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第一份罪己诏的颁布者,汉文帝还有那些功绩?

历史上的第一份罪己诏的颁布者,汉文帝还有那些功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431 更新时间:2024/1/24 2:19:37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被合称为文景之治 。

峰回路转 顺天意登基

刘恒的母亲薄氏原为魏王妃,面相师许负曾给薄氏相面,说她有当太后的命,会生一天子。魏国灭亡后,薄氏被刘邦纳入后宫。一次,薄氏陪侍刘邦,梦见一条苍龙盘踞在自己肚子上,此后薄氏便生下刘恒。刘恒8岁时被封为代王,母子不得宠,长住在封地代国。但也因此在刘邦死后,躲过了吕后的毒手。

公元前180年,汉臣周勃、陈平等人联手诛灭了吕氏家族,废了少帝刘弘。代王刘恒仁孝宽厚,母亲薄氏谨慎谦和,与吕后没有瓜葛,朝臣们决定拥立刘恒为帝。闻讯后,薄氏母子和代国属臣都怀疑有阴谋,唯有宋昌说:“太尉周勃仅凭调兵的符节,京师北军就袒露左肩拥戴刘氏,这是上天的授命,代王贤圣仁孝,闻名天下,大臣们是顺天意,请不必担忧。”

刘恒遂占卜,卜得“大横”之兆,意为将即位天子。刘恒又吩咐舅舅薄昭进京,打听到情况属实。之后,他才带着属臣奔赴京都。到了城内,负责行政、司法和军队的三公及二千石官僚纷纷列队,拜见新帝。代王刘恒“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就是以主人的身份推让皇位三次,之后,以君主的身份又谦让皇位两次。众臣一再恳请:“您奉宗庙,天下诸侯及万民认为最合适!”刘恒这才即位。

亲民仁政 废除肉刑

刘恒登基当夜发的第一个诏书,不是犒赏拥他为君的功臣,而是施惠天下百姓。他大赦天下,赐男子加爵一级,将牛和酒赐予女子,举国同庆5天。之后,文帝下令,凡80岁以上的老人,国家每月供给米、肉、酒等食品,免除家中两个人的算赋;90岁以上的老人,另赐帛絮等物品,免除一个儿子的赋役。文帝还将每人每年120钱的算赋降到40钱,还下令将成年男子每年一次的徭役改为每三年服役一次。

即位不久,文帝废除了妻孥连坐法,不株连九族,不诛罚无罪之人。即位第三年,他下诏书废除诽谤妖言法,不管百姓提出什么批评意见,官吏一律不准干涉。有时,汉文帝在路上也会停车,接过访民奏章,并说:“可用的就用,不能用的就放一边,这有什么要紧呢?”

汉文帝十三年,太仓令淳于意犯罪,其15岁的小女缇萦随其一同上京领罪,她上书文帝:“死者不可复生,受肉刑者不能恢复原状。妾愿没入为官婢,以赎父刑罪。”缇萦的勇气和孝义,感动了孝子刘恒。同年,文帝下诏说:“现在虽然有三种肉刑,但犯罪并没减少。难道是朕的德行不够吗?教化不明吗?我真是惭愧。为君者是天下百姓的父母,百姓犯罪,还未教育,就要受到斩断肢体之刑,这是父母的心意吗?”文帝诏令天下,废除了三种肉刑,将同等罪行改为以笞刑惩罚。

皇帝亲耕 皇后亲桑

“男耕女织”作为一种礼制,规范古代社会家庭内部的男女分工,以此承担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职责。文帝登基第三年正月,下诏书建立帝王亲耕制度,并决定对于百姓中犯有拖欠偿还、缴纳县署的种子与粮食之罪,或交纳不齐之罪,都予以赦免。文帝十三年,发布了《耕桑诏》:“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在春耕的时候,皇帝亲自率领臣下耕种,皇后亲自率领宫女采桑、养蚕。

文帝即位第二年,免去天下田租的一半。第三年,汉文帝采纳太中大夫贾谊的奏请,在春耕前,各县衙对少种子、缺口粮的农户进行农贷,鼓励百姓多生产。即位十一年,再免一半田租。之后,完全废除了田租。文帝下令在京的列侯回到封地,减轻粮食物资运输的负担。为减轻国民对军粮的重担,文帝采用了晁错的“纳粟授爵”,允许富商高价向农民买粮食,输送到边疆,以换取朝廷的爵位。

为增加民间财富,文帝允许私人开采矿山,山林渔泽也面向社会开放,国家管控的盐资源也同样开放,不与民争利,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和民间财富的增长。文帝十二年,下令“除关无用传”,即消除各诸侯国领地的封卡,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布德偃兵 宽仁对待臣属

