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著名的降将都有哪些人?又是何排名?

三国时期著名的降将都有哪些人?又是何排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95 更新时间:2024/1/21 2:13:09

三国时期有许许多多的名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后汉三国年间,枭雄争霸,将星璀璨。但是我们一看那些名将的履历,就会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是降将——曹魏五子良将中有四位换过主公,蜀汉五虎上将中有三位换过主公,真正从一而终的,是在《三国演义》里打酱油的江表十二虎臣。

读者诸君都知道,《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对孙权集团是带搭不理,所谓的江表十二虎臣俩人一伙,也未必能打过五子良将和五虎上将中的任意一个。大家看《三国演义》就会发现罗贯中把江表十二虎臣配了对:丁奉徐盛蒋钦周泰、潘璋陈武

放下江表十二虎臣为何被演义小说贬低不提,咱们今天要聊的是三国时期的七位著名降将,看看他们谁的武功和官职最高,论起战功、爵位和食邑,关羽在七位降将中能排第六还是第五?最有名的降将关羽和于禁,如果都留在曹营,谁的地位会更高一些?

为了便于读者诸君品鉴,咱们先简述一下这七位降将的姓名和官职,由爵位和食邑大到小的顺序是左将军、征西车骑将军、特进、鄚侯(县侯)张郃张俊乂,食邑四千三百户;执金吾、特进、良成侯(县侯)臧霸臧宣高,食邑三千五百户;右将军、阳平侯(县侯)徐晃徐公明,食邑三千一百户;前将军、晋阳侯(县侯)张辽张文远,食邑二千六百户;左将军、假节钺、益寿亭侯于禁于文则,食邑一千二百户;前将军、假节钺、汉寿亭侯关羽关云长,无明确食邑;后将军、列侯黄忠黄汉升,无明确食邑。

读者诸君都知道,后汉三国时期,魏蜀(应为季汉)吴都沿用了汉朝的军功爵位制度,侯爵的排列次序是县侯、乡侯、亭侯、列侯(亦称彻侯、通侯)、关内侯。张郃、臧霸、徐晃、张辽四人都是从乡侯进位县侯。尤其是张郃张俊乂,他本身就是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从都乡侯进封鄚县侯,那是真正的衣锦荣归。

我们必须承认,在后汉三国乱世,虽然老百姓的生活很难过,但是能打能杀的武将都很有前途,因为各路枭雄诸侯都在笼络人才,如果不给跟战功相应的待遇,他们是要跳槽的。

在咱们今天列举的这七位降将中,换主公次数最多的是张辽张文远,在曹操之前,他有过四位主公:“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馀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

要说张辽的命也够硬的,一连克死四位主公,而且他也并没有在白门楼上大骂曹操,也许吕布被曹操处死的时候,张辽就在曹操身后站着呢:“太祖破吕布于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因为张辽是带兵投降,所以是“马上封侯”,关羽在斩杀颜良后才获封汉寿亭侯,在白马之战中,张辽是正先锋,关羽是副手:“公(曹操)乃引军兼行趣(趋)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

张辽在前四位主公那里最大的官职才是骑都尉,一投降就弄了个中郎将关内侯,看来在当时投降换主公是一桩很划算的买卖。

张辽张文远一生追随过五位主公,到了曹营才算脱颖而出,与张辽经历相似的,还有一位黄忠黄汉升,他在荆州刘表手下是中郎将,投降曹操之后临时升任裨将军,投靠刘备后才大展身手:“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中郎将,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

咱们列举的这七位降将,以张辽换主公次数最多,黄忠第二,除了于禁之外,其余六位得到的待遇都不错,如果他们“从一而终”,估计有五人不会在《三国志》中留下名字:张辽会被吕布干掉,张郃会被曹操擒斩,臧霸会饿死在深山,黄忠也就是刘表或曹操手下一个低级将官,如果徐晃一直跟着杨奉跑,最后也难逃刘关张之手——徐晃原先的主公杨奉去抢刘备的物资,结果战败被杀。

这样看来,这七位降将中有五位不投降,是不可能青史留名的,而关羽投降曹操,被演义小说修改后,也成了降汉不降曹、过五关斩六将的忠义无双武圣人。如果根据正史评判,降曹可能会成为关羽一生的污点——同样是被曹操击溃打散,张飞宁肯进芒砀山打游击,也不肯投降曹操。

最倒霉的只有于禁于文则:在后汉三国乱世,各路诸侯都在招降纳叛,偏偏他遇到了有过投降经历的关羽,不但没有被延之上座待以上宾之礼,反而被羞辱了一番关进了大牢,好不容易熬到云看见月明,又被新主子曹丕冷嘲热讽,最后须发斑白凄凉辞世。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产生了三个问题:其一、不管怎么说,关羽和于禁也曾将并肩作战,怎么也算半个战友,于禁投降,关羽为什么不肯像张飞义释严颜那样收归己用?

其二,如果荆襄之战关羽获胜,于禁是不是应该送到成都交给刘备诸葛亮?刘备诸葛亮会给于禁一个怎样的官职?

其三,如果关羽斩颜良之后,袁绍一怒之下杀了刘备,关羽是不是就要一直留在曹营了?以关羽的能力,在曹营的位置,能否超越张辽和于禁?

