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正史中荆州四叛将分别是谁?他们真的是有苦衷吗?

正史中荆州四叛将分别是谁?他们真的是有苦衷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91 更新时间:2023/12/27 1:37:40

荆州四叛将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古之奔臣,礼有来偪,怨兴司官,不顾大德。靡有匡救,倍成奔北,自绝于人,作笑二国。”

这是《三国志·卷四十五》中杨戏所著《季汉辅臣传》对荆州四个叛将的评语,翻译过来大致的意思,就是“古代的叛逃大臣,都是因为礼法上的逼迫,其怨恨源于上司,以致不顾忠节叛逃。国难当头不匡扶援救,反而投降吴军,最后被两国臣民耻笑。”

这四个被吴蜀两国臣民耻笑的叛将,糜芳傅士仁这两个反贼,大家耳熟能详,笔者就不再赘述,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看正史中荆州四叛将的投降过程,分析一下他们是否像某些人说的那样,都有不得已的苦衷,进而分析关羽失荆州是因为大意还是因为骄横——看完之后我们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关羽怎么跟谁都闹别扭?

咱们今天说的荆州四叛将,并不包括刘封的搭档孟达,事实上刘封和孟达也不是和睦搭档,这俩家伙也是水火不容,甚至孟达叛逃,也跟受不了刘封的欺压有关:“封与达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

刘封孟达驻守的地方,原本也不归荆州关羽管辖,关羽也没有绝对的权力命令他们干什么,所以孟达不算荆州叛将。糜芳傅士仁之外的两个荆州叛将,一个是魏延同乡,一个是蒋琬表弟,他们为啥也跟关羽不和,就很值得深思了:糜芳傅士仁是被关羽羞辱而怀恨在心,那个曾经投降东吴一次,关羽不计前嫌仍然委以重任的魏延同乡,到最后怎么也出背叛了关羽?

在三国正史中,诸葛亮从未说过魏延脑后有反骨,反而对魏延极其看重和包容,即使魏延跟丞相长史动刀子,诸葛亮也只是和稀泥而没有护短:“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魏延脑后有没有反骨,不能把《三国演义》的描述当证据,事实上在互相举报对方谋反的魏延和杨仪之中,只有杨仪的谋反之心暴露了。

魏延的谋反罪名不能坐实,但他同乡叛复无常,却是有据可查的,这个人就是荆州零陵太守郝普:“郝普字子太,义阳人。先主自荆州入蜀,以普为零陵太守。”

看过《三国志》的都知道,零陵是虞舜的陵寝所在地,也是刘备的战略要地之一,交给郝普镇守,也是一种信任。但是建安二十年,趁着刘备入川之机,孙权派吕蒙拿下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大怒之下带领五万大军从西川杀到公安(原名孱陵,因左将军刘备屯兵油江口,取“左公安营扎寨”之意,改孱陵为公安),关羽也率领本部人马前出益阳,要不是曹操这时候出来搅局进取汉中,刘备和孙权在建安二十年就打起来了。

长沙和桂阳是吕蒙打下来的,零陵郝普是不战而降的,双方讲和之后,孙权归还了零陵,顺便也归还了郝普。

刘备并没有责罚郝普,仍然让他带兵,结果吕蒙白衣渡江,郝普二话不说就投降了,这一点他还真不如“流涕而降”的傅士仁。

跟郝普前后脚投降东吴的,还有一个蒋琬的表弟、武陵人潘濬。看潘濬的籍贯,我们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潘濬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也。”

在后汉三国时期,汉寿是一个县级单位,关羽受封汉寿亭侯,如果刘备把那个“亭”字去掉,关羽称“汉寿侯”,那就是比乡侯还大的县侯了。

按理说关羽是潘濬的“领主”,这两个人的关系应当不错,但不知为什么,关羽跟谁都不对付,《三国志》这样记载:“潘濬字承明,武陵人也。先主入蜀,以为荆州治中,典留州事,亦与关羽不穆(睦)。”

读者诸君都知道,治中全称治中从事史,也叫治中从事,跟别驾(也是从事史,但地位很高,跟州牧刺史出巡的时候,有专车而不跟主官同乘,故称别驾)一样,都是州牧的重要佐官,鲁肃当年向刘备推荐庞统,就曾提到过:“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庞统应该得到的职位,刘备给了潘濬,可见对潘濬的器重,刘备入川,让潘濬“典留州事”,应该是位置比关羽差点也有限,所以关羽跟他也不和。

糜芳是刘备姻亲,关羽瞧不起;傅士仁是刘备起家班底(广阳人,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人,刘备在幽州活动期间招收了傅士仁),关羽也看不上;刘备任命的荆州大总管,关羽也闹别扭。看了三国史料中这些记载,我们不能不困惑:关羽怎么跟谁都闹别扭?鄙视黄忠,要跟马超决斗,甚至还跟刘备吵过架,这样的暴脾气镇守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咋能放心?