文帝非常注重君主的德行。登基后,他即诏命功臣周勃、陈平担任“右丞相、左丞相”,其余将军加官赐金。代地属臣则升任贴身侍卫。为被吕后贬斥的刘姓诸王恢复封号、封地。登基的当年,他还诏令郡国不用向朝廷献呈财物。吕后专权时,南越王赵佗自立为南武帝,发兵侵犯边境。文帝即位后派人到赵佗的老家,修葺好他父母的坟墓,安排好他的兄弟。又亲自写了一封很诚恳的信,派使臣带着礼物到南越去。赵佗十分感动,当即宣告:取消帝号,归属汉朝。

吴王刘濞对朝廷不满,装病不来朝见文帝,暗地发展势力对抗朝廷。汉文帝送他一张几桌和一根拐杖,体谅他年老,准他免礼、不必上朝,避免了一场争战。文帝五年,官员报告说,淮南王刘长出入时车马仪仗仿照天子的规格,擅自制定法令,派人联合闽越和匈奴的军队。大臣们议论“刘长应当在街头被处死,暴尸示众”。皇帝宽仁,赦免了刘长的罪过。后刘长死于流放路上,文帝追封淮南王刘长,为他定谥号为厉王,封他的三个儿子为列侯。

三朝元老右丞相周勃的儿子周亚夫贤能,官拜将军。文帝到周亚夫的驻军地细柳慰军,被周亚夫手下挡在军营外:“军中只听将军令,不听天子诏。”文帝拿出符节,才被允许进营,又被要求放慢马速。身穿盔甲的周亚夫出来迎接的时候,只对皇帝行拱手军礼,未行跪拜礼,文帝身边陪侍的众臣颇有非议,文帝却赞叹说:“这才是真将军。”文帝驾崩前嘱咐景帝:“危急时,周亚夫可担重任。”后周亚夫果真帮景帝平了七国之乱。

不盖皇宫不修园林 一切从简

《史记》记载,汉文帝在位23年,从没有建过宫殿、不修园林,也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不增添。不仅如此,皇帝及后宫嫔妃的吃穿用度也是一切从简。有人给皇帝送千里马,文帝退回去了,还把路费补偿给送马人,并下诏,“朕不接受送礼,天下人就不要送了。”有人建议造一个露台,文帝叫人算了一下,需要一百金,当时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也不过一百金,文帝便决定不造了。

公元前157年,文帝病逝,临死前立有遗嘱,全国的臣民只戴三天孝,期间不禁止结婚、祭祀、饮酒吃肉等活动。文帝要求丧事低调简约,他的陵墓里,全是瓦器,无一片金属。

善纳谏 不偏袒 秉公执法

一次,一乡人惊了御马,文帝让廷尉张释之严惩。查明案情后,廷尉只罚了那人一点点钱就将他放了,文帝问原因,张释之说:“法律规定就只能罚那些钱,按照圣上的意见办,以后法律还怎么取信于民呢?”文帝思量后说:“廷尉的处置是对的。”

慎夫人在上林苑和皇上、窦皇后同席而坐,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些。慎夫人生气不坐,文帝不太高兴。袁盎道:“我听说尊卑有别,上下才能和睦。陛下宠爱慎夫人,就任由她逾礼。陛下难道不知道吕后残杀戚夫人吗?”文帝纳谏,慎夫人也赏了袁盎五十金。

刘恒的舅舅薄昭有护驾之恩、辅佐之功。受封车骑将军后,日益骄横,一次竟将朝廷使者杀了,按律当斩。杀之,情义、孝义上说不过去;不杀,国法难容,史上还有外戚为患的教训。文帝左右为难,便招来张苍、贾谊商议。贾谊建议派人劝薄昭自决,文帝同意了,没想到薄昭迟迟不肯自行了断。文帝于是想了个办法,命大臣们穿上丧服,一起赶到车骑将军家哭丧,薄昭一出门,大家都嚎啕大哭起来:“给国舅送丧……”薄昭只好拔剑自刎。

文帝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孝子,在“二十四孝”中名列第二。有一次母亲患病,病了三年之久,文帝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在病榻前服侍母亲,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之后才放心拿给母亲服用。薄昭是薄姬唯一的弟弟,而国法当前,文帝最终还是决定按律处置了亲舅舅,这也是非明君而不能为。

首发罪己诏

文帝经常说:“我当皇帝是上天的安排,如果天有灾异,就是上天对我的告诫。怨而生祸,福由德兴,百官的错误,应由我来负责。”因此,当天象出现日、月食等异象,他就要求大臣们及时帮助检查自己有什么过错。每当收成不好的年份或民间有疾病肆虐,文帝总是责问自己:“是政有所失、行有过错吗?是天道不顺、地理不得、人事不和、鬼神不享吗?是百官费用太大、无用的事办得太多了吗?”

