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膑的战绩与理论都有目共睹,为什么没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

孙膑的战绩与理论都有目共睹,为什么没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975 更新时间:2024/1/19 5:09:12

说到孙膑,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战国四大名将,即白起、王翦、李牧、廉颇,秦赵各占其二,他们的传奇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但纵观250余年的战国时代,惊才绝艳之辈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就不下于“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这四人,比如吴起、孙膑、匡章乐毅等,本文重点聊一聊为何孙膑无缘名列战国四大名将。

关于孙膑其人,一直流传着两个常识性历史错误,可惜至今鲜为人知。

第一,孙膑与庞涓的确是同学,《史记》记载是“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但鬼谷子是不是他们师父这就不清楚了,孙膑与庞涓的师父是鬼谷子的说法源于《东周列国志》和《孙庞斗志演义》等历史小说,正史没有记载。

第二,孙膑所受的膑刑,并不是挖去膝盖骨,而是直接砍掉双足,《史记》记载庞涓使人“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之所以认为是挖去膝盖骨,主要是受孙膑的“膑”误导,其实胡三省的《资治通鉴》注释中说得很清楚:夏有膑刑,挖其膝骨,周改刖(yuè)刑,即砍两足,孙膑所受正刖足。

坐上轮椅的孙膑威力丝毫不减,之后两次击败庞涓,还打倒了战国第一霸主,于是孙膑由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孙膑一生参与两次战争,即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前者是围魏救赵,后者是围魏救韩。

战国时代,中后期是秦国、赵国、楚国、齐国等争锋,但在前期真正的霸主却是后来不起眼的魏国。当时,魏文侯任用李悝、吴起变法,尤其吴起创立的魏武卒横扫诸侯,甚至创造过五万大败五十万秦军的惊人战绩,于是魏国成为战国第一霸主,但魏国霸主地位却被孙膑给终结了。

前354年,魏国围攻赵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决定围魏救赵,既救援了赵国,又能削弱了魏、赵两国,之后就派田忌、孙膑等出兵。在孙膑指挥下,齐国伏击了庞涓回援兵马,取得桂陵之战的胜利,打破了魏武卒不可战胜的神话。根据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汉简记载,桂陵之战中孙膑还俘虏了庞涓,只是可能魏国主力尚在,齐国后来又放归庞涓。

十余年后,魏国入侵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于是齐国再一次实施围魏救赵战术,派田忌、孙膑等出兵救韩。孙膑采取增兵减灶之策,吸引庞涓紧追不舍,最后在马陵地区设伏,当场射杀魏国大将庞涓。之后齐军乘胜追击,歼灭魏军精锐数十万人,几乎全灭魏武卒,还俘虏魏国主将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而齐国则称霸东方。

《史记》记载: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

孙膑打败庞涓与打倒战国第一霸主魏国,其军事思想与作战方略等不下于白起、王翦、李牧、廉颇,而且要理论有理论、要战绩有战绩,既然如此为何孙膑还无缘战国四大名将?

其实,战国四大名将并不意味着战国最杰出的四位将领,背后有二个原因。

1,战国四大名将不是整个战国时代的四大名将,而是战国后期的四大名将,一个显著特点即秦强而六国皆弱的时代,这四人都是强秦与诸国频繁战争中的名将。简单的说,六国名将要符合战国后期和与强秦交战频繁胜利这两个条件才行,李牧、廉颇都与之交战且胜过,所以这两人入选,而秦国的白起、王翦本身战绩突出,入选更无争议。

正因如此,历史上吴起、孙膑、乐毅才没能入选战国四大名将,其中乐毅虽然生活在战国后期,但主要战绩是攻齐,没有与秦交过战。匡章曾率齐、韩、魏三国联军攻秦,血战三天占领函谷关,迫使秦割地求和,在六国与秦两百多年战史上空前绝后,但当时秦国与关东六国的国力差距还没彻底拉开。

2,战国四大名将之说源于《千字文》,即“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之所以选“起翦颇牧”,还是为了押韵和对仗。

首先选出来的是李牧,“宣威沙漠”说的就是他,而古代廉颇与李牧合称“颇牧”,于是廉颇也就入选了。因为四字一句,为了对仗工整,自然还需两人,而谈到战国名将,白起怎么也绕不过去,于是白起入选,而《史记》中与白起合传的王翦,也顺势占有一席之地。

总而言之,吴起、孙膑等人无缘战国四大名将,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评选规则的原因。纵观整个战国时代,战国四大名将应该在吴起、孙膑、白起、李牧、王翦这五人中选择,如果一定只选四人的话,孙膑可能会落选,原因如下。

