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书上说诸葛亮上朝都带着上百侍卫 这能说明诸葛亮专权吗

书上说诸葛亮上朝都带着上百侍卫 这能说明诸葛亮专权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3 更新时间:2024/1/8 10:51:53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专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晋书》桓温传中,有一条关于诸葛亮的记载,是这么记载的:

《晋书 桓温传》:既逢覆败,名实顿减,于是参军郗超进废立之计,温乃废帝而立简文帝。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

这话的意思是:现在遭遇倾覆和失败,名望和实力有所减弱,于是参军郗超向桓温献了一条废立皇帝的计策,桓温于是废除了晋废帝司马奕的皇位,同时立晋简文帝司马昱为皇帝。然后东晋朝廷给桓温下了诏书,诏书的内容是:请桓温依照当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故事,给予百人甲士上殿的待遇,同时赏赐钱五千万,绢二万匹,布十万匹。

诸葛亮

先说说桓温是个什么样的人?个人认为桓温是个跟曹操很像的人,桓温出身世家大族谯国桓氏,自东汉起,他的家族开始崛起,高平陵政变中劝曹爽到洛阳起兵反抗司马懿的大司农桓范就是桓温的祖先,可惜站错了队被杀,到东晋时期,桓氏地位开始上升。

桓温15岁时父亲桓彝被杀,桓温小小年纪就敢为父亲报仇而杀人,之后娶公主为妻,继承父亲爵位和官职,开始在东晋任职,桓温凭借能力先后担任徐州刺史和荆州刺史,都督六州军事,并平定蜀地的成汉政权而声名大振。

后桓温经过三次北伐,逐渐控制了东晋的兵权,除第一次北伐收复洛阳外,其他两次北伐都失败了,晚年的桓温开始专权,而且干了一件非常重大的政治事件就是:废立皇帝。

桓温

桓温废除了当时的东晋皇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会稽王司马昱为皇帝,司马昱就是晋简文帝,也称为晋元帝,就是在这个时候,刚刚即位的皇帝司马昱给桓温下了一份诏书,诏书的内容就是上文所讲到的。

晋元帝司马昱给桓温下诏书的目的是什么?

很明显,是希望桓温学习诸葛亮,做个忠臣,因为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形象就是忠臣,桓温干了废立皇帝的事,但是诸葛亮没有,历史上废立皇帝的权臣很多,比如霍光,后世霍光就被骂得很惨,虽然霍光没有篡位,但是在儒家思想治国的华夏封建政权中,以臣的身份废立君的地位,这本身就是一种叛逆,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诸葛亮与刘禅

但是诸葛亮不一样,诸葛亮虽然在蜀汉手握大权,可他做的事全部是为了蜀汉政权,为了皇帝,没有一样是为了自己的,论地位,诸葛亮是蜀汉丞相、益州牧,是所有蜀汉官员的上司,但是诸葛亮没有擅权,论财富,诸葛亮临死前报告给刘禅的所有财产是:八百棵桑树、十五倾薄田,这就相当于一般的中等地主的水平。

论权力,诸葛亮当时的权力就是废立皇帝也是有的,但是他没有,既没有废立皇帝,也没有世袭权力,而把自己的权力交还给朝廷,而桓温却不同,他把权力世袭给了自己的家族和儿子,后来桓温的儿子桓玄还代替东晋建立桓楚政权,这不就是跟曹操有些类似的吗?

九锡之一:斧钺

曹操就是自己打好江山,然后铺就一条篡位之路,曹操在生前就加了九锡,并且被加封为魏王,所谓的九锡是指九种物品,代指最高礼仪待遇,这种待遇是天子赐给诸侯的最高礼遇,九锡就是: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jù chàng),历史上加了九锡的人都篡位了,比如王莽曹丕

桓温在自己的晚年就一直催促东晋朝廷给他加九锡,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实现,而晋元帝司马昱在位时期也非常担心桓温会再次废立,所以当初下给桓温的那封诏书就是劝桓温学诸葛亮做个忠心的权臣,如果诸葛亮有非分之想,以东晋朝廷的身份来说,是不可能劝桓温做擅权篡位的权臣的。

当年李严就曾经劝说诸葛亮加九锡,进王封爵,诸葛亮说:只要北伐成功了,别说九锡,就是加十锡也是可以的。有人以此话来说明诸葛亮北伐成功后就会篡位夺权,但是没有发生的事,你无法证明诸葛亮有这样的想法,诸葛亮这么说,也不过是为了驳斥李严的说法,诸葛亮的一生证明他就是光明磊落的忠臣。

诸葛亮

当然了,如果晋书说的没错的话,那诸葛亮当年在蜀汉上朝带着一百名侍卫的事应该是真的,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公元225年在诸葛亮发动平定南中之战前,皇帝刘禅赐给了诸葛亮一些物品和权力,分别是: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卫士六十人。

鈇钺就是赐给诸葛亮出征中有着生杀大权,诸葛亮是出战平乱的,必须必有斩杀敌将的生杀大权,这是古代君主给予出征的将领的一种权力 ,而刘禅赐给诸葛亮的虎贲卫士就是相当于国家提供给诸葛亮的私人卫队,用来保护诸葛亮的安全,跟随诸葛亮出征或者入朝,所以诸葛亮上朝肯定也会带着,但是刘禅只赐给了诸葛亮60名虎贲卫士,并没有一百人,也许晋书以为就是一百人。

