场中要干大事,仅仅凭道德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对这点张居正深有体会,他在官场上的发达已证明了要有大的作为,是不能保持个人品德的高洁,有时还得不择手段,自污名节。

张居正和海瑞几乎是同时代的人,他们都是在嘉靖皇帝当政时步入政坛。而且两人有过交往。《明史》记载:“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

此时,两大名臣的权势是天壤之别,张居正以帝王师的身份为首辅,权倾天下,万历皇帝几乎是个摆设。而海瑞在官场却是空前的寂寞,作为以耿直忠贞之名闻于天下的道德楷模,海瑞的作用仅仅是个符号,他在政坛没有朋友,更不可能有党徒,自己的政治抱负没有实现的平台。

张居正因为害怕海瑞的“峭直”,尽管面对舆论高度地推崇海瑞,但是就是不重用他。为此后人很是诟病张居正,认为他心胸狭窄,嫉妒海瑞,拼命地打压海瑞。

我以为张居正作为明代见识和能力首屈一指的政治家,其在政坛上炉火纯青的权术,海瑞望尘莫及,以海瑞这种个人道德高洁得让人不敢亲近的官场异类,在那个大染缸里面,不可能威胁张居正的地位。张居正根本不用担心海瑞这个政坛的“低能儿”在权位上超越自己,他唯一担心的是,这个连皇帝都不怕的死倔老头,一旦进了中枢,又是以道德的标准来对待政治,对张居正的政策横挑鼻子竖挑眼,闹得朝野都知道,而且同情或支持海瑞。有道德洁癖的人,很容易获得舆论的支持,但让他真正去办大事,可能处处碰壁,从而一事无成。

张居正对海瑞的弃而不用是理智的,在封建官场中要干大事,仅仅凭道德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对这点张居正深有体会,他在官场上的发达已证明了要有大的作为,是不能保持个人品德的高洁,有时还得不择手段,自污名节。

对张居正的品行,史家一向评价不高。奸臣严嵩当政时,“嵩亦器居正”。徐阶代替严嵩为首辅后,同样“倾心委居正”,这左右逢源的水平可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高拱秉权后,“两人益相密”。可是高拱是横亘在他面前的石头,不扳倒高,他不可能成为首辅。于是他又私下里结交司礼秉笔太监冯保。“神宗即位(万历帝),保以两宫诏旨逐拱,事具拱传,居正遂代拱为首辅。”

可见,张居正的政治品德实在不怎么样,怎样对自己有利他就怎样干,毫不在乎什么名节。在个人的私德上,他也做得不怎么样。他好色纵欲,因为常服春药,大冬天都满脑袋冒热气,不能戴帽子。父亲死了后,为了权柄不落入他手,和冯保共同策划,促使皇帝下达了“夺情”的旨意,在父丧期间依然紧握手中大权。明代是非常推崇孝道的,士大夫在父母丧后,必须丁忧三年。而且他也不清廉,属下的官员贿赂他的财物不计其数。

就这样一个公德和私德一无是处的人,却是奠定大明短暂中兴的大政治家。他推行的“一条鞭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明史》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评价他“通识时变,勇于任事”。

当然,因为二十一岁以前的万历皇帝一直生活在张居正的阴影下,对他有着父亲般的畏惧,所以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终于爆发了,抄没他全家。生前震主的权威,终于在死后引起了祸患。

张居正是个悲剧人物,无论是他生前的作为还是死后的子孙的遭遇。可是在那个时代,张居正不这样做,他能掌握权柄,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吗?海瑞的遭遇便是很好的说明,个人的品德只有符号意义,在权力场中是苍白、不堪一击的。张居正死了,应该没人挡海瑞的路了吧。可是,“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

这样的官员,没人喜欢他,只能弄到南京去做个闲官,谁在他手下当差谁倒霉。海瑞这样的人注定是“瓠瓜”,系而不用。孔孟以来,中国儒家所推崇的伦理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和政治目标的实现总是矛盾的。儒家对士人有着道德的高标准要求,可是如果真的成为道德完人,在政治场上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作为。孔子孟子一生政治上不得意,如果他们真的像张居正那样掌握了极大的权力,还能说“仁者爱人”,“吾养吾浩然之气”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巧施妙计登君位 孔子眼中最伟大的霸王横空出世!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子启发因材施教,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不是孔明施妙计

    在郑庄公“昙花一霸”之后,九五之尊的周王室开始歇菜了,不但歇菜,更没诸侯拿他当盘菜。之后的多年,是各路诸侯相互争雄的时代。霸王是人人都想当的,麻烦是大家相互找的,周天子是没人拿着当盘菜的,大抵就是这期间的主要特征了。但第一个当上霸主的,却是郑庄公当年的“小弟”——齐国。当上霸主的人,就是春秋五霸之首

