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不韦的一生有多传奇?他的三次豪赌是怎样的?

吕不韦的一生有多传奇?他的三次豪赌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74 更新时间:2024/1/5 13:45:57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吕不韦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徙蜀惩谤,悬金作语。筹策既成,富贵斯取。”是吕不韦的传奇一生的总结,他从一介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政客,他的眼光是毒辣的。在政治上,吕不韦依旧靠自己经商时期的智慧,为秦国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作为一个商人,吕不韦无疑是成功的。

第一次豪赌

吕不韦是一传奇的商人;换在秦汉时期,对商人打压严重,吕不韦都不能进入朝堂,但是吕不韦偏偏生于乱世,有了一个能够进入朝堂的机会。他在街头,看到被秦国放弃的质子异人,商人敏锐的经商嗅觉,让吕不韦发现了挣大钱的机会。

他明白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高风险的投入越大,得到的回报也是巨大的;但是这样的风险也就意味着他可能血本无归。吕不韦毫无疑问是一个赌徒心理,巨大的利益诱惑着他将自己的钱财投入秦国质子的身上。成,则与异人共分天下,“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不成,则失去自己的大部分家产。

吕不韦开始巩固与“货物”异人的关系,送他能够维持生活的金钱。而异人也在吕不韦的恭维之下,逐渐开始享受生活。后来异人看上了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就将赵姬送给了异人,以维持两个人的合作关系。

后来,吕不韦凭着自己经商练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抓住了“顾客”阳泉君与华阳君,对于荣华富贵方面的需求,成功的将异人推销出去了。

第二次豪赌

吕不韦以人为货,成功的谋取了巨大的利益,年轻的国君嬴政因此尊吕不韦为“仲父”。但吕不韦的身份得来并不算光彩,而他轻易的成为权臣,容易为世人所诟病。吕不韦为了洗自己的商人身份,让自己能够更加的名正言顺,吕不韦进行了第二次豪赌。

他以效仿春秋四君子为名,广纳天下的名士,让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编成书,以供世人夸赞。但是当时的书籍传阅并不如现在这般方便,当时主要以竹简作为文字的主要载体,那篇长达二十万字的《吕氏春秋》根本无法广泛传阅。

于是,吕不韦再次进行一场豪赌,“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这一场豪赌,意味着他的财产损失将不可估量,但他还是赌了,一字千金也由此而来。

所幸他赢了,或许是因为他的门客太过优秀,也或许是因为他的身份太过显贵;他没有失去他的财产,反而让他的名声大显。这一场商人的豪赌,也成功的让他脱去了商人的外衣,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政客。

第三场豪赌

吕不韦善于赌博,善于利用自己的商人眼光去判断,之前那两场赌博,也让他因此成为了秦国的权贵。可是吕不韦还是失败了,败在第三场赌博上面,这一场赌博也让他直接失去了再次投资的机会,失去了所有的家产。

吕不韦明知,嬴政羽翼初长成,可他没有及时的抽身,反而另辟蹊径,将献给太后赵姬,来保全自己。但这又何尝不是吕不韦的一次赌博呢?他明明权倾朝野,却依旧在赌太后的事情不会让嬴政太过反感,赌自己能够在两个人之间全力周旋。

可偏偏,他这次赌的不过是一件小事,存的也不过是侥幸心理,但这却恰好踩中了嬴政的脆弱神经。于是,嫪毐之事东窗事发之后,吕不韦也因此受到牵连。明明想讨好两个人,却两边都没有落到好处。“於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

这一次,吕不韦彻底的栽了。史料记载,“吕不韦自度稍侵,恐诛,乃而死。秦王所加怒吕不韦、皆已死,乃皆复归嫪舍人迁蜀者”。

或许,吕不韦不参与赵姬之事,他也会为秦始皇嬴政所不容,最终依旧因为政治目的,而依旧丧命。但,历史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吕不韦的这一次豪赌也直接成了他的丧命理由。

商人吕不韦的传奇一生,靠赌博来获得所有的身份地位,也因赌博失去了手中的一切。可惜的是,司马迁在写《史记·货殖列传》中写了七个传奇商人,却没有加入他的名字,而是将他写作一个政客,不然吕不韦的经商之才,又该世人怎样的感叹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武帝雄才大略,为何对求仙之事乐此不疲?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入海求仙,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体现在哪,汉武帝求仙问道

    汉武帝明知方士愚弄他,杀一个再立一个,对求仙的事乐此不疲,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自导自演了一出出令人难以捉摸的求仙闹剧。到底汉武帝为何对这些荒诞不经的神仙方士等迷信学说能全面接受、诚信有加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汉武帝自身的经历和性格是其原因之一。汉武帝自七岁即被立为

