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忽必烈如何将中国扩张到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

忽必烈如何将中国扩张到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577 更新时间:2023/12/26 5:32:47

一、稳健温和征服者

暴烈的蒙古军队以“屠城”扩张的方式,纵横欧亚大陆。但忽必烈一直是比较温和的,在登基之前率部东征西讨的过程中,能够做到不滥杀;登基以后,更是以稳健温和的行事风格,逐步从征服者角色向统治者角色转变,体现出政治上的愈益成熟。

1252年,忽必烈率军由漠北南征大理,大军行到一个叫曲先脑儿(今蒙古乌兰巴托正南)的地方宿营,忽必烈决定招待一下手下的武将和臣僚,让大家痛饮一番。酒过数巡,兴致正浓,高参姚枢对忽必烈讲了一个故事。他说,宋太祖赵匡胤曹彬率军去攻南唐时,不杀一人,还禁止将士掳掠百姓。因此战争过后,市场仍然繁荣,秩序也很稳定,金陵群众把这件事传为佳话。忽必烈听了没有作声,但他心里明白,这是姚枢的劝谏。第二天,在出征前,忽必烈扶着马鞍对姚枢大喊:“昨晚你说的曹彬不乱杀人的事,我也能做到,我也能做到!”姚枢高兴地回答:“这是圣人的心肠,是百姓的福音,也是国家的幸福啊!”第二年,征讨大军进抵大理,忽必烈让姚枢制订颁布不许兵士乱杀的命令,于是大理臣民得以保全。

忽必烈认为,在军事上,征伐本身并不是目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征伐是为了占领,占领是为了让别人臣服。为此,他的军事行动变得更稳健、更有政治意义。他首先制定了“南守北攻”的战略,他筹谋全局时以南方的办法对付南方,北方的办法对付北方。在选择攻宋的将领上,他选择了大将伯颜,是因为伯颜不嗜杀人。同时,为防制蒙古人对南方的屠杀,忽必烈一般不轻举急进,并多次指示部下不要杀戮,有效地减轻了蒙古军队对南方的荼毒。

忽必烈具有改革者的作风,他还下令废止辽金以来的酷刑,革除了宋朝黔面(在脸上刺字)的粗蛮办法,禁止买卖滥估价格,也曾将赋税降低。对于南宋有些地主收流民为客户,既把他们当做佃农,也把他们视为农奴买卖的行为,忽必烈也下令禁止。马可·波罗亲眼所及,盛赞忽必烈注重农事,体恤贫民,储备饥荒等善政。

二、深沉锐敏平定叛乱

1259年7月,大汗蒙哥在南征宋朝的途中病逝于四川,负责留守漠北的阿里不哥图谋继承汗位(与蒙哥、忽必烈为同母兄弟)。忽必烈闻讯后,立即与南宋签订合约,迅速率兵北返,于1260年3月在部分蒙古宗王的拥戴下于开平(后称上都,今内蒙正蓝旗东)抢先即大汗位。4月,阿里不哥也在漠北诸宗王的拥戴下,在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即大汗位,据有漠北地区。双方展开争战,最后,忽必烈取胜,阿里不哥投降。但是,皇位之路并不太平,蒙古宗王的造反仍旧十分激烈。

1287年4月,宗王乃颜起兵造反。不少西北地区的蒙古宗王也跃跃欲试,准备跟随乃颜造反。为了平定乃颜叛乱,减少阻力,忽必烈派谋臣阿沙不花前往各个宗王那里游说,劝说他们放弃反叛。阿沙不花谎称乃颜已经投降,只剩下那些蒙在鼓里的宗王孤军奋战,然后又大夸忽必烈的圣明和宽大,要他们自己前去解释以求得“宽大”处理。由于信息的不畅,各宗王信以为真,于是,各宗王纷纷前往向忽必烈告罪,反叛联盟因此瓦解。