与吴起、乐毅等人不同,孙膑还有二个特殊情况,即孙膑身体状况以及身份。

上文谈到,孙膑遭受刖刑,身体原因不能上战场冲杀,严格来说不算将,只能运筹帷幄。《史记》记载:“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齐威王准备任命孙膑为将,孙膑委婉拒绝,这不是客套话,而是孙膑从实际军事指挥角度婉拒,由于孙膑行动非常不便,必然很难及时准确地掌握战场信息,从而做出合理应对,另外也不便出场鼓舞军心士气。

孙膑来到齐国之后,到底是什么身份,田忌家臣还是齐国官员?笔者认为,孙膑初来齐国之时,大概是田忌客卿,田忌赛马之后,田忌将孙膑献齐威王,“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孙膑成为齐威王的老师了。之后的桂林之战,因为孙膑婉拒为将,于是齐威王“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孙膑成为了军师。

严格来说,孙膑不能算将,用现在话说应该是参谋长,没有独立带兵打仗的经历,没能入选战国四大名将之列也可以理解。所以,整个战国的四大名将应该是:吴起、白起、李牧、王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晏殊的为官之路有多传奇?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晏殊的为官之路有多传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读晏殊的词,当觉这是一个忧郁多思、风流浪漫的才子。也确实,晏殊自小便有神童之名,聪明好

  • 努尔哈赤到底是重伤而亡还是因病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1626年农历八月十一日下午,后金国主努尔哈赤乘船叆鸡堡,距离沈阳城仅四十里,但他的人生之路却在此地终止,终年六十八岁。努尔哈赤虽然死了,但关于他死亡的原因却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那就是他是因宁远之战,被明军炮火击中,从而重伤身亡的。那么历史上努尔哈赤的死亡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

  • 诸葛亮如果选择曹操而不是刘备的话 结局会不会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纵观中国历史,三国时代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时期,三国时期的战乱出现了很多风云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等。我们小时候也通过《三国演义》小说和影视剧了解了三国时期的战乱和风云变幻。诸葛亮而在整个三国时期,诸葛亮那可以说是绝对的

  • 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的话 司马懿会不会被诸葛亮碾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分析曹操给诸葛亮写信的事,应有延揽之意。可参看:曹操给诸葛亮写了一封11个字的信,什么目的?不过史料中没有记载诸葛亮有无回信,以诸葛亮的聪明应当把这封信拿给刘备看看,大家可以哈哈一笑而过。但是笔者就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

  • 为什么在西方学者眼中,刘邦的地位比秦始皇还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作为汉王朝的开创者,尽管刘邦一生充满传奇,但在中国人眼里,刘邦历史影响与功绩远不及秦始皇,甚至被贬低为“无赖皇帝”。然而鲜为

  • 明朝最特殊的世袭武官,你知道是什么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实行军民分籍,对于那些立有战功的武将,还会授予世袭军官的职务。比如说名将戚继光,他的祖上在明朝初年获得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世袭职务;另一位名将李成梁,他的祖上是世袭的铁岭卫指挥佥事。不过,明朝有些人却很特殊,他们获得世袭武官的方式很特别,甚至有些残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

  • 刘备如果没有遇到诸葛亮的话 刘备还能不能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也是一代枭雄,也不能过低估计他的能力。诸葛亮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诸葛亮在刘备最困惑、最迷茫的时候,替刘备作出了战略规划。尽管刘备起兵较早,又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万人敌"的大将,以及一班谋士的帮助,但却因战略目标不清晰而导致其有力

  • 在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背后,曹参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曹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谈及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之人,最广为人知的是李牧之孙李左车,曾留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之名言,助推了韩信成功攻略燕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真正帮助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不是李左车,而是历史上名气不高的曹参。与萧何

  • 李建成和李世民相比 李建成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太原起兵的时候,李渊和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组成了一个点三个面的集团。其中李渊是那个点,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是围绕李渊的那个面。义旗初建,遣使密召之,建成与巢王元吉间行赴太原。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领军大都督,

  • 他是明朝顶级火炮专家,却被崇祯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五年七月二十三,北京城的西市格外喧闹,人潮涌动,许多人都来看热闹,因为一位朝廷大官被砍头了!两年前,蓟辽督师袁崇焕在此地被凌迟处死,这次要杀的正是他的生前好友、登莱巡抚孙元化!孙元化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他却是明朝历史上最顶级的火炮专家,这样的优秀人才,崇祯帝为何要将其处死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