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西魏“八柱国”分别都是哪些人?结局如何?

历史上的西魏“八柱国”分别都是哪些人?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37 更新时间:2024/1/22 19:41:10

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祖父),李弼(李密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宇文毓和杨坚岳父,李渊的外祖父),侯莫陈崇八人是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对于西魏来说,源自于北魏。自西魏建立开始,皇帝就没有掌握多少实权。在此背景下,先是西魏权臣宇文泰被册封为柱国大将军。此后十几年时间里,西魏皇帝又册封了其他七位柱国大将军,从而形成了八柱国的格局。对于西魏八柱国来说,不仅在西魏权倾朝野,也对之后的北周、隋朝、唐朝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宇文泰

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对于宇文泰来说,不仅是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也是北周的奠基者。从这一角度来看,宇文泰可谓第二个曹操。对于曹操来说,在东汉末年执掌大权,也为曹丕登基称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永熙三年(534年)十二月,宇文泰弑杀孝武帝元修。次年正月,宇文泰拥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定都长安。从此,宇文泰执掌西魏大权22年。宇文泰掌权期间,设立八柱国,从而笼络了关陇地区的士族。大定二年(556年),宇文泰去世,谥号为文。宇文泰去世后,他的儿子宇文觉取代西魏,建立了北周。

二、元欣

元欣(?-554年),字庆乐,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元魏宗室大臣,魏献文帝拓跋弘之孙,广陵惠王元羽之子。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北魏分为了西魏和东魏。但是,北魏的宗室力量还是比较强大的。在此背景下,宇文泰设立的八柱国,自然不能少了北魏宗室。而就元欣来说,则可以视为北魏宗室的代表。在西魏时期,元欣担任了大丞相等重要官职,地位十分显赫。

三、李虎

李虎(?~551年),字文彬,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一带)人,北魏到西魏时期将领,八柱国之一,唐高祖李渊祖父、唐太宗李世民曾祖。对于李虎来说,在北魏和西魏时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因此,等到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将李虎追封为太祖,而自己则使用了高祖这一庙号。换而言之,正是因为有李虎打下的基础,促使李氏一族在北周、隋朝时期都地位显赫,这也是李渊、李世民能够在隋朝末年起兵争夺天下的重要原因。

四、李弼

李弼(494年~557年),字景和,辽东襄平(今辽宁省辽阳市)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将领,八柱国之一。北周建立后,李弼累迁太师、赵国公。周明帝元年(557年),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追封魏国公,谥号为武,配享太祖宇文泰庙庭。对于李弼来说,他的后人李密也在隋朝末年起兵,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从而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五、赵贵

赵贵(?~557年),字元贵,天水南安(今甘肃省天水市)人。西魏时期,赵贵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北周建立后,赵贵被封为太傅、大冢宰,册封为楚国公。值得注意的是,赵贵曾联合大司马独孤信谋划除掉太师宇文护,事情泄露,坐罪被杀。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赵贵被杀,导致其后人没能在隋朝、唐朝时期获得更大的成就。

六、于谨

于谨(493年~568年),本姓万忸于氏,字思敬,小名巨弥,河南洛阳人。西魏大统三年(537年),于谨参与沙苑之战,封常山郡公,拜丞相长史、大行台尚书、太子太保。宇文觉建立北周后,进封燕国公,拜大宗伯、太傅。天和三年(568年),于谨去世,享年七十六岁,朝廷追赠太师、雍州刺史,谥号为文。在于谨去世后,他的儿子和孙子成为北周和隋朝时期的重要将领,比如于顗攻打南朝陈,推动了隋朝一统天下的历史进程。

七、独孤信

独孤信(502年~557年),原名独孤如愿,字期弥头,云中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人,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名将,八柱国之一。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反映隋朝和唐朝的文学作品中,独孤信的后人具有较高的名气。对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在周、隋、唐三朝都进入皇室,三代都为外戚,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对于独孤信来说,三个女儿分别如下:

长女独孤氏,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谥号明敬皇后

四女独孤氏,唐高祖李渊之母,追封元贞皇后。

七女独孤伽罗,隋文帝杨坚皇后,谥号文献皇后。

因此,这促使独孤信不仅成为隋文帝杨坚的岳父,还是唐高祖李渊的外祖父。换而言之,隋朝和唐朝的开国皇帝,都和独孤信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

