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广为夺皇位“性压抑” 继位后终露荒淫本性!

杨广为夺皇位“性压抑” 继位后终露荒淫本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3 更新时间:2024/1/17 9:18:41

隋炀帝杨广是个臭名昭著的衣冠禽兽,荒淫、奢靡、残暴……这是世人皆知的一面;话说回来,他能爬到皇帝宝座上,绝非运气,而是苦苦地下过一番功夫,那种暗中咬牙的韬养手段的确是千古少有。

隋朝的历史典籍里储存了杨广为老爹杨坚特制的“迷魂汤”,儿子冒充傻瓜、模仿父亲,你喜欢什么,我做什么;你反感什么,我远离什么,他一辈子的赌注都押在了“装孙子”的策略上。作为开国皇帝的杨坚,英雄一世,洞若观火,可惜,肉眼凡胎的英雄毕竟受不了投其所好、几十年如一日的恭维,在喝完杨广献上的迷魂汤后,杨坚最起码的判断能力彻底丧失了。

以无道昏君、荒淫无耻等传统语汇来简单界定隋炀帝未免流于脸谱化,他滴水不漏、持之以恒的韬养策略,是英雄想象不到、谋臣预防不了、同侪模仿不来的。《资治通鉴·隋记》中,杨广与哥哥杨勇掰腕子,杨广又同杨坚唱对手戏,这些情节罕见而精彩。杨勇不是在争宠,倒像故意和父亲斗气儿,杨坚腻味什么,他就干什么;本来好好的太子当着,折腾了几个回合,手头儿的政治资本赔了个一干二净。

大哥杨勇天性好色,家里有的是漂亮姑娘,他天天喝酒行令,花天酒地,这正是皇帝老子最腻味的。小弟杨广就大不一样了,从实质上说,兄弟俩没有一个好玩意儿,但是,杨广狡猾,知道怎样韬光养晦,逢场作戏。他不但故意使用简陋古拙的日常用品,还布衣素食,不近声色犬马,给人艰苦朴素的印象。连皇后都称赞杨广是个非常贤德的好孩子,这样的好孩子,皇帝能不待见吗?

在声色方面,杨勇放纵,气死了自己的小老婆,不听下属的劝谏,落了个“进淫声,秽视听”的臭名;杨广则收敛,老老实实地守着一个老婆,甚至拿丑女人、破幔帐装点门面。应该承认,杨广是个多才多艺的家伙,他家的乐器能落满积尘,堪称是一流的表演艺术家。在待人接物方面,兄弟俩的悬殊就更大了。杨勇牛气,一副“我是太子,我怕谁”的嘴脸;杨广和气,没有不拜的庙,没有不烧的香,即使奴仆随从也不得罪。看来,他伪装本性的手段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杨广曾流着忠厚的眼泪向独孤皇后说太子要加害自己的坏话,枕边风一吹,杨坚也嫉恨上了;再掺和上原来的宿见,他终于对杨勇下了虎毒食子的决心,在与宠臣杨素谈话时,杨坚明确表示:“我恒畏其加害,如防大敌;今欲废之以安天下!”杨勇终于成了斗败的鹌鹑,他也开始模仿杨广,做艰苦朴素的姿态,“于后园作庶人村,室屋卑陋,勇时于中寝息,布衣草褥,冀以当之。”显然,已是亡羊补牢。和老谋深算的杨广相比,杨勇是政治上的弱智。隋文帝罢黜太子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看来,群众的眼睛不总是雪亮的,“民意”也有靠不住的时候。最后,苦了太子,也害了皇上。英雄一世的杨坚还是没有逃过自己布下的权力棋局,当他忽然成为事后诸葛亮的时候,厄运已经在床塌一侧守候多时了。在老皇帝奄奄一息时,他的小老婆陈夫人也被禽兽杨广惦记上了,好色的杨广终于按捺不住蓬勃的性欲,开始肆无忌惮地调戏父亲的小妾。乃至,亲爹还没晏驾,儿子就迫不及待地与陈夫人同床共枕了。

绝望的老皇帝行将就木,毫无办法,他只能躺在床上恶毒地诅咒乱伦的杨广是“畜生”,埋怨死去的老婆误国,妄想被废的太子救驾……遗憾,一切都是徒劳。苦心经营多年的杨广羽翼丰满,老爹已经被他彻底架空了。话又说回来,即使杨坚重新控制时局,又有什么作为呢?起用杨勇未必是隋朝的福音。一个刚愎自用、贪恋声色的年轻人,同他的弟弟相比,不过是伪君子和真小人较劲儿,说不上谁比谁更祸国殃民。这只能怪历史不给杨坚机会,刚做了一帝,恰当的继承人便断子绝孙了。