如果细看《三国志》,有过投降经历的三国文臣武将可能要超过七十位,甚至有的降将还做到了大将军之位(姜维),因为篇幅所限,本文只列举了七位比较有名的三国降将,所以最后还是要有请读者诸君发表高见:在诸多三国降将中,哪一位结局最好?哪一位名将的投降,是不可以原谅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并不存在貂蝉这个人 吕布杀董卓到底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志战略版董卓吕布貂蝉阵容,吕布为什么杀死董卓,吕布杀了董卓后去哪了

    对貂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貂蝉并不存在,那么吕布杀董卓的原因是什么?董卓又是怎么死的?貂蝉是《三国演义》中的人气角色,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文中对她倾国倾城的绝色容貌的描写,让后世的读者心向往之,浮想联翩。吕布杀掉董卓后,貂蝉的结局也牵动了无数人的心神

  • 秦良玉是这样的人?秦良玉一生有过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良玉的主要事迹,秦良玉与马千乘的故事,秦良玉漂亮吗

    首先看秦良玉,不得不承认她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否则不可能在杨应龙叛乱的时候,亲率500士兵辅助镇压。也不会在自己的丈夫去世后,毅然决然的承担起土司大任,并且在此后镇压叛乱,抗击后金,坚决抵制清朝入侵。秦良玉是一个极具军事才能的女子,从小跟随自己父亲研习兵法,训练骑射的经历,让她得以在以后多次在战

  • 历史是怎样评价女将秦良玉的?秦良玉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女将排名,秦良玉有后人吗,秦良玉的主要事迹

    秦良玉是历史上第一位被朝廷正是册封的封侯女将,她是战功卓著的女将军、民族英雄、军事家,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记载在正史中,且单独作战的女人。秦良玉一生忠于明朝,战功赫赫,在抗击外敌,镇压内乱中都有极为出色的表现。上柱国光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驻四川等多处提督、总兵官,镇东将军,少保加封太保兼太子太

  • 汤和与朱元璋有什么关系?汤和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为啥不杀汤和,汤和为什么能活到最后,汤和和朱元璋的关系

    汤和是明朝大将,是当初与朱元璋打天下的一拨人中的其中一个,是开国功臣。汤和生于公元1326年,去世于公元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人。汤和与朱元璋是同乡,而且还是一条街长大的好兄弟,这使得汤和在后来成为朱元璋手下极受重用之人。从小在贫苦家庭长大的汤和,见惯了社会冷暖,知道没有一个好的地位和富有的钱

  • 朱元璋为何没杀和河?朱元璋是怎样评价汤和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汤和被朱元璋杀了吗,朱元璋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朱棣,朱棣被朱元璋杀了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君主,是摧毁异族统治政权,恢复汉族政权的民族英雄。他结束了动乱时代,建立了一个稳定的王朝,使得百姓能安居乐业,修养生息。照理说这样一位伟大的帝王,应该会受到大家的肯定,歌颂他的功绩,让其名远扬后世。但是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其实对于朱元璋此人一直以来都抱有两种看法的。一种说朱元璋是明

  • 乾隆皇帝也曾被捕过吗?究竟是谁捕了乾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篡位了吗,乾隆为什么是历史罪人,弘历上一个皇帝是谁

    清朝的乾隆皇帝即弘历,一生治国有方,在位60年基本上为太平盛世,退位后还当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遥控国家大事。他一生深居简出,身份显赫,谁敢抓他呢偏偏他栽在自己“万分”陌生的小小部下手里,这个小小的部下就是清朝盛京将军属下的旅顺口水师营协领高勋。高勋是山海关人,他为人忠厚耿直,忠于职守,为官清正

  • 秦始皇不敢死?为何说秦朝亡于秦始皇的不敢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蒙恬蒙毅不死秦朝会灭亡吗,秦始皇不死秦朝会亡吗,嬴政不死秦国不会灭亡

    秦始皇的人生其实很简单:先是不怕死,后来不想死,最后不敢死。公元前219年以前,秦始皇并没把生死看得多么功利,因为他既然把自己称作“始皇帝”,必是打算给子孙留点生存的空间,不想耍赖不死。可是从公元前211年开始,48岁的秦始皇就陷入了纠结,他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有点不敢死了!这一年,东郡有一块陨石

  • 朱棣是怎样给自己选陵址的?又产生了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瞻基陵,朱棣夺位事件叫什么,朱棣死在最后一次出征

    朱棣做了皇帝以后,就迁都北京,也和其他皇帝一样,着手选陵址、修建陵寝。他亲自带一班文臣武将、亲信幕僚、风水术士,在北京城四周的名胜挑选陵址。这一天,太监来报道:“山西术士胡子文找到一块风水宝地,可做皇陵,特请万岁爷察看定夺。”永乐帝听了心中高兴,就同一干文武随从,在胡子文带领下,来到张家口外的一处山

  • 南宋大臣崔与之的作品有哪些 后世如何纪念崔与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宋时期设立的四馆,崔东壁遗书,崔与之简介

    崔与之(1158年—1239年),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南宋名臣。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

  • 南宋大臣崔与之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崔与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崔与之简介,评价历史人物琦善,南宋末期大臣名单

    崔与之(1158年—1239年),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原籍宁都白鹿营 (今江西省宁都县黄石镇营底村),幼年随父移居广东增城,故《宋史》载其广州人,《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其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人。南宋名臣。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