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气数休矣,诸葛亮为何会说出这种话?

汉朝气数休矣,诸葛亮为何会说出这种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12 更新时间:2024/1/21 8:06:04

说起对君王的忠心,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也正是因为这篇《出师表》,诸葛亮一直被后人作为忠心的典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诸葛亮对刘备是忠心耿耿的,荆州被关羽弄丢之后,荆州益州两路大军分进合击一统天下的“隆中对”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诸葛亮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是为蜀汉或者季汉续命而已。

诸葛亮临终前只指定了两个接班人——他可能已经预料到刘禅会取消丞相制度,也预料到刘家偏安蜀中,被曹魏或孙吴灭掉,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刘备这辈子可谓多灾多难,他打下来的地盘,基本都会很快丢失,那个嘲笑刘备胡子少的儒林校尉张裕更是断言:“刘氏祚(福气、帝位)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当失之。”

刘备杀了张裕,但却没有阻止蜀汉走下坡路,刘备的决策失误,也曾把诸葛亮气得暴跳如雷——章武二年,诸葛亮曾经表示刘备该杀,结果当然是没有杀成,诸葛亮也只能仰天长叹:“汉朝气数休矣!”

这时候我们禁不住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叫嚷要杀刘备,还公开宣称汉朝气数已尽,诸葛亮是被谁气糊涂了?

这个答案很简单,他就是被刘备气糊涂了。

读者诸君都知道,诸葛亮是十分尊敬刘备的,我们甚至可以设想:诸葛亮的“隆中对”应该有许多版本,甚至也曾向亲戚刘表(蔡讽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黄承彦和刘表,刘表是诸葛亮姨丈,蔡瑁是诸葛亮舅丈,刘琮跟诸葛亮夫人黄月英是一个外公)出售,但是刘表不识货,也不大瞧得起这个晚辈,只有刘备慧眼识英雄,给予了诸葛亮完全的信任。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他们之间是鱼水关系,没有诸葛亮,刘备难成大业,没有刘备,诸葛亮也没有施展才能的阵地——国士与枭雄是有本质区别的,说句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话:荀彧荀攸郭嘉诸葛亮等人,综合能力是远不及曹操刘备的。

曹操刘备都是当时顶尖枭雄,他们或者独自作战,或者联手出击,亲自或间接把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公孙瓒这些枭雄变成了冢中枯骨,青梅酒友变成了一山难容二虎: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刘备是曹操毕生之敌,相比之下,年纪较轻的孙权好像经常被青梅酒友藐视,那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细品之下,也会发觉别样的味道。

但就是这个曾经被曹操刘备藐视的孙权,给曹操和刘备都制造了很大的麻烦——孙权比曹操刘备少了些英(枭)雄气,但是此人能屈能伸,最擅长背后捅刀子,袭取荆州擒斩关羽,就是孙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杰作。

也不知道孙权是咋想的,夺荆州杀关羽的时候信心满满,刘备大兵压境,他马上慌了手脚,先后向曹丕和刘备低头认错,结果曹丕口惠而实不至不肯帮忙,刘备不依不饶一定要把这个比自己年轻二十多岁的二舅哥的黄胡子拔光。

孙权向曹丕称臣、向刘备求和,这两件事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卷二、卷十四、卷三十二、卷四十七中均有记载,读者诸君可能早就倒背如流,笔者就不在这废话了。

咱们今天要说的,是孙权捅了马蜂窝之后,刘备迫不得已兴兵伐吴,诸葛亮赵云劝说无效,只好留在成都,每天对着送来的战报提心吊胆——庞统法正先后辞世,关羽张飞不幸身亡,赵云魏延脱不开身,刘备身边既没有足智多谋之士,也没有能征惯战之将,这次战役的结果殊难预料。

一提起“诸葛亮反对刘备伐吴”,读者诸君就知道咱们今天的依据是《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三国志》中反对刘备伐吴的是赵云和秦宓,结果秦宓差点被杀,赵云也没跟刘备出征,这说明刘备是真的生了赵云的气,但是因为赵云功劳大资格老,刘备有气也只能撒在秦宓身上。

话题回到在成都提心吊胆的诸葛亮身上:“且说马良至川,入见孔明,呈上图本而言曰:‘今移营夹江,横占七百里,下四十余屯,皆依溪傍涧,林木茂盛之处。皇上令良将图本来与丞相观之。’孔明看讫,拍案叫苦曰:‘是何人教主上如此下寨?可斩此人!’马良曰:‘皆主上自为,非他人之谋。’孔明叹曰:‘汉朝气数休矣!’”

看《三国志通俗演义》第八十四回这段记载,我们发现诸葛亮已经被气得口不择言了:刘备伐吴并没有带参谋长,行军布阵都是亲力亲为,诸葛亮怎么会不知道这连营七百里是刘备自己的主意?