《资治通鉴·隋记》微言大义,隋文帝的结局被二十几个字的短句子一笔带过:“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看似不动声色,其实暗藏杀机。权力中枢的宫闱始终按照自己的行为准则办事,莫名其妙的死亡总有心照不宣的背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何司马衷是脑残皇帝 他是西晋之乱的罪魁祸首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西晋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王朝。西晋统一的时间短,公元266年到316年,共计51年,共5位皇帝,如果从灭东吴开始算起,则仅37年。本来时间就短,而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除了晋武帝司马炎立国初期似乎励精图治外,之后的这段时期可以用“乱七八糟”来形容这个王朝。司马炎当政后期,他就开始腐化堕落,之后历

  • 揭秘:赵匡胤为什么是最具侠义心肠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是一个非常大气的政治家。这种大气建立在他对人情世故烂熟于心、对宏观大势与人的微观心理都具有极强的洞察力上,因而显示出一种特别富有人性魅力、在历代帝王中极其罕见的王者风范。一、侠义质朴的性格 赵匡胤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父亲赵弘殷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手下的大将。有道是虎父无犬子、将门无庸辈,赵匡胤从小

  • 班超传奇一生:如何投笔从戎征服了55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班超一家子都是牛人,他爹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著名的史学家,写成了《汉书》。班超刚做官的时候,也就是抄写文书,但他不甘心这样下去,于是投笔从戎,参军去打匈奴。从此,他开始了传奇的一生。班超出使西域的鄯善国,但鄯善国和北匈奴有来往,对班超等人不客气。班超召集部下36人,夜袭击北匈奴的营地。班超亲

  • 太平天国奇男子石达开:凌迟一百多刀 一声未吭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这是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与苗族同胞欢聚时的即席赋诗,此诗同时也抒发了他的鸿鹄之志。石达开文学才华极高,他应该算得上完美的人了。1847年,33岁的洪秀全和32岁的冯云山到贵县(广西贵港)访问一个人,邀其共图大事,最终,这个16岁的少年答应

  • 清朝康熙帝为何要废除长城?只为实现国家大一统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长城宛如一条游龙,横亘东西万余里,雄踞于北方广阔草原与千万亩耕田之间。虽然它早已化为历史的陈迹,却是中华民族引为自豪与骄傲的象征,历代沿用长达两千余年,至清康熙时,长城终被废弃。那么,康熙帝为何废长城?秦筑长城,别内外,界“中国”当秦始皇吞并六国、大行“包举宇内”之志时,其宿敌匈奴正纵横于北方辽阔的

  • 子不如父:吕布典韦的后代为何不是一代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熟读三国演义有一种说法,叫“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就是说吕布赵云典韦的功夫天下无敌,那么这些人的后代,为何不堪一击。难道这些常年征战在外的将军,不能对自己的儿子指点一二,要知道知子莫若父,自己把自己的一身本事给自己儿孙,难道不是对儿孙的最好回报吗?其一,名将们都忙,常年奔波在外,他们公务

  • 揭秘:厚黑鼻祖朱元璋有着怎样的发迹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贫苦,当过和尚,无奈之下投身在抗元重要领袖郭子兴的麾下,不久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干。作战勇敢,颇有计谋,处事冷静,思虑深远。还很讲义气,这一切都让他用了崇高的威信。欲擒故纵朱元璋曾做过郭子兴的亲兵长,他不象其它的士兵,从不贪图财物。每次得到战利品就首先献给郭子兴,如

  • 皇帝儿子不好当:刘邦有哪些儿子死的很难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的儿子贵为皇子,除了刘恒、刘盈做了皇帝,大儿子拍吕后的马屁,其他的都死得很难看,包括吕后自己的儿子汉惠帝刘盈。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庶出的长子是齐悼惠王刘肥;次子孝惠皇帝,是吕后的儿子;三子是戚夫人的儿子赵隐王如意;四子代王刘恒,后来被立为孝文皇帝,是薄太后的儿子;五子梁王刘恢,吕太后当政时被改封为

  • 大名鼎鼎却不知其名!究竟谁才是真的燕昭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昭王是战国时期,燕国的一位杰出的君主,即位于燕国面临危难之际。由于他发愤图强,礼贤下士,历二十八载之艰辛,终于使燕国由弱变强,一举击败了强敌齐国,洗刷了燕国蒙受多年的耻辱。为此,历史给予他好评,唐代大诗人李白《行路难》一诗中“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的诗句,也是对他的称颂。燕昭王在历史上无

  • 刘备为何要起用年轻将领魏延?魏延有何特殊能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魏延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不过当初在刘备手下并不起眼。不仅地位不高,而且出身贫贱,这样的人如果能受人重视,说明刘备不是一般的人物。那时候,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于是当留大将以镇汉中,当时大多数人的意见都认为张飞应当担任汉中太守,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非自己莫属,但是刘备却意外的提拔魏延为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