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司马衷是脑残皇帝 他是西晋之乱的罪魁祸首吗

为何司马衷是脑残皇帝 他是西晋之乱的罪魁祸首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50 更新时间:2024/2/5 19:58:54

西晋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王朝。西晋统一的时间短,公元266年到316年,共计51年,共5位皇帝,如果从灭东吴开始算起,则仅37年。本来时间就短,而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除了晋武帝司马炎立国初期似乎励精图治外,之后的这段时期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这个王朝。司马炎当政后期,他就开始腐化堕落,之后历经贾后乱政、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从内乱到外侵,一个比一个乱,一直没消停过,直到亡国。王朝如此之乱,受苦其实还是老百姓。

(图)西晋地图

所以,西晋无疑是中华史上最差的王朝。那么,西晋为什么这么差?我觉得跟一个人脱不了干系,这个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司马衷的白痴应该能上中国皇帝白痴排行榜的前三甲。白痴就是傻瓜、傻子,用现代流行的话来讲就是脑残。那么,他真的很脑残吗?

是。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何不食肉粥”。有一年闹饥荒,到处都是饿死的百姓,饿殍遍野,惨不容睹。有人把这个情况向司马衷汇报。他听完后大笑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没米饭吃就吃肉粥嘛”。这可真是让我们哭笑不得,这就是脑残的逻辑。

还有一年的夏天,司马衷和随从们到花园里游玩。听见池塘里传来阵阵青蛙“呱呱”的叫声,于是他就问身边的随从,“那个呱呱叫的青蛙,是为公还是为私啊”。这一问,随从们都莫名其妙,青蛙叫跟公私有毛关系。但是,又不能不回答,于是一个人就说,“君上,在公家的地上叫,它就是为公,在私人地上叫,它就为私”。这回答的也是莫名其妙。但是,司马衷听了这个回答,很满意。

(图)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

就是这样的脑残,却当上了皇帝。这不得不让人疑惑,难道他的老爸晋武帝司马炎也是脑残?不知道他的儿子智商有问题吗?

晋武帝司马炎大抵是知道自己儿子有点“问题”的。话说有一次,司马炎为了测验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问题来考他,让他在三天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目以后,两眼一抹黑,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不知道如何作答。

虽然他傻、白痴,但有一个人不傻,这个人不仅不傻,而且非常聪明,简直聪明的过头了,甚至聪明的阴险阴毒,这个人就是他的老婆,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一代毒后贾南风。贾南风听说后,便立刻找“枪手”来解答。解答完后就让司马衷照着抄写了一遍,然后送到晋武帝司马炎手里。司马炎一看还行,认为自己儿子的思维还是很清楚的,也就放心了。

这恐怕只能当故事看看,在家里考试,又不派人监督,这叫考试吗?所以,司马衷能当上皇帝还是由于祖宗之制和杨皇后的力保。因为司马衷是嫡子,他是司马炎和杨艳皇后的亲生儿子。司马炎和杨艳皇后有三个儿子的,司马衷排行老二,皇位本来不是他的,因为他不是嫡长子,不过他的大哥不幸早逝了,按照辈分自然轮到他了。

呵呵,老天爷垂青。甚至坊间还有传闻说,晋武帝司马炎喜欢自己的孙子司马遹(司马遹是司马衷和小妾生的儿子),为了能让自己的好孙子继位,所以,立他的老爸司马衷。像这样隔代传,后来也有,比如康熙立雍正,有人说是因为康熙喜欢雍正的儿子乾隆。至于真伪,我们就不用去考究了,反正最后司马衷是顺利继位了。

(图)晋惠帝司马衷(259年-307年),字正度.

不过这位白痴继位后,最高兴的恐怕不是他自己,而是他的老婆贾南风。因为他脑残、白痴、傻乎乎的。这样的人掌权后,自然难有作为和主见,因此,真正有权的恐怕是司马衷信任的人。而司马衷能信任也只能是自己的老婆贾南风,刚好他自己的这个老婆很聪明。老天爷安排真是太绝妙了。更绝妙的是司马衷的老婆本来不是贾南风,而是贾南风的妹妹。当年司马炎为自己的儿子找老婆的时候,本来是有两个候选人的,一个是贾家的女儿,一个是朝中另一位重臣的女儿。但贾家势大,最后贾家胜出。贾家胜出后,欲让二女儿嫁给司马衷。但迎亲的人来到贾家后,看到二女儿太小,小到连嫁衣都穿不上。因为贾家的女儿本来就矮小,加上年纪不大,就越发的矮小。最后只好让大女儿也就是贾南风顶上,贾南风刚好穿上了,于是阴差阳错的跟司马衷结婚了。这可真是鬼使神差,天意如此。

司马衷和贾南风这种搭配,挺般配,算得上“门当户对”。因为贾南风无论是阴险狠毒、工于心计,还是相貌之丑陋,都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都能上排行榜前三甲。白痴配丑女,傻瓜配坏人(请读者朋友们宽恕我的出言不逊和歧视)。这难道不是天意是什么?这岂能不是缘分?

(图)八王分封图

天意弄人。

更弄人的是司马衷还真的是一直被人“玩弄”。公元290年,司马衷31岁继位,到公元307年,司马衷逝世。在司马衷当政的这十几年里,他完全是一个傀儡。先是自己的老婆贾南风乱政,后来曾经一度被赵王司马伦废掉,囚禁于金墉城,之后又复位,复位后也没权,依然是傀儡,真正掌权的是那些乱政的“八王们”,“八王们”是“你方唱罢,我方登场”。

其实,现代有些学者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司马衷也不完全算白痴,最多算智商偏低。由此看来,他也挺悲哀的,被人玩弄去玩弄来,最后弄得死因成谜。为此,我们也只能为他叹息一声了。不过也正是由于他的白痴,没有能力掌控政局,才造成了西晋政局混乱,朝纲紊乱,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所以,他确实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晋惠帝司马衷真的就是西晋之乱的罪魁祸首吗?

