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方孝孺忠君报国,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上方孝孺忠君报国,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96 更新时间:2024/1/19 11:21:29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在1403年(永乐元年)开始,到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共22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姚广孝曾奉劝朱棣:

“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方孝孺是学者的代表人物,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姚广孝曾劝朱棣不要杀方孝孺,朱棣也点头同意了,但因为方孝孺的“不识时务”,朱棣还是决定杀掉他。

朱棣花费四年时间,经过无数腥风血雨才走到今天,换言之,临门一脚之际,不论谁挡在面前,都会被朱棣直截了当地当场诛杀。在攻破南京城后,朱棣便找到方孝孺来写即位诏书,方孝孺来到大殿之上,大声哭喊,对朱棣没有一丝尊敬。

朱棣耐着性子对方孝孺说:

“先生不必难过,我只不过是仿效周公辅助成王罢了。”

朱棣就是给方孝孺一个台阶下,只要方孝孺服个软,这事情也就过去了。

方孝孺咆哮道:

“成王在哪里?”

朱棣回:

“已经自焚身亡。”

“那为何不立建文帝的儿子?”

朱棣压住怒火:

“国家当以长者为君。”

“那为何不立建文帝的弟弟?”

朱棣不想再多做解释:

“这是朕的家事!”

方孝孺不仅没有按照要求书写即位诏书,还大声喊道:

“死就死吧,诏书我是绝对不会写的。”

方孝孺说完后,并把纸笔扔在地上,对朱棣极为不敬,于是朱棣被成功激怒了。

朱棣虽然不是开国之君,但常年带兵打仗,身上杀伐之气很重,本身靖难之役就没有什么正义可言,朱棣信奉的是丛林法则,成王败寇,况且他本就是朱元璋四子,有合法继承权。

朱棣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你是不怕死,难道不怕株连九族吗?”

此时的方孝孺已经无所顾忌:

“便十族奈我何!”

事情发展至此也没有什么悬念了,朱棣不接受任何人的威胁,既然方孝孺想死,那便诛杀方孝孺十族。方孝孺被杀是板上钉钉的事,而被他牵连致死者达八百七十三人。

对于方孝孺的评价,我们从正反两反面来说分析,我们先说正面的。

方孝孺是当时明代读书人的领军人物,他竭尽全力为建文帝出谋划策,来抵御朱棣的进攻,但方孝孺不通权谋和军事,所以他的计策大多没有作用。

建文三年,方孝孺曾建议使用离间计,想让朱高炽、朱高煦的矛盾扩大,搞起北军内乱,建文帝同意了方孝孺的建议。派锦衣卫千户张安,拿着册封燕王世子的印信,交给了朱高炽,但朱高炽并没有拆开,而是直接交给了朱棣。离间计宣告失败,朱高炽仁厚不假,但并不糊涂。

朱高炽曾坚守北平,抵御李景隆五十万大军,为北军立下赫赫战功,岂能轻易背叛父亲。朱棣北军打到长江以北,方孝孺建议用水军在江上和朱棣一决胜负,却没想到水军主将陈瑄直接投降朱棣,北军顺利渡江。

方孝孺在职期间,几乎所有的朝廷诏令都经过他手,那些不靠谱的人事任命和错误决策,也经过他手,在战争出谋划策方面,方孝孺没有起到丝毫作用。

在战略决策上和战术上,方孝孺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方孝孺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直接投降朱棣,在方孝孺看来,朱棣就是乱臣贼子,应该受到上天的责罚。

所以方孝孺选择抵抗到底,哪怕朱棣杀他全家老小,诛灭十族,方孝孺也不会妥协。自古王朝覆灭之际,总会有一些誓死报国之人,比如李若水、文天祥,正是他们的存在,民族的脊梁才得传承下来。虽然方孝孺算不上英雄,但他的矢志不渝也值得后人尊敬。

方孝孺的墓碑,位于南京雨花台区,万历年间汤显祖为其修缮了陵墓,建立祠堂,碑上所刻:

“十族殉忠天遗六氏,一抔埋血地接孝陵。”

为何后人对方孝孺的评价不高,主要在于他的死牵连了太多人。

朱棣虽然是千古明君,缔造了伟大的永乐盛世,但由于在即位之初杀戮太多,也经常被后人诟病。朱棣本不想杀方孝孺,奈何方孝孺宁死不屈,并激怒了朱棣,重要问题就在于激怒了朱棣。

以身殉国这无可非议,而方孝孺却牵连了八百多人,这些人应是无辜的。方孝孺可以不为自己考虑,因为他已经抱着必死的想法,但他的家人和朋友呢?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乎!

