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大明忠魂,也是大明铁骨,37岁惨死震慑朱棣

他是大明忠魂,也是大明铁骨,37岁惨死震慑朱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17 更新时间:2024/1/8 23:30:58

核心提示: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为与其侄子朱允炆争夺王位,并以讨伐削藩大臣齐泰等人为借口,从北京发兵南下“靖难”。兵至济南时,铁铉在大明湖誓师,抵抗燕军南下。

大明支柱

铁公祠,位于山东济南的大明湖边,是为纪念忠义不屈的明代兵部尚书铁铉而建的祠堂。铁铉,今河南人,性刚决情,熟通经史,深受明太祖朱元璋赏识,赐字为“鼎石”,朱元璋死后,长孙朱允炆登基,任铁弦为山东参政。

誓死守城

1399,燕王朱棣(建文帝的叔叔)在北平起兵发动叛乱。朱允炆派大将军李景隆讨伐,李景隆战败,河北及山东守军皆望风而溃。次年四月,朱棣包围了济南。危急时刻,正在外地运送粮草的铁铉火速赶赴济南,与盛庸歃血为盟,拒绝投降,约定死守城池。

济南解围

朱棣见招降不成,便以重兵围城,铁铉伏在城头,大骂朱棣反贼。朱棣大怒,并用数门大炮轰击城内,铁铉将朱元璋的画像与灵牌悬挂城头,燕军不敢开炮,济南城得以保全。相持之间,铁铉又出奇兵,袭击燕兵,大破燕军。九月四日,燕军退兵,济南解围,得以免受战火的百姓于是称铁铉为“城神”。

骂声不绝

1402年,燕军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最终攻占京师,朱棣自立为帝,铁铉在淮南(今安徽)被俘,被押送到京师,铁铉见朱棣时,骂不绝口,站而不跪。愤怒的朱棣令人割下铁铉的耳朵、鼻子,煮熟后塞入他口中,问他滋味如何?铁铉厉声说,忠臣孝子的肉有什么不好吃?盛怒的朱棣命人将他凌迟处死,而且还吩咐人架起油锅把铁铉炸了,朱棣怒道:活着叫你朝拜我你不肯,炸成骨头你也得朝拜我!

凌迟处死

铁铉确实骂了朱棣的,而且是“骂不绝口”——(《明史》)。从朱棣愤怒到把铁铉一寸一寸地凌迟,然后再投入油锅中煎炸来看,铁铉的骂也是够狠毒的了。所以,朱棣将铁铉的家族全部屠灭的时候,独留下他的三十五岁的妻子和两个女儿,送到“教坊”里当婊子,让一群大兵们代表自己发泄。

真实教坊

鲁迅先生在《病后杂谈》里介绍说:“那时的“教坊”是怎样的地方?——罪人的妻女不仅在那里等待嫖客,而且还要‘转营’,到每座兵营里都去几天,目的是在让她们被更多男性凌辱。以士人之女、名门之后而沦为妓女,那下场要比一般家庭的女子更难承受,她们成为各类男人的性奴隶的结局是无法避免的。

迟来正义

朱棣死后,他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并下诏:建文帝臣子的家属,在教坊司为娼者,都赦免为平民。这仁政行得太晚,建文诸臣的妻女已经受了20年的非人凌辱,死的死,老的老,活着的利用价值也不大了,而这时生下的“小龟子”和“淫贱儿”都已不知多少了。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5千明军单挑8万清军,李自成称其爷爷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卢象升能力出众,为人正直,作战敢于效死命,身先士卒,在治军上也很有一套,擅长培训出纪律严明战斗力顽强的军队。在我看来,是足与岳武比肩的民族英雄。一座祠堂在江苏宜兴市的东关桥南边,坐落着两座祠庙,一座是周王庙(周处),另一座是卢忠肃公祠(卢象升)。对于周处,因其斩蛟射虎的千古传奇,在宜兴称得