司马衷脑残恐怕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封建制(分封制),是司马炎的错误。因为他违背历史的潮流,大肆的分封司马家族的人当王。这些司马的封王们,有实有名,集军政大权于一体,这简直就是割据政权,俨然于当年的西周封建。西周封建制的结果是到了春秋战国,礼坏乐崩,诸侯争霸争雄,互相厮杀。始皇帝陛下兼并天下后,不再封建,封建制已经不符合历史潮流,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是天下大势。司马炎以为分封自己司马家的人,就不会出问题,没想到出问题就是自己家里人,八王之乱之所以敢乱就是因为有权有兵马。大一统是天下大势,皇帝只有一个,人人想当,哪怕是自己人干掉自己人。这岂能不乱?

所以,西晋之乱的真正原因在于封建制,在于司马炎,在于倒行逆施。晋惠帝的白痴无能只是导火索和表面,历史上白痴无能的皇帝在明朝比比皆是,然而明朝国祚却有二百多年,并没有因为皇帝的白痴、昏庸而马上亡国。这都可以佐证。

最后,还是为晋惠帝司马衷叹息一声,还他一个历史清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赵匡胤为什么是最具侠义心肠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是一个非常大气的政治家。这种大气建立在他对人情世故烂熟于心、对宏观大势与人的微观心理都具有极强的洞察力上,因而显示出一种特别富有人性魅力、在历代帝王中极其罕见的王者风范。一、侠义质朴的性格 赵匡胤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赵弘殷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手下的大将。有道是虎父无犬子、将门无庸辈,赵匡胤从小

  • 班超传奇一生:如何投笔从戎征服了55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班超一家子都是牛人,他爹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学家,写成了《汉书》。班超刚做官的时候,也就是抄写文书,但他不甘心这样下去,于是投笔从戎,参军去打匈奴。从此,他开始了传奇的一生。班超出使西域的鄯善国,但鄯善国和北匈奴有来往,对班超等人不客气。班超召集部下36人,夜袭击北匈奴的营地。班超亲

  • 太平天国奇男子石达开:凌迟一百多刀 一声未吭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这是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与苗族同胞欢聚时的即席赋诗,此诗同时也抒发了他的鸿鹄之志。石达开文学才华极高,他应该算得上完美的人了。1847年,33岁的洪秀全和32岁的冯云山到贵县(广西贵港)访问一个人,邀其共图大事,最终,这个16岁的少年答应

  • 清朝康熙帝为何要废除长城?只为实现国家大一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长城宛如一条游龙,横亘东西万余里,雄踞于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虽然它早已化为历史的陈迹,却是中华民族引为自豪与骄傲的象征,历代沿用长达两千余年,至清康熙时,长城终被废弃。那么,康熙帝为何废长城?秦筑长城,别内外,界“中国”当秦始皇吞并六国、大行“包举宇内”之志时,其宿敌匈奴正纵横于北方辽阔的

  • 子不如父:吕布典韦的后代为何不是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熟读三国演义有一种说法,叫“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就是说吕布赵云典韦的功夫天下无敌,那么这些人的后代,为何不堪一击。难道这些常年征战在外的将军,不能对自己的儿子指点一二,要知道知子莫若父,自己把自己的一身本事给自己儿孙,难道不是对儿孙的最好回报吗?其一,名将们都忙,常年奔波在外,他们公务

  • 揭秘:厚黑鼻祖朱元璋有着怎样的发迹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贫苦,当过和尚,无奈之下投身在抗元重要领袖郭子兴的麾下,不久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干。作战勇敢,颇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还很讲义气,这一切都让他用了崇高的威信。欲擒故纵朱元璋曾做过郭子兴的亲兵长,他不象其它的士兵,从不贪图财物。每次得到战利品就首先献给郭子兴,如

  • 皇帝儿子不好当:刘邦有哪些儿子死的很难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的儿子贵为皇子,除了刘恒、刘盈做了皇帝,大儿子拍吕后的马屁,其他的都死得很难看,包括吕后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庶出的长子是齐悼惠王刘肥;次子孝惠皇帝,是吕后的儿子;三子是戚夫人的儿子赵隐王如意;四子代王刘恒,后来被立为孝文皇帝,是薄太后的儿子;五子梁王刘恢,吕太后当政时被改封为

  • 大名鼎鼎却不知其名!究竟谁才是真的燕昭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一位杰出的君主,即位于燕国面临危难之际。由于他发愤图强,礼贤下士,历二十八载之艰辛,终于使燕国由弱变强,一举击败了强敌齐国,洗刷了燕国蒙受多年的耻辱。为此,历史给予他好评,唐代大诗人李白《行路难》一诗中“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的诗句,也是对他的称颂。燕昭王在历史上无

  • 刘备为何要起用年轻将领魏延?魏延有何特殊能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不过当初在刘备手下并不起眼。不仅地位不高,而且出身贫贱,这样的人如果能受人重视,说明刘备不是一般的人物。那时候,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

  • 齐桓公为何被活活饿死?还被康熙当成了教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令康熙皇帝掉泪的一位英雄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小白——齐桓公,他悲惨的暮年,令康熙有同病相怜之感。当时,诸位皇子贝勒,正在明争暗斗,对皇帝宝座虎视耽耽。年老体衰的康熙担心自己成为“齐桓公第二”。齐桓公,曾是春秋时期“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重量级人物。当然,这种威望和实力绝不是吹牛骗来的,谋臣管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