八、侯莫陈崇

根据《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等史料的记载,侯莫陈崇(514年―563年),字尚乐,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人,鲜卑族。西魏到北周时期将领,西魏“八柱国”之一。

西魏建立后,侯莫陈崇随从宇文泰擒窦泰、复弘农、克沙苑、战河桥、破稽胡,屡立战功,拜柱国大将军、雍州牧、太子少师。北周建立后,侯莫陈崇被拜为太保、大宗伯、大司徒,册封梁国公。保定三年(563年),侯莫陈崇跟随北周武帝巡视原州,祸从口出,被太师宇文护杀害。

此外,对于北周太师宇文护来说,虽然不是八柱国之一,但是,作为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在北周可谓权倾朝野。在此背景下,西魏八柱国之中的赵贵、独孤信、侯莫陈崇,都是被宇文护一手除掉的,并且,北周的前两位皇帝,也都死于宇文护手中,这促使其成为古代历史上的著名权臣,完全不输汉末三国时期的董卓、曹操、司马懿等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方孝孺忠君报国,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在1403年(永乐元年)开始,到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共22年。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姚广孝曾奉劝朱棣:“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方孝孺是学者的代表人物,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姚广孝曾劝朱棣不

  • 三国正史中马超和关羽两人,谁的武功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被称关公,甚至被认为是“武圣”受后人崇拜。接下来听听我爱历史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骄傲的关羽瞧不起老将黄忠,也不服同被封为四方将军的马超,他对黄忠的态度是冷嘲热讽,对马超则有点一山不容二虎的意思,如果他真的入川挑战马超,那肯

  • 一脚踢死了自己长子奕纬,道光帝为何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绝非明主。我爱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人常说“虎毒不食子”,更何况是龙子龙孙,然而爱新觉罗·奕纬作为道光帝的长子,却偏偏被自己的亲生父亲给一脚踢死了,这又是为何呢?奕纬虽是道光帝的长子,然而出身却实在不怎么好,本是意外怀孕产物

  • 李逵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黑旋风李逵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也十分的仗义,也是水浒传中最鲁莽的一个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水浒传》写到了梁山一百零八将,有很多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只不过原型与艺术加工后的形象差别较大而已,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黑旋风李逵。历史

  • 刘邦和刘彻在面对匈奴问题上 两人的表现为何如此迥异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邦和刘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当初打不过匈奴,而汉武帝却能追着匈奴打,刘邦和刘彻的差异为何那么大?匈奴,是一个让华夏子孙心惊胆战了一百多年的名字。曾经的蒙古高原上,匈奴人纵横驰骋,建立了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在战国时期,由于秦将蒙恬和赵将李牧的活

  • 崇祯赴死时身旁为何只有王承恩一人?其他人都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代诗人曹学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虽然这句话有些以偏概全,但并非全无道理。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皇城陷落,崇祯帝自缢在万寿山,宦官王承恩一同殉死。明朝享国两百七十六年,底蕴深

  • 传闻中雍正的死是一个阴谋 那么雍正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清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雍正皇帝到底是什么样的?雍正的死到底是一个阴谋吗?传闻是不是真的?看过甄嬛传的都会觉得雍正死不瞑目,最后是被嬛嬛气死的。其实雍正即位和死亡都在坊间流传成谜。雍正即位的时候,有人说其实遗书写的是传位十四阿哥,但是被雍正派改成传位于

  • 杨业的死和潘仁美有关吗 潘仁美只是一个背锅侠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杨业和潘仁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业的死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件事情和潘仁美有关吗?真相的是什么样的?众所周知,宋朝杨家将是人们敬佩的英雄,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忠诚,保家卫国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赞赏与喜爱。而杨家将杨业之死,更

  • 汉武帝打匈奴花了44年的时间 汉武帝执念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杀匈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在位54年却花费44年时间攻打匈奴,汉武帝为什么对匈奴的执念如此之大?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帝王,汉武帝绝对是青史留名的存在。汉武帝执政时期几乎标志着汉王朝与匈奴的国运之争。毕竟汉武帝在位54年的时间里,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放到

  • 汉朝气数休矣,诸葛亮为何会说出这种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对君王的忠心,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也正是因为这篇《出师表》,诸葛亮一直被后人作为忠心的典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诸葛亮对刘备是忠心耿耿的,荆州被关羽弄丢之后,荆州益州两路大军分进合击一统天下的“隆中对”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诸葛亮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是为蜀汉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