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脚踢死了自己长子奕纬,道光帝为何这么做?

一脚踢死了自己长子奕纬,道光帝为何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358 更新时间:2023/12/19 22:46:15

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人常说“虎毒不食子”,更何况是龙子龙孙,然而爱新觉罗·奕纬作为道光帝的长子,却偏偏被自己的亲生父亲给一脚踢死了,这又是为何呢?奕纬虽是道光帝的长子,然而出身却实在不怎么好,本是意外怀孕产物的他始终没能得到父亲的喜爱,等到年近五十的道光不得不将其作为储君培养时,性格已定的奕纬对此显然难以适应,结果在一次父子冲突中被道光失手踢死。

奕纬虽然生为皇子,但却始终得不到父爱

奕纬的生母那拉氏本是道光帝潜邸的侍女,结果因为时为皇子的旻宁一次偶然临幸,竟然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生下了皇子。按理来说,在母凭子贵的皇室中,生下龙子乃是极大的荣宠,更何况是旻宁的长子,嘉庆帝的第一个孙子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孩子出生之后,二阿哥旻宁却根本不想承认。原因其实很简单,由于清朝自雍正后实行秘密立储,因此皇子对于自己的形象往往极为看重,与侍女生下儿子,这无疑对旻宁平日里树立的光明正大的形象是个致命打击,因此他不仅没有初为人父的快了,反而是羞愧的无地自容,根本不愿意承认这个孩子的存在。

身为父亲的旻宁虽然不喜欢,但身为爷爷的嘉庆皇帝却对此欣喜若狂,说道“朕仰蒙昊苍鸿祐,。列圣慈恩,于本日得皇长孙”(《嘉庆朝实录》),他不仅强逼着旻宁立那拉氏为侧福晋,更是在自己的生日时封皇孙奕纬为“多罗贝勒”。

虽然母子二人凭借嘉庆帝的宠爱地位得到了一定提升,奈何旻宁却对两人极为厌恶,始终不受待见。嘉庆帝去世,道光帝旻宁继位后,他也仅仅是象征性的将那拉氏封为了和妃,即使道光帝封自己的两个弟弟为亲和郡王,皇子奕纬仍然是“多罗贝勒”,地位始终不见提高。道光十年时道光帝的大伯永璇曾前去看望奕纬,结果道光帝却因未曾征得自己同意而大发雷霆,可见母子二人当时的尴尬处境。

奕纬作为道光帝的第一个儿子,在二阿哥奕纲出生前的十八年里作为唯一的皇子,始终没能得到父亲的认可,而随着静贵妃博尔济吉特氏连续给道光帝生下了奕纲(生于1826年)、奕继(生于1829年)两个儿子,奕纬的地位自然是一降再降。

可以说,始终不受道光帝待见的奕纬除了生活优渥外,丝毫没有享受到父爱,这种情况下,本来注定了已经与皇位无缘。然而,意外的发生,却使得奕纬突然受到了道光帝的关爱,而这种关爱又最终要了他的命。

道光帝中年接连丧子,奕纬突受关爱又旋即丧命

恐怕道光帝怎么也没想到,奕纲、奕继两位皇子出生后不久便夭折,结果奕纬又成了道光帝唯一的儿子,而此时的道光帝已经年近五十,在那个人均寿命本就不长的年代,道光帝在不知自己日后是否还会生子的情况下,不得不开始考虑继承人的问题。

由于奕纬此时已经成了道光帝唯一的儿子,这便使得他失去了任何选择余地,只能尝试接纳这个自己从来没有喜爱和关心过的儿子,他不仅对奕纬开始频繁嘘寒问暖,而且开始不断重视他的学业,想要尽力将其培养成合适的接班人。

由于道光帝的长期疏远,奕纬在这二十多年里根本就不被人所重视,这使得他不仅没有养成任何皇长子的尊贵与修养,而且极为放荡不羁、顽劣调皮。要知道,此时的奕纬已经是个二十多岁青年了,在那个相对早熟的时代,这已经是较为成熟的年纪了,此时的他已经性格大定。

对于一个吃喝不愁的皇子来说,奕纬的性格并没什么大问题,但作为储君显然不行,因此道光帝开始对奕纬严厉管教,但这无疑成为了奕纬的负担,与所谓的储君比起来,他反而更想过原来为所欲为,自由自在的生活,因而对于道光帝的严厉教导和呵斥极为反感。

道光十一年(1831年),皇长子奕纬突然去世,道光帝和众臣顿时悲痛欲绝,道光帝更是扑在奕纬的棺椁上哭成了泪人。对于奕纬的去世,《清史稿》并无详细记载,倒是一本叫做《老太监的回忆》的书中,对此进行了描述。为了教导奕纬,道光帝为其安排了一位学识出众的大臣,面对心思根本不在学业上的奕纬,大臣以“将来好当皇上”为由对其进行劝导,希望能够激发他的学习动力,谁知奕纬却说“要是我将来当了皇上,第一个就把你杀了!”

