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荆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为何会刺秦失败?真相是什么

荆轲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刺客,为何会刺秦失败?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996 更新时间:2024/1/2 4:06:09

在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四位突出的刺客,他们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刺客”,分别是专诸、要离聂政荆轲。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关于“刺客”这一职业,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曾有这样记载:

论一击必杀,专诸刺王僚迅若奔雷;论武功高强,聂政单人单剑万军丛中取韩傀首级;论悍勇无双,要离刺杀庆忌如苍鹰扑食……

但刺客列传中的最强C位刺客却另有其人,此人便是大家所熟知的:荆轲。那么问题来了,荆轲既然如此强悍,为什么会血洒咸阳宫,面对面竟然刺不死秦王,这不是有辱自己的威名吗?

再细品司马迁在谈论荆轲时,所引入的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荆轲与著名剑客盖聂“华山论剑”,与盖聂谈笑风生,然而盖聂眼见荆轲光说不练,瞪了荆轲一眼,这一眼锐利如鹰眼,瞳光冰冷如刀,竟把荆轲吓得屁滚尿流,不辞而别,盖聂事后直言荆轲徒有虚名,属于光说不练假把式。

第二个故事是荆轲与剑客鲁句践狭路相逢,需要一方退后另一方才能过去,但是同行如冤家,谁退后谁就自认失败。于是两人互不相让,结果鲁句践一生气,气势凛然一露,凶了荆轲几句,荆轲转身而逃。

从司马迁记载的这两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荆轲颇类似赵括,擅长的是纸上谈兵,理论行,真功夫却未必当得上时代顶尖水平。

剧照:荆轲

但我们有必要清楚,燕太子丹让荆轲去执行刺杀任务,应该是做足了准备,既然如此,行刺失败的原因,应该不单单是功夫差的问题。

01

三刺秦王“翻车现场”

王者荣耀里的阿珂这个人物堪称热血,大招一开,冲进人群就是一个五杀,简直不要太秀。然而历史上的荆轲可没有这么秀,虽然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魄,但是试图刺杀秦王三次都失败了,这业务能力实在不敢恭维。

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呢,依我看不能说是剑拔弩张,只能说是一片混乱。在秦王看来,惊恐之余,游过一丝庆幸;在荆轲看来,志在必得,只是游过一丝尴尬。

史料记载,荆轲是面对面进献地图,现场是“图穷匕见”,双方的距离触手可及。战国时期,君臣都是穿着宽大的官服,袖子宽,衣襟长,主客之间都是跪坐交流。按照荆轲的设计,他一只手抓住秦王袖子,一只手拿着匕首当胸就刺。

荆轲也许有“剑走偏锋”的时候,但匕首是淬过毒的,即便刺杀不到要害部位,哪怕是划伤一个小口子,那秦王也是必死无疑。

照常理,这样的设计是天衣无缝,可是荆轲仍然翻车,非但如此,自己还血洒咸阳宫,自己九泉之下,也留下了千古遗憾。

捋一下“三刺秦王”:

第一次刺杀,图穷匕见,荆轲左手拉住秦王嬴政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完成刺杀,但被秦王挣脱逃跑(可见荆轲反应能力不如嬴政)。

第二次刺杀,嬴政绕柱逃跑,荆轲居然没追到,此时秦王嬴政得到侍医夏无且的提醒将佩剑从腰间改为背负,顺利抽出了佩剑,随即转守为攻,一个照面,一剑竟将荆轲的左腿砍下(可见荆轲不如秦王速度快)。

第三次刺杀,即便已经失去一条腿,可荆轲还是想把有毒的匕首扔向秦王做最后一搏,但被嬴政完美地避开了,这丢暗器的能力也实在不敢恭维(不是小李飞刀,确实技难服人)。

02

荆轲刺秦失败的根本原因

对于刺秦失败的原因,史学家评论不一。

有的人认为是燕太子丹催得太急,荆轲没有等到他需要等的人;也有的人说,是荆轲的助手秦舞阳太胆怯,在秦王面前露了陷,秦王有了准备,荆轲才失误了;还有的人说,是荆轲的武功太差,根本就不是刺客的料。总之,众说纷纭。

