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晏殊的为官之路有多传奇?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

晏殊的为官之路有多传奇?历史上的他是什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30 更新时间:2024/1/19 1:07:0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晏殊的为官之路有多传奇,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读晏殊的词,当觉这是一个忧郁多思、风流浪漫的才子。也确实,晏殊自小便有神童之名,聪明好学,七岁就能写文章,当得起才子二字

但若要说他是一个浪漫的人,却不尽然,晏殊为人,实则直率,刚正不阿。而其一生,官海沉浮,都与这性格相关

张知白巡抚江南期间,得知临川有一位天才少年,便将其召来,而这位少年,便是有神童之名的晏殊

两人一番交谈之后,张知白便知道晏殊绝非池中物,于是向朝廷举荐了晏殊。晏殊也是不负众望,次年,便已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当年的殿试

最终,在千余人中脱颖而出,收到当时皇帝宋真宗的赏识,特赐其同进士出生。年仅十四岁的晏殊,自此走上了为官之路

殿试一举成名,一路官至宰相,宋真宗对于晏殊,是极为喜爱的,而喜爱最根本的原因,便是晏殊刚正直率,口无虚言的性格

晏殊殿试出名受封之后,被叫去参加新科进士额外的诗赋考试,众目睽睽之下,晏殊竟是一字未写,交了白卷

并且向宋真宗坦言,卷子上的题目,他曾经做过,请求换题再考

若是其他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怎么会说出来,做过的考题,比之他人本就有优势,说不定更能让皇帝赏识

可是晏殊就不,也许是文人气节,做不得这不耻的事情,也许是因为晏殊本身,就做不得假的性格

但无论如何,正是因为这一次,他正直敢言,升官了。事后,被真宗任命为秘书省正字

之后宋真宗出于对晏殊的好奇,便在晏殊身边偷偷派了一个人,就想看看晏殊一天,究竟在干什么

真宗时期,北宋初年,国家富裕,天下太平,是以百姓安居乐业,百官自然也会忙里偷闲,宴饮作乐,很是快活

可是晏殊不一样,整日闭门不出,俨然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真宗知道后高兴极了,如此朝臣,才是国之典范。便决定好好奖励一下他,也是为了给朝臣树立榜样

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会选择顺水推舟,接下这份恩赏,可晏殊却不,真宗面前再一次直言不讳

之所以不外出聚会游乐,实在是因为自己穷,若是有钱,你早就看不到我的身影了

宋真宗听后,不仅不生气,反而愈加欣赏晏殊的正直与忠厚,不久,再次提拔晏殊,命他为东宫太子师傅

宋真宗时期,因为皇上的欣赏,晏殊的为官之路,还是相当顺畅的。公务之余,还有闲情逸致,填词作曲,日子也是过得十分顺畅

真宗去世之后,宋仁宗继位,此时仁宗尚小,晏殊建议由太后垂帘听政,得到了太后的赏识

只是太后掌权之后,晏殊因为其刚正不阿,直言不讳的谏言,惹怒了太后,以致两次被贬官外放,开始了他官海沉浮的日子

张耆在刘太后落魄之时,曾有过接济,所以掌权之后,便想重用张耆。只是晏殊知道,张耆不论是才还是德,都难当大任,因此便向太后直言

这一番言论,毫不意外的,触怒了太后,直接将他贬官外放了。不久后晏殊再度入朝,一路官至参知政事,也就是副相

之后垂帘听政的太后,意欲效仿武皇,为此事还专门询问晏殊的意见,晏殊直接举出《周官》加以劝阻

因为这件事,太后对其极为不满,很快就将其贬至亳(bo)州

一直到仁宗亲政,作为仁宗的老师,晏殊被重新找回朝堂。此时,李元昊建立西夏国,骚扰边境,进军陕西,直指中原

大宋军队,屡战屡败,束手无策,然而战事告急,晏殊分析形势,奏陈四件加强军备的要务:撤销内臣监军,使统帅有权决定军中大事;招募、训练弓箭手,以备作战之用;清理宫中长期积压的财物,资助边关军饷;追回被各司侵占的物资,充实国库

晏殊的建议,被仁宗采纳,四项措施实施之后,西夏的问题很快就得到了解决。之后晏殊奉命知枢密院事,一路高升,正式成为宰相

只是晏殊的一生,不是到此就完结了,晚年时,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晏殊遭谏臣孙甫、蔡襄弹劾,以工部尚书出知颖州,先后到陈州、许州等地

