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廉颇和王翦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是否有资格?

廉颇和王翦同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是否有资格?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80 更新时间:2023/12/28 5:44:05

说到战国四大名将,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关于战国四大名将,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聊一聊其中最不够资格的两位名将。

所谓战国四大名将,源于南北朝时梁朝周兴嗣编撰的《千字文》,书中有“起翦颇牧,用军最精”这一句话,由于《千字文》流传甚广,于是白起、王翦、李牧、廉颇就被约定俗成为战国四大名将。但战国时代兵家天才辈出,说这四人“用军最精”,实难让人信服。

就这四人而言,白起与李牧遇强则强、遇弱更强,入榜战国四大名将实至名归,但廉颇与王翦就难以让人信服了,两人都精于固守而不懂出奇,通常是以兵力败敌,总体看来不够资格入榜战国四大名将。

01

《千字文》中的战国四大名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处于战国晚期,是秦国与关东六国双方战争中涌现出的名将。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将《千字文》评选标准总结为:一是战国晚期,二是与秦或与关东六国征战的常胜名将,所以没有与秦国交战的乐毅等,以及战国中前期的吴起、孙膑、田忌等,才没能入榜战国四大名将。

但这一评选标准在廉颇身上失效了。

根据史书记载,廉颇生于公元前327,死于公元前243,一生活了84岁,大约在公元245年先后投奔魏楚,因此廉颇一生主要活动于赵国。但纵观廉颇一生,与秦国的主要作战记录只有一次,就是我们熟知的长平之战序幕战。当时,廉颇筑垒固守,严束部众,坚壁不出,秦国使用反间计,赵王用赵括替换了廉颇,秦军同时秘密任命白起替换王龁,赵括纸上谈兵导致长平之战惨败。

笔者提出一个疑问,如果赵王不将廉颇撤换,廉颇能打败白起吗?历史无法假设,但长平之战前的阏与之战,或许能给出一些答案。

长平之战前七年,秦军派白起助手胡阳攻打赵国,胡阳兵分两路,一路围攻赵国阏与,一路围困武安(离邯郸百里),两路互相配合,且阏与地理形势狭长险峻,因而赵国陷入左右为难。赵惠文王问廉颇“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廉颇不愿领兵出战,最后赵惠文王问到赵奢(赵括之父),赵奢回答说“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于穴中,将勇者胜。”赵奢领兵一举大破十万秦军,主帅胡阳此战之后下落不明。

通过阏与之战,就说廉颇用兵不如赵奢,或许有些武断,但纵观廉颇对秦作战的亮点,的确泛善可陈。而且,廉颇对齐、魏、燕的作战,也未见廉颇用兵之妙。

从春秋至战国,齐国一直是强国,廉颇伐齐能够彰显其用兵吗?根据史书记载,廉颇第一次用兵是伐齐,“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但这一次伐齐并非廉颇单独行动,而是乐毅联合燕、赵、秦、韩、魏五国伐齐,廉颇胜仗是在乐毅打败齐国主力之后的第二年,有点胜之不武。田单火牛阵破燕,恢复齐国七十余城后,赵国趁火打劫,“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还是有点胜之不武。

至于魏国、燕国,在战国晚期已经沉沦,其中燕昭王时重要乐毅,让燕国昙花一现,但总体而言廉颇伐魏、伐燕取得胜利,说明廉颇无疑是名将,但却未必够资格入榜战国四大名将。

廉颇之所以名传后世,主要与“负荆请罪”、“将相和”、“尚能饭否”的典故广为流传有关,但纵观廉颇用兵,精于固守却不懂出奇,没有取得过什么惊人战绩,在战国时代用兵水平只能算中等。由于古文中廉颇与李牧合称“颇牧”,是名将的代表,所以千字文为了押韵,又因为提及李牧,于是就将“颇牧”中廉颇也捎带了进去,但实际上同时代的赵奢,至少在对秦战绩上要远远超过廉颇。

02

与廉颇不同的是,王翦对关东六国屡战屡胜,一举灭掉六国中的五国,按理说是实至名归的战国四大名将,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廉颇与白起时代落幕之后,王翦与李牧开始同台争锋,但可惜的是,白起与廉颇擦肩而过,而王翦与李牧也未能真正决出胜负。

公元前229年,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再加北部的代地地震,大面积饥荒,国力已相当衰弱,于是秦始皇趁机派当时秦国第一战将王翦伐赵。结果,王翦遇上了赵国的名将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时间,发现自己不是李牧的对手,于是王翦求助秦始皇,让秦始皇在实施反间计,让其派奸细去赵国都城造谣,并花重金买通了逼走廉颇的赵王宠臣郭开,最终结果我们都知道,李牧惨遭杀害,王翦之后大败赵军,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俘虏赵王迁

与白起不同,长平之战中秦国主帅先是王龁,由于廉颇筑垒固守,严束部众,坚壁不出,见难以速胜廉颇,秦国主动实施反间计,之后秘密派出白起替换王龁。而王翦伐赵战争中,是王翦主动要求实施反间计,无论是打不过李牧,还是担心战争拖的时间太长,都说明王翦不是单纯的军人。

战场上玩不过李牧,只能背地里玩阴谋诡计,王翦还配叫战国四大名将?

