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审配有何能耐?他为什么能让曹操吃尽苦头?

审配有何能耐?他为什么能让曹操吃尽苦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33 更新时间:2024/1/16 1:25:18

说到审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审配字正南,是袁绍手下的心腹大将,也是袁绍身边的重要谋士。审配在建邺城的死守让曹操吃尽了苦头。

建安九年二月,袁尚再一次进攻袁谭的所在地平原城,守邺的重任,也就落在了审配的肩上。

袁绍死后,审配与逢纪二人,立了袁尚为接班人,虽说这有与辛评郭图的争权夺利的意愿在内,但实际上还是遵循了袁绍的遗愿(袁绍觉得袁尚长得漂亮,很像自己,早就想让他来继承自己的位置)来办事,也正是这一立,使得袁氏家族分列为了两派,一派支持袁尚,一派支持袁谭,互不相让,各行其事,总体上而言,袁尚强悍点,兵力充足些。

两人虽然心里是谁也不服谁的,但在曹操打过来时,还是比较合作的,曹操也一时拿不下这哥俩,在听取了某位属下的建议,也是在充分了解这哥俩的个性后,曹操也就不急着攻打他俩,假意的撤军了。

不出所料的,哥俩不用多长时间就打了起来,作为谋士的审配,不能够看清时势及为长远利益打算,在曹操还在旁虎视耽耽的时候,任由袁尚胡做非为,将老爹留下的地盘及资本,拼了个精光,不仅是失职,而且很不智。

当然,袁尚即使不行动,按袁谭的性格,也是不会放过袁尚的,这属于内部的不可调和矛盾,但这个时机选得太不对头,因为当时袁绍虽死,袁家还是占有着原先青州、幽州、并州、冀州四个州的地盘,及数万的军队,实力不容小视,如稳扎稳打,即使不敌,也不会这么快就被曹操收拾干净。

袁谭打不过袁尚,逃到了平原,曹操便过来帮忙,吓得袁尚溜回了邺县,也就在此时,袁尚的两员大将,吕旷、吕翔,见袁尚实在不是什么好料,也锻造不出成器的东西来,便投降了曹操,袁谭是早就倒向了曹操这边(名义上的),曹操还为儿子聘定了袁谭的一个女儿为妻。

袁尚一走,曹操也撤军了。

曹操一撤军,袁尚以为机会又来了,又打起了在平原的他大哥袁谭的主意,审配也就在此时得到了守邺的任命。

他不知道,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守邺了。

这最后的征程,有些壮烈,有些悲情,更有些豪气。

曹操这一次,没有去救平原的袁谭,而是选择了直接北上,强攻邺县。

与审配同守邺县的,还有一个叫苏由的,一听到曹操大军来了,便想着反水,就在曹操军队邺县五十多里远的时候,他就向曹操输送了“里应外合”的建议,可不知怎么的,这个阴谋败露了,被审配察觉了,于是,一场“攘外先须安内”的内部斗争打响了。

这是一场没有多大硝烟的“人民内部斗争”,苏由当然不是审配的对手,三下五除二,也不见得用多大的力,苏由被打败,逃奔曹操,邺县躲过一劫。

这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曹操的到来,好戏正式上演,真正的劲敌来了!

第一回合。

曹操兵临城下后,做得第一件事,便是挖地道。

这地道,直通城内,极巨隐蔽性及杀伤力,当然是指未必对方发现而言,显然审配对于邺县县城里的花花草草、树木建筑极为的熟悉,以及对曹军的动向观察得很仔细,因而曹操的这些小动作,并没有逃过了他的法眼,你有坚利的矛为攻,我当然也有最坚固的盾来防。

审配的做法很简单,又实用,概括为两个字:“作堑”。

这堑,便是我们在战争片中经常看到的战壕,《投名状》中的那个,庞青云和他二弟的女人,还在里面成就一番好事来着,长长的,深深的,可伏有人,对于从地道出来的人,可给予突然性的致命性打击,实乃地道的天生克星是也,这壕还有一个好处,而令对手的炮火攻击不到,当然三国时还没有那么多的火器,广泛使用于军队之中,这壕大都用来围城,躲避箭枝吧。