匈奴犯边境,文帝又检讨自己:“自己的德行不够,才使外夷侵犯啊。”于是同匈奴和亲,同时加强边境军防,政治上更加开明,虚心纳谏。文帝即位后的第二年冬,一月内出现了两次日食。于是文帝颁布了罪己诏:“我听说上天生育了万民,为他们设置君主来抚养和治理他们。君主不仁德、施政不公平,上天就以灾异相警示,来告诫他天下没治理好……”这是史上第一个由皇帝正式发出的罪己诏。

“我对下不能治理和养育万物生灵,对上有损于日、月、星辰的光辉,我的不仁德实在是太严重了。我的命令到达时,都要思考一下我的错误,以及我所知、所见、所想都达不到的地方,请求你们告诉我,并且推选贤良方正,能够直言极谏的人,来纠正我的过失……”

此后,汉文帝还要求朝廷的“秘祝”官不要把罪责推卸到百官身上,也不要把祈福集中在皇帝一个人身上,而是要把罪归于皇帝,把福降临到天下百姓身上。敬天重德、开明仁义的汉文帝,感动了上苍和黎民百姓,也开创了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的“文景之治”,给后世留下了借鉴和千古美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赵惠文王是如何夺取王位,成为战国时期赵国的第七位君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惠文王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周赧王二十年(前295),吞灭中山,大败林胡、楼烦,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能和当时战国七雄中最强的秦国叫板,让赵国君主能够正式称王的赵武灵王做梦可能都不会想到,自己戎马一生,居然会落得饿死沙丘宫的下场,而下达这一命令的竟然是自己仅有十

  • 杨贵妃要给安禄山洗澡 唐玄宗得知为何一点也不慌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贵妃和安禄山,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杨贵妃一直唐朝历史中的活跃人物,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爱情,也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宠爱,此外还有杨贵妃认安禄山为“干儿子”,亲自给安禄山洗澡的荒诞闹剧。安禄山的母亲是突厥的一位巫师,每天的工作

  • 汉高祖刘邦能突围白登之围的真相是什么?靠一个小妾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能突围白登之围的真相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秦汉之际,汉高祖刘邦和一带霸王项羽,交战正酣,中原无暇北顾,给了匈奴崛起的机会冒顿单于杀父夺权,掌控了匈奴势力,之后四处征伐,迅速控制了辽东绵延到河西、西域的广大地域中原周边的游牧族、半游牧族如东胡、林胡、楼烦、白羊等

  • 曹操在赤壁之战后,率军征战的结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赤壁之战后,曹操率军征战真是输多赢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他先是用声势兵不血刃地拿下了羸弱的刘琮,就此占据了荆州。本来曹操就是统一了北方的最大势力,此时夺得荆州,曹操的实力顿时大增,然而南逃的刘备和占据了江东的孙权联起手来,在赤

  • 郢靖王朱栋是什么身份?明朝难得的贤王却无法传承爵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郢靖王朱栋是什么身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封皇太子,幼子朱楠年幼未封之外,其余24人都封为亲王。这些亲王身为天皇贵胄,平日里在封国内飞扬跋扈,无人敢惹。朱元璋曾经亲手写过一本《御制纪非录》,对儿子们的恶行做了记录,其中老

  • 蜀汉灭亡后,张绍为何不反抗直接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张绍。刘备攻取益州,建立蜀汉后,册立刘禅为太子。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后期不理朝政,宠信宦官黄皓。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攻蜀,刘禅投降邓艾。蜀汉灭亡后,刘禅被封为安乐公,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六十

  • 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陆游,他的仕途之路有多坎坷?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的陆游、尤袤、范成大与杨万里四位诗人,被合称为“南宋四大家”,也被誉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们代表着宋代是个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中兴”诗人,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爱国热情,用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他们都是爱国人士,可能我们没能在抗金最前线看到他们英勇奋战的身影,但是他们在以另一种当时

  • 大唐名将郭子仪的仕途是什么样的?年近花甲才崭露头角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大唐名将郭子仪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郭子仪,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好的将领之一,被史学家赞为“再造王室,勋高一代”,是名副其实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国之栋梁。但谁能想到,直到58岁高龄时,他的仕途还是平平无奇、波澜不惊,甚至在史书中压根没留下什么值得称道的记录?

  • 此人平定三藩之乱,却被皇帝发配边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藩平定的原因,三藩之乱战役,清朝平定三藩之乱

    1681年,清军经过几年的艰苦作战,终于兵临昆明城下,并在一番血战后,夺取了昆明,至此三藩之乱宣告结束。消息传到北京,康熙帝非常高兴,重赏参与平定三藩之乱的功臣。然而没想到几年后,一位参加平三藩的功臣差点被杀,最后竟然被发配边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位倒

  • 此人被凌迟处死,受刑时竟一语不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凌迟处死,中国最后一个被凌迟处死的人,石达开怎么凌迟的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是中国古代最残酷的刑罚。根据记载,行刑时将犯人绑到木桩上,然后由专业的刽子手,用刀一片一片地剔取受刑人的肉,最多可达3600刀。在这个过程中,受刑人不会立即死去,要受尽折磨,直到最后一刀才能结果他的性命。即使铁打的汉子,也难以承受这样的刑罚,然而有一个人却是例外!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