  • 解密:著名清官海瑞为什么不敢写帮助他的同僚?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邹元标为张居正翻案,海瑞经历了几个朝代,清官情结从何而来

    公元1566年,即嘉靖四十五年,时为户部云南司主事的海瑞看不惯明世宗荒废朝政,但问鬼神不问苍生,各地官吏也投其所好,经常进奉一些所谓的祥瑞之类的东西,朝中也无人敢直言相劝阻,于是海瑞自备好了棺材,上书明世宗,其书名为《治安疏》,奏章写的十分直接,口气也十分严厉,不给皇帝留面子,指出了当时朝政的许多缺

  • 解密:朱元璋传位皇太孙朱允炆的惊人内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朱允炆为什么能当皇帝,朱元璋孙子朱允炆

    朱棣的血统带来麻烦朱棣和朱元璋是同类,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炆杰出,更适合当皇帝。但是,血统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他真的是龙子吗?江山当然只能交给亲生骨肉坐,必须是纯种的龙种,就是说是马皇后所生。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跳不出这个框框朱棣可能不是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朱棣接班。

  • 解密历史: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为什么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一生未娶的原因,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在中国古代,皇帝便是九五之尊,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及女人。有的皇帝因为红颜而放弃江山、有的皇帝因为妖后而使王朝泯灭,但也有这样一位皇帝,创千古大业,不缺美女,但却终生未立皇后。他就是秦始皇。秦始皇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

  • 康熙到底想传位给谁?是否属意于四阿哥胤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为什么传位给十四,康熙传位四子还是十四子,顺治想把皇位传给谁

    康熙帝,爱新觉罗氏,名玄烨,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如果说他是我国最出色的皇帝,一点也不为过。康熙大帝智擒鳌拜,平定三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大破准噶尔,这些伟大事件想必人人都知道,但是谈到传位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争议,下面说一说小编自己的看法,仅是个人意见关于立长问题,不难看出长子却是很得宠

  • 惊!慈禧陵墓陪葬品是大清有史以来最为奢华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成吉思汗陵墓陪葬品,秦始皇陵墓陪葬品,秦始皇陵陪葬品有哪些

    慈禧活着极尽奢靡,死后当然也不含糊。在慈禧的陵墓里,仅是用来“填空”的珠宝就价值223万两白银,更不用说其他。其陵墓修建得富丽堂皇,装修费用和陪葬品的总价值高达数亿两白银,堪称大清之最。李莲英写的《爱月轩笔记》中,详细记载了慈禧随葬的种类、数量、位置、以及价值等,看起来令人瞠目结舌。慈禧的棺材里,底

  • 多尔衮墓被盗案:为家族后人所为 曾轰动京城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多尔衮是康熙的什么,多尔衮的福晋有几个,为什么掘坟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1650),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顺治七年(1650)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重葺墓地,评价

  • 清朝对官吏的高压:李鸿章欲重修圆明园被降职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清朝剧的人,对清朝司法官吏的印象应该都有些许,总觉得他们十分威风:衙门一开,两旁差役手持棍棒,敲打着地面,一声声“威武”,制造一种肃杀气氛,吓得小民们战战兢兢,两股战战,然后大人坐在上面用惊堂木一拍,或者将竹签往下一扔,好不威风。然而,历史永远比戏曲复杂;存在永远比虚构深沉,真正的清朝司法官吏,

  • 解密历史上真实的“芈月”:曾出手救出秦惠文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大揭秘全集视频,历史之谜,不为人知的真实历史事件

    电视剧《芈月传》来势汹汹,刚一上线,即引起广泛关注。也难怪,电视剧《芈月传》刚刚开拍时,就新闻不断,还有好多人对“芈月”的“芈”怎么读争论不休,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半”的繁体字呢。再说,《芈月传》是根据蒋胜男同名小说《芈月传》改编的,小说的最初名为《大秦宣太后》,系《甄嬛传》原班人马打造——由郑晓龙

  • 揭秘慈禧的另类爱好 爱读鬼故事 常当编剧导演!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经典传奇讲恐怖老宅,慈禧的性格是怎么样的,慈禧墓为什么不开放

    这一天的经历都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我被一群几乎与世隔绝的宫廷女性包围,她们和世界上各地的女子一样好奇心极强,围着我问来问去。庆王年轻貌美的四女儿是个寡妇,她问我: “你果真在欧洲长大并读书的吗?我听别人说,喝了那个国家的水就会把自己国家的一切都忘记。你会讲他们的语言,是因为喝了他们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