有人也许认为,我这废话太多了,其实不多,这壕的好处还不只是这些,邺县的灭亡,还真与它有些不大不小的关系。

闲话少说,入正题。

有了“堑”的帮助,这第一回合,审配占了上风,赢了,笑了,虽然不是“到最后”的。

第二回合。

在中国,应该说是在这地球上,什么时候都不缺少内奸,冯礼应需要而生。

冯礼本是审配的一个部下,曹操一来,就跟先前的那个苏由一样,觉得这人生的转机来了,只要好好地把握得住,必然就会有美好的前途,于是乎,他抓住了这一他认为稍纵即逝的机会,开了城门之外的“护城门”(又名突门),将曹操的三百多个士兵,悄悄地迎了进来。

他忘了先前的那个“志同道合”的苏由的结局,忽视了审配的存在,因而倒了大霉,走上了苏由曾经走过的道路。

审配就在城墙上看到了这一切,有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明目张胆的干这样的蠢事,即使行事颇为光明磊落的审配,也是要“落井下石”一番的。

审配当时的第一反映:用“石头”砸。

他紧忙着叫来人搬了许多块石头过来,对着下面的护城门方向,一通“狂风暴雨”般的猛砸,也就一眨眼的功夫,便将那个门给堵死了,可怜了,这进来的三百多名曹兵,正好被人关门打狗,一个也不见得活的。

冯礼的下场,到底是个怎样子,再也没有人提起,也许是和这三百多人一起倒霉了,或是也投降了曹操,这就不知了。

审配又一次赢了一局,以二比一的微弱优势领先。

第三回合。

战争并不是竞技游戏,三局两胜,或是五局三胜,便能成功过关,赢得最终大奖,输了也是无碍,大可一笑过之,战争讲的是“成者王侯,败者为寇”,一战成定局,先前的都是“兵家常事”,这决定命运的一战,胜了可拥有一切想要而不敢要的,输了输掉的可是整个人生,这有一点像赌博,不赌到最后,在没有亮出底牌前,谁也不能说自己是赢家,只有笑到最后的那位,才能笑看风云。

关键的第三回合,终于来临,是成是败在此一举。

先下手的是曹操,他命人在邺城的周围掘一道壕,约有四十多里长,但这壕挖得实在是不够水平,浅了不说,而且还特别的窄,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可以跳跃得过去,关注城外曹军举动的审配,看到了这个奇怪的“杰作”,忍不住笑了,觉得曹军是在白白浪费功夫,这与自己的“作品”相比,实在是太烂了一点,也就对于这条后来要了自己命的壕豪不放在心上。

审配笑得太早了些,笑出得是无知与无识,曹操若是真就这么一点能耐,那他也就不是曹操了。

就在一天夜里,曹军突然间接到曹操的命令,执行一项“加工扩建”工程,将那豪不起眼的壕,加宽与加深,宽与深各加到两丈,与此同时,又将漳河的水引进了过来,邺县的县城,这一下子就变成了海中的孤岛,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了。

围了大约有三个多月,邺县县城里的百姓饿死了一大半之多,几乎也就没有了抵抗的实力,在消磨殆尽中,等待着城破那一天的早日来临。

三回合的较量,于这一局终定输赢。

这期间,袁尚也曾派遣了一万多人的援兵来救过,但在曹操“围城打援”及自身内部人员的投降下,归于失败,袁尚本人也逃往了中山国,当曹操将缴获的战利品向城中的人们展示时,邺县的人们知道最后希望也破灭了,人心更是涣散,不堪一击了。

审配此时还只想着反抗,并没有屈服或是投降的念头,倒是他的内部人员,自己的亲侄儿审荣撑不住了,在见不得人的夜里,打开了自己把守的东门,将曹操的兵给引了进来,打了审配一个措手不及,邺县的攻破,已经是可用分秒来计算。

但审配还不放弃,积极组织起人员,进行巷战,这是誓与曹操拼到底了,勇气是可嘉的,这个能力实在是太有限,也就是支持了那么一会儿,审配和他的巷战兄弟们被击溃,人也被俘辱了。

审配宁死不降曹操,无奈只得将审配杀了。审配的衷心为主让后人永远怀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裕第一次北伐有多牛?灭掉了四十万的南燕兵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两次北伐,朱元璋北伐与刘裕北伐,北伐死了多少人

