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业的死和潘仁美有关吗 潘仁美只是一个背锅侠

杨业的死和潘仁美有关吗 潘仁美只是一个背锅侠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372 更新时间:2024/1/18 21:56:33

还不了解:杨业和潘仁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业的死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件事情和潘仁美有关吗?真相的是什么样的?

众所周知,宋朝杨家将是人们敬佩的英雄,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忠诚,保家卫国的精神,赢得了人们的赞赏与喜爱。而杨家将杨业之死,更让人感到遗憾与不甘,大家把所有的不满,发泄在了当时作为主帅的潘仁美身上。

潘仁美无辜地背了一千多年的黑锅,作为理智的后人会思考:潘仁美只是跟杨业一起负责一统战线的主帅,他也只是听从指挥办事,从当时潘仁美的地位来看,他还没有那么大的权力能左右这场战争。因此,杨家将之死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呢?这真值得人们的思考。

一、目光短浅曹彬

众所周知,杨家将杨业是死于北伐战场上的。当时的背景是北宋初期,赵匡胤登位后想做出一番成就巩固自己的地位。雍熙三年,辽国正经历了换帝,此时辽国战力下降,赵匡胤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命令手下大臣开始谋划进攻辽国的事宜。

于是,这场夺走杨业生命的北伐战争开始了。这次北伐规模宏大,主要有三个方向,有北宋名将曹彬带领的东路大军,有正统帅潘仁美、副统帅杨业镇守的西线战场,还有田重进等人出征的飞狐战场。

战争开始初期,辽国内部刚刚经历换届,新上任的皇帝刚接手政务,对业务不熟练,导致政权混乱,各个地方的防备力量下降。一时间,赵国进攻的大军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其中,正统帅潘仁美、副统帅杨业镇守的西线战场更是惊人,他们轻轻松松地攻下了四个州,一时间,他们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到曹彬这个北宋老将了。曹彬是一位目光短浅,不识大局的老臣,他听闻潘仁美、杨业已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极其羡慕与嫉恨。

他担心自己的风头不保,最后得不到皇帝的重用,于是他改变了自己原先的计划。曹彬为了夺取更多的功劳,不顾自己大军的当前情况。在曹彬的草率行动下,辽军找到了破绽,并切断了曹彬大军的粮草。

赵匡胤听闻东路大军已陷入困境,没有胜利的可能。于是,赵匡胤直接放弃了东路战场,将北伐的希望放置在战果最大的西路大军。他命令东路军牵制住辽军,为西线战场制造更多胜利的空间。

而曹彬更加慌张,他了解如此行事后,功劳肯定都会被潘仁美、杨业夺去,自己的风头肯定没有了,更严重的话,自己还可能会被问责。于是曹彬本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拒绝听从上级的安排,他带着一批成名许久的老将,携带着仅有的全部粮草继续作战。惋惜曹彬他们太高估了自己,也低看了敌人。

东路军因为曹彬的私自行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东路军撤退的途中,东路军的尸体铺满了道路,血流成了河。因为东路军的失败,给西线战场带来了灾难。原本镇守在东线战场的辽军,迅速地赶到西线战场支援。局势发生了改变,原本还算轻松的潘仁美、杨业,此时身上的压力剧增。

二、愚钝奸诈王侁

东路军失败后,大家都已经明白了局势,此次北伐战争宣告失败了。西线战场已经没有成功的可能,赵匡胤痛心不已,但是又无奈。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样草率地撤退,让赵匡胤脸上无光。

于是赵匡胤命令潘仁美、杨业带着应州、云州等地的百姓回到北宋,作为他这次的战利品。这艰难的任务,给潘仁美、杨业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尤其是得知东路军的惨状。

奈何杨业遇到了一个愚钝无知的上级。当时的负责西线战场监管的王侁,他是拥有这次战场的指挥权,尽管他是个文官,还不会打仗,但潘仁美、杨业必须服从他的命令。当时作战丰富的潘仁美和杨业共同分析和探讨,向王侁提出他们自认为比较妥当的作战方式,但是被否决了。

此时的王侁分不清局势,他只看到了先前西路大军的勇猛,只想到西路大军取得的巨大战果,而看不到此时西线战场的凶险,没有想到敌我之间的战力差距。他命令杨业必须去孤军奋战,引诱敌军,然后王侁自己和潘仁美在后面支援。王侁想夺取此次的战果,他的野心人人可见。

潘仁美和杨业尽管心存不满,但不得不服从王侁的安排。孤军奋战的杨业,尽管遭受了辽军的埋伏,但他还是冷静应对,杨业按照王侁先前的计划将敌人引诱到指定位置。无耻的小人王侁在看到凶猛的敌军之后,吓得逃跑了,完全不顾杨业的生死。而潘仁美身上还带着其他的任务,根本无力支援杨业,只能含着泪看着自己的战友孤军奋战。

杨业在指定的地点拼死奋战,努力争取时间,等待队友的支援。等到自己的力量一点点消耗,等到战场上自己队伍的一个个士兵倒下,等到敌方的力量一点点增强,杨业终于明白,自己被抛弃了。他心灰意冷地死在了辽国的监狱里。杨业死后,西线战场也就宣告失败了,北伐战争以北宋的失败而宣告结束。

