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惠王如果重用商鞅的话 整个战国的局势又是什么样的

魏惠王如果重用商鞅的话 整个战国的局势又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3234 更新时间:2024/1/24 3:04:20

还不了解:魏惠商鞅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惠王当初如果重用商鞅的话,战国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局势会不会被改写?

这个得分两层来看,对于魏国来说,局势改变不会太大,但对战国整体而言,改变将是翻天覆地的。对于魏国而言,情形根本不会好转,主要源于魏国已经没有深彻变法的土壤,而且由于身处四战之地,外拓展空间实在有限。对于整个战国而言,影响将会极大,因为秦国将会失去一次彻底扭转颓势的机会,就此一蹶不振也不是不可能,那么整个战国的走向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魏国而言,变化不会太大

我认为商鞅如果留在魏国,或许只会成为一代名臣,而不会是变法先驱,因为魏国没有深彻办法的土壤。另一方面,魏国的地理形势决定了它只能一时强大,而不会永久强大。

1、魏国没有变法的土壤。两个原因,一是魏国没有变法的必要。在经过李俚变法之后,魏国国力蒸蒸日上,此时的魏国乃是战国初期的一大霸主,自身极为强大的魏国,这段时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维持霸主地位和向外拓展上,是没有必要再进行变法的。二是山东六国与秦国情况不同。山东六国的贵族权势较为稳固,且化和管理较之秦国要细致许多,而秦国由于长期和游牧民族打交道,管理和文化均较为粗犷,这也是其他老牌诸侯国将秦国视为异类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下,商鞅要在魏国变法,难度要比秦国大很多,阻力也会大很多,这也是山东六国变法均已吏治为主,而没有办法从根上彻底变革的原因所在。 三是魏国常年用兵,没有变法条件。变法是需要相对稳定环境的,否则内外交困之下变法根本无法稳步推进,而魏国由于地处四战之地,战事频发,是根本无法提供相对稳定的变法条件的。

2、魏国地理位置导致其拓展空间有限。如上图所示,魏国地处中原腹地,西临秦国,南临韩楚,东临齐国、宋国,北临赵国。这种地理位置极大的限制了魏国,即使在其鼎盛时期,向外拓展的空间也极为有限,这也是为何魏国飞地较多的原因所在。这种地理环境导致魏国必然要常年用兵,短期内维持霸主地位还有可能,但想要长期保持鼎盛极为困难,这也是魏国急速衰落的原因所在。齐国存在同样的问题,拓展空间同样极为有限,在吞并越国北部和鲁国、宋国等国后,其统治区域便达到了鼎盛,再也无法更进一步。

因此,即使魏国拥有了商鞅,情形也无法从根本上好转。当然,如果商鞅能够说动魏王全力攻灭秦国的话,情形又有所不同,占据关中之地之后,魏国的局势将会大优,甚至取代秦国一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战国局势而言,变化将是翻天覆地的

其实这个改变主要就在秦国,如果商鞅留在了魏国,那么秦国必然将会错过一次最佳的崛起时机。或许秦孝公仍然有励精图治的信念,或许仍然会吸引相当一大批的山东六国人才来秦国效力,但秦国必然不会再有原本的“商鞅变法”,那么即使秦国有所改变,也不会达到原本的成就。

当然,秦国的优势在于其连续数代出英主,可一旦没有了“商鞅变法”带来的改变,即使有历代英主的治理,秦国或许也会成为一个强盛的战国诸侯,但所需的时间无疑将更长,而崛起的高度也必然会受影响。

同时,失去商鞅的秦国还将面临一个灾难性的结果,那就是在商鞅的辅佐下,魏国是否还会如历史上那般错过灭秦的最佳时机?这个谁也无法保证。

此外,还有巴蜀之地的归属问题,我们了解巴蜀在秦国争霸过程中的作用是极大的,而秦国在错过最佳崛起时机的情况下,巴蜀还会被秦国占领吗?我认为这是个极大的变数,如果巴蜀落入楚国手中,对秦国来说又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因为函谷关的作用将会大大降低,占据巴蜀的楚国完全可以从南部直接杀入关中腹地。

总之,一旦秦国完美的错过商鞅,那么秦国的完美崛起将不复存在,而这将导致战国的走向完全不可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商鞅从魏国去到秦国 商鞅为什么会离开魏国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军事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他向尸佼学习杂家学说,后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公叔痤病重时期,魏惠王前来探视,在这个时候,公叔痤就推荐商鞅。只可惜当时的魏惠

  • 王恭妃:一生看似尊贵显赫,实则遭到百般摧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明神宗朱翊钧的后宫有个很奇怪的现象,没有诞下皇子的王喜姐稳坐皇后之位,诞下太子朱常洛的王恭妃不仅没能母凭子贵,反而受尽冷落、一生凄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王恭妃的故事。王氏的出身不高,她出生于一个中下级军官家庭,父亲曾担任锦衣卫百户。1568年,明神宗在民间大范围选美,王氏没能进入前三名,但因为自身

  • 王守一是什么人?最后被李隆基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史上,唐朝,可以说是中国人最为自豪的朝代。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王守一的身份有两个:一个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小舅子,一个是驸马爷。用今天的话说,这叫“换亲”。既然王守一跟皇帝有这层“亲上加亲”的关系,为何他后来会被妹夫皇帝赐死呢?在封建王朝,如果皇亲国戚被砍头,要么是谋

  • 月下追韩信是怎么一回事?萧何为何那么重视他?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皆知,韩信是有名的雄才奇将,更是被称为“兵仙”,时至今日还流传着“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故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幅韩信墓前祠堂中的对联,可谓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的重大经历,而这其中的“知己”,指的便是萧何。秦末天下

  • 朱元璋封赏功臣时,刘伯温为何只是一伯爵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同时也把首都定在了南京。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先后一共封了150位功臣爵位。其中,公爵25位,侯爵79位,

  • 历史上的西魏“八柱国”分别都是哪些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八人是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对于西魏来说,源自于北魏。自西魏建立开始,皇帝就没有掌握多少实权。

  • 历史上方孝孺忠君报国,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在1403年(永乐元年)开始,到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共22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姚广孝曾奉劝朱棣:“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方孝孺是学者的代表人物,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姚广孝曾劝朱棣不

  • 三国正史中马超和关羽两人,谁的武功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被称关公,甚至被认为是“武圣”受后人崇拜。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骄傲的关羽瞧不起老将黄忠,也不服同被封为四方将军的马超,他对黄忠的态度是冷嘲热讽,对马超则有点一山不容二虎的意思,如果他真的入川挑战马超,那肯

  • 一脚踢死了自己长子奕纬,道光帝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人常说“虎毒不食子”,更何况是龙子龙孙,然而爱新觉罗·奕纬作为道光帝的长子,却偏偏被自己的亲生父亲给一脚踢死了,这又是为何呢?奕纬虽是道光帝的长子,然而出身却实在不怎么好,本是意外怀孕产物

  • 李逵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黑旋风李逵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也十分的仗义,也是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一个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浒传》写到了梁山一百零八将,有很多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只不过原型与艺术加工后的形象差别较大而已,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黑旋风李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