杨戏说郝普潘濬“其怨恨源于上司,以致不顾忠节叛逃”,前一句是准确的,后一句就值得商榷了,因为潘濬还真不是主动投降的,他的经历,倒跟《三国演义》中的黄忠有点相似,但黄忠与关羽战长沙是虚构的,他是跟长沙守将韩玄一起主动投降的,并没有跟关羽打成平手——如果真有长沙之战互饶性命,关羽也不会表示“不肯与老卒为伍”。

在《三国志·卷六十一》中,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濬独称疾不见。权遣人以床就家舆致之,濬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

魏延的同乡郝普不是一只好鸟,这厮确实脑后生有反骨,第二次投降东吴之后,又故态复萌,跟曹魏派来诈降的隐蕃搭上了关系,又想叛吴投魏,结果事情败露,只好畏罪自杀。

郝普畏罪自杀,跟关羽不和的潘濬却跟孙权成了双重姻亲:潘濬的女儿嫁给了孙权次子建昌侯孙虑,潘濬的次子潘秘取了孙权的外甥女。

荆州四叛将,没有一人被送到刘备面前受罚,因为刘备生前就已经跟孙权讲和,这对曾经的郎舅是在曹丕的军事压力下各退一步:刘备不再伐吴,孙权也不进攻西蜀,至于讲和之前发生的事情,成了双方都心里承认但嘴上不说的既成事实,刘备吃了一个大大的哑巴亏,郁闷得整天拉肚子,最后拉得壮志未酬身先死了。

张飞之死、刘备之死,都是关羽失荆州引发的连锁反应,关羽作为镇守荆州的不二人选,却最后弄丢了荆州,也把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变成了空中楼阁,这对喜欢蜀汉的人来说不能不是一个遗憾,但是遗憾之余我们是不是应该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关羽在对待下属或同僚的态度上,是不是有点儿太骄横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的女儿,为替丈夫报仇,半月屠杀174万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成吉思汗女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骁勇善战,十分凶狠。那么,蒙古铁骑有没有女将军呢?还真有一位。从零零星星的历史资料记载中,我们会发现,蒙古骑兵中的女将确实不多,留下的记载中,唯有一人。而且,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此女将军也十分凶残,仅仅半个月

  • 林俊是谁?他对于明朝火器的发展有什么建设?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汪鋐,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十六世纪,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兴起,世界历史进入了新篇章,不主动拥抱世界变化、安于现状的国家与民族,往往都将在未来为之还债。1513年,明正德九年,葡萄牙人(明朝称之佛郎机人)乘船来到中国珠江口沿岸,开始和明朝交往,中西方交流

  • 黄忠赢了不该赢的,于禁输了不该输的,这是什么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黄忠赢了场不该赢的仗,于禁输了场不该输的仗,为何有这一说法?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众所周知,三国的乱世中有很多的经典战役,这个是其中很多的名将,凭借这一场战役声名显赫,进而威震华夏万古留名,同时也有着因为一场战役,毁掉一世英名,而这两个极端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分别是

  • 阮籍在仕途上有着哪些经历?他为什么郁郁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阮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乱世向来是一个出英雄的时期,但是对于文人,尤其是有志向的文人,乱世向来不是一个友好的时期。身处于曹魏政权之争的阮籍,也有心想要一展抱负,却依旧为这样的“乱世”所累。“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处于政治最黑暗时的他,除了哭一

  • 嵇喜被称为当时之才,为什么鲜为人知?与弟弟嵇康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嵇喜,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嵇喜,虽被称为“当世之才”,却一直作为嵇康的哥哥而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中;又因被阮籍多次翻白眼,而存在典故当中。但历史上的嵇喜,他的才能其实不输“竹林七贤”中的任何人,绝对是一个被低估的文人。嵇喜虽有治世才能,却醉心官场,为当

  • 元玉仪:从公主到权臣宠姬,一生都在颠沛流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可怜生在帝王家,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说的这位女子不仅生在乱世,还生在乱世中的皇室,她的一生颠沛流离、曲折坎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她的故事。今天的主人公是琅琊公主元玉仪,她是高阳王元雍的孙女,高阳文孝王元泰的女儿。不是生在皇室中的公主都备受宠爱、锦衣玉食,荣华富贵的过完一生,古代大户

  • 李自成打明朝如此轻而易举 李自成后来为何败的那么快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李自成和明朝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并正式向天下发布灭明檄文。二月初二,李自成率军渡过黄河挥师北京。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大顺军已抵达北京,并开始对京城展开围攻。两日后,北京城破,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

  • 审配有何能耐?他为什么能让曹操吃尽苦头?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审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审配字正南,是袁绍手下的心腹大将,也是袁绍身边的重要谋士。审配在建邺城的死守让曹操吃尽了苦头。建安九年二月,袁尚再一次进攻袁谭的所在地平原城,守邺的重任,也就落在了审配的肩上。袁绍死后,审配与逢纪二人,立了袁尚为接班人,虽

  • 刘裕第一次北伐有多牛?灭掉了四十万的南燕兵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两次北伐,朱元璋北伐与刘裕北伐,北伐死了多少人

    东晋偏安东南一隅之地,虽然进行了数次北伐,但都没有多少成效,不仅没能开疆拓土,反而损兵折将。直到东晋末年,一位英雄登上历史舞台,才改变了东晋北伐的尴尬局面,他就是宋武帝刘裕,那位“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刘裕首次北伐就大获全胜,以少胜多,灭掉了强大的南燕政权,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

  • 朱标如果坐上一天皇帝再传位的话 朱棣还敢不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之位传于谁,朱棣敢造朱元璋的反吗,为什么朱标不死朱棣就不会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标登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觉得朱元璋把皇位转给朱允炆这件事并没做错,但他把一起打江山的功臣杀得一个不留就错得离谱,朱元璋和刘邦都是农民出身,农民有很多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第一就是短视,第二是不自信,这就是他们滥杀功臣的原因,刘邦杀功臣导致吕后专权,朱元璋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