大臣一怒之下,便跑去道光皇帝告状,道光听后顿时火冒三丈,令人将奕纬传至面前,一番训斥之下父子二人矛盾顿时激发,道光帝恼怒之下便踹了奕纬几脚,谁知其中一脚正中奕纬下体,结果不久便因医治无效去世。堂堂皇子,竟然如此死法,岂不令人唏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逵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黑旋风李逵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也十分的仗义,也是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一个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浒传》写到了梁山一百零八将,有很多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只不过原型与艺术加工后的形象差别较大而已,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黑旋风李逵。历史

  • 刘邦和刘彻在面对匈奴问题上 两人的表现为何如此迥异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邦和刘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当初打不过匈奴,而汉武帝却能追着匈奴打,刘邦和刘彻的差异为何那么大?匈奴,是一个让华夏子孙心惊胆战了一百多年的名字。曾经的蒙古高原上,匈奴人纵横驰骋,建立了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在战国时期,由于秦将蒙恬和赵将李牧的活

  • 崇祯赴死时身旁为何只有王承恩一人?其他人都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代诗人曹学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虽然这句话有些以偏概全,但并非全无道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皇城陷落,崇祯帝自缢在万寿山,宦官王承恩一同殉死。明朝享国两百七十六年,底蕴深

  • 传闻中雍正的死是一个阴谋 那么雍正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清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雍正皇帝到底是什么样的?雍正的死到底是一个阴谋吗?传闻是不是真的?看过甄嬛传的都会觉得雍正死不瞑目,最后是被嬛嬛气死的。其实雍正即位和死亡都在坊间流传成谜。雍正即位的时候,有人说其实遗书写的是传位十四阿哥,但是被雍正派改成传位于

  • 杨业的死和潘仁美有关吗 潘仁美只是一个背锅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杨业和潘仁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业的死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件事情和潘仁美有关吗?真相的是什么样的?众所周知,宋朝杨家将是人们敬佩的英雄,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忠诚,保家卫国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赞赏与喜爱。而杨家将杨业之死,更

  • 汉武帝打匈奴花了44年的时间 汉武帝执念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杀匈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在位54年却花费44年时间攻打匈奴,汉武帝为什么对匈奴的执念如此之大?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帝王,汉武帝绝对是青史留名的存在。汉武帝执政时期几乎标志着汉王朝与匈奴的国运之争。毕竟汉武帝在位54年的时间里,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放到

  • 汉朝气数休矣,诸葛亮为何会说出这种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对君王的忠心,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也正是因为这篇《出师表》,诸葛亮一直被后人作为忠心的典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诸葛亮对刘备是忠心耿耿的,荆州被关羽弄丢之后,荆州益州两路大军分进合击一统天下的“隆中对”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诸葛亮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是为蜀汉或

  • 吕后手段残忍又是心狠手辣之人 刘邦为何没有杀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邦和吕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后作为一个心狠手辣之人,刘邦当初为什么没有杀吕后,刘邦心里是怎么想的?吕后在历史上以“狠毒”著称,似乎没有她不敢杀的人,无论是纵横捭阖的开国将领,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嫔,以及刘邦的亲生骨肉,再就是她本人的儿孙,在这里面,

  • 司马八达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之父司马防生有八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司马八达。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司马八达”,指的是东汉末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兄弟八人: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傅(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

  • 张良和萧何都是汉初三杰之一 刘邦为什么只杀韩信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韩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同样都是汉初三杰,刘邦为什么只收拾了韩信一个人,其他两杰又是怎么逃脱的?很多人认为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是一个喜欢“杀功臣”的皇帝,他们的主要(或者唯一)论据是刘邦和吕后弄死了“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然而在“汉初三杰(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