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狄仁杰是如何走上官仕之路的?他的真实形象如何?

历史上狄仁杰是如何走上官仕之路的?他的真实形象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1 更新时间:2024/1/29 3:27:46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让人们对“狄仁杰”这个人物形象更加的清晰,他的清正廉明、勤政爱民的工作作风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好感,但荧屏形象和历史上的真实形象还是有所出入的,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唐代政治家狄仁杰的官场之路。

1,早期官场生涯

狄仁杰出生在名门世家,祖上世代在朝为官,而狄仁杰也在唐高宗李治执政期间步入官场,在担任大理寺丞期间,因为高效、果断而又对错分明的工作作风,在一年之间便完成了大量积压的案件,因此受到老百姓的好评和爱戴。最令人敬佩的是,在这些案件中,涉及人员多达近两万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表示对案件不服而上诉的,从此狄仁杰的名声大振。

2,直言纳谏而被贬

686年,狄仁杰担任宁州刺史,被外放到边陲后,狄仁杰延续以往的工作作风,并没有因为远离朝廷中心就松懈,而是积极处理当地的民族关系,为当地老百姓解决了很多实际性的困难,后来在御史郭翰的推荐之下,狄仁杰被调回了京城,担任冬官侍郎,负责掌管工程制作等相关工作。而在担任江南巡抚使期间,因为直言纳谏,狄仁杰得罪了当时的宰相张光辅,于是遭到了张光辅的算计,被贬为复州刺史,在如今的湖北一代。

3,受武则天重用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而在武则天登基后,对人才的赏识和重用很有自己独到的眼界和见地,这也是武则天执政的成功所在。而狄仁杰也是在此时被得到重用,一路升迁至宰相地位。在宰相的位置上,狄仁杰给了武则天很多好的建议,而其宽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见地也时常令武则天感叹。

武则天对狄仁杰十分信任,对于狄仁杰的直言纳谏,武则天几乎言听计从。曾经有一次,太学生想要谒见武则天,武则天允诺。闻讯的狄仁杰立马谏言说道“太学生告见,这是国子监丞、主簿负责的职责。如果天子连这种事都允许,那些贵胄弟子多达数千人,得下多少诏令呢?”武则天听后立马取消了谒见太学生的旨意。一次,武则天又答应参观埋葬佛舍利,狄仁杰认为不妥,谏言道“佛是戎狄之神,不值得让皇帝屈尊驾临。胡僧诡计多端,是想借此迷惑百姓。况且,沿途山路艰险狭窄,容纳不下多少侍卫。皇帝乃是万乘之尊,不宜前往。”而此时的武则天已经行到半路,听到狄仁杰的话后,竟然沿路返回了。

4,受冤入狱

武则天有一个比较信任的酷吏叫来俊臣,这个来俊臣残忍十足,专门组织无赖专事告密,采取残忍手段刑讯逼供,在其手底下被害死的无辜者不计其数,身为宰相的狄仁杰也被其诬告谋反。狄仁杰不加反驳,被关在狱中,后来偷偷写冤情呈递给武则天,随后武则天便命人查清状况,结果被委派的人因惧怕来俊臣,就故意伪造了认罪书呈递给武则天。

武则天始终不认为狄仁杰有谋反之心,在接到伪造的认罪书后,决定亲自查明此案,派人直接把狄仁杰带到面前问罪,经询问,查明狄仁杰果真是被冤枉的,而伪造认罪书的人则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武则天对这样的结果非常欣慰,一方面是对自己看人的眼光,再一方面也对狄仁杰更加信任。此后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曾数次嫁祸各种罪行给狄仁杰,但武则天无一例外的都选择站在狄仁杰这一边,可见,武则天确实是个廉政爱民的皇帝。

5,再次拜相

在狄仁杰的晚年再次拜相,在武则天的授意之下征讨突厥,在十万大军的夹持下,突厥军不得不退回漠北。狄仁杰与武则天的君臣搭档十分默契,而狄仁杰也恩宠冠绝当朝。公元700年,七十一岁的狄仁杰过世,武则天废朝三日以示哀悼。

唐朝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到武则天时期,出现了很多廉洁爱民的好官,而狄仁杰就是其中一个,也是终年荣极一生、明哲保身的政治家,他的传说、轶事不断的被改编成影视剧,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狄仁杰以及唐朝的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窦怀贞是如何成为宰相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古代官场上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古代封建社会,为官之道是一门大学问,有些人为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什么无耻的事都做得出来;在唐朝有位名叫窦怀贞的人,为了能够当上宰相,做了一件世俗所不能接受的事,究竟是什么

  • 三国时期关羽张飞诸葛亮三人分别都是什么爵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五等爵,爵位名,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出自《周书·武帝纪上》。《周书·武帝纪上》中记载:“初令世袭州、郡、县者改为五等爵,州封伯,郡封子、县封男。”对于周朝时期

  • 赵惇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继位的?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有嫡长子为太子的一个传统,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储君的选立是一件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在封建社会中,每一次皇位的交接都有极大的风险。为了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聪明的古人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制度。在夏商周时期,当君主英年早逝的时候,常常会采用“兄终弟及”的策略

  • 刘备临死前说子龙不可重用 刘备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刘备和赵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临终前告诫:“子龙不可重用”,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名著《三国演义》开篇的一句话。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各路枭雄、才俊在此时期展现自己的才能,也为我们后人今日的创作提供了素材。《三国演义》因其浅显易

  • 司马懿经历曹魏三代 他们为什么都没有杀司马懿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和司马懿,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曹操看出司马懿有不臣之相,曹魏皇帝为什么都没有杀他?曹操在临去世的时候,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做人臣的人,他将来肯定会干预你的家事。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让曹丕注意司马懿,防止他反叛。可是曹氏历经三代,不但没有杀掉司马懿,反而对他委以

  • 孙权当初都强调不能杀关羽 吕蒙为什么还要执意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孙权和吕蒙,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孙权百般强调不能杀关羽,吕蒙为何仍执意要杀?吴下阿蒙终归还是那个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故事主人公可能被夸大。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把君王给的既定目标完成就算胜利,其他的话都是参考。每一句都听君主的必定束手

  • 刘备最终选择赐死刘封的真相是什么?与诸葛亮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封,东汉末年长沙人,蜀汉昭烈帝刘备养子。你们知道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后代人丁单薄,一直找不出有才干的继承人,所以最后才由阿斗刘禅继承;其实,刘备不只刘禅一个儿子,还曾经过继过一个长子,这位长子非常有才干,领兵打仗也非常勇猛,但他的存在却是个棘手的问题,所

  • 三国时期曹丕与曹叡托孤的结局如何?有何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历史,有很多老皇帝无法继续照顾孩子,于是有了托孤的情况。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托孤,顾名思义,是指把身后的继承人相托给别人,在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例子,例如刘备白帝城托孤。在白帝城托孤时,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

  • 吕蒙在杀了关羽之后 吕蒙突然死亡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对吕蒙和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吕蒙杀了关羽之后,吕蒙为什么也突然死了?在传说中,关羽早就成为一个天神一流的人物。作为害死关羽的帮凶,或者说罪魁祸首,吕蒙是百死难辞其咎。来看《三国演义》是怎么描写吕蒙之死的。蒙推倒孙权,大步前进,坐于孙权位上,两眉倒竖,双眼圆

  • 历史上武则天掌权之后,是如何对待她的几个堂兄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其一生既传奇又神秘。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俗话说,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只有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为常人所不能为,这是一种韬光养晦的策略,也是一种博弈上的技巧。一些成熟的人表面上看可能毫无躁动,其实内心已经在做各种各样的打算了,这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