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好不容易建立明朝 朱元璋为何还要分封藩王

朱元璋好不容易建立明朝 朱元璋为何还要分封藩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966 更新时间:2024/1/19 7:59:4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分封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近重新去看了一下明朝的历史,对朱元璋的分封制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朱元璋搞分封制,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

毕竟老朱打天下不容易,他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是太子外,他想要让其他25个儿子都称王,在地方上做土皇帝。

不过我们从朱元璋分封诸侯王的地形图上,可能就会有其他的认识。除了自私自利的一面以外,朱元璋还是有其他考虑的。

一、朱元璋希望皇子们负责保卫边疆。

过去我认为朱元璋的分封制对中央的皇帝,实在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选择。毕竟诸侯王们在自己的封地上,基本不受任何任人的控制,就连皇帝也很难插手。

其实从分封地形图上来看,朱元璋还是有考虑的,他的大多数儿子,都被分封在了北方,而当时的首都在南京。

所以说这些儿子们不光是去北方享福的,他们更是前往北方负责镇守明朝的边关。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为历史上镇守边疆的大将造反的情况数不胜数,老朱认为只有自己的子孙负责镇守边疆,才能保证大明朝的安全。

1、东北片区。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北平,将朱权分封在内蒙古境内的大宁,将朱植封为辽王,镇守辽东,将朱模封为沈王,驻守在沈阳。将朱松封为韩王,镇守在辽东开原。

这些地方,过去都是元朝的地盘,后来朱元璋打下来以后,逐渐成为了明朝和北元之间较量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朱棣还处于相对靠南的地区,所以他在当时对大明朝的作用,远没有历史上吹嘘的那么重要。

2、西北地区。朱元璋将朱橞封为谷王,镇守宣府。将朱桂封为代王,镇守山西大同。将朱栴封为庆王,镇守在宁夏银川。将朱楧封为肃王,镇守在甘肃平凉,后改任甘肃张掖。将朱棡封为晋王,镇守在山西太原。

这几位藩王,主要应付长城正北面的北元势力,他们也都是手握重兵,占据有利位置。地位完全不比东北地区的差。

3、内陆地区。内陆地区的分封,主要以两湖地区和四川为主。其中两湖分封了朱梓为潭王,镇守长沙。朱桢为楚王,镇守武昌。朱柏为湘王,镇守荆州。而四川则是分封朱椿为蜀王,镇守成都。

当然也做了一个实验,让朱元璋的养子沐英担任了永镇云南的重任。这些内陆王爵,主要还负责镇守在山川要地,并不是多么富饶的地方。

从以上的安排来说,最艰险的地方,朱元璋都留给了这些儿子们。要么让他们镇守北方边境,跟北元抗衡。要么让他们镇守内陆,镇压地方豪强。

二、最富饶的地区,依旧留给了朱允炆。

朱元璋对孙子朱允炆算是比较不错了,虽然这些诸侯王也是麻烦,不过如果不削藩的话,在短期内,未必就能掀起什么巨浪来。

除了刚才那些地方以外,剩下的平原地区,全都是比较富饶的地方。这些地方良田众多,百姓殷实,全都被朱元璋交给了朱允炆。

这么来看,朱元璋对后事的安排,还算比较妥当。他不放心其他人镇守边疆,因为历史上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汉高帝刘邦过去就把韩王信分封在北方,结果人家投降匈奴了,还带着匈奴人来打自己。后来他把那么好的好兄弟卢绾分封到了北方,结果好兄弟也叛变了。

所以说不是一家人,似乎总有些不放心。万一他们联合外人一起来对付自己,那朱元璋的后代子孙们,能吃得消吗?

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有利有弊,在当时来看,的确是利大于弊的。毕竟再怎么乱,那也是老朱家的天下。

三、本朝永远只吸取前朝的教训。

封建王朝其实很有意思,总会吸取前朝的教训,至于再往前的历史,由于不够深刻,所以不会被本朝的人所采纳。

比如说秦始皇吸取了周朝的分封制教训,所以在秦朝实行郡县制。到了汉朝,又吸取了秦朝的郡县制教训,改成了分封制加郡县制。

再等到曹丕建立曹魏的时候,将兄弟们的权力都给取消了,再次在天下实行了郡县制。等到司马炎建立了晋朝以后,吸取了曹魏不分封子嗣兄弟的教训,一口气封了那么多司马家的王爵,结果导致了西晋的八王之乱。

紧接着南北朝时期,是大混乱的局面。一直到了隋朝,取消了分封制,改用郡县制。唐朝的时候,一度想要恢复分封制,结果约等于失败。

到了宋朝再次彻底废除分封制,把宗室子弟都摁在京城。等到元朝,正儿八经地实行了行省制度,算是一大创举了,是郡县制2.0版本。

那么明朝朱元璋建国以后,自然是吸取了元朝没有搞分封的教训。他认为地方官都不是自己家的人,自然不会为大元朝卖命,所以才会把江山给轻易丢了。

这话听着好像也很有道理,我们没有批评的权力,毕竟人家老朱才是当事人,最知道那个时代需要的是什么,最缺的又是什么。

总结:分封制错了吗?也不能这么说。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几乎有一半时间,是处于分封状态的。而且很多分封的王朝,其实也能延续很久。