辗转数年,后来因病,请求回开封府医治,才得以再次返京,被宋仁宗留了下来。只是好景不长,返京后的第二年,六十五岁的晏殊,再次病重,与世长辞

晏殊这一生,沉沉浮浮,两次被宋真宗提拔,两次被太后贬黜,都因为其性格,但无论如何,晏殊始终都在坚持做自己

不同流合污,不屈身侍人,为官清廉,唯才是举,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皆出自他名下

这一生,可以说是无愧君王,无愧自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努尔哈赤到底是重伤而亡还是因病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1626年农历八月十一日下午,后金国主努尔哈赤乘船叆鸡堡,距离沈阳城仅四十里,但他的人生之路却在此地终止,终年六十八岁。努尔哈赤虽然死了,但关于他死亡的原因却众说纷纭,其中有一种说法流传很广,那就是他是因宁远之战,被明军炮火击中,从而重伤身亡的。那么历史上努尔哈赤的死亡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

  • 诸葛亮如果选择曹操而不是刘备的话 结局会不会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诸葛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纵观中国历史,三国时代一定是一个绕不开的时期,三国时期的战乱出现了很多风云人物,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等。我们小时候也通过《三国演义》小说和影视剧了解了三国时期的战乱和风云变幻。诸葛亮而在整个三国时期,诸葛亮那可以说是绝对的

  • 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的话 司马懿会不会被诸葛亮碾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曹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分析曹操给诸葛亮写信的事,应有延揽之意。可参看:曹操给诸葛亮写了一封11个字的信,什么目的?不过史料中没有记载诸葛亮有无回信,以诸葛亮的聪明应当把这封信拿给刘备看看,大家可以哈哈一笑而过。但是笔者就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

  • 为什么在西方学者眼中,刘邦的地位比秦始皇还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作为汉王朝的开创者,尽管刘邦一生充满传奇,但在中国人眼里,刘邦历史影响与功绩远不及秦始皇,甚至被贬低为“无赖皇帝”。然而鲜为

  • 明朝最特殊的世袭武官,你知道是什么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实行军民分籍,对于那些立有战功的武将,还会授予世袭军官的职务。比如说名将戚继光,他的祖上在明朝初年获得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世袭职务;另一位名将李成梁,他的祖上是世袭的铁岭卫指挥佥事。不过,明朝有些人却很特殊,他们获得世袭武官的方式很特别,甚至有些残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

  • 刘备如果没有遇到诸葛亮的话 刘备还能不能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备也是一代枭雄,也不能过低估计他的能力。诸葛亮为什么那么重要?因为诸葛亮在刘备最困惑、最迷茫的时候,替刘备作出了战略规划。尽管刘备起兵较早,又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万人敌"的大将,以及一班谋士的帮助,但却因战略目标不清晰而导致其有力

  • 在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背后,曹参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曹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谈及韩信军事奇迹的背后之人,最广为人知的是李牧之孙李左车,曾留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之名言,助推了韩信成功攻略燕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真正帮助韩信创造军事奇迹的不是李左车,而是历史上名气不高的曹参。与萧何

  • 李建成和李世民相比 李建成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建成和李世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太原起兵的时候,李渊和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组成了一个点三个面的集团。其中李渊是那个点,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是围绕李渊的那个面。义旗初建,遣使密召之,建成与巢王元吉间行赴太原。建成至,高祖大喜,拜左领军大都督,

  • 他是明朝顶级火炮专家,却被崇祯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五年七月二十三,北京城的西市格外喧闹,人潮涌动,许多人都来看热闹,因为一位朝廷大官被砍头了!两年前,蓟辽督师袁崇焕在此地被凌迟处死,这次要杀的正是他的生前好友、登莱巡抚孙元化!孙元化虽然知名度不高,但他却是明朝历史上最顶级的火炮专家,这样的优秀人才,崇祯帝为何要将其处死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

  • 司马师和司马昭同时掌权的时候 两人为何没有出现内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师和司马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家族特别能生,司马懿的老爹司马防生了8个儿子,号称司马八达。司马懿本人又生了9个儿子,司马昭也有9个儿子,司马炎更别提了,有26个儿子。而且他们家孩子的寿命都还很长。司马懿的长寿我们见识过,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诸葛亮,最后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