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的话 诸葛亮会不会学曹操一样

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的话 诸葛亮会不会学曹操一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517 更新时间:2024/3/4 19:47:44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亮北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聊三国有一个好处,三国故事读者老爷们都耳熟能详,不用费心去铺陈背景,比如一提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圣人。

聊三国也有一个坏处,三国的人物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人人心中皆有定见,或者说成见,有了成见,便很难容得下别人的不同看法,还是拿诸葛亮举例,要是小编不揣冒昧地点评而不是吹捧下这位千古圣人,想必有读者老爷会群起而攻之,有一些特别富有正义感的老爷还会去举报。

其实,各位读者老爷大可不必举报小编,要举报就去举报陈寿,陈寿这厮不知和诸葛亮结了什么仇怨,为了抹黑诸葛亮专门写了本小册子,小编还有其他一些不明真相的历史爱好者都是受了陈寿这本小册子的蛊惑。

比如在诸葛亮的忠臣人设上,陈寿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刘备死后,同为托孤重臣的李严向诸葛亮写了一封信,劝诸葛亮接受“九锡”。

所谓九锡,就是古代天子对于臣下的最高奖赏,非一般人所能得。比如九锡中的虎贲就是天子的卫士,纳陛大致是让臣下也像天子一样也成了陛下,换言之,一旦臣下受了九锡,那离皇帝也不远了。因此,在古代,加九锡通常是权臣篡位前的前奏。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古代加九锡的12个人中,8人自己篡位当了皇帝,3人儿子篡位当了皇帝,还有一人割据一方,自己称了帝,从此不听朝廷调遣。换言之,一旦加了九锡,篡位率几乎100%。

正因为这个原因,对于真正的忠臣而言,加九锡就是绝对的禁忌,是提都不能提的。

李严为何要劝诸葛亮加九锡呢?

李严和诸葛亮都是刘备的托孤重臣,两人本该平起平坐,然而刘备一咽气,诸葛亮就大权独揽了,把李严扔在了一边。刘备托孤李严,大概是想借他之手牵制诸葛亮,奈何这李严实在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很快就在蜀汉中枢丧失了话语权。

这时候李严给诸葛亮来这么一出,表面是推崇诸葛亮,实际上是在试探,李严想看下这个诸葛亮是不是想走王莽曹操的老路,加九锡,进而建国封王,最后篡位称帝。

对于李严的试探,诸葛亮本来是应当严厉斥责以表忠心,然而他却没有这么做,他给李严回了这么一封信: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于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这封信大致表达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咱俩老相识啦,但是你还是不够了解我呀。诸葛亮套近乎的同时做出一个与李严推心置腹的姿态。

第二层:怎么不了解呢?咱们刚教诲刘禅要光复大汉,不要肆意妄为,咱们自己怎么能乱来?我本来就是一个普通农民,现在待遇这么好,先帝交代的任务还没完成,怎么可以先加九锡?

这一层诸葛亮主要是解释了不能加九锡的原因,虽然态度有点暧昧,但总算是拒绝了。

要命的是第三层:如果我灭了曹魏,斩杀了曹睿那小子,让刘禅回到洛阳皇宫,那别说九锡了,加十锡也是理所当然呀。

这问题就大了。前面已经说了,九锡是人臣之大忌,即使诸葛亮真恢复了中原,他要真是忠臣,也绝不能接受九锡。诸葛亮说得如此直白,是不是是他真实想法呢?

小编觉得,这应该是他的真实想法。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如果诸葛亮没有这个心思,他没必要与李严提这一茬,他可能真存着北伐成功后加九锡的心思,这也解释了后来诸葛亮的频繁北伐。

东晋末年的刘裕其实也是相同的套路,以北伐来积累人望,北伐成功后便加九锡、封王、建国、称帝。

第二,当时的诸葛亮并不介意吐露这一心思,他已经大权在握,李严的威胁根本不值一提。从陈寿那本小册子的很多内容来看,诸葛亮甚至连刘禅都不放在眼里,这点我们放到下期。

聊到这里,再回到标题中的那个问题,答案也就昭然若揭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白起的死要归结于将相失和吗?你看到的并不是全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白起的死要归结于将相失和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公元前257年十一月,在咸阳城外的杜邮,那位不可一世的一代名将白起,在发出了“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的呐喊后,又缓缓说出了“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随后,从特使手中接过了秦王剑,拔剑自刎,一代杀神

  • 李世民真的修改过史书吗?真相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李世民修改史书的行为在学术界一直有争议,那么在历史上李世民真的修改过史书吗?他又是怎样看待史书中对自己的评价的呢?在中国的史书中,主要描写唐朝历史的主要是《旧唐书》、《新唐书》跟《资治通鉴》了。李世民于公元626年即皇帝位,驾崩于公元649年。旧唐书成书于公元945年,是五代中后晋时期,新唐书成书于

  • 李涛的身世是怎样的?他为什么能官运亨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李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南朝刘宋政权末代皇帝刘准,十岁时遭遇萧道成政变,临死之前留下“愿后身世世,勿复生天王家”,一语道尽宗室身份荣华富贵背后的无尽悲凉。其实,国家覆亡之后皇族悲惨下场并非古来有之,而是始于西晋,之后往往不是被杀便是受辱,鲜有得以

  • 项羽有实力能统一天下吗?他没享过当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项羽为何败于刘邦之手”,有一人大概想表达的意思是:“刘邦战胜项羽,是郡县制战胜了分封制。项羽把天下分封给18路诸侯,是让中国重回战国时期,是开历史倒车,分封制早就过时,所以他必败。刘邦统一天下并施行郡县制,是延续了更进步的

  • 孙膑的战绩与理论都有目共睹,为什么没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孙膑,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战国四大名将,即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秦赵各占其二,他们的传奇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纵观250余年的战国时代,惊才绝艳之辈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就不下于“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人,比如吴起、孙膑、匡章、乐毅等,本文重点

  • 晏殊的为官之路有多传奇?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晏殊的为官之路有多传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读晏殊的词,当觉这是一个忧郁多思、风流浪漫的才子。也确实,晏殊自小便有神童之名,聪明好

  • 努尔哈赤到底是重伤而亡还是因病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1626年农历八月十一日下午,后金国主努尔哈赤乘船叆鸡堡,距离沈阳城仅四十里,但他的人生之路却在此地终止,终年六十八岁。努尔哈赤虽然死了,但关于他死亡的原因却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那就是他是因宁远之战,被明军炮火击中,从而重伤身亡的。那么历史上努尔哈赤的死亡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

  • 诸葛亮如果选择曹操而不是刘备的话 结局会不会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纵观中国历史,三国时代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时期,三国时期的战乱出现了很多风云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等。我们小时候也通过《三国演义》小说和影视剧了解了三国时期的战乱和风云变幻。诸葛亮而在整个三国时期,诸葛亮那可以说是绝对的

  • 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的话 司马懿会不会被诸葛亮碾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分析曹操给诸葛亮写信的事,应有延揽之意。可参看:曹操给诸葛亮写了一封11个字的信,什么目的?不过史料中没有记载诸葛亮有无回信,以诸葛亮的聪明应当把这封信拿给刘备看看,大家可以哈哈一笑而过。但是笔者就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

  • 为什么在西方学者眼中,刘邦的地位比秦始皇还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作为汉王朝的开创者,尽管刘邦一生充满传奇,但在中国人眼里,刘邦历史影响与功绩远不及秦始皇,甚至被贬低为“无赖皇帝”。然而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