先说,准备不足问题。有人说荆轲刺秦太过仓促,是太子丹着急让秦王吐出燕国割让的土地,故而没有做足案头工作。这种假设根本不成立。行刺一国之君是大事,必须提前谋划,即便是太子丹再心急,也不能拿国家大事开玩笑,更不能拿生命当儿戏。所以不存在没有足够准备就去贸然行事这一说。非但如此,司马迁还把太子丹当时的准备情况,进行了罗列:

一是奉上整个燕国地形堪舆图,这对于秦国可是一个贵重的礼物。拿到这个,秦国若要攻燕,那是易如反掌;二是奉上秦王嬴政恨之入骨的秦国降将樊於期的人头,这份见面礼也不轻;三是奉上一把徐夫人匕首,锋利无比(虽然匕首沾染了剧毒)。

再说武功太菜问题。种种证据表明,荆轲真的不是一个合格的刺客。在功夫上,除了不敢跟大侠盖聂和高手鲁句践过招外,心理素质也不是很好,别人厉声喝道两下,荆轲就不战自退了。说实话,太子丹也是无人能用啊。

第三,分析史书一句话,貌似另有隐情。从数学的几率和概率理论来分析,即便荆轲的武功再差,那要说专业的刺客面对面刺不死专职的皇帝,这似乎说不过去。那么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呢?

司马光《资治通鉴》秦纪二:

荆轲被捉后,骂道:“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细分析不难看出,诚然,荆轲武功很差,但此时手持利刃面对面要刺杀毫无防备的秦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是荆轲当时闪过一个念想,最终功亏一篑。

03

天下气象已定,荆轲无力回天

“生劫”!这才是荆轲刺杀秦王的最终目的。

荆轲想把秦王当成人质,从而逼他吐出割让燕国的土地,以此报答燕太子丹的礼遇之恩。

荆轲敢于孤身刺秦,怎么说他都不是沽名钓誉、贪生怕死之辈,即便技不如人,但他内心是有想法的,这一点值得尊重。所以,他临死之前说的这句话,也不可能是为自己行刺失败找借口、甩锅。

我们知道,生擒较之刺杀的难度系数要大很多。那么,荆轲为什么要“生劫”嬴政呢?可以这么设想,如果行刺秦王成功,自己最终也会被朝堂上的侍卫乱刀砍死,但如果生劫成功,效果就不一样了,自己不但能全身而退,而且还能将秦王当成礼物送给燕太子丹,自己建功立业的仕途,就会变得大道通衢。

所以,荆轲此行,必定没有完全照燕太子丹的命令去做,是个人,他都想活着,30多岁的荆轲自然是没活够。

退一步说,如果荆轲生劫成功,也帮燕国要回了曾经失去的土地,那么燕国的命运会改变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谈了自己的看法:

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 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 丹释此不为,顾以万乘之国,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隳身戮,社稷为墟,不亦悲哉!

在司马光看来,经营国家应当任用贤能,仁爱于民,诚信外交,这样的话,再强大的外敌也不用畏惧。但太子丹放弃正道不走,反而为了泄私愤,用阴谋诡计,最终落得身死国灭。

当秦王带领秦国人民发展生产日益壮大的时候,燕国正联合其他小国入侵齐国,瓜分土地,猜忌战神乐毅,将其赶跑。秦国攻打赵国时不但不救,还背后捅刀子,趁势入侵。这样的燕国,即便是荆轲争取到了曾经被割让的土地,也难以改变被鲸吞的宿命。

这么看来,荆轲刺秦就是一个“死局”。荆轲成功与否,都不可能改变燕国人民的命运。历史很现实,但更残酷。时间可以证明一切,也可以消磨一切,尤其是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时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什么是千叟宴?乾隆皇帝是如何好心办了坏事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的千叟宴,清代千叟宴,乾隆千叟宴年龄最大者是谁

    雍正十三年(1735年)农历八月二十三日驾崩,终年58岁,传位于第四子弘历。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先看一幅对联:乾隆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纪昀对: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故得宴名。说到“

  • 夫差为什么不听伍子胥建议杀掉勾践 夫差最后为什么要杀掉伍子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伍子胥和伯嚭,勾践怎样设计伍子胥,伍子胥为什么被夫差杀