比如说奴隶制社会的周王朝,延续了800年之久,汉王朝更是有400年之久。明朝也有200多年,所以不能说分封制就彻底错了。

当然了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分封制肯定错了,为啥?因为普通人分不到一杯羹啊!那些撰写历史的文人们,没有哪个是得到分封的,他们自然要抨击这种制度。如果你给他一个王爵,再给点封地,你看他还骂不骂分封制。

参考资料:《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探索杜审言的生平,他的人生轨迹与苏轼的极其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苏轼人生轨迹路线图,与苏轼经历相似的诗人,苏轼的人生经历与作品的关系

    你真的了解杜审言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个狂人,敢说出:“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当得王羲之北面”,这样“狂言狂语”。他狂妄到觉得自己的文章比王羲之还好,能让苏味道能羞愤欲死。也因此杜审言的狂妄让他得罪了很多人,遭受贬官等陷害,甚至他的儿子都为了替他报仇而死,

  • 李贽到底有多狂?曾写下两本极为异端的书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宫崎骏曾写下,李贽为什么离经叛道,李贽为什么自名为异端

    你真的了解李贽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儒家眼里,秦始皇与孔子的历史定位非常明确,秦始皇是超级暴君,孔子是至圣先师,这是儒家门徒的基调,不容置疑不容推翻。即便偶有质疑,也只会偷偷摸摸、非常隐晦地点到为止。二千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秦始皇与孔子历史评价一直如此。明朝建立后,起初官

  • 小明王如果早点让位给朱元璋的话 小明王还能不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林儿为什么叫小明王,朱元璋为什么要救小明王,为什么朱元璋不立朱棣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和小明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朝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老百姓怨声载道。白莲教大头目韩山童在淮河流域一带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他有人脉、有威望,自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而刘福通则自称是“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代”。韩

  • 常遇春死的时候明朝建立了吗 常遇春的死和朱元璋有联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常遇春朱元璋,朱元璋常遇春死是哪一集,朱元璋会不会杀常遇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常遇春和朱元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第一,常遇春死于洪武二年,大明已经建国。第二,谁说的徐达结局不好?又是哪个小说家?又是哪个历史杜撰机器?明朝开国将领,“六王之首”徐达,死于背疽,病情反复一年多,最后病情加重而死。期间朱元璋也没有送什么蒸鹅,他的死与朱元璋没

  • 赵偃继任赵国国君之后,他为何派武襄君乐乘取代廉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的历代国君,廉颇做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赵国廉颇为什么要逃到魏国

    赵悼襄王,嬴姓,赵氏,名偃,是赵孝成王之子,赵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赵孝成王二十一年(秦始皇二年,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任赵国国君之位,是为赵悼襄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用廉颇当时,赵国将领廉颇担任代理相国之职,率军攻打并夺取魏国的繁阳。赵悼襄

  • 蜀国五虎将中,谁的年龄最大?谁最年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年龄最大的人,五虎上将年龄排行,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

    你真的了解蜀国五虎将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赤壁之战后,曹操仓皇北逃。209年,刘备趁机占领荆州,率领赵云等南征长沙四郡,黄忠跟随韩玄向刘备投降。《三国演义》中,这一段被演绎为“关公战黄忠”,诸葛亮嘱咐关羽,镇守长沙的黄忠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可掉以轻心:“今长沙太守韩玄,固不足道

  • 魏冉是战国时秦国大臣,他曾保举哪位名将东向攻城略地?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冉对秦国的贡献,廉颇投奔楚国,历史上有魏冉这个人吗

    魏冉(?—约前264年),亦作魏厓、魏焻,因食邑在穰,号曰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从惠王时起,就任职用事。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之后魏冉凭着他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国独揽大权,一生四任秦相

  • 田穰苴是春秋末期的著名军事家,他为何抑郁发病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是谁,齐桓公为什么被饿死,36位开国著名军事家

    田穰苴(生卒不详),又称司马穰苴,春秋末期齐国人,是田完(陈完)的后代,齐田氏家族的支庶。田穰苴是继姜尚之后一位承上启下的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子孙后世称司马氏。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田穰苴被罢黜,未几抑郁发病而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

  • 揭秘:乾隆为什么一再纵容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对和珅有感情吗,乾隆为什么不保护和珅,皇上为什么喜欢和珅

    传说乾隆做皇子时爱上了雍正帝的一位妃子,而这位妃子因他而死,和珅正是这位妃子的转世乾隆才对他这么好,而这位妃子就是著名的年贵妃?网络配图关于乾隆与年贵妃的故事雍正皇帝的四皇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有一次见到年贵妃,就被皇娘的美貌打动,他想调戏年贵妃,就从后面去蒙年贵妃的眼睛。年贵妃以为是哪个宫

  • 三国中死得最冤的猛将:第一名并非吕布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重生三国猛将赵云,吕布是三国第一猛将吗,三国武将排名前30名

    乱世出英豪,在三国中可是说是遍地英雄,然而他们的结局却有喜有悲,我们今天要说的这几个人就非常悲剧,而且死得很冤!第6名:潘凤《三国演义》第9回曹操起兵讨董卓里,华雄在帐外挑战,冀州太守韩复突然很搞笑的说了一句:“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据我推测,潘凤本人肯定清楚自己的斤两,也一定知道不是华雄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