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真最早的时候姓秦 曹操为什么要改他的姓氏

曹真最早的时候姓秦 曹操为什么要改他的姓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32 更新时间:2024/1/20 2:07:23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真名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曹氏家族是汉末三国时代的重要家族,该家族不同于以经学文化见长的汝南袁氏家族和弘农杨氏家族,而是以武力著称。在曹氏家族中,曹真是一位颇具帅才的重要人物,为抵御诸葛亮北伐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曹真本不姓曹,而是姓秦。

那么,曹操为何把秦真改名为曹真呢?其实这背后的一切,与袁术有着难以撇清的关联。根据《三国志·曹真传》注引《魏略》的记载:

真本姓秦,养曹氏。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兴平末,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开门受之。寇问太祖所在,答云:"我是也。"遂害之。由此太祖思其功,故变其姓。

通过这段记载,可知曹真本名秦真,他的父亲叫作秦伯南。秦伯南与曹操是多年的好友,二人关系相当密切。汉献帝兴平末年(195),袁术与曹操交恶,二人相互攻打争斗不断。曹操当时不敌袁术,便逃到了秦家。

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于是,当看到好友曹操仓皇逃到自己这里时,秦伯南二话不说,便收容了曹操,为其提供庇护之所。更令人感动的是,当袁术部众追到这里、询问曹操下落时,秦伯南为了保护曹操性命,便谎称自己便是曹操。袁术部众听到此言后,便将其杀害。可以说,秦伯南是用自己的性命保护了曹操。如若没有秦伯南,曹操当时很难逃掉此劫。

曹操脱离险境后,深感好友秦伯南对自己的情义。出于报答,便将秦伯南的儿子秦真收为养子,改姓为曹,由此三国时代才出现了曹真这一名字,史称“太祖哀真少孤,收养与诸子同,使与文帝共止”。

由上观之,这一切的一切,实际和袁术密切相关。如若不是袁术追杀曹操,秦伯南不会为救曹操而遇害,秦真亦不会有这个机会成为曹操的养子曹真。因此,袁术实际是此事的始作俑者。

略带一提的是,曹真自从被曹操收养后,苦练本领,终成魏国一代名将。曹操曾把精锐部队“虎豹骑”的统领权交给曹真,可见曹真在曹操在世时便已展露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糜芳和傅士仁不投降死守荆州的话 关羽还会不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糜芳和傅士仁投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关羽在樊城被徐晃击败后,率兵回撤时,由于镇守荆州的糜芳、傅士仁投降了吕蒙,这让关羽断了后路。随后,关羽还中了吕蒙的攻心计,让荆州士兵都抛弃了他,最终只能败走麦城,但还是被江东追至杀害。如果糜芳、傅士仁不投降吕蒙,选择死守荆州,关羽

  • 春秋初期最早称霸的三位霸主,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三霸主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春秋三小霸,指的是春秋初期最早称霸的三位霸主,由于其霸业不如春秋五霸,故被称为三小霸,他们分别是:郑庄公、齐僖公、楚武王。古语有云:“大霸不过五,小霸不过三”。在春秋这一历史阶段,大霸者,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这三个是没问题的,另

  • 立花宗茂和本多忠胜在日本历史上有多深远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立花宗茂,吉弘镇理(高桥绍运/镇种)之长子。从立花宗茂生平中,可以看到日本战国历史的痕迹。图片来源于网络立花宗茂出生地点为丰后国国东郡都甲庄长岩屋中的吉弘居馆。他在婴儿时期体格便异乎常人得巨大,于是,其祖父吉弘鉴理为其取幼名为千熊丸。立花宗茂少年时代便力量超群、才能卓越。永禄12年,千熊丸年约3岁,

  • 希特勒惊天身世:先祖竟是犹太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希特勒在每个人心中的形象不一样,有人觉得他是破坏国家的大魔头,有人却对他能在短短的时间内让德国成为强国感到惊讶。但是希特勒一生中做过最残忍的事情莫过于大肆屠杀犹太人。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如果说起希特勒的身世,希特勒很可能拥有犹太人的血统。根据2007年意大利等多国学者的一份专业论文的研究表明,

  • 李自成的溃败原因与下落分析:李自成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投降清朝后,放清军进入了山海关,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并拨给他一万精兵,让他充当急先锋,去追击李自成,在知道自己的家人惨死在李自成手下时,吴三桂怒火中烧,在受命后星夜兼程,势要取得李自成的项上人头。拿下北京的李自成已经没有了闯王的豪情,他的军队也完全丧失了锐气,只知道烧杀抢掠,

  • 孙权与勾践的小同大异:都曾用美人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三国中,孙权和勾践都是能够“屈身忍辱,任才尚计”的英雄豪杰。正式因为曾经忍辱负重,孙权勾践都能知人善任,他们都曾有杀害功臣之举,而且在战略上两位都使用过“美人计”等相似之处。那么,孙权与勾践两位豪杰究竟谁用的“美人计”更强呢?东汉建安五年(200年),东吴版图的奠基人孙策在临终前,将印绶交给其

  • 嘉庆为何大丧之日杀和珅?震撼朝野杀一儆百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为何选择大丧之日诛杀?嘉庆在大丧期间诛杀和珅,并非仓促决定,而是等待了三年的“韬晦”。正如嘉庆所言:“和珅罪之大者,盖由事权过重”。和珅长期专擅,“弄权舞弊,僭妄多端”,嘉庆早在皇子时代便耳闻目睹。当时和珅出入宫时,伺高宗(即乾隆)喜怒,所言必听,虽诸皇子亦惮畏之。“内外官员畏其声势,不敢违拗。”三

  • 朱元璋下葬前后发生的神秘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朱允炆在朱元璋一闭眼就想着立马即位的事情,为了不让朱棣诸王回京(南京)坏了自己的皇帝大梦,把朱元璋从速埋了,并给各王发遗诏,不得回京奔丧。那么朱玩璋到底是哪天下葬的,下葬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过去民间关于朱元璋的死亡时间,有各种说法,一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一说

  • 揭秘:哪位大臣将武则天送上皇帝宝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危,鉴于太子李显充东宫才三年,处理国事经验不足,高宗遗诏命自己信赖的宰相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顾命大臣,“于东宫平章事”,以辅佐太子登基,并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的话,即特别授权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兼决大事。但并不是全权委托武则天临朝管理国事,

  • 汉景帝一夜风流:竟换来汉朝二百年的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有名的朝代,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强大的帝国,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好吧,上面都是教科书上经常出现的话,没什么新意,不过为了交代下时代背景,我还是不得不捏着鼻子把上面那段文字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