三、无辜背锅潘仁美

北宋在痛失杨业这名猛将之后,开始对其他人问责。王侁罪有应得,因为他的卑鄙与愚钝,是造成杨业之死的最大原因,可以说,他才是杨家将之死的幕后黑手。王侁最后的结果是被贬为平民,还被发配到荒地充军。

潘仁美也只是被连累,北宋皇帝对他的处置也只是被贬官三级,可见北宋皇帝也了解此事跟他关系不大。对潘仁美伤害最大的,是后人对他的评价,后人给他的抹黑。北宋名将潘仁美承受着不该有的压力,无辜的背了一千多年的黑锅,着实有点悲惨。

四、总结

北宋名将杨业的死对整个北宋,抑或是后人来说,都是一种遗憾与惋惜。他本不该死,却因卑鄙小人王侁的愚钝所害。尽管王侁才是杨家将之死的幕后黑手,但人们总不甘心他就这么死去。所以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弥补自己的不甘与遗憾,而作为主帅的潘仁美也因此被安置了一顶黑锅,并背负了一千多年。

后来的演义中,潘仁美也一直以坏人的形象出现,承受着人们的怒火。懂的人都懂,也只是当成一股风,听完就忘,而无知的人们,却把它当成真正的历史,并牢牢记住。潘仁美无辜地背了一千多年的黑锅,也因为当今的影视片在延续着。希望当今的影视片能标注一下,让潘仁美能脱下黑锅,喘口气,不要让改编成为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打匈奴花了44年的时间 汉武帝执念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杀匈奴,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在位54年却花费44年时间攻打匈奴,汉武帝为什么对匈奴的执念如此之大?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帝王,汉武帝绝对是青史留名的存在。汉武帝执政时期几乎标志着汉王朝与匈奴的国运之争。毕竟汉武帝在位54年的时间里,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投放到

  • 汉朝气数休矣,诸葛亮为何会说出这种话?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对君王的忠心,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诸葛亮的《出师表》。也正是因为这篇《出师表》,诸葛亮一直被后人作为忠心的典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诸葛亮对刘备是忠心耿耿的,荆州被关羽弄丢之后,荆州益州两路大军分进合击一统天下的“隆中对”就变成了空中楼阁,诸葛亮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是为蜀汉或

  • 吕后手段残忍又是心狠手辣之人 刘邦为何没有杀吕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邦和吕后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后作为一个心狠手辣之人,刘邦当初为什么没有杀吕后,刘邦心里是怎么想的?吕后在历史上以“狠毒”著称,似乎没有她不敢杀的人,无论是纵横捭阖的开国将领,还是皇帝宠爱的妃嫔,以及刘邦的亲生骨肉,再就是她本人的儿孙,在这里面,

  • 司马八达指的是哪些人?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之父司马防生有八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司马八达。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司马八达”,指的是东汉末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兄弟八人: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傅(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

  • 张良和萧何都是汉初三杰之一 刘邦为什么只杀韩信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和韩信,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同样都是汉初三杰,刘邦为什么只收拾了韩信一个人,其他两杰又是怎么逃脱的?很多人认为西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是一个喜欢“杀功臣”的皇帝,他们的主要(或者唯一)论据是刘邦和吕后弄死了“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然而在“汉初三杰(张良、

  • 韩信如果选择自立为王的话 韩信能打败刘邦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韩信和刘邦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当初如果选择自立的话,韩信获胜的几率有多大?韩信最后能不能打败刘邦?“一饭之恩”这个成语大家了解吗?这个成语讲的是韩信知恩图报的故事。年少时韩信贫困,遇到河边漂洗衣物的老婆婆赠饭,韩信封为楚王后,回赠给漂母千金作为

  • 萧太后是什么来历?历史上的她才能有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由于受到“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古代女性的地位普遍低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不久之前电视剧《燕云台》的热播,让很多不了解历史的人认识了这样一个传奇女性——萧绰。其实有不少的历史人物是由大火的电视剧进入我们的视野的,但是电视剧中展现的人物形象都是根据一定的历史事件改编的,

  • 刘邦早年究竟是什么样的 萧何与张良为什么会跟随这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朝刘邦,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为人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刘邦是一个贪财好色的人吗?萧何与张良为什么还愿意跟随刘邦?刘邦并不是早年贪财好色,而是一直都贪财好色,贪财好色并不是十恶不赦的罪名,更不是什么大的过错,一个男人,不贪财的有几个,不好色的有几个,莫被装正经

  • 桓温过于看重功名利禄,这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魏晋南北朝是个颓靡又浪漫的时代,有一位将功成名就看得过于珍贵的枭雄曾说“就算不能流芳百世,难道还不能遗臭万年?”,这个人就是桓温,他的一生都在追逐功名利禄,为此不惜放弃自己身后万代的名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桓温出身名门,父亲桓彝是两晋的名臣。据说他生来便不同,周

  • 萧何的名气和其他两杰相比 萧何的名气为何相差甚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对汉初三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同样都是汉初三杰,萧何和韩信,张良相比,萧何的名气为何比两人相差甚远?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建立大汉江山,萧何、张良与韩信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于是刘邦在登基后,指着三人对自己的大臣等人侃侃而谈:“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