6月,忽必烈亲自率领大军从上都来到撒儿都鲁(今辽河附近),乃颜纠集了十来万军队进逼忽必烈的住所。忽必烈见敌众我寡,接受司农卿铁哥的建议,搭设营帐,端坐在胡床上细斟慢饮,效仿诸葛亮的空城计,以计取胜。叛军虽众,但见忽必烈镇定自若,心里害怕,也不敢发动进攻。不久,忽必烈在乃颜军队退缩之时下令大将李庭率领汉军向叛军发起猛烈进攻,乃颜败走,后被擒杀。7月,忽必烈派人领兵攻打乃颜的余党,一直向北追到金山(今吉林白城市西南大兴安岭),全部剿灭了乃颜部的反叛势力。

经过忽必烈在位三十五年的经营,通过战争手段和政治手段的交替运用,忽必烈成为当时拥有广大辘域的皇帝,他的疆域北到蒙古、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弧东部,东北至外兴安岭、鄂霍次克海,总面积约一千二百万平方公里。

三、知人善任集天下英俊

忽必烈在用人上能慧眼识才,唯才是用,不重资历,大胆提拔人才。他任命十八岁的安童为丞相,安童是元初“开国四杰”之首的木华黎孙子,但他的突出并不体现在他的门第上,而体现在他能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成熟和稳重上面。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汗位得胜后,拘捕了阿里不哥的党羽千余人,忽必烈问安童:“朕欲置这些人于死地,你以为如何?”安童说:“人各为其主,他们跟随阿里不哥也是身不由己,这由不得他们选择。陛下现在刚刚登上汗位,要是因为泄私愤而杀了这些人,那又怎么能让天下人诚心归附呢?”忽必烈没料到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竟然说出这样有见识的话来,惊讶地说:“爱卿年纪尚幼,何从知道这番道理?卿言正与朕意合!”从此,忽必烈对安童就更加另眼相待了。又过了两年,安童已经十八岁了,元世祖看他处世练达,办事果断,为人稳重,足智多谋,就决定破格提拔他。

在忽必烈智囊团中,还汇集了一批汉族的人才,其中有著名的汉族文人张文谦刘秉忠、姚枢等人,他们都辅佐忽必烈多年,得到了重用。

忽必烈决心按照中原封建王朝的“汉法”来改造蒙古国家。在经济上,他’‘以农桑为急务”,1261年设立了劝农司,任命姚枢为大司农(掌管农桑水利的高官)。1262年,为了整治水利,他请大臣们引荐各种懂得水利的人才。张文谦向忽必烈推荐了郭守敬,郭守敬三十二岁那年,被忽必烈任用来管理水利事业。1276年,忽必烈根据刘秉忠生前的建议,派刘衡、王询和郭守敬主持修订历法。在召见郭守敬时,忽必烈对他说:“修改旧历是刘秉忠的心愿,你是他的学生,理应担此重任。”郭守敬说:“我当呕心沥血,不辞劳苦编制新历。但是历法的根本在于测验,而测验的关键是仪器。”忽必烈命张文谦等人协助制造仪器,并派了十四名监候官到全国各地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观测工作。经过四年的辛勤劳动,1280年新历编成,忽必烈赐名为《授时历》。

忽必烈任用汉官、重用科学的政策,对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起了积极作用,奠定了元朝的百年基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战国奇人张仪三骗楚怀王的故事:胸有南子一身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时代的众多“士”中,张仪是相当厉害的一个人。苏秦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六国,组成一个松散的军事同盟对抗秦国。张仪却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说动齐楚燕韩魏亲近秦国,组成了反方向的合纵组织。张仪的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在当时的战国七雄中,秦赵楚齐是强国,是“发达国家”。要说动他们中的三个国家向同一序列的秦

  • 盘点历史上长的帅的名将:赵云罗成兰陵王入榜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和历史著作中有一些武将他们不仅武功高强长得还很帅,可谓是上马能带兵,下面就变成了帅死人的万人迷,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下那些武功高强又很帅的武将们。“冷面寒枪俏罗成” 罗成是燕王罗艺之子,秦琼的表弟,他精通枪法,同时又生的白皙俊俏不苟言笑,所以罗成就成了冷面帅哥的代言人。虽然他长得帅可是功夫同

