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起的死要归结于将相失和吗?你看到的并不是全部

白起的死要归结于将相失和吗?你看到的并不是全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06 更新时间:2024/1/15 12:37:10

你们知道白起的死要归结于将相失和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公元前257年十一月,在咸阳城外的杜邮,那位不可一世的一代名将白起,在发出了“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的呐喊后,又缓缓说出了“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随后,从特使手中接过了秦王剑,拔剑自刎,一代杀神就此殒命。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白起的死,好像都是范雎一个人的“功劳”。

在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欲趁赵国主力全军覆没,国内防御力量空虚的时候,一举灭亡赵国,可是,就在此时,范雎却以秦军征战已久,急需休整为由,使得秦昭襄王下令命白起班师还朝,胁迫赵国割让土地。

在邯郸之战的关键时候,白起屡次拒绝出兵,惹恼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一怒之下,褫夺了白起的所有官爵,将其逐出咸阳城,随即,范雎又以“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为由,使得秦昭襄王连忙派出特使携带秦王剑,命白起自刎,这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其实,白起与范雎的矛盾或者说是白起之死,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岳飞之死来做类比。

我们都知道,岳飞是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于大理寺狱中,后世皆以秦桧为杀害岳飞的罪魁祸首,这才有了“白铁铸佞臣”,让秦桧一直“跪”在了岳飞的墓前。可是,真正该向岳飞跪下忏悔的,恐怕不该只是秦桧夫妇等人,那位高高在上的赵构,也该有份吧?

秦桧陷害岳飞不假,但是如果不是岳飞自身的性格缺陷,一次又一次地惹恼赵构,如若赵构不点头,单凭一个秦桧,能够扳得倒岳飞吗?

答案是否定的,赵构为了苟安,自然就要找个由头,满足完颜宗弼提出的“必杀飞,始可和”的和议前提,这便就有了“莫须有”的出现。

同样的道理,如若不是秦昭襄王忌惮白起,又怎么会让白起在灭赵前夕班师还朝,难道秦昭襄王看不出这是灭赵的最佳时机吗?

同时,若不是白起的性格缺陷,又怎会与范雎积怨愈来愈深,又怎会在邯郸之战时激怒了秦昭襄王,最后酿成了自己被迫自刎于杜邮的悲剧?

所以,这便有了一个结论,白起之死,是秦昭襄王、范雎以及白起三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实,这一说法并不严谨,在这其中,还应该加上秦国制度的影响……

关于秦国的爵制,几乎人人都听说过“二十等爵制”,在“二十等爵制”之中,最高级的爵位莫过于“彻侯”,因后世史家避汉武帝名讳,将其改为“列侯”。

不知道大家可曾数过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被封为“彻侯”的有几位?

据现存的史料来看,除却特定时期存在过的几任蜀侯,秦国的“彻侯”不过仅有七人,依次是商鞅、魏冉、范雎、吕不韦嫪毐王翦王贲

或许很多同学就会有疑问,不是军功爵制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文臣位列其中?

其实,这就是导致白起殒命杜邮的第四个原因,那就是秦国的军功爵制到了十六级,也就是从大良造往上数的第十七级驷车庶长,第十八级大庶长,第十九级关内侯以及最高级的“彻侯”之时,晋升的标准并没有被量化,换句话说,想要从大良造往上走,那就全凭君王的喜好了。

从军功方面来说,商鞅取得了河西之战的大捷,一雪秦国百年国耻,被同时授予大良造与列侯也不算过分吧?特别说明一下,列侯进入秦国军功爵制是在秦惠文王时期,秦孝公时期,秦君不过是公爵,侯爵的地位可想而知。

魏冉在秦惠文王时期便就是秦军大将,而后又在秦昭襄王即位之时,也算是从龙首功,而后又为秦国举荐人才,四处奔走,再加上他是秦昭襄王的舅舅,封为穰侯也不为过吧?

吕不韦在赵国之时,便认为嬴子楚“奇货可居”,一力促成了嬴子楚登基即位,而后又挂帅与各国激战,灭掉了东周国,算是彻底断绝了周王室的国祚,封个“文信侯”,与功勋也相符吧?

王翦、王贲父子的功勋自不用多说,六国他们父子独灭其五,这也够封侯的资本了吧?

唯独不满足军功爵制条件的便就只有范雎和嫪毐,范雎封侯是因为他协助秦昭襄王驱逐了国内四贵,帮助秦昭襄王加强了中央集权,而嫪毐封侯的原因嘛,不好说,大家也懂。

但是,论起军功,白起也绝对能排的进秦国诸将功勋的前三名,可为什么他却没能封侯呢?

白起第一次在史书典籍上“露脸”,是在公元前294年,以左庶长之职指挥了新城之战,而后又在次年指挥秦军歼灭了二十四万韩魏联军,因功擢升国尉。公元前292年,又以大良造的身份率军攻打魏国,一举夺得魏国城池六十余座。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从第十级的左庶长到第十六级的大良造,白起仅仅只用了两年。

而后,白起的爵位有十余年未曾发生变化,直到公元前278年,白起指挥秦军取得了鄢郢之战的大捷之后,这才被封为“武安君”。

细心的小伙伴或许已经发现了,白起的爵位并未按照军功爵制的设定,往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乃至彻侯发展,而是转为了特殊的封君制度。

封君地位高吗?