朱棣靖难和亡国之祸不同,毕竟朱棣也是老朱家的人,在家天下的封建王朝,这基本属于内部斗争,没有人规定朱棣不能做皇帝。对于整个大明王朝,以朱允炆的能力,根本无法和朱棣相比,让朱棣做皇帝,对国家更为有利。

不是所有人都想做忠烈之辈,方孝孺的家人、学生、朋友,其中有很多普通人,作为普通人他们可能只想平安地活下去,这权力的争斗,跟他们没什么太大关系。

方孝孺为了自己的志愿,以身赴死,这已经足够报答建文帝的恩德,为何他要牵连那么多人。方孝孺可以拒绝书写诏书,甚至方孝孺可以直接拒绝觐见朱棣,以方孝孺秉性,他的死无法改变,但这样做便不会直接激怒朱棣。

那些被牵连的人也得以偷生,毕竟朱棣和朱元璋不同,只要服从他的统治,朱棣是不会为难他们的。比如解缙、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名臣,都先后归顺了朱棣。

解缙帮助朱棣,修编《太祖实录》,编纂了《永乐大典》,杨荣在朱棣去世之后,即刻封闭消息,并及时告知朱高炽,使得皇位顺利交接,保证了政权的稳定。他们都成为国家的肱股之臣,没有人说他们是投降派,他们的功绩也会名留青史。

方孝孺忠贞有余,能力不足,他无法为国家做出什么贡献,也没有慧眼识人的本领,他和黄子澄齐泰一起把靖难之役搞得一塌糊涂,让本应毫无悬念的战争,变成了朱允炆的坟墓。

大量无辜者牵连被杀,都源自方孝孺的义愤之举,这让方孝孺的忠烈之名,也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至于这段历史,是否是清朝编明史的时候刻意抹黑朱棣,已经无从查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正史中马超和关羽两人,谁的武功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被称关公,甚至被认为是“武圣”受后人崇拜。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骄傲的关羽瞧不起老将黄忠,也不服同被封为四方将军的马超,他对黄忠的态度是冷嘲热讽,对马超则有点一山不容二虎的意思,如果他真的入川挑战马超,那肯

  • 一脚踢死了自己长子奕纬,道光帝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人常说“虎毒不食子”,更何况是龙子龙孙,然而爱新觉罗·奕纬作为道光帝的长子,却偏偏被自己的亲生父亲给一脚踢死了,这又是为何呢?奕纬虽是道光帝的长子,然而出身却实在不怎么好,本是意外怀孕产物

  • 李逵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黑旋风李逵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也十分的仗义,也是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一个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浒传》写到了梁山一百零八将,有很多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只不过原型与艺术加工后的形象差别较大而已,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黑旋风李逵。历史

  • 刘邦和刘彻在面对匈奴问题上 两人的表现为何如此迥异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邦和刘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当初打不过匈奴,而汉武帝却能追着匈奴打,刘邦和刘彻的差异为何那么大?匈奴,是一个让华夏子孙心惊胆战了一百多年的名字。曾经的蒙古高原上,匈奴人纵横驰骋,建立了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在战国时期,由于秦将蒙恬和赵将李牧的活

  • 崇祯赴死时身旁为何只有王承恩一人?其他人都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代诗人曹学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虽然这句话有些以偏概全,但并非全无道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皇城陷落,崇祯帝自缢在万寿山,宦官王承恩一同殉死。明朝享国两百七十六年,底蕴深

  • 传闻中雍正的死是一个阴谋 那么雍正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清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雍正皇帝到底是什么样的?雍正的死到底是一个阴谋吗?传闻是不是真的?看过甄嬛传的都会觉得雍正死不瞑目,最后是被嬛嬛气死的。其实雍正即位和死亡都在坊间流传成谜。雍正即位的时候,有人说其实遗书写的是传位十四阿哥,但是被雍正派改成传位于

  • 杨业的死和潘仁美有关吗 潘仁美只是一个背锅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杨业和潘仁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业的死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件事情和潘仁美有关吗?真相的是什么样的?众所周知,宋朝杨家将是人们敬佩的英雄,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忠诚,保家卫国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赞赏与喜爱。而杨家将杨业之死,更

  • 汉武帝打匈奴花了44年的时间 汉武帝执念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杀匈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在位54年却花费44年时间攻打匈奴,汉武帝为什么对匈奴的执念如此之大?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帝王,汉武帝绝对是青史留名的存在。汉武帝执政时期几乎标志着汉王朝与匈奴的国运之争。毕竟汉武帝在位54年的时间里,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放到

  • 汉朝气数休矣,诸葛亮为何会说出这种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对君王的忠心,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也正是因为这篇《出师表》,诸葛亮一直被后人作为忠心的典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诸葛亮对刘备是忠心耿耿的,荆州被关羽弄丢之后,荆州益州两路大军分进合击一统天下的“隆中对”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诸葛亮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是为蜀汉或

  • 吕后手段残忍又是心狠手辣之人 刘邦为何没有杀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邦和吕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后作为一个心狠手辣之人,刘邦当初为什么没有杀吕后,刘邦心里是怎么想的?吕后在历史上以“狠毒”著称,似乎没有她不敢杀的人,无论是纵横捭阖的开国将领,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嫔,以及刘邦的亲生骨肉,再就是她本人的儿孙,在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