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孙膑庞涓的关系如何?桂陵之战中为何会放过他?

历史上孙膑庞涓的关系如何?桂陵之战中为何会放过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061 更新时间:2024/1/19 22:02:42

大多人都知道孙膑庞涓的故事,史书上也有不少记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关于孙膑与庞涓的故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了三件事,即“陷害同门”、“桂林之战”和“马陵之战”,但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孙膑桂林之战中逼退庞涓,马陵之战中孙膑击杀了庞涓。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魏国庞涓攻赵,齐国田忌救援,孙膑献计围魏救赵,以逸待劳等待庞涓劳师回援,“田忌从之,魏果去(离开)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这里,司马迁没有提到庞涓下场,但根据银山东临沂雀山汉墓出土的西汉竹简显示,桂林之战中,田忌孙膑指挥下的齐军,不仅击败了魏军,而且还擒获了庞涓,“于是为之。庞子果弃其辎重,兼趣舍而至。孙子弗息而击之桂陵,而擒庞涓。”显然,银雀山汉简改写了历史。

这里有一个令人不解之处,即:孙膑对庞涓恨之入骨,为何第一次桂陵之战中擒而放之,却在第二次马陵之战痛而杀之?

孙膑与庞涓到底什么关系,史书上没有详细说明,我们熟知的两人拜师鬼谷子,其实出自《东周列国志》和《孙庞斗志演义》等历史小说,正史没有记载。

庞涓率先出世,成了魏国将军,因为自认才能不如孙膑,嫉贤妒能,害怕孙膑更得魏惠王的重视,所以设计陷害孙膑,最终导致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刺字)。由此,原名孙伯灵,此后就被人称为“孙膑”。记得以前一部叫《战国》的电影,一开场就有人喊隐居中的孙伯灵叫“孙膑”,真让人无语。

为了骗过庞涓,演义中孙膑装疯卖傻,吃尽了苦头,最终寻机秘密拜见齐国使者,用言辞打动了他,从而成功脱困来到齐国,开了孙膑传奇一生。

孙膑想要报仇,要么自身掌握军权,要么成为将军幕僚,但在那个“王侯将相真有种”的时代,孙膑还遭受了膑刑,因此他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成为齐国军方重臣田忌的门客。

这里还有一个战国背景,战国开启之后,第一霸主其实是魏国,经过吴起变法,魏武卒迅速崛起,曾创下5万魏武卒大败55万秦军的记录,可见魏国力量之强,所以才能任性的四处攻伐,甚至攻破赵国邯郸。当时,唯一能与魏国略为抗衡的国家,就是齐国。

因此,孙膑之所以来到齐国,不仅是祖籍齐国人,且还有他想报仇,最好是借助齐国力量,否则难以实现愿望。

公元前354年,魏赵爆发冲突,结果赵国一溃千里,魏军兵围邯郸,次年赵国向齐楚求援。最终,齐国决定救援赵国,防止魏国做大。于是,就有了我们熟知的围魏救赵和桂陵之战。

根据银雀山汉简揭示,孙膑擒获了庞涓,但最后齐国还是放了庞涓。出土的汉简,颠覆了我们传统认知,因为此前一直认为桂陵之战中孙膑只是击败魏军,却不想还擒获了庞涓。

公元前342年,十年之后魏韩爆发冲突,齐国再度介入,孙膑通过增兵减灶,诱使庞涓率军深入山路狭窄的马陵道,并在一棵树上留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庞涓点火查看留言之际,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败,庞涓身中数箭,无奈之下拔剑自刎,临死前说道:“遂成竖子之名!”马陵之战,虽说庞涓自刎,但黑暗中一点火光,面对万箭齐发时,他实际已无生机,孙膑就是要弄死庞涓。

既然孙膑与庞涓有深仇大恨,那么孙膑为何不在桂陵之战中杀了庞涓,而要在马陵之战中才杀他?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

一,桂陵之战中,齐国并未歼灭魏军主力,只是埋击了一支回援的轻师,魏国并未伤筋动骨,仍是战国第一霸,自然不敢轻易杀了庞涓而激怒魏国,但马陵之战却不一样,10余万魏军已进入包围圈,几乎可以彻底歼灭魏军主力。所以,这时孙膑设计杀庞涓,田忌也不会阻拦。

二,按照春秋战争礼仪,一般不会击杀敌方将军,但春秋晚期就已经礼崩乐坏了,孙膑先祖孙武就说过“兵者,诡道也”,完全违背春秋战争礼仪,到了孙膑时期,我们津津乐道的“田忌赛马”,其实就是打破规则的胜利,因此孙膑不顾战争礼仪设计毒杀庞涓就不足为奇了。

三,当时是“王侯将相真有种”的时代,孙膑只是田忌一介残疾门客,手上并无什么权利,即便在桂陵之战中擒获庞涓,孙膑也无权处理。可见,孙膑想要杀庞涓,就注定不能再度擒获他,只能让庞涓死于战场上,所以孙膑才在树上留言吸引庞涓观看,实际就是为了杀庞涓,若无杀庞涓之心,何必如此!