    东晋偏安东南一隅之地,虽然进行了数次北伐,但都没有多少成效,不仅没能开疆拓土,反而损兵折将。直到东晋末年,一位英雄登上历史舞台,才改变了东晋北伐的尴尬局面,他就是宋武帝刘裕,那位“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刘裕首次北伐就大获全胜,以少胜多,灭掉了强大的南燕政权,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

  • 朱标如果坐上一天皇帝再传位的话 朱棣还敢不敢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之位传于谁,朱棣敢造朱元璋的反吗,为什么朱标不死朱棣就不会反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标登基,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我觉得朱元璋把皇位转给朱允炆这件事并没做错,但他把一起打江山的功臣杀得一个不留就错得离谱,朱元璋和刘邦都是农民出身,农民有很多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第一就是短视,第二是不自信,这就是他们滥杀功臣的原因,刘邦杀功臣导致吕后专权,朱元璋杀功臣

  • 太平天国名将萧朝贵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平天国第一猛将,太平天国被谁所灭,太平天国为什么有那么多名将

    太平天国早期,有两个人物的身份非常特殊,一个是杨秀清,他是“天父”的代言人,另一个是萧朝贵,他是“天兄”的代言人。可是到了1852年,萧朝贵却命丧长沙城下,“天兄”就此陨落,再也没法“下凡”。虽然萧朝贵是死于清军的炮火,但他的死却与杨秀清有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

  • 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留下十万蒙古女子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问少女,朱元璋赶走蒙古人,朱元璋神秘蒙古女子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和蒙古女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身上有许多标签,他是一个弑杀的政治家,是一个终身学习者。作为从一介布衣到开国皇帝在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高的评价,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

  • 朱元璋请大臣吃饭的时候 刘伯温为何断言大家必死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为什么不重用刘伯温,朱元璋vs大臣,朱元璋得知刘伯温死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请吃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自古君王最是无情,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国家与朝代。而几乎每个开国皇帝的手下都一定会有一些辅佐他们打下江山的有大才的功臣。例如秦始皇嬴政手下的王翦,李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萧何,韩信;宋太祖赵匡胤麾下的高怀德,石守信等

  • 刘如意被汉武帝保护着,吕雉又是怎么下手毒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文帝是刘邦亲生的吗,武则天和吕雉谁更毒,吕雉为什么杀了刘邦的三个儿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惠帝和周昌重重保护刘如意,吕雉的毒杀是如何得手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汉高帝刘邦驾崩前的两年,多次想废黜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刘邦更立太子的想法也是经过长时间的慎重考虑的。从高帝十年开始,刘邦就开始在群臣面前提及自己的这个想法。

  • 长孙皇后没有插手过政事,为什么能受到唐太宗的敬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高宗废后,唐太宗是如何感谢相良的答案,太宗期间进谏200多次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长孙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唐宋后之最贤者,汉则明德马皇后,唐则长孙皇后,宋则宣仁”。在历史上,长孙皇后是极少数被称为贤后的女人,她和独孤伽罗皇后一样,既能获得宠爱又能得到尊敬;但她与独孤皇后不同的是,终其一生都没有触碰权利,“牝鸡司晨”是她拒绝权利

  • 三国时期第一美人甄宓,为何会被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甄宓为什么不是四大美女,曹丕和甄宓,三国美人甄宓

    对三国时期第一美人甄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伴君如伴虎,古代的帝王是国家的主宰者,多数性格阴晴不定,一人独宰天下。皇帝的无情,无数个葬身在冰冷的宫墙里的女子都见证过,甄宓——一个美貌与才华并重的不凡女子也是如此悲催的命运。文昭甄皇后,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

  • 康熙最英俊的儿子:幽禁26年疯狂生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为何对自己的儿子这么狠,康熙有多喜欢弘历,康熙12岁就有儿子了

    康熙是历史上有名的清朝皇帝,一生戎马,做事果敢,堪称帝王之中的典范,但是康熙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康熙的孩子们都很有才华,足以独当一面,只是皇位却只有一个,终归只能传给一个人,比如说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是康熙众多孩子中最俊美的一位,他就是皇长子,名字叫做胤禔。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

  • 宋太祖统一中原的方略是什么?是如何确定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统治思想

    宋太祖统一中原的方略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后汉时期投奔郭威,置身行伍,并于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期击北汉、南唐,屡建战功,升任殿前都检点,成为禁军最高首领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周世宗已经去世,幼主即位。赵匡胤受命抵抗北汉及契丹联军之时,于陈桥兵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