当然高,从整个战国的历史来说,除却王族子弟,受此殊荣的也不过只有数十人,但是比起侯爵来说,封君自然是要低一些的。

在这种情况下,白起又多次出兵攻略天下,意图以战功问鼎彻侯之位。这一点在长平之战后,白起急于进攻邯郸便体现得淋漓尽致,白起这便就是想要以灭国之功迫使秦昭襄王将自己的爵位提升到彻侯。

可是秦昭襄王想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他如果真的想让白起封侯,早在白起取得鄢郢之战的大捷后,便可将白起擢升为关内侯亦或是彻侯,可是秦昭襄王却以特殊的封君制度打发了白起。原因其实也不难猜到,白起身上本来就有魏冉的印记,秦昭襄王一向忌惮魏冉,又害怕白起功高盖主,威胁到自己的君权,这才有意压制白起,这也是后来秦昭襄王命白起撤军的原因。

或许是不甘心,又或许是白起根本没有猜透秦昭襄王的心思,班师还朝之后,白起便一直与秦昭襄王、范雎置气,更是在邯郸之战秦军大败之际,说了冷言冷语,激怒了秦昭襄王,再加上范雎的煽风点火,这便就促成了那幕惨剧的出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真的修改过史书吗?真相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修改史书的行为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那么在历史上李世民真的修改过史书吗?他又是怎样看待史书中对自己的评价的呢?在中国的史书中,主要描写唐朝历史的主要是《旧唐书》、《新唐书》跟《资治通鉴》了。李世民于公元626年即皇帝位,驾崩于公元649年。旧唐书成书于公元945年,是五代中后晋时期,新唐书成书于

  • 李涛的身世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能官运亨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南朝刘宋政权末代皇帝刘准,十岁时遭遇萧道成政变,临死之前留下“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一语道尽宗室身份荣华富贵背后的无尽悲凉。其实,国家覆亡之后皇族悲惨下场并非古来有之,而是始于西晋,之后往往不是被杀便是受辱,鲜有得以

  • 项羽有实力能统一天下吗?他没享过当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项羽为何败于刘邦之手”,有一人大概想表达的意思是:“刘邦战胜项羽,是郡县制战胜了分封制。项羽把天下分封给18路诸侯,是让中国重回战国时期,是开历史倒车,分封制早就过时,所以他必败。刘邦统一天下并施行郡县制,是延续了更进步的

  • 孙膑的战绩与理论都有目共睹,为什么没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孙膑,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战国四大名将,即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秦赵各占其二,他们的传奇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纵观250余年的战国时代,惊才绝艳之辈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就不下于“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人,比如吴起、孙膑、匡章、乐毅等,本文重点

  • 晏殊的为官之路有多传奇?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晏殊的为官之路有多传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读晏殊的词,当觉这是一个忧郁多思、风流浪漫的才子。也确实,晏殊自小便有神童之名,聪明好

  • 努尔哈赤到底是重伤而亡还是因病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1626年农历八月十一日下午,后金国主努尔哈赤乘船叆鸡堡,距离沈阳城仅四十里,但他的人生之路却在此地终止,终年六十八岁。努尔哈赤虽然死了,但关于他死亡的原因却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那就是他是因宁远之战,被明军炮火击中,从而重伤身亡的。那么历史上努尔哈赤的死亡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

  • 诸葛亮如果选择曹操而不是刘备的话 结局会不会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纵观中国历史,三国时代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时期,三国时期的战乱出现了很多风云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等。我们小时候也通过《三国演义》小说和影视剧了解了三国时期的战乱和风云变幻。诸葛亮而在整个三国时期,诸葛亮那可以说是绝对的

  • 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的话 司马懿会不会被诸葛亮碾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分析曹操给诸葛亮写信的事,应有延揽之意。可参看:曹操给诸葛亮写了一封11个字的信,什么目的?不过史料中没有记载诸葛亮有无回信,以诸葛亮的聪明应当把这封信拿给刘备看看,大家可以哈哈一笑而过。但是笔者就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

  • 为什么在西方学者眼中,刘邦的地位比秦始皇还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作为汉王朝的开创者,尽管刘邦一生充满传奇,但在中国人眼里,刘邦历史影响与功绩远不及秦始皇,甚至被贬低为“无赖皇帝”。然而鲜为

  • 明朝最特殊的世袭武官,你知道是什么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实行军民分籍,对于那些立有战功的武将,还会授予世袭军官的职务。比如说名将戚继光,他的祖上在明朝初年获得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世袭职务;另一位名将李成梁,他的祖上是世袭的铁岭卫指挥佥事。不过,明朝有些人却很特殊,他们获得世袭武官的方式很特别,甚至有些残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