总之,孙膑树上留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一段,虽说精彩纷呈,孙膑才智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但背后却隐藏着小人物的无奈,若孙膑位高权重,直接俘虏庞涓然后杀之就行了,又何必耗费心神设计这么一段?如今人尽皆知的千古军神孙膑,在马陵之战前其实只是一个小人物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马陵之战后,孙膑名显天下,为何突然神秘失踪?因为马陵之战后,孙膑算无遗漏,认为田忌军功太大而会遭难,于是劝告田忌武装回国,但田忌不听,很快遭到邹忌(就是那个讽齐王纳谏的邹忌)谗言,田忌无奈逃亡楚国,齐宣王继位后才将田忌召回。但一代军神孙膑,却在马陵之战后彻底神秘失踪,有说被邹忌杀、有说随之隐居,有说随田忌奔楚……总之,孙膑给后世留下了无数谜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邓艾是灭蜀第一功臣却没有得以善终,他真的是被冤杀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景元四年(263年),执掌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制定先灭蜀再顺江灭吴的的计划,任命司隶校尉钟会为镇西将军前往关中整军备战。景元四年(263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将

  • 淳于琼真的是个酒囊饭袋?他的真实实力到底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熟悉三国的人应该都知道曹操之所以能打败袁绍,是因为他赢得了官渡之战。而官渡之战的转折点就是曹操“火烧乌巢”。乌巢守将便是我爱历史网小编要给大家讲解的东汉将领淳于琼。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淳于琼的人物形象已经是蠢笨无能的酒囊饭袋的代名词,也正是因为他整日酗酒无备才导致袁绍在官渡之战战败。那么历史上淳于琼

  • 曹操生前娶了那么多的老婆 曹丕继位后是怎么对待她们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曹丕和后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死后还剩下多少妃子?曹丕继位之后,曹丕是怎么处置这些后妈的?她们的结局又是什么?要提起古时候的一代枭雄,很多人可能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曹操。而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中也充满了争议。在才能方面,他拥有不可否认的过人之处,在行

  • 魏征的价值观念是怎样的?为什么说他是良臣不是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是唐朝初期名臣,辅佐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是一代名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魏征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魏征以敢于犯颜直谏而著称,多次毫不避讳的对时政进行批判,对于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而言,他是“可以明得失”的一面镜子。据《贞观政要·任贤第三》记载,李世民曾对魏征真切的评赞道:“贞观之后,尽心

  • 贾诩作为三国第一毒士 贾诩名声为什么比诸葛亮还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对贾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贾诩被誉为三国第一毒士,贾诩论谋略不亚于诸葛亮,贾诩的名声为什么比不上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中,曾涌现了无数的能臣良将,除了吕布、关羽、赵云等武力值高强的将领外,还有不少以高深谋略而出名的文臣谋士,像是诸葛亮、郭嘉、司马懿等等。而在众多谋

  • 庞统如果代替诸葛亮的话 庞统能打败司马懿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庞统和司马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庞统如果代替诸葛亮的话,以庞统的实力,庞统能够打败司马懿吗?三国大家都看过,里面有很多非常有名的人;他们有的善于使用谋略,有的喜欢在战场上打胜仗,有的却喜欢在君王身边说各种闲事。诸葛亮,大家都很喜欢吧;他可是三国里面

  • 历史上的郭嘉厉害到什么程度 更像披着个谋士皮的预言家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郭嘉遗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郭嘉的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郭嘉的实力有那么厉害吗?郭嘉仅仅是一个谋士那么简单吗?上面说的这些,其实根本没有发生过,郭嘉何许人也?其是曹操麾下的第一谋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堪称是无一不通,无一不精,别说是三国了

  • 诸葛亮真的害怕郭嘉吗 历史上的郭嘉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三国郭嘉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郭嘉到底是什么样的?郭嘉真的有那么厉害吗?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是真的吗?207年,曹操在征伐乌丸时,他的谋士郭嘉病逝,享年38岁。郭嘉死后,刘备经徐庶、司马徽推荐,三顾卧龙岗,请出了诸葛亮。郭嘉未死之前,虽然

  • 关羽不死刘备不敢称帝吗 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对关羽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关羽不死,刘备就不敢称帝吗?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文臣武将多如牛毛,有的如星辰一般璀璨闪耀,有些却是如沙砾一样掩没在历史的车轮下。刘备手下的关羽,是历朝历代无数人崇拜的武圣,因为关羽忠义无双

  • 李白的前半生令人羡慕嫉妒,为何到了晚年却碌碌无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世誉为“诗仙”。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白的生平吧。很多人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是作为诗仙的他仕途不顺利,和性和性格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先来看一下早期的经历诗仙。李白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家财万贯,所以小时候他就把月亮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