  • 揭秘雍正为何打破原有丧葬制度而选清西陵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皇帝选陵墓也是有不少讲究,雍正对这件事也是煞费苦心,但是他为何打破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丧葬制度选在清西陵呢?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初七,康熙驾临京城郊外的畅春园。十三日戌刻(晚十点左右),康熙皇帝驾崩。经过隆科多、年羹尧等文臣武将一连七天的秘密筹划与鼎力相助,皇四子正式登基坐殿,

  • 揭秘:明朝史上的铁骨忠臣铁铉是因何而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铁铉,河南人,洪武年间,铁铉在国子监读书,因熟通经史,成绩卓著,而被朱元璋直接授予礼科给事中之职。此后他又调任都督府断事,在审理一件悬案时,很快就做出了公正的判决,因此朱元璋非常高兴,赐予他 “鼎石”的表字,希望他成为大明的鼎石。朱棣起兵1398年建文帝即位后,铁铉升任山东参政。1399年7月燕王朱

  • 赵构靠1只猫和10个处女做了皇帝 建立盛世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自赵光义开始到靖康之辱,宋朝的皇帝就没有一个出自于赵匡胤这一支,“靖康之辱”时,宗室多人被俘,赵光义子孙几乎覆灭。康王赵构逃过一劫,后登基称帝,是为宋高宗。赵构儿子元懿太子又因为苗刘之变而死,在以后的多年里,赵构一直试图再生,可惜没成,无奈之下,赵构只能从太祖那一支里选个接班人。直接说肯定不行,所以

  • 霍去病:堪称一生“东方不败”的汉朝战神传奇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父亲是个小吏,母亲是公主的女奴,生下来之后,他爹还不敢承认,所以霍去病的身份只能是私生子。 汉武帝曾经想教他兵法,但霍去病不学,还说:“知道战略大概就行,学什么兵法啊。”不学不代表不行,霍去病用他的经历告诉世人什么叫天才。元朔六年,17岁的他带着八百骑兵,奔袭数百里,杀敌2028人,其中有匈奴的相国

  • 常胜将军打败赵子龙更是诸葛亮最器重的接班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看三国演义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五丈原病危时,将自己的生平所学全部传授给了姜维,诸葛亮为什么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一个降将姜维,而且连“连弩”之法图本都悉数传给了姜维。除了自己的儿子,诸葛亮帐下将军有忠有勇无数,唯独传给姜维,可见诸葛亮对姜维的信任和厚爱。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那么器重姜维呢?姜维又何德

  • 司马懿的权术傲视群雄 是三国最后的赢家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以退为进的政治谋略 以退为进是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佛家有一首叫《插秧偈》的歌:“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勇往直前容易,退一步却很难,但是诚如佛家所言,如果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那世界并不圆满,因为它只有前面的一半,而没有后面的一半。在三国群雄中,有一个人

  • 揭秘:大清第一帝努尔哈赤坎的一生坎坷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出生于公元1559年,活到68岁,高寿啊。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真部落长大父亲有地位,但也是个穷人从小丧母,继母对其非打即骂,12岁便外出干活养家采木耳、弄蘑菇、挖人参、砍个木头,就干这些...小小年纪就混社会了尝尽人情冷暖啊,努尔哈赤女真语的意思是:野猪皮(啥?)道理其实跟汉族起名差不多,以前

  • 惊!雍正让官员回家反省3年 归其原因只因一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还是雍亲王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兄弟们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就经常出去躲清静,深入民间,微服私访,一来了解一下普通子民的生活,二来结交天下豪侠、智者,以备不时之需。比如,野史中记载的那个助他登上大位的邬先生,就是这样获得的。雍正尤其喜欢游江南,因为那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而且也容易遇上智谋之士。

  • 抗倭名将俞大猷和戚继光齐名曾勇敢单挑少林寺!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起明朝抗倭名将,众所周知有戚继光,但有一人和戚继光齐名,在抗倭方面的功劳也不少,而且他本人也是传奇人物。 这个人就是俞大猷。俞大猷和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他手下的“俞家军”也是一支劲旅,曾经吓退过敌人,可见有多厉害。俞大猷的个人成就也很高,他写过很多诗词,这些诗词大多气势豪迈,颇有苏辛之风。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