刘备连营七百里,远远躲在一边看热闹的曹丕都知道这件事不靠谱:“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

曹丕都知道的事情,诸葛亮不能不知道,所以他喊打喊杀,实际是发泄对刘备的不满,也对季汉前途彻底失望了,这才仰天长叹“汉朝气数已尽”。

这时候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刘备在夷陵之战布置失当,就会注定汉朝气数已尽呢?诸葛亮不是无双国士吗?有诸葛亮在,不也照样能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吗?

这些问题,其实本文前面已经给出了答案:无双国士与一代枭雄是有本质区别的,刘备和诸葛亮是鱼水关系,更是皮毛关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刘备完蛋,诸葛亮也跟着倒霉——事无巨细的诸葛亮知道自己不如果敢刚毅的刘备,争霸天下还得曹操刘备孙权那样的霸气枭雄。

刘备年过六旬,已经有点老糊涂,开始听不进逆耳忠言,而那个在当阳长坂坡被摔了一下的阿斗刘禅又有点缺弦儿,当然也是指望不上的,所以刘家父子一完蛋,汉朝也就跟着完蛋了。

前一段时间有人提出一个观点,这观点笔者不敢赞同:诸葛亮说的汉朝气数休矣,说的实际是刘家气数已尽,至于刘备集团会不会变成诸葛集团,诸葛集团是兴复汉室还是自立门户,那可就很难说了。

笔者是不敢相信诸葛亮有异心的,如果他有异心,就不会为刘备即将面临的失败而痛心疾首口不择言,而是会像魏延那样口出狂言:“主公虽亡,本相尚在,汉室仍可复兴!”

但是诸葛亮认为刘备战败汉朝气数休矣,也很令人费解:既然汉室不可复兴,诸葛亮为什么还要不死不休地出祁山伐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吕后手段残忍又是心狠手辣之人 刘邦为何没有杀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邦和吕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后作为一个心狠手辣之人,刘邦当初为什么没有杀吕后,刘邦心里是怎么想的?吕后在历史上以“狠毒”著称,似乎没有她不敢杀的人,无论是纵横捭阖的开国将领,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嫔,以及刘邦的亲生骨肉,再就是她本人的儿孙,在这里面,

  • 司马八达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之父司马防生有八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司马八达。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司马八达”,指的是东汉末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兄弟八人: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傅(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

  • 张良和萧何都是汉初三杰之一 刘邦为什么只杀韩信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韩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同样都是汉初三杰,刘邦为什么只收拾了韩信一个人,其他两杰又是怎么逃脱的?很多人认为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是一个喜欢“杀功臣”的皇帝,他们的主要(或者唯一)论据是刘邦和吕后弄死了“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然而在“汉初三杰(张良、

  • 韩信如果选择自立为王的话 韩信能打败刘邦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韩信和刘邦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当初如果选择自立的话,韩信获胜的几率有多大?韩信最后能不能打败刘邦?“一饭之恩”这个成语大家了解吗?这个成语讲的是韩信知恩图报的故事。年少时韩信贫困,遇到河边漂洗衣物的老婆婆赠饭,韩信封为楚王后,回赠给漂母千金作为

  • 萧太后是什么来历?历史上的她才能有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由于受到“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古代女性的地位普遍低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不久之前电视剧《燕云台》的热播,让很多不了解历史的人认识了这样一个传奇女性——萧绰。其实有不少的历史人物是由大火的电视剧进入我们的视野的,但是电视剧中展现的人物形象都是根据一定的历史事件改编的,

  • 刘邦早年究竟是什么样的 萧何与张良为什么会跟随这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朝刘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为人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刘邦是一个贪财好色的人吗?萧何与张良为什么还愿意跟随刘邦?刘邦并不是早年贪财好色,而是一直都贪财好色,贪财好色并不是十恶不赦的罪名,更不是什么大的过错,一个男人,不贪财的有几个,不好色的有几个,莫被装正经

  • 桓温过于看重功名利禄,这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魏晋南北朝是个颓靡又浪漫的时代,有一位将功成名就看得过于珍贵的枭雄曾说“就算不能流芳百世,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这个人就是桓温,他的一生都在追逐功名利禄,为此不惜放弃自己身后万代的名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桓温出身名门,父亲桓彝是两晋的名臣。据说他生来便不同,周

  • 萧何的名气和其他两杰相比 萧何的名气为何相差甚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初三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都是汉初三杰,萧何和韩信,张良相比,萧何的名气为何比两人相差甚远?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建立大汉江山,萧何、张良与韩信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于是刘邦在登基后,指着三人对自己的大臣等人侃侃而谈:“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

  • 杜审言的狂傲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他得仕途之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出身于京兆杜氏,他颇有才华却恃才傲世,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初唐狂人杜审言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初唐时期,有位狂人曾对外放言:“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了不得,他说他的文章,文采好到屈原、宋玉只配给他

  • 颜真卿的性格有什么缺陷?他死的有多壮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颜真卿是唐朝时期将领、书法家,是个能文能武的人物,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颇高,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颜真卿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01、童年颜真卿是背负着包袱出生的。他的先祖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五世祖颜之推,创作《颜氏家训》,开“家训”之先河;曾祖伯颜师古,精训诂,明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