    我爱历史网小编了解读者都很感兴趣伍子胥和夫差,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伍子胥当初劝夫差杀掉勾践,夫差为什么不听?夫差最后为什么要杀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国君阖闾是个贤明有才干的君主,他任用了人才伍子胥,推行了许多有利于民生的措施,增强了国力,还招纳任用了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当国家内部

  • 为什么说朱由校是一位生错时代的皇帝?他有多喜欢做木工?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哪个皇帝喜欢做木工,明朝朱由校的生母,朱由校木工水平到底多高

    在法国的历史上有一位荒废朝政、沉迷手工艺的“锁匠国王”路易十六。他沉迷于制锁工艺之中,不理朝政,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最终将自己和妻子送上了断头台。明朝时期也有一位颇为相似的皇帝,他同样热爱手工艺,同下场不好,但也同样生平跌宕传奇、引人深思。他就是大明王朝的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也是大明王朝

  • 伍子胥和楚平王有多大的仇恨 伍子胥为什么将他尸体挖出来鞭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伍子胥鞭尸,伍子胥与楚国的仇恨,楚平王下一个王是哪个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伍子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伍子胥身为楚国人为什么要辅助吴王阖闾?伍子胥和楚国有仇吗?伍子胥为什么要将楚平王鞭尸?导语:伍子胥是一个悲情猛人,说他悲情,那是因为他这一生,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说他是猛人,那是因为他做人做事都比较猛。伍子胥全家遭到楚国陷害,他

  • 历史上康熙曾向朱元璋三叩九拜,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祭拜明孝陵,康熙为何祭拜朱元璋,清朝皇帝为什么要朝拜朱元璋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看过清廷剧《康熙王朝》的都知道,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那就是康熙向朱元璋行三叩九拜之礼。可能你会觉得这是狗血剧情,是编剧老师随意杜撰的。其实不然,在历史上,康熙跪拜朱

  • 伍子胥作为吴国重要人 伍子胥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伍子胥是哪个朝代的,伍子胥灭楚,伍子胥人生结局

    越王勾践忌惮他,阖闾重用他,伍子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伍子胥最后的下场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那就不得不提吴越争霸了,吴越争霸在中国历史上也留下了光彩耀眼的一笔。在吴国和越国的这场争霸战争中,要说起在战场上发挥

  • 李弘冀:南唐元宗李璟的长子,为何没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太宗为什么不传位给李泰,唐中宗为什么没传位给儿子,唐睿宗李旦在位多少年

    他是南唐元宗李璟的长子,后主李煜的长兄,此人就是李弘冀。那么李弘冀身为长子,为何最后没当上皇帝?这其中发生了哪些故事?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来说说李弘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一起来看看吧!李弘冀是李璟的嫡长子,他母亲是钟皇后。元宗李璟继位后,李弘冀并没有待在皇宫中享受安逸生活,而是被派去外地了驻守。李弘

  • 仇士良干涉了朝政二十载,最后为何却能侥幸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宦官不得干涉朝政,王守澄与仇士良,糜芳傅士仁如果不投降

    细数历史上的宦官之祸,尤以东汉、唐朝、明朝为最,其中出名者有十常侍张让、唐朝仇士良、九千岁魏忠贤,但令人疑惑的是,除了仇士良之外,十常侍张让与九千岁却是都有着不好的结局。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仇士良干涉了朝政二十载,为何最后却能侥幸得以善终?仇士良入宫的时间,现如今不得而知,只知道唐顺宗在位时期,

  • 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他筷子,汉景帝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为何不给筷子,周亚夫筷子,王立群汉景帝除周亚夫

    汉景帝刘启是西汉第六位皇帝,文帝后七年 (前157年)六月继位。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周亚夫是西汉重臣,他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之子,后来在平定七国之乱时,周亚夫居功至伟、立下大功,所以他得以封侯拜相,受到了汉景帝的极度信任,甚至汉景帝曾一度还想让周亚夫将

  • 蜀汉灭亡后,姜维却愿意为蜀汉“死而后已”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如果姜维不投降蜀国,姜维是魏国还是蜀国,姜维最后一计如果成功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不仅诸葛亮为了蜀汉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诸葛亮的传人姜维,同样是为蜀汉呕心沥血。姜维(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人。作为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