  • 汉献帝为何心甘情愿将玉玺交给曹节保管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献帝有逆袭的可能吗,曹节为什么要帮汉献帝,汉献帝禅让是自愿的吗

    众所周知,在曹老板死后,曹丕早已按捺不住那颗谋逆之心,还没等自己父王的英灵飘远,就开始忙着联络群臣,逼迫献帝退位了。而当时的献帝,也早已处于了一个众矢之的的境遇,除了最后一个宁死不交玉玺的执玺官祖弼之外,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帮着大汉王朝说话,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献帝在群臣的要挟之下,只得被迫将社稷禅让到

  • 李克宁篡权夺位,欺嫂卖侄,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子争权夺位,雍正夺位是真的吗,夺位成功的皇帝都有谁

    李克宁(?-908年),沙陀族,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奠基人李克用幼弟,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叔父。李克宁为人仁孝,是各兄弟中最贤良的一位。大唐日渐衰微,各路英雄豪杰烽开始群雄奋起,问鼎中原。李克用虽然身处伐北也不敢寂寞,毅然加入了争霸的行列中。而他带领的这只部队就是唐末闻名天下无往不胜的铁骑—沙陀劲旅。有

  • 朱元璋好不容易建立明朝 朱元璋为何还要分封藩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如果建文帝不撤藩,朱元璋为什么要封藩王,朱元璋为什么不削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分封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近重新去看了一下明朝的历史,对朱元璋的分封制度,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过去我一直认为,朱元璋搞分封制,那完全就是自私自利的做法。毕竟老朱打天下不容易,他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是太子外,他想要让其他25个儿子都称王,在地方上做土皇帝。

  • 探索杜审言的生平,他的人生轨迹与苏轼的极其相似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苏轼人生轨迹路线图,与苏轼经历相似的诗人,苏轼的人生经历与作品的关系

    你真的了解杜审言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个狂人,敢说出:“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当得王羲之北面”,这样“狂言狂语”。他狂妄到觉得自己的文章比王羲之还好,能让苏味道能羞愤欲死。也因此杜审言的狂妄让他得罪了很多人,遭受贬官等陷害,甚至他的儿子都为了替他报仇而死,

  • 李贽到底有多狂?曾写下两本极为异端的书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宫崎骏曾写下,李贽为什么离经叛道,李贽为什么自名为异端

    你真的了解李贽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儒家眼里,秦始皇与孔子的历史定位非常明确,秦始皇是超级暴君,孔子是至圣先师,这是儒家门徒的基调,不容置疑不容推翻。即便偶有质疑,也只会偷偷摸摸、非常隐晦地点到为止。二千年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秦始皇与孔子历史评价一直如此。明朝建立后,起初官

  • 小明王如果早点让位给朱元璋的话 小明王还能不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林儿为什么叫小明王,朱元璋为什么要救小明王,为什么朱元璋不立朱棣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元璋和小明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朝末年,政治败坏、税赋沉重,加上天灾不断,老百姓怨声载道。白莲教大头目韩山童在淮河流域一带宣传“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他有人脉、有威望,自称是“宋徽宗的八世孙”,而刘福通则自称是“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代”。韩

  • 常遇春死的时候明朝建立了吗 常遇春的死和朱元璋有联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常遇春朱元璋,朱元璋常遇春死是哪一集,朱元璋会不会杀常遇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常遇春和朱元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第一,常遇春死于洪武二年,大明已经建国。第二,谁说的徐达结局不好?又是哪个小说家?又是哪个历史杜撰机器?明朝开国将领,“六王之首”徐达,死于背疽,病情反复一年多,最后病情加重而死。期间朱元璋也没有送什么蒸鹅,他的死与朱元璋没

  • 赵偃继任赵国国君之后,他为何派武襄君乐乘取代廉颇?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赵国的历代国君,廉颇做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赵国廉颇为什么要逃到魏国

    赵悼襄王,嬴姓,赵氏,名偃,是赵孝成王之子,赵国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赵孝成王二十一年(秦始皇二年,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赵偃继任赵国国君之位,是为赵悼襄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不用廉颇当时,赵国将领廉颇担任代理相国之职,率军攻打并夺取魏国的繁阳。赵悼襄

  • 蜀国五虎将中,谁的年龄最大?谁最年轻?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年龄最大的人,五虎上将年龄排行,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

    你真的了解蜀国五虎将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赤壁之战后,曹操仓皇北逃。209年,刘备趁机占领荆州,率领赵云等南征长沙四郡,黄忠跟随韩玄向刘备投降。《三国演义》中,这一段被演绎为“关公战黄忠”,诸葛亮嘱咐关羽,镇守长沙的黄忠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可掉以轻心:“今长沙太守韩玄,固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