不管是六十人还是一百人,这是蜀汉朝廷配给诸葛亮的卫队,诸葛亮带着上朝无可厚非,但是这些卫士是不能携带刀剑进入朝堂之上的,只能在大殿之下等待,诸葛亮的这种排场看上去声势浩大,但这并不是诸葛亮擅权的证明,只是一种礼仪。

桓温做过废立皇帝之事

而东晋朝廷以诸葛亮为例子来劝说桓温,就是把诸葛亮当成正面教材,刘禅能容忍诸葛亮上朝带一百名侍卫,这是刘禅给诸葛亮的一种待遇,是朝廷可以接受的,所以东晋朝廷才拿诸葛亮当正面教材,东晋朝廷也能容忍桓温带一百侍卫上朝,但是绝对不能容忍桓温像曹操和司马懿那样专利,为后代篡位铺平道路。

但是桓温不是诸葛亮,他所做的事也远远比不上诸葛亮,诸葛亮是公认的千古一相、历史忠臣,是诸多封建王朝公认的道德楷模,不是桓温这种权臣能比的,所以晋书上记载诸葛亮带一百名侍卫上朝,不仅不是诸葛亮专权的证据,而且还正好相反,是诸葛亮是忠臣的证明,否则也不会拿来当成正面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石达开逢战必败,他的真实战力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石达开简介,石达开为什么后期一路失败,石达开之死

    1857年5月,身兼翼王、义王、圣神风、军师四职的石达开打扮成一个江湖术士,匆匆忙忙离开了天京,开始了他单干的政治军事生涯。在安庆大本营,石达开凭借他在西征战场所取得的威望,号召旧部前来归顺,不日麾下便聚集着十余万精锐,声势十分浩大。不过,单干并不顺利,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转战直到兵败大渡

  • 在古代皇权历史上,有哪些女性的确登上了权力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第一个掌权的女人,古代制约皇权,历史上掌权的女人有哪些

    在我们的印象中,权力似乎从来都是男人的事情,尤其是古代社会,男尊女卑,女人更没有什么地位,可是中国历史上有些女人的确登上了权力巅峰。比如下面这六位,中国历史上权力最高的6位女性。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位是芈八子。芈月,战国楚国人,嫁给了秦国的秦惠文王,封为“芈八

  • 吕后成为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她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后被谁推翻,历史上的太后专权,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人

    在历史上,吕后(吕雉,汉高祖刘邦皇后),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记录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仍然沿用。她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后世把她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但民间常流传着吕后阴险狠毒的故事

  • 刘邦流传的千古骂人脏话 项羽听了火冒三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3万人打败刘邦60万,火冒三丈是描写什么的,刘邦流传至今的三句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千古脏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代末年的时候,因为各种暴政和天灾人祸,秦朝的统治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在秦二世死后与秦朝灭亡之后即将迎来中国历史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时代,楚汉相争注定要让中国人记住几千年,这个时代里面产生和失去的东西,如果中国人之中有人不知道和

  • 武三思为何是唐朝外戚大臣?他在景龙政变中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唐宣宗仇氏,长颈龙,武承嗣和武三思

    武三思(?—707年8月7日),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外戚大臣,周国公武士彟之孙,一代女皇武则天侄子。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因父坐罪,流放远地。武后掌权后,召为右卫将军,迁礼部尚书、监修国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后,封为梁王,迁司空、同

  • 太平天国人才济济,盘点最有名的五位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太平天国将领名单,太平天国人才排名,太平天国最能打的将领

    1864年7月,曾经一度将大清推向灭亡边缘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湘军的炮火下成为了历史;幼天王、李秀成、洪仁等核心领导人均在同一年被俘虏,成为清廷的刀下鬼。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很多,按照李秀成《自述》之说法,天王用人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如果可以假设,用哪些人组成领导核心才有望战胜清朝呢?洪秀全、冯云山

  • 雍正在继位之后,为何与母亲关系迅速恶化?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雍正继位之谜,康熙母亲,雍正和他母亲关系不好

    历史上的雍正生母德妃也就是后来追谥的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在康熙去世不久后也跟着去世了,当时民间传言确实有曾说雍正逼死生母之传言,而雍正还对传言进行了回击,特意撰写了《大义觉迷录》来驳斥这些传言,结果反而使得雍正越描越黑。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不过纵观历史来看,可以肯

  • 唐朝外戚大臣武元庆简介:武则天称帝后追封他为什么王爵?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武则天重用酷吏,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唐玄宗的大臣

    武元庆,字号不详,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外戚大臣,应国公武士彟之子,女皇武则天异母兄,梁王武三思之父,母为相里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高宗时期,武则天成为皇后。作为外戚,授宗正少卿,外放龙州刺史,病卒于任上。武则天称帝建立武周,追封武元庆为梁王,谥号

  • 燕王朱棣登基之后,为何没有改国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燕王朱棣的故事。在古代,以封号为国号者并不少见,例如汉朝之刘邦(获封汉王)、魏之曹丕(继承魏王)、晋之司马炎(继承晋王)、唐之李渊(继承唐国公)。那么,取得“靖难之役”胜利的朱棣,为何不以“燕”为国

  • 为什么说朱常洛是个可怜人?他为儿子留下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什么别人说我可怜,朱常洛的皇后,朱常洛女儿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常洛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不幸的人总会将自己的不幸转接给其他人,在自己的不幸的基础上,让别人也同样的痛苦,同样的不知道何为幸运!朱常洛不是一个好父亲,他的儿子朱由校到了十六岁,还是一个连字都认不全的文盲天子,除了皇位和自卑,朱常洛什么都没有给儿子留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