  • 郑信:父亲是中国人 统一泰国 成为五大帝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清雍正年间,一个名叫郑镛的广东人不知道为何,不想呆在中国了,于是他南渡暹罗,并在那里娶妻生子,郑镛为儿子取名郑信。 郑镛并不知道,他的这个儿子在日后将成为泰国最伟大的国王之一。郑镛去世后,郑信被一个大臣收为养子。这个大臣对他视若己出,让他学习习佛典与巴利文,为他的以后做准备。几年过去了,郑信已经13

  • 他是北京紫禁城里的第一个皇帝!马上天子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北京紫禁城里的第一个皇帝,也是明代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他是马上天子,精明强悍,开疆拓土。他因战功而立威名,用铁骑去夺帝位,他的一生起于兵,最后也死于行军的途中。一、精明强悍,足智多谋 公元1360年4月17日,朱棣呱呱坠地时,前线传来告急文书,父亲朱元璋来不及看上儿子一眼,便到前线指挥打仗去了。到

  • 盘点:历史上那些三宫六院之中的长情皇帝们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古代的帝王们,总会让人联想到三宫六院中夜夜笙歌,无数美女左拥右抱的场景,历史上那些不受人待见的昏君、暴君、亡国之君,也总是被人冠之以“荒淫无度”四个字加以批判。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其实他们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区别,常人有的需求他们也有,只是处在那个位置上,各种需求都因为权力和地位的尊贵,放大化了而

  • 陈汤奔袭三千里灭匈奴 豪言明犯强汉者 虽远必诛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时期,彪悍的匈奴经过“五单于相攻”、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双雄争霸后,元气大伤。 为了得到汉朝的支持,呼韩邪单于两次单身入汉朝见,表示归附,汉朝派兵护送协助他收复失地,史称“南匈奴附汉”。郅支单于不高兴了,但他不敢公然和汉朝撕破脸,于是假装说归顺,要求汉朝把他儿子还给他。 汉朝看他归附了,就派了谷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为何偏偏杨贵妃的绯闻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中,闹绯闻闹得最厉害的,当数杨贵妃。她的绯闻男友都是大名人。杨贵妃生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由于其父杨玄琰曾任蜀州司户参军,世人以为杨玉环生于四川,其实她是山西蒲州永乐人。杨贵妃生于容州,幼小时随父在四川度过,10岁左右因父亲亡故,她寄养在洛阳三叔杨玄璬家。后又迁往永乐。问杨贵

  • 曹操:当属既是兵家英才又是文坛大家的一代枭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曹操荡群雄,称雄海内。因为他,百万流民得到安居;因为他,君主不再奔走逃亡;因为他,多少文人墨客能够续写华章。他敢为人先,他移风易俗,他弘扬文化,他有大功于天下。 一、匡世雄才 曹操从小就愤世嫉俗,任侠好义,凡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虽顽劣,但孝顺父母,不贪财,被当时知识阶层的领袖桥玄

  • 揭秘:太平公主出嫁吐蕃前为何要做女道士?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史书中记载太平公主是一个模范孝女。根据《新唐书·公主传》的记载,她为了替母亲武则天给外祖母杨夫人尽孝,小小年纪出家当了女道士。按推算,她那时最大也只有七岁,当道士只是顺从母命走走过场。话说到了唐高宗时期,吐蕃请求与唐朝和亲。那时候,唐高宗身边待字闺中的只有十二三岁的太平公主。吐蕃人事先摸清情况,开口

  • 揭秘:女人不狠江山不稳!中国第一女主吕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吕后(公元前241~公元前180年)名雉,字娥《124,秦代单父县(今山东省单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妻。吕后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人们对她的称呼,她的原名叫吕雉。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吕后与萧何用计,诛杀韩信。同年三月,梁王彭越谋反,刘邦将其废为庶人、削职流放蜀地。途中遇吕后,彭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