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仁宗轶事:尊师送字不画马 太监索字争宠酿祸端

宋仁宗轶事:尊师送字不画马 太监索字争宠酿祸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178 更新时间:2024/1/10 23:52:39

仁宗赵祯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做了皇帝后,虽勤于政事,却没有放弃自己以前的业爱好--绘画,处理完政事后,依然喜欢拿起画笔画上几笔。赵祯最喜欢画的是马,闲暇的时候,他总是不断地画马。当时,许多大臣太监纷纷收藏他画的马,期待以后能增值。赵祯的老师也赵祯求一马图,赵祯笑着说:“我怎么能给老师一匹马呢?我给老师写几个字吧。”说完,就写了“寅亮天地弼一人”八个大字给了老师。别的大臣知道了这件事,纷纷向赵祯的老师道贺。

赵祯的身边有一个太监,叫周怀政,赵祯做太子时,曾经开玩笑地喊周怀政为“哥哥”。周怀政觉得自己跟赵祯的关系非铁,那天,他听说赵祯给老师写了几个字作为赏赐,为显示自己在赵祯面前非常吃得开,周怀政也请赵祯给他写几个字。赵祯笑了笑,说:“我给你画一匹马,行吗?”周怀政忙说:“我想要您写的几个字!”赵祯皱了皱眉头,拿起笔给周怀政写了“周家哥哥斩斩”几个大字。周怀政看了,大为惊慌,可是,转念一想,觉得这是赵祯在和自己开玩笑。他想,自己跟赵祯的关系这么好,赵祯不会斩杀自己的。于是,周怀政收好了“周家哥哥斩斩”这几个字。

不料,赵祯写的“周家哥哥斩斩”后来真的把周怀政推上了断头台。周怀政为了个人私欲,竟然要谋杀宰相,阴谋败露后,周怀政被捉,被定为死罪。在监斩台上,监斩官宣读了当初赵祯写的“周家哥哥斩斩”,然后对周怀政说:“你身为太监,自恃侍候太子有功,竟然敢和国家大臣争着炫耀自己,其实,这几个字早就说明了你必被斩杀,你却执迷不悟,真是死有余辜!”周怀政惨笑着说:“我当初若是要一匹画的马就好了,我好糊涂呀!”

周怀政死后,赵祯有很长一段时间不再画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仁宗立储风波:常年无子曾遭遇骗子冒充私生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是两宋时期乃至历史上都获评价很高的皇帝,他宽恕仁厚,节俭爱民,然而,宋仁宗的一生却充满着悲情色彩。他一出生,就被从生母怀里抱走,成为与自己并无血缘关系的刘皇后的养子,直至生母死后数年,才得以相认。他的身世,也被后人改编成为著名的戏剧故事《狸猫换太子》,在民间广为传唱。做了皇帝后,妃嫔众多的仁宗

  • 宋仁宗为何被认为是明君?因其严格遵守制度规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宋仁宗赵祯不算是个牛气的皇帝:第一,他没怎么开疆拓土,祖先传给他多少领土,他传给后人多少;第二,对于发展经济,似乎也没有什么高妙的思路。然而,宋仁宗却被视为历史上少数明君之—,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懂得“自守之道”。所谓“自守之道”,指的是一个人对某种良好品质的坚守,无论外界如何改变,自己的内心始终如一

  • 喜怒无常的宋高宗:竟因一句话将宠臣扫地出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喜欢养鸽子,经常亲手侍弄。有个儒生听说这事后,写了首诗:“鹁鸽飞腾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工夫。何如养个南飞雁,沙漠能传二帝书。”意思是皇帝天天侍弄的鸽子,只能在京城附近绕绕圈子而已,倒不如养大雁,因为大雁善飞,南归之时,说不定还能带回被金人囚禁在北方的徽、钦二帝的音讯呢。诗歌讽刺了赵构不理国事、偏

  • 司马错功劳不亚于商鞅:曾提议“西进“造福秦国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

  • 秦昭襄王嬴稷的功绩:被历史忽视的战国一代雄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一直以来,秦昭襄王都没有被史学家推到前台,但如果没有秦昭襄王,秦朝统一至少推后几十年,这是他在位的时候秦国成为最具实力统一的国家,但他在历史上却不怎么出名....我们应该还原这一代雄主真实的面貌... 秦昭王嬴稷,这个人历史上对其正面评价甚少,知名度也很低。原因是:战国策记载其母宣太后,其舅魏冉专政

  • 名不副实的亚父范增:真实能力无法和张良相比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楚汉之争,占有绝对优势的项羽却败在了刘邦手中。人们总结项羽失败的原因,除了政治军事方面,更多的集中在用人方面。应该说,从古到今,这种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刘邦当了皇帝,在和群臣议论得失天下时,高起、王陵说项羽“妒贤嫉能”,刘邦自己也说张良、萧何、韩信这三杰能为他所用是夺取天下的原因所在。刘邦特别提到了

  • 八阿哥胤禩:康熙儿子中最优秀、最有才能的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皇帝,有30多个儿子,存活下来的有24个。在这24个儿子中,有整日里提笼架鸟斗蛐蛐的贝勒贝子,有潜心读书的亲王,有工于心计争储的亲王等等。在康熙帝所有24个皇子中最优秀、最有能力的当属第八子,爱新觉罗·胤禩。爱新觉罗·胤禩就是那位被大家所熟知的“八爷党”老大,有贤王之称的“八爷”。胤禩的母亲卫氏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和和珅并非争锋相对的仇敌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对清朝名臣纪晓岚的了解,都是来自于电视剧《铁嘴铜牙》,因为这部剧中纪晓岗代表忠臣和臣贪和珅的斗争,真是精彩了。但是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是这样的吗。其实,历史上,纪晓岚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晓岚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

  • 明朝名臣刘大夏:祖孙三人都是明朝知名的廉吏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刘大夏(1436-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死后明朝廷赐谥忠宣,故世称刘东山、刘忠宣。仕明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四朝,历官皆著政声,朝廷嘉奖,百姓颂扬,“虽妇人女子皆知其贤,无毫发可议。”明孝宗察其“廉且练事”,为官之清廉,办事之干练,皆远超其他大臣,遂倾心倚重,刘大夏也竭诚辅佐,贡献颇多,成

  • 汉朝宣帝名将赵充国 :靠屯田政策平定羌人部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河湟一带,羌部落酋长提出要渡过湟水,去北边放牧,西汉朝廷还没反应过来,他们就已经渡河北去。渡河之后,羌族首领与先零首领订立盟约,并且向匈奴借兵,共同对抗西汉。汉宣帝问满朝文武,谁可担当平定边关的大任,七十多岁的老将军赵充国站出来说:“最佳人选当然是我。”但赵充国到了边关后,却没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