孙子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与廉颇一样,王翦是出色的军事家,尤其擅长大兵团作战,但一样不懂出奇致胜,战略战术比较死板。

白起、李牧在敌我同等兵力下,往往都是取得大胜,而在敌众我寡时,一样能够以弱击强,取得最后的胜利。敌众我寡时,往往就需要出奇制胜,白起李牧以奇致胜的战例层出不穷。

但纵观廉颇、王翦却鲜有以弱击强的胜利,每一次都需要重兵出战,比如白起提七万大破楚国鄢郢之地,而王翦灭楚需要六十万。王翦尽管灭掉五国,但灭韩赵燕魏楚时,看似王翦用兵之功,实则秦国国力强盛,五国不仅远非秦国对手,而且士气低落,没有决死一战之心。

因此,如果以白起、李牧用兵水平衡量战国四大名将,那么廉颇、王翦显然不太够资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标不死,朱棣不敢反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标和朱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作为皇帝,朱棣的文治武功在明朝君主中算比较不错的,被称为“永乐大帝”。但是靖难之役却是他永远的黑点,因为的皇位得来不正,是抢了自己侄子的江山。可能有的人想问了,如果朱标不死,朱棣还会造反吗?答案是否定的,直

  • 都为项羽效命,陈平与韩信的官职差别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韩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陈平和韩信两人的境遇比较相似,他们最开始都在项羽手下效命,后来才转入刘邦麾下。两人都是楚汉时期的英雄豪杰,都为刘邦立下过不可磨灭的功劳。而两人的遭遇又是截然不同的,陈平在项羽手下做事时,被授予上卿的爵位和都尉的官职;而韩信在项羽手下做事时,就只当了个小小的

  • 蓝玉身为一代名将 蓝玉最后为什么会落到一张人皮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蓝玉结局,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洪武二十六年,明朝开国功臣蓝玉被剥皮实草,在各地展示。一代名将蓝玉,为什么最终落得个只剩下一张人皮的下场?蓝玉,一个有勇有谋、骁勇善战的将领。起初,他在开平王常遇春的麾下效力。只要他出战,基本上都能成功,所以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面前

  • 孟珙曾救下一人,四十多年后此人后代灭了南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孟珙是一代名将,他在南宋后期领兵抗击金朝、蒙古的入侵,保住了南宋的江山,被后世誉为“机动防御大师”。可是,孟珙生前却做了一件“错事”,他救了一个不该救的人,结果数十年后,这个人的儿子灭掉了南宋王朝。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不该救的人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事情还

  • 朱元璋猜忌之心那么强 马皇后参政朱元璋为何没有不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马皇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前言:朱元璋的猜忌之心有多强?洪武时期曾经发生史上闻名的“四大案”,四大案中的胡惟庸案与蓝玉案更是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的代表,足可见朱元璋的猜忌之心。朱元璋剧照朱元璋猜忌之心,日益增长而且这份猜忌之心尤其是在做了皇帝之后,变得日益渐长

  • 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人是谁?为何与吕后、武则天并称?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第三任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主,常被人与汉朝的吕后、唐朝武则天并称,后世称赞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娥祖籍太原,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后汉时任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是宋太祖时的虎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因此

  • 孙尚香和刘备真的没有感情吗 孙尚香自杀是因为殉夫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尚香和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乱世的女人宛若漂萍,生死荣辱由不得自己,即使身份高贵者概莫能外。就汉末三国而论,悲情的女子并不在少数,而孙权的妹妹兼刘备的夫人孙尚香,便是其中的典型。那么问题来了,孙尚香既然跟刘备年龄差距很大,并且毫无感情,为何最终要选择自杀殉夫?其

  • 孙尚香比孙权小十一岁 两人真的是亲生兄妹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孙尚香和孙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导言一直以来,孙尚香是孙权的亲妹妹,这一点极少有人怀疑,无论是史籍记载,还是民间传说,还是小说故事,抑或是现在的游戏,对这一个设定都从来没有变过,早已变成一个固定的事实。可是假如看一下他们的年纪便会令人觉得很诧异,孙坚死的时候,孙权才

  • 马超投靠刘备之后 刘备为何没有重用马超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由于受到家庭的熏陶,马超可以说从小就好战,少年成名的他,曹操也多次召马超进京为官,但马超对此都拒绝了。马超作为一代枭雄,马超在投奔刘备之后,为什么再也当初的辉煌,马超为什么从此默默无闻,最后郁郁而终呢?首先第一点就是,马超情商

  • 关羽傲慢却对张良以礼相待 除了张良外关羽还看得起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关羽和张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关羽的傲慢,看看他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就知道了,比如白马之战,曹操手下众将没有人敢跟颜良交战,于是曹操听从程昱的建议请来了关羽,关羽根本就不把颜良放在眼中,要知道当时的颜良三个回合斩宋宪,一个回合杀魏续,